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353.70 KB
- 文档页数:4
组织细胞增生症X——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摘要】目的就一例组织细胞增生症X确诊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对2011年12月行腰椎肿瘤手术发现的病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收集检验数据,通过文献复习,得出分析结论。
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考虑诊断组织细胞增生症X,并且更倾向于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
结论该患者不考虑诊断组织细胞肉瘤,因该病有自限性,故可能在非关键位置保守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而对于此患者,病变已致产生神经症状,行病灶清除应是较优的选择。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X 肿瘤切除文献复习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ocytosis X,简写HX,下同)为一组少见的原因不明疾病,该病名由Lichtenstein于1953年提出。
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其发病、临床症状及病变范围差异很大,但病理上有着共同的病理特征,即组织细胞异常增生。
现己证实此组织细胞具有朗罕斯组织细胞(Langerh an’s histocyte)特征,故本病现又称为朗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我科于2011年12月行腰椎肿瘤手术发现1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
因腰部及双下肢胀麻感9月、活动不灵半月收住入院。
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患者发病后曾到桂林医学院就诊,腰椎MR提示腰椎结核可能性大,建议到桂林传染病医院就诊。
遂转诊桂林传染病医院,予腰椎及肺部CT检查,诊断:(1)腰椎结核待排(2)肺结核。
予规范抗结核治疗,未予手术干预。
来我院半月前出现出现双下肢乏力,继而出现行走困难,小便失禁。
人院体检:一般情况可,神清,巩膜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率104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
腰4椎体压叩痛,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感觉明显减退。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43g/L,白细胞计数8.2×109/L,中性分叶核细胞占0.33,血小板计数233×109/L,嗜酸细胞计数正常。
网络出版时间:2020-5-2017:18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200520.1453.015.html·短篇论著·发生于胃及腹腔的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杨高亮,刘 静,刘繁荣,陈 沙,冯 雨,冯 琼摘要: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coma,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胃和腹腔的FDCS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女性,64岁,全腹CT检查发现胃贲门周围见轻度强化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镜检于胃黏膜下层至浆膜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侵及腹膜,瘤细胞呈梭形或纺锤体形、圆形或卵圆形,呈束状、漩涡状和编织状分布,间质见大量小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CD21、CD23、CD35、CD68、CD163、vimentin、SMA均阳性,CK、CD117、DOG1、HMB 45、ALK、CD1α均阴性,Ki 67增殖指数热点区约40%;患者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
结论 FDCS属于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发生于胃的FDCS临床罕见,术前不能明确诊断,需行病理检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放、化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复发。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胃;腹腔;免疫组织化学;CD21;CD35中图分类号:R733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399(2020)05-0566-04doi:10.13315/j.cnki.cjcep.2020.05.015接受日期:2020-03-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521)、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CX2018230)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南昌 330006作者简介:杨高亮,男,硕士,医师。
E mail:546418323@qq.com刘繁荣,男,博士,主任医师,通讯作者。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何合胜;黄东平;徐又海;杨玉琼【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对1例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淋巴结组织免疫组化示:LCA+,MPO+/-、CD68+/-、CD34+/-、lysozyme+、CD117-,CD43+、CD20-、CD3-,符合粒细胞肉瘤.结论原发性GS容易误诊为淋巴瘤,依赖MPO、lysozyme、CD68可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该采取局部手术、放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疗法.【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1(018)001【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诊断;化疗【作者】何合胜;黄东平;徐又海;杨玉琼【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科,安徽,芜湖,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科,安徽,芜湖,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科,安徽,芜湖,241000;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科,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3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 GS)是一种髓细胞来源的髓外发生的肿瘤性包块。
大多数情况下可找到髓系白血病的证据,称之为白血病性GS;而极少部分GS仅表现为局部孤立性肿块,找不到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病的证据,且经体检、影像学及实验室证实髓外是惟一的肿瘤部位,而被称为原发性GS,也称为孤立性GS或非白血病性GS[1]。
GS可发生于任何解剖部位,但常侵犯淋巴结、皮肤、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骨骼、骨膜、乳腺。
也有累及眼外肌等少见部位[2]。
原发性GS非常罕见,目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长达10年之久才得以确诊的原发性 GS,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
因左颈部无痛性肿块10年余于2008年10月收住我科。
患者于1998年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小肿块,初期约蚕豆大小,无疼痛、红肿等不适,肿块渐渐增大。
肺肉瘤样癌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曹明嫄;王东;王梓年【摘要】目的学习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通过1例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CT征象及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肺肉瘤样癌多见于中老年吸烟男性,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改变与其它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差别,临床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论肺肉瘤样癌是一类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病理组织表现为多形性癌,及肉瘤样癌伴上皮癌成分混合组成.临床预后差且对放化疗敏感性低.【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31)006【总页数】2页(P94-95)【关键词】肺癌;肉瘤样癌;病理分型;预后【作者】曹明嫄;王东;王梓年【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患者,男性,79岁。
以“间断咳嗽、咳痰、气短4年,加重伴右胸痛1个月”收住入院。
患者近4年,多因受凉感冒后诱发咳嗽、咳痰症状加重,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
患者求治于多家医院并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长期家庭氧疗。
此次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症状加重,多以活动后明显。
且伴有右侧胸部疼痛不适,右侧卧位可加重。
间断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服药剂量不祥)治疗,效果不理想。
患者吸烟50年,以香烟为主,每日10~20支,已戒4年。
长期从事办公室文案工作。
否认有石棉及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史。
父母已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入院查体:T:36.0℃、P:96次/分、R:22次/分、BP:118/76 mmHg,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口唇轻度发绀。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
xu mu shuichan摘要:组织细胞肉瘤,是起源于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局部型和弥散型。
组织细胞肉瘤在已知确定的一些品种个种更为常见,包括伯恩山犬、平毛猎犬、罗威纳犬等,表明遗传因素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但其他品种的犬也可能发生。
大多数的病例发生于中年或者老年的犬,但曾有报道称3岁犬也发现了该肿瘤。
组织细胞肉瘤可能只涉及局部的器官,也有可能是弥散型的,涉及多个器官。
笔者根据临床病例认为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犬;细胞;肉瘤;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23.049高坤(高陵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西安710200)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1病例情况主述该犬右前肢发生跛行,之后发生肿胀破溃和脓肿,曾经在处理过,未有明显好转。
现右前肢严重肿胀,溃疡,流出血性液体。
病变主要发生在趾骨处以及肘关节,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详见表1、表2)。
2临床检查2.1临床基本检查体温:38.8℃;心率:115次/分钟,音清率齐;呼吸:正常。
2.2血常规检查表12.3血清生化检查2.4细胞学检查2.4.1细胞学检查方法使用5ml 注射器,对肿物进行细针抽吸后,制作细胞学涂片,使用Diff-Quik 染色液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4.2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涂片可见在大量的红细胞之间,可见,离散分布的圆形细胞。
细胞呈现大小不一,部分细胞体型较大。
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者肾形,大小不一,部分细胞核含有突出的核仁。
细胞中含有中等程度至丰富的细胞质,呈轻度嗜碱性,可能含有空泡。
2.5组织病理学检查2.5.1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使用6mm 直径的组织活检打孔器(德国纳博科临动物临床检验实验室提供),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活组织采样。
将活检组织放置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中,送至德国纳博科临动物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送检组织被包埋了3个部位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细胞肉瘤的诊疗进展张建国;王伟【摘要】组织细胞肉瘤(HS)是一种罕见的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属高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成熟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与成熟组织细胞相似,常较难鉴别,容易误诊.国内外报道该病多为个案,治疗方案不统一,常推荐以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为主,个别患者确诊后采用原发部位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方案化疗,但病情进展迅速,效果差.放化疗方案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综合治疗的尝试,在少数患者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一些针对受体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如伊马替尼、索拉非尼和贝伐单抗的使用正在研究与探索中.针对HS,如何早期明确诊断并预测疾病预后尚无较好方法,有效的统一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本文就其诊疗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6(019)002【总页数】4页(P245-248)【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国际预后指数;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诊断;治疗【作者】张建国;王伟【作者单位】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肿瘤内科;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1组织细胞肉瘤(HS)于1939年首次被描述,被命名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
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影响了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及肝脏在内的整个网状内皮组织系统。
1966年,Rappaport将其称为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
伴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标记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在已诊断患者中有较大部分实际上表达淋巴抗原,也有部分被划分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类型淋巴肿瘤。
1970年,Mathé等[1]首先提出“组织细胞肉瘤”的概念,简称HS。
在HS被界定为单核巨噬细胞恶性肿瘤时,就被分为局限性及播散性两种形式,被称为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及真性组织细胞淋巴瘤。
作为一种罕见疾病,HS在造血系统淋巴组织肿瘤中所占比例低于0.5%。
小肠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陈玲;余璐;杨守京;马世荣;付欣;王映梅【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8(016)007【摘要】目的:报道小肠组织细胞肉瘤1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组织细胞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为单形或多形性,胞浆丰富,嗜伊红性.瘤细胞体积大,圆或卵圆,部分梭形.核圆或卵圆、可多核型,泡状核,轻到中度异型,核仁明显.免疫表型:肿瘤细胞LCA、CD45R0胞浆阳性,CD68、CD163、S-100、CD117、LYS、HLA-DP、-ATI阳性,SMA、CD1a灶状阳性,ACT、NSE、CD21、CD35、DES、CD23、HLA-DR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4%.结论: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总页数】3页(P1202-1204)【作者】陈玲;余璐;杨守京;马世荣;付欣;王映梅【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7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3【相关文献】1.髓细胞肉瘤致小肠梗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刘心怡;张媛媛;李省辉;张国艳;王智峰;刘玉兰2.组织细胞肉瘤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毛丹;胡红;韩国敬;白雪;文载律3.原发性肺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肖秀英;于宝华;颜歌;丁新;王朝夫;杜祥4.小肠粒细胞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汤如勇;吴运谨5.小肠血管肉瘤致腹腔内出血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孙传涛;童强;李胜保;邓卫平;李德平;杨帆;单宝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3月 第21卷 No.1344 80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循证护理分析郭 毅 栾艳玲 (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3-0344-02【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80例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的临床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还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关键词】 循证护理;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重量。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
胫骨在中下1/3处发生骨折时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术后加强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对8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护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2~79岁,平均41.5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8例、高处坠落伤26例、重物砸伤9例、各种摔伤7例;胫骨上段骨折10例,中段28例,下段42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64例,开放性骨折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职业、病程、手术方法、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
循证护理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为病区护士长、护理组长、骨科专科护士及2名责任护士,进行循证护理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护理知识培训,并学习文献检索,提出待解决的个体化问题,确定关键词:抑郁症、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研究论著乳腺髓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赵再秋1朱丽英1张莉丽1洪亮2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52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摘要:髓细胞肉瘤(粒细胞肉瘤GS)M yeloid Sar coma(Granu Locytic Sa rcoma)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的一种变异,较常见于儿童,发生在年轻女性乳房实属少见,肿瘤细胞由大小较一致的相对未成熟的细胞构成,易被误诊为分化差的恶性淋巴瘤、浸润性小叶癌、小细胞癌等,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尤其是骨髓象,再结合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关键词:髓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骨髓象中图分类号:R73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5509(2010)05069402髓细胞肉瘤(粒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的一种变异,表现为由原粒细胞或原粒细胞及较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构成的髓外肿瘤性包块[1]。
1988年Darey提出了髓外系肿瘤的概念(Extramedullary myeloid tumor,EMT),其中包括孤立性Gs(非白血病性Gs)白血病髓外浸润(白血病性Gs)。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0岁,学生,发现乳房肿块1d,无任何不适感,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否认重大疾病史。
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乳发育对称,右乳外侧可及3633cm大小肿块,边界清质中,活动尚可,无压痛及乳头溢液,B超示:右乳实性团块,临床初步诊断:纤维腺瘤,中医诊断:乳癖,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中送快速冰冻,片示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弥漫成片,我们报告乳腺恶性肿瘤(考虑恶性淋巴瘤,不除外髓细胞肉瘤可能,待常规及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
同时建议临床实验室检查。
2病理学特征21大体检查灰白结节一个3533cm,切面灰白淡绿色,质实细嫩,鱼肉状,肿块周边见大小不等的卫星结节3个,最大直径13cm,小者直径08cm,切面色、质与肿块相同。
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祁玉娟;沈存芳;骆玉霜【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7)023【摘要】1病例报告男,16岁,无诱因出现右腰部持续性的疼痛2mo,性质较锐利,范围涉及全右腰部,夜间剧烈,白天略缓解,逐渐出现右下肢伸展障碍,被迫屈曲位.发现龟头皮肤黑痣1mo,B超及CT发现腹腔肿物,右输尿管受压,右肾盂积水.伴左锁骨上、双腹股沟及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肿大.2005-03—09手术切除黑痣,右输尿管放置支架;并开腹探查,术中见右髂总动脉下肿物压迫腔静脉无法切除,遂切取活检.病理:(包皮内龟头)真皮内含色素细胞大小不一,巢状或弥漫分布,局部侵及表皮,(腹膜后)肿瘤细胞多形性,核分裂易见,双向分化,偶见含色素细胞;电镜下见部分细胞含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染色:S-100,Vim,PLAP和LCA阳性;HMB-45,KER,T,B淋巴细胞标记阴性.经北京市肿瘤医院会诊,免疫组化:Vim,CD68,Lysozyme,LCA,CD43均(+),CD20,S-100,HMB45,melan,CK,EMA,myoglobin均(-).经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诊断为组织细胞肉瘤.【总页数】1页(P2170-2170)【作者】祁玉娟;沈存芳;骆玉霜【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青海,西宁,810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青海,西宁,810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相关文献】1.腹膜后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宗彪;杨俊;夏丁;王少刚2.牙龈组织细胞肉瘤并潜伏结核感染漏诊临床报告 [J], 刘齐烨;杜伟;葛繁梅3.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杨熙;林赠华;张亚平4.犬局限型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J], 王雨佳; 戴榕全; 李格宾5.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J], 高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