宁波市血脂异常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7.95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血脂控制效果观察及分析作者:徐双荣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居民血脂控制效果,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9月本社区服务中心高血脂居民50例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中药治疗指导,饮食干预,运动行为干预及定期随访监督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观察干预前后的血脂状况。
结果:给予干预的居民血脂控制良好,达到理想水平。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延续了院内护理工作,是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并得到发展的重要工作。
对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的社会地位,让社区居民真正认识到护理模式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脂控制;观察分析【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7—01高血脂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代谢或转运发生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诱因之一 [1]。
传统的门诊叮嘱,大多数居民不能坚持治疗,况且西药降脂治疗,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
这使居民的高血脂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成为可能。
为此,2011年6月—2012年9月,本研究在对我社区服务中心45岁以上无业居民1005人进行健康体检,约22%的居民存在血脂过高问题。
从血脂过高居民中筛选出78例患者,经再次血脂检测与体格检查,确定其中50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
在进行中药治疗的同时,实施饮食行为干预,运动行为干预,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血脂过高,指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6.22 mmol/L ,甘油三酯≥2.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5 mmol/L,临床上把上述指数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增高,就称为血脂过高。
[2] 本次干预性治疗选取了空腹血清总胆固醇≥7.0mmol/L,血甘油三酯≥5.0mmol/L,或两者符合条件之一的居民50例,年龄45-64岁,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1.5岁。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社区管理报告作者:刘春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均有增加的趋势。
据资料统计,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同时我国现有血脂异常人数为1.6亿。
而这两种慢性病均面临着“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的境地[1]。
“三低”现象,不是因为防治设备和技术的不足,而是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标准化的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模式和有效的、规范的慢病管理机制。
开展高血压、高血脂社区防治是新形式下疾病预防控制进社区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既体现了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关心,又积极的发挥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平台作用,使之科学的管理了现患病人,干预了危险因素,同时使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医群关系,增进了社会和谐。
[关键词] 高血压;高血脂;社区;管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28-021 高血压与高血脂的流行状况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的一系列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膳食不平衡,吸烟和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增加等,导致了高血压患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等)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特征,其防治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但由于血脂异常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通过查体化验或发生了相应的心、脑血管事件才得以发现,因而早期识别血脂异常,并积极进行干预对于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2]。
对中青年血脂异常人群进行跟踪干预管理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分析对中青年血脂异常人群进行跟踪干预管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单位体检中心自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体检后110例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提供的服务基础上给予电话跟踪回访、个体化指导、复查提醒和治疗的跟踪干预管理。
跟踪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DL-C、LDL-C、TG、TC四项指标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其他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跟踪干预管理对于对中青年血脂异常人群控制血脂指标起到良好的效果,增强该类人群身体健康的意识。
标签:中青年;血脂异常;跟踪干预管理;体检血脂异常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该疾病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中国18岁以上的中青年人群中血脂异者常达到2亿,仅有39%的患者接受治疗[1]。
血脂异常也是身体检查后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所以改善体检者的血脂异常状况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跟踪干预是针对个体的健康进行全面分析、监测、评估,以及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并且对健康存在危险的因素进行干预。
本研究对中青年血脂异常人群采用跟踪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单位体检中心自2015年10月~2016年9月体检后110 例中青年血脂异常患者,年龄28~54岁,平均(41.4±6.5)岁。
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7例。
职业主要为公务员、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
110例患者的血脂异常诊断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确定[2]:HDL-C3.37 mmol/L、TG≥1.7 mmol/L、TC≥5.18 mmol/L。
血脂异常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作者:杨晓辉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究在血脂异常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干预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情况。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社区健康中心筛查显示有血脂异常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降脂药物加生活方式干预,不接受任何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干预组患者则在口服降脂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以及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其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只有血压有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关键词】血脂异常;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血脂异常主要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低密度脂蛋白均超出正常范围指标,其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同时在降低血脂方面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进行血脂的有效控制非常关键。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本社区内健康筛查中显示有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社区健康中心筛查显示有血脂异常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血脂筛查中确诊有血脂异常,其诊断标准为血清中总胆固醇指标超过5.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超过3.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低于1.04mmol/L,甘油三酯指标高于1.70mmol/L。
所有患者在接受本干预期间一直服用降脂药物。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9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在47~83岁,平均年龄为60.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60.9岁。
宁波市城乡尿酸、血糖、血脂水平调查报告
徐朝阳;张路毅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6(024)002
【摘要】为了解宁波市城乡人群尿酸、血糖、血脂水平,我们借宁波市高血压调查的机会,测定了宁波市城乡1020人的尿酸(UA)、空腹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值。
这次调查.于2003年3月对奉化市农民、宁波市海曙区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91,176)
【作者】徐朝阳;张路毅
【作者单位】31500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315000,宁波市心脑血管病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中医干预治疗对社区中心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孟令兵
2.定西市区健康体检人群尿酸、血糖及血脂水平分析 [J], 周海燕
3.新疆某高原县居民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水平分析 [J], 李林;刘宁;李疆;张一新;赵芙蓉;李年华
4.厦门市部分体检人群的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调查结果及其相关性分析 [J],
5.桑色素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J], 周启蒙;赵晓悦;孔德文;张森;张雯;宋俊科;杜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庭医生制服务下的社区慢病管理探索第一篇:家庭医生制服务下的社区慢病管理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新探索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傅海蛟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消耗有限卫生资源的一个主要因素。
2009年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的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其中一项以社区为基础,以全科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为原则,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慢病防治提供了最佳手段。
尤其是以高血压病、糖尿病为重点社区慢性疾病的管理初显成效。
按辖区服务人口数,尽管包括疾病的发现率、管理率、控制率等几个重要指标均以达到市级甚至省级示范化中心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1.患病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2.卫生资源合理化利用程度不高3.健康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矛盾依然尖锐4.高危人群的生活干预措施不足5.家庭管理的协调和促进作用缺失.所以,从新医改方向的高度出发,在原有慢病防治综合体系的基础上,我中心于2010年底,提出和实施了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项目,甄选了辖区200户慢性病病人(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家庭作为示范,探索社区慢性病新的健康管理模式。
提出了倡导和树立个人的健康管理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的健康理念,形成“因病致需”向“自我管理”转变,医生“送健康”向居民“找健康”转变的新思路。
从而实现慢性病管理从个体管理向家庭管理的新的目标。
二、实施举措1.收集家庭基础资料,开展家庭相关诊断。
调查200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人口数、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医保情况、家庭目前的食盐摄入、食用油使用情况及家庭主要成员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以及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脂患者的影响商永梅(吉林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脂患者的医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方法 对2008年6月某高校社区1100例教职工体检中发现的高血脂患者进行长期的护理干预。
2011年6月再次对该社区的1280例教职工进行体检。
并将两次体检结果中高血脂患者在护理干预介入前后的各项数据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运用样本率差别显著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卡方计算。
结果 χ2的数值均大于3.84,P<0.05,计算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脂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高血脂;护理干预;显著性检验中图分类号:R 972.6 文献标识码:B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患者逐年增加,高血脂成为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高血脂(hyperlipemia, hp)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可表现为高胆固醇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两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血脂症是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也被称为血脂异常。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高血脂症多见于中老年身体肥胖者,无明显性别差异。
病情发展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校每三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2008年6月体检参检人数为1100人,其中35岁下为160人,35岁至60岁为620人,60岁以上为320人。
血液体检标准表明[1],当血清中TC值高于250MG/DL、TC值高于200MG/DL时,一般认为是高血脂。
体检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6月体检数据统计表分组 人数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脂肪肝 心电图(岁) 人数率(%) 人数率(%) 人数率(%) 人数率(%) 人数率(%)≤35 160 6 3.8 7 4.4 42 26.3 21 13.1 13 8.1 35-60 620 90 14.5 93 15.0 220 35.5 105 16.9 62 10.0>60 320 64 20.0 128 40.0 192 60.0 128 40 96 30.0 1.2高血脂的护理干预1.2.1积极宣传在高血脂患者和广大教职工中做好高血脂的病理、病因以及其危害的宣传工作,让全体教职工都对高血脂转变的认识,高血脂不只是胖了点,高血脂不是肥胖的人和老年人的专利。
社区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的干预作用目的探討并分析社区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公口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收治的7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健康管理,随访1年,每3个月监测1次血脂。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TC由治疗前的(6.24±0.89)mmol/L下降到(5.50±1.13)mmol/L(P 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LDL-C由治疗前的(3.61±0.84)mmol/L 下降到(3.02±0.77)mmol/L(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LDL-C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3.61±0.84)mmol/L] down to (3.02±0.77)mmol/L (P 0.05);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健康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年。
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TC、TG、HDL-C、LDL-C,记录并比较两组入组时、治疗和健康教育后3、6、9、12个月TC、TG、HDL-C、LDL-C 的差异,治疗和健康教育前试验组与对照组TC、TG、HDL-C、LDL-C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社区医疗对高血脂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探讨关键词高血脂心理干预护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64血脂异常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又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密切相关,近20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产品地不断丰富,我国血脂异常患者逐年增多并年轻化,就是一个力证,要知道血脂的的改善是以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打持久战,从高血脂的防治角度着眼,必须要有长期的全民计划,积极干预,全民共同参与,思想上充分认识。
并在行为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从全方位的防治,控制血脂是绝对可能的。
即使是原发的血脂异常也能得到改善,目前社区医疗体系对高血脂的防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与及时沟通及治疗。
有利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贵在持久,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付诸行为,不仅节约医疗资源还事半功倍,总结以下几方面经验与大家探讨交流。
宣传并指导正确认识高血脂,走出误区首先要认识到无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或低,只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增加,我国的正常人血脂水平比相同年龄、性别的欧美人普遍较低,治疗开始前应该确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需要下降到的数值,即制定治疗目标。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目的是预防动脉硬化,虽然甘油三酯增高时也可动脉硬化但其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是最主要的。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目标是存在易患因素应控制在2.0g/l以下。
不存在易患因素应控制在2.2g/l以下。
目前,医学专家已达成共识:胆固醇是有好处的,只有确实过高才顾虑其负面影响,尤其是老年人食量小大可不必提防胆固醇升高而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而致营养不良导致老年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而为出血性中风、癌症、肺炎所害。
由于新疆为多民族地区,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因此指导患者健康科学的饮食是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慢性疾患患者食盐的摄入量<5g/日为宜,增加优质蛋白质,如肉、蛋、鱼、豆制品的摄入,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番茄、苹果等。
家庭医生契约服务模式对社区血脂异常干预评价作者:陶碧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4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改变,体力活动减少,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或儿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 2]。
血脂异常已经成为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是我区高血压、糖尿病主要管理方法,为了更好的管理与干预血脂异常患者,本中心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辖区内常住户籍的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了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干预,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以在江北区白沙街道辖区内常住并发现有血脂异常的22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
年龄53~75周岁,平均年龄(63.5±10.5)周岁。
对患者进行编号以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113例,后因各种原因对照组和干预组各有2例退出研究。
对照组111例:男58例,女53 例;平均年龄(63.3±11.2)周岁;干预组111例:男54例,女57例;平均年龄(63.6±10.9)周岁;两组病程均为12~48周。
血脂异常采用第7版内科学诊断标准。
排除:失智、甲状腺疾病、库欣综合征、红斑狼疮、骨髓瘤、严重肝、肾疾病患者。
1. 2 方法对干预组所有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契约进行家庭医生模式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效果评估。
干预于2012年2月开始,持续12周。
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干预包括:①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契约提供个体化连续服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定期门诊、电话访视。
②调脂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在服药后第4、12周空腹10 h后检测血脂常规,同时评价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控油及运动的变化。
1. 3 标准采用《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血清总胆固醇(TC)≥5.18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3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晚上21点后禁食至次日8点抽静脉血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