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景音乐)1、导入。
孩子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走进肖复兴的这段文字:童年的往事就像那些老式的黑白胶片,隐隐约约地、断断续续地出现在某个夜晚的酣梦里。
能带给我们回忆的,不是些热闹的事物,而是那些模糊但记忆深刻的黑白老片。
2、童年的往事令人难忘,《童年的小花狗》就是那老式黑白胶片中的一段。
它讲的是什么事呢?二、文中找描写小花狗的句子,前后对比,提出疑问。
1、我们再读课题,课题的题眼是“小花狗”,那么文中对小花狗的描写出现了几次?你能很快找到吗?2、点人读第一句。
师评价:你真会读书,找得如此准确。
读第二句:师评价:你真会发现,还带上了情感呢?。
师启发:孩子们,我第一次见到小花狗是在王大爷的小摊儿上,那时的心情是无比快乐的;我第二次见到小狗却是在家里的桌子上,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此时的你一定想问:(学生质疑)老师评价:你真会思考?你真会质疑?你问出了我们的心声?孩子们,要想这个问题还得从事情的起因“我对小花狗的极度喜爱开始”老师想请每个小组合作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读书文中的感情就更OK 了?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小组合作读书,体会一下“我”喜欢小狗到了怎样的程度。
孩子们,看到你们读书那么默契、愉快,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读,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作者对小狗的喜爱之情吧!请同学们看书,我太喜欢小花狗了,真是百看不厌,每次经过小摊儿——师:我们简直就是心相通,情相连。
那一阵子——师:眼看着春节一天天临近,我无比担心小狗,甚至产生了幻觉,我想——师:一想到这些——师:就在这样的心情下—生:我干了一件蠢事。
品读之中,我们发现,作者把我喜爱小花狗的心理活动被刻画得淋漓精致。
你能说说“这样的心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师:趁着天黑人多,我伸出手,从摊儿上抓起小花狗,迅速放进怀里。
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我的行为,就是“浑水摸鱼。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让学生读第八自然段。
《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对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动作的描写语句进行品读,感受一位善良、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感悟作者对王大爷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读写结合,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动作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1-7自然段,重点体悟“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狗”,感受“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导语。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肖复兴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这是我童年时的一个泥玩具。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读到虽说这是一个泥塑的玩具,但在作者的眼中却是一只非常活灵活现的小狗。
记得它的模样吗?读来听听。
2、师生合作读1-7自然段,加深感受“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
3、小结过渡。
二、精读课文,体悟内容(一)品读第8-9自然段,感受王大爷的慈爱形象:1、爸爸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去,我呢?能想象得到“我”此刻的心理吗?2、害怕、羞愧、担扰、怕嘲笑,心情是如此沉重,我就这样,来到了王大爷面前,王大爷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9自然段。
3、王大爷是怎么做的?4、(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文本)重点品析“爱怜”一词包含的意思,指导朗读。
5、当“我”带着那么复杂的心理来到王大爷面前时,看到的是那爱怜的眼神,听着嘱咐的话语,“我”的心里那是一番怎样的滋味呀?6、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7、小结过渡:时间转瞬过了一年,读一读文章后面的内容,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二)品读10-12自然段,丰满王大爷形象,感悟王大爷对“我”的影响1、自由读10-12自然段,思考又发生了什么事?2、时隔一年,王大爷把小花狗再次送给了我,我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描述。
3、再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读出这份感动,把句子勾画出来。
4、全班交流① 第10自然段。
A、(大屏幕出示画面)这是王大爷在的时候,谁来说一说是个怎样的情景?B、(大屏幕演示:王大爷消失,小朋友也逐一消失)现在王大爷走了,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说一说?C、你想对王大爷说些什么?,把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一、复习导入1、师导语。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肖复兴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这只小花狗是我童年时的一个泥玩具。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读到虽说这是一个泥塑的玩具,但在作者的眼中却是一只非常活灵活现的小狗。
还记得它的模样吗?读来听听。
你来读。
读得真流利!)3、师生合作读1-7自然段,加深感受“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
师: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
非常可爱的一只小花狗,我想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上它,文章中的我就是这么喜欢。
咱们接着一起往下读:生:都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只等我一招呼,就会扑进我的怀里。
师:我们简直是心相通,情相连。
那一阵子——生:我满脑子都是这只小花狗,只可惜没有钱把它买下来。
师:眼看着春节一天天近了,我想——生: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不知会跑到谁家,和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
师:一想到这些——生:我心里就难过,好像这只小花狗本来是我的而要被别人抢去一样。
师: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生:我干了一件蠢事。
师:谁接着读(指名读第7自然段)4、小结过渡。
师:是啊,从最开始我看重这只小花狗,到我对它的倾心、痴迷,再到我对那个幸运孩子的羡慕,到失去它的难过,以至于现在做了这件蠢事。
在作者的笔下,我对小花狗太喜欢的心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上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我做了这件蠢事以后,很快就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去,我呢,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呢?二、精读课文,体悟内容(一)品读第8-9自然段,感受王大爷的慈爱形象:1、爸爸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去,我呢?(生读最后一句)2、师:“我“非常害怕,头都不敢抬起来,能想象得到“我”此刻的心理吗?生1:我很害怕,拿了王大爷的东西,怕别人说我。
师:而且是趁着天黑人多时拿的,害怕。
生2:担心,怕王大爷知道是他拿的,批评他。
师:担忧。
生3:做了对不起王大爷的事,觉得难过也有些羞愧。
师:羞愧生4:怕回家爸爸打他。
师:怕挨打生5:怕小朋友们知道了,说他是小偷。
童年的小花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与仿写结合,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3.通过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自读品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理解王大爷的宽容、善良的人格魅力及其对“我”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仿写,初步运用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作者儿时非常喜欢这只泥玩具小花狗,偷拿了它,时候王大爷不仅不追究反而要坚持送我。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作者是怎么描写“我”喜爱小花狗的心情,和王大爷送小花狗的情景。
这两个内容都是印象深刻的情景,写法上有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读文章。
二、品读4-7自然段,体会喜爱之情,领悟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法。
1、出示自学单:(1)学生自读4-7自然段,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勾画、圈点、批注)(2)作者是怎么描写“我”喜爱小花狗的心情?(3)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1)“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A 出示句子1:黑白相间的小狗,脖子上系一条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的响,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
(抓住“就像”想象或者联想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
)B 出示句子2:我太喜欢那只小花狗了。
每次路过小摊都反复地看,好像他也在看我。
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小花狗,只可惜没有钱买。
(抓住“每次、反复、满脑子、只可惜”层层深入的描写作者的喜爱之情由喜欢到痴迷的程度。
指导朗读。
)C 出示句子3: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不知会跑到谁家,喝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
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好像这只小花狗本来是我的而要被别人别人抢去一样。
(抓住“被别人抢去”体会因喜欢而难过的心情。
指导朗读。
)D 出示句子4:趁着天暗人多,我伸出手,从摊儿上一把抓起小花狗,迅速放进怀里跑了。
《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篇)《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⒈通过品读与仿写结合,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⒉通过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自读品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理解王大爷的宽容、善良的人格魅力及其对“我”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仿写,初步运用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狗,偷拿了它,王大爷两次送小花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作者是怎么描写“我”喜爱小花狗的心情,和王大爷送小花狗的情景。
这两个内容都是印象深刻的情景,写法上有不同吗?让我们一起再读文章。
(二)品读文本,领悟写法。
⒈品读4-7自然段,体会喜爱之情,领悟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法。
(1)学生自读4-7自然段,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2)教师__学生讨论、交流,品味词句。
(从“就像活了一样”、“每次”“反复”“满脑子都是”“一向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等词句以及偷偷拿走小花狗这个举动中感受“我”内心的喜爱之情。
)(3)学生感情朗读,表达“我”的喜爱之情。
(4)讨论:作者怎样表达“我”喜爱小花狗的心情?(5)教师小结:作者将小花狗的样子写得那么具体,是表现“我”喜欢;写看到小花狗产生的联想写得那么明白,也表现了“我”喜欢;写担心小花狗被人买去,还是表现“我”喜欢,以至于最后偷偷拿走小花狗的过程写得那么细致,更是表现“我”喜欢。
文章4-8自然段,充分的表现了“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写得可真是细腻、传神,让我们都不得不喜爱上这个小花狗了。
⒉品读9-11自然段,创设情境,领悟抓住人物特点来展现情景的写法。
(1)学生默读9-11自然段,说说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2)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预设:学生能感受到王大爷的善良宽容,“我”对王大爷的依依不舍之情、感动之情等等。
15 童年的小花狗教材简析及设计理念:《童年的小花狗》记叙了作家肖复兴小时候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小花狗,而干了一件蠢事:偷偷将小花狗拿回了家,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玩具送给我。
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宽容的老爷爷形象,表达了我对王大爷的深刻思念和敬爱之情。
“小花狗”是文章的“眼”,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待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也督促我少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
设计时,按照我对小花狗的“喜爱”,王大爷对我的“关爱”,我对王大爷的“敬爱”的线索,层层推进,充分表现“我”、小花狗、王大爷之间存在的爱的情感。
文章的第4、5自然段表现小花狗的可爱及我对小花狗的喜爱,第9自然段是王大爷对我的关爱,10-12自然段是“我”对王大爷的敬爱及思念。
教学重点放在7、9、10段。
本篇课文有两处省略号,包含着深刻的含义,教学时,我设计了对比、扩充的小练笔,来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的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课后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课时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学习1——3自然段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的小花狗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童年的小花狗这篇课文的内容。
•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意义。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童年的小花狗这个故事。
•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情节。
•能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够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童年的小花狗,教案PPT,黑板、白板和笔。
•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童年的小花狗这个故事。
第二步:课文学习1.老师指导学生通读童年的小花狗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
2.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3.老师进行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课文讲解1.老师带领学生分段讲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每个段落的主要情节和意义。
2.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第四步:课文复述1.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童年的小花狗这个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2.老师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并对他们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情感体验1.老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有没有类似的童年回忆?你对小动物有什么样的情感和体验?2.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童年和小动物的情感和体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第六步:课后小结1.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小结,总结学生们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并写一个关于自己童年回忆的小故事。
拓展活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和与小动物的故事,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复述童年的小花狗这篇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童年和小动物的情感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的小花狗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童年的小花狗》中的情节、人物等基本信息;2.掌握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表达特点,如诗意、形象生动、语言简洁、语感优美等;3.通过文学作品学习珍惜和爱护动物的精神。
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童年的小花狗》的阅读和分析;2.词汇学习和语言表达训练;3.情感、品德教育。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呈现脚踏车,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动物形状的物品,引出学习《童年的小花狗》这个课文。
让学生们想象自己的庭院或者我们的学校里有哪些小动物,导入课文。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师请学生们读课文,并阅读之前做的预习作业。
划线标记生词和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然后,让学生们一起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理清情节。
第三步:词汇学习和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们找出文中比较生僻的词汇,并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推测其含义。
同时,让学生们进一步探讨文本中的一些语言表达特点,如形象生动、语言简洁、语感优美等。
第四步:合作探究学生们分组阅读课文,并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任务。
比如可以分组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从中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
或者可以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其中的中心思想。
第五步:感悟总结在完成了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鼓励学生们用心品味文本,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并反思自己对动物的态度和行为。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珍惜和爱护动物的精神,促进学生们对动物保护和实践的认识和思考,从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到体会到王大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
3.能够准确理解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我”、小花狗、王大爷之间存在的爱的情感, 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到“我”、小花狗、王大爷之间存在的爱的情感,体会到王大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准备: CAI.(第一课时上1-6自然段, 感受小花狗的可爱, “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上7-12自然段,感受我偷小花狗时的紧张、害怕, 以及王大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送别王大爷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激疑生趣: (体会小花狗的可爱和作者对它的喜爱)1.读课文第四、五段。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 小花狗是一个泥玩具, 还记得它的模样吗?(CAI出示小花狗图片和文字: 那年春节前, 我看中了他小摊儿上新做成的一只小花狗。
黑白相间的小狗, 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 绸子上挂着个小铃铛, 风一吹, 铃铛不住地响, 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谁来读一读?师: 这么可爱的小花狗, 每个孩子都会喜欢它。
文中的“我”也很喜欢它呢!来, 读一读(出示第五自然段)读第五自然段。
师: 我们真是心相通, 情相连啊!正是因为太喜欢这个小花狗了, 所以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请同学们自读第7、8自然段, 看看作者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二、学习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 体会王大爷对我的关爱之情。
1.学生默读第7自然段, 看看“我”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生: (自读交流)“我”趁着天黑人多偷了小花狗。
(画箭头从“我”指向“小花狗”, 板书: 拿)后来被爸爸发现了, 让“我”还了回去。
(板书: 还)师: (出示CAI第7自然段)请同学们拿出笔来, 划下“我”的动作的词语。
你体会到了什么?2.体会我面对王大爷时的沉重。
师: 在还小花狗的时候, 作者是怎样的?师: (出示句子: 跟在爸爸身后, 我非常害怕, 头都不敢抬起来。
《童年的小花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泥玩具送给我。
通过这件事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祥的老大爷形象。
“小花狗”是文章的“眼”,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待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也督促我少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
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回忆,文中透露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
二、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印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
2、文中对王大业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描述吗?
3、小结:王大爷和它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美好回忆。
4、朗读表达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忆前文内容,引出下文
正是因为王大爷小摊上那漂亮的各式各样的你玩具,诱引了“我”干了一件蠢事。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我”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王大爷对我拿走小花狗是什么态度?
4、全班交流。
从“爱怜”、“坚持”和“嘱咐”等词中感受到王大爷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对待一个犯错的小孩子不是严厉的职责和数落,而是投以疼惜的目光,举止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关爱。
5、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用心体会王大爷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思考:末尾的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揣摸出作者想说却没有
说出口的话语吗?
2、朗读表达
3、默读11自然段,体会字里行间及省略号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尊敬与怀念)
4、指导朗读
5、作者为什麽要在这两个自然段中用上省略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师小结
四、学习第四段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将小花狗带在身边,这是为什么?我喜欢的仅仅是小花狗吗?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5、童年的小花狗
偷拿“小花狗”
慈祥、善良、充满爱心
送我“小花狗”↓
时时处处播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