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变形特性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4.93 KB
- 文档页数:3
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变形的研究摘要:目前大多数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均以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撑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自身的变形规律与变形程度对深基坑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
因此做好地下连续墙施工变形的各方面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某地区轨道交通11号线为例,对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变形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变形随着我国地铁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地铁施工的安全稳定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基础施工视角来看,深基坑施工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大小和规律直接影响到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以下将结合某地区轨道交通11号线的实际检测数据,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
1 地铁车站工程概况某市地铁11号线某车站主体为三层二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车站总长336.5m,标准段宽23.5m,在车站两端开挖深基坑的井深为23.0m、22.5m,标准段开挖深度为20.0m,车站主体施工以明挖顺作法进行,两个端头井和标准段维护结构均以地下连续墙施工为主,墙深分别为38.7m、38.0m、19.0m。
地下连续墙接头以锁口管进行施工,墙端头井第四道支撑体下2.0m处和深基坑坑底3m的范围内均以高压喷旋混凝土对周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深基坑以钢支撑以及钢混结构支撑,在南北两个端头井均设置7道支撑墙。
深基坑水文地质条件为:该车站施工场地浅表部位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水源补给主要以自然降水以及地表径流为主,呈气象型动态特征,地下水位埋深在0.5~1.5m,区域年平均埋深变化幅度为0.3~0.5m。
1-1层灰色粘质土壤属于浅部微承压水层,地下水埋深在4.7~4.9m,高程0.03~0.50m,预降水可疏干深基坑内的微承压水层;而2-2则属于晚更新世的河口~海洋相沉积层,从地层水文条件来分析属于第一承压含水层,水位埋深在5.5~5.9m,经水文检测后确定该区域承压水对基坑底部施工无影响。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摘要: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具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地区建筑物较集中、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较大等特点,相比于普通基坑工程的施工难度更大,因此,在进行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时,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变形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成果,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此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展的顺利。
鉴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详细介绍了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布置方案,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以保证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数据1导言某地铁车站工程为地下3层的岛式站台,4柱5跨3层结构,车站长303m,标准段宽36.7m,深约25m,顶板覆土约4m,两端覆土约1.5m,车站设有5个出入口,其中,1,2,4号出入口为本次车站施工范围,3,5号出入口为预留。
本工程场地承压水呈年周期变化,承压水埋深在3~12m之间。
据承压水观测孔2013年8月-7日的观测数据,水位埋深在3.65~3.80m之间,水位较为稳定2深基坑变形监测项目及特点2.1时效性普通工程测量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
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
测量结果是动态变化的,一天以前(甚至几小时以前)的测量结果都会失去直接的意义,因此深基坑施工中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是1次/d,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可能每天需进行数次。
深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要求对应的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甚至适应夜晚或大雾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2.2高精度普通工程测量中误差限值通常在数毫米,例如60m以下建筑物在测站上测定的高差中误差限值为2.5mm,而正常情况下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mm/d以下,要测到这样的变形精度,普通测量方法和仪器部不能胜任,因此基坑施工中的测量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高精度仪器。
2.3等精度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通常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要求测量绝对值。
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监测分析摘要: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需要进行基坑的大面积开挖,施工面积广且基坑深度大,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需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工作,以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本文对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上海某地铁站为例,对地铁车站基坑的变形监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监测前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带动城市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人地矛盾冲突、交通拥堵等,尤其是交通拥堵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而且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影响绿色城市建设。
这样的背景下,地铁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得到了应用。
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切实做好基坑的变形监测工作。
一、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点一方面,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受到地质地层因素的影响,不同地质会引发不同的基坑变形特点,以砂卵石地层为例,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明确砂卵石受力的分布变化情况,以此为参照进行施工支撑的合理设置,如果施工支撑设置不合理,则会引发围护桩的变形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形成中间突出的桩基础形式;另一方面,基坑开挖环节,可能会出现维护桩施工后地表沉降的问题,分析原因,重要是因为围护桩出现了水平方向的位移,引发乃至加剧了周边土体的同步位移。
在桩体周边,地表沉降分布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角形分布,指基坑开挖施工环节,施工位置处于软土层,同时围护桩没有能够达到稳定的嵌固深度,此时桩底将会有比较明显的水平位移,会导致桩体周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二是地表抛物线分布,指基坑开挖施工位置围护桩的嵌固深度较大,桩体深入到了稳定地层,此时与基坑存在一定距离的土体可能会出现地表沉降现象。
二、工程概况上海某地铁站规划地东侧靠近湖泊,地面以草坪绿化为主,周边开阔没有其他建筑物的存在,不过道路下设置有大量市政管线,如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线缆等。
地铁深基坑开挖变形分析及支护坍塌风险管理研究地铁深基坑开挖是大型土木工程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关乎地铁的运行安全,同时还涉及着很多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
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受力较大,容易引起土体变形,因此支护坍塌风险管理成为研究热点。
一、地铁深基坑开挖变形分析地铁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地下土体变形,主要表现为沉降、振动和变形等。
在开挖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变形分析模型对土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目前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有有限元法和数值模拟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分析局部变形及变形跨度的方法,而数值模拟法是通过底板或点上灰尘的位移、应变量和应力量来分析土壤变形。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考虑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土层厚度、颗粒大小等因素,同时要结合地形地貌、建筑物等影响因素,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建设。
通过变形分析模型,可以很好的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的情况,对基坑的支护建设,结构设计及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基础。
二、地铁深基坑开挖支护坍塌风险管理在地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建设是关键的环节。
为了使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变形和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支护结构应选取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方法。
通过支护结构的建设可以抵御基坑周围土体受力,避免支护坍塌。
而支护坍塌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支护结构不稳定或设计不合理,支护结构造成倒塌或位移。
支护坍塌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基坑及周边区域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避免支护坍塌,应根据基坑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方法,对基坑进行全面稳定分析。
支护设计应结合地下水位、周围建筑和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土体的力学特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并尽可能节约成本。
同时,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要充分考虑通讯、应急物资、救援队伍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有效应对支护坍塌的突发事件。
总之,对于地铁深基坑开挖变形分析及支护坍塌风险管理的研究,应注重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坑开挖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基坑开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涉及到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动态变化,而其变形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以地铁站基坑开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主要表现为基坑边坡的位移、隆起和沉降等现象。
1. 边坡位移边坡位移是基坑开挖过程中最常见的变形现象之一。
在开挖过程中,土体应力重新分布,导致边坡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主要表现为边坡向坑内的滑动,而垂直位移则表现为边坡的隆起或沉降。
这些位移现象的规律性可以通过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2. 隆起和沉降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应力场的改变,基坑底部和周围地面可能发生隆起和沉降现象。
隆起主要表现为基坑底部向上的变形,而沉降则表现为地面下沉。
这些现象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分析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基坑开挖深度和支护方式等因素来揭示。
三、影响因素分析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土体性质、支护方式、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土体性质土体性质是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重要因素。
不同性质的土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内摩擦角、粘聚力、压缩性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从而影响基坑的变形。
2. 支护方式支护方式是控制基坑变形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土体位移和地面沉降等变形现象。
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土钉支护等,其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重要因素。
例如,地下水位、气象条件、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和荷载等都会对基坑的变形产生影响。
•应用工程技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郑州市某地铁站基坑开挖施工研究汪耀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摘要地铁工程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而且基础埋深往往都很大,这就对基坑开挖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郑 州市某地铁站为例,从基坑降水、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稳定的措施,以期为 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地铁站;基坑开挖;监测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8100(2021)01 —0164 —0!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
但是,地铁工程基础埋深往往都 很大,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并且大多采用明挖法施 工,又是在市区建设,由于建筑红线所限不能采用 放坡法施工。
这就对基坑开挖施工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对基坑 进行支护并加强监测,防止由于基坑开挖过程土 体的卸荷作用导致土体产生过大的沉降、隆起或 者基坑失稳等事故的发生。
本文以郑州市某地铁 站为例,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稳定的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1 工程概况郑州市地铁众意路站为5号线的第8座车 站,位于商务外环路与众意西路路口。
车站应用 了地下两层三跨(局部两跨)岛式结构,站台尺寸,车站外包总长226. 0m,标准段外包总宽20. 1m,车站总建筑面积8581. 56m2。
众意路站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区域附 近,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所提供的资料显示,本站工 程场地属于A区地貌单元(黄河冲洪积平原(场 地30m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0$20m主要地层为砂质粉土、黏质粉 土、粉质黏土,夹有粉砂、细砂,20 —30m主要地 层为中密一密实细砂。
2基坑降水众意路地铁站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 散岩类孔隙潜水,粉砂、细砂和粉质黏土等土层是 含水层主要来源。
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位 埋深在8.5$17. 80m范围内,标高73. 72$84. 24m,现状水位位于车站顶板下约7m 处。
《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建设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基坑开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土体变形,如不加以控制,将可能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地铁站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主要表现为隆起和沉降。
在基坑的边缘处,由于土体的卸载作用,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变形。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变形量也会逐渐增大。
此外,基坑的变形还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时间效应基坑开挖后,土体的变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
在初期,由于土体的固结作用,变形速度较快;随着时间推移,固结作用逐渐减弱,变形速度减缓。
2. 空间效应基坑的变形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即基坑的尺寸、形状和开挖顺序等都会对变形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基坑尺寸越大、形状越复杂、开挖顺序不合理,都会导致更大的变形。
三、影响因素分析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土质条件、支护方式、环境因素等。
1. 土质条件土质条件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
不同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如粘聚力、内摩擦角等都会对基坑的变形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土质越软弱、含水量越高,基坑的变形越大。
2. 支护方式支护方式也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土体的变形,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等。
不同的支护方式有其适用的土质条件和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对于控制基坑变形至关重要。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
如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地下水位、地震等都会对基坑的变形产生影响。
例如,周边建筑物的距离越近,基坑的变形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越大;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引起土体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与展望针对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方法。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摘要: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变形对地铁车站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明确影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已建成的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案例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各因素的敏感性,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引言地铁建设在现代城市交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铁车站的基坑开挖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工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车站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会引起地表和地下环境的变形,对周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已建成的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案例进行分析,选取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铁车站工程,收集了相关的施工数据和变形数据。
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各个因素对基坑开挖变形的敏感性。
3. 影响因素分析在研究中,考虑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因素对车站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开挖方式、支护结构和施工影响。
3.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车站基坑开挖变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石的性质、稳定性和地下水状况等。
通过对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开挖变形数据,可以初步得出地质条件对车站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程度。
3.2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行为有所不同。
例如,饱和黏土的变形性能可能会导致边坡沉降和基坑支护结构的失稳。
因此,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时需要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
3.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对车站基坑开挖变形有着显著影响。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开挖深度时,可能导致土壤饱和和基坑开挖坍塌。
因此,地下水位的变化需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得到合理控制。
3.4 开挖方式不同的开挖方式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有着不同的影响。
结合地铁实例分析深基坑施工变形摘要:随着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明挖车站基坑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对其变形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要。
本文结合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 3D建立基坑三维模型,模拟钻孔灌柱桩+钢支撑支护体系下地铁站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将模拟数据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①FLAC 3D模拟数据基本反映了施工期间基坑变形趋势;②基坑变形均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即钻孔灌柱桩+钢支撑支护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基坑变形,确保了基坑安全。
关键词:FLAC 3D;基坑;钻孔灌柱桩+钢支撑;变形,安全Abstract: 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 ofsubway construction,open-cutstation foundation pitsafety concern,researchof its deformation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bining witha subway station foundation pitengineering practice,finite difference numericalsimulation software FLAC3D to establishthree-dimensionalmodelsimulation of foundation pit,bored pile+ steelbracingsystem of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ofsubway station,deformation features in the processof excavationis studied,and the simulation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data and monitoring data.The resultsshowed that:①FLAC3D simulationdatabasically reflects thedeformation trend of constructionperiod;the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in theallowable range of standards,namely thebored pile+ steelbracing system and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undation,to ensure thesafety of foundation pit.Key words:FLAC3D;foundation;bored pileandsteel support;deformation,safety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应力状态将发生改变,即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或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其改变将引起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范围,都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和使周围邻近建筑物及设施失效或破坏。
地铁明挖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形式,确定了土方开挖的合理施工工况顺序。
基于基坑土方开挖过程的监测结果,阐述了围护桩桩身位移、桩外土体沉降和桩身弯矩等变化规律,分析了监测数据变化产生的原因,为相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Subway Open-cut Station Deep Foundation Pi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Gao liang-yan,Wang zhen-xing,JI Zhi-yang(Henan Fifth Construction Group,Zhengzhou,Henan,450007)Abstract:Upon the envelope structure ofsubway deep foundation pit,the sequence of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was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by the excavation process,displacement pile body、settlement of soil outside pile and variation of bending moment were dicussed,and the reason of monitoring data changes was analyzed. The reference experience was provided for the same projects.Key words:deep foundation pit,envelope structure,deformation monitoring0 引言随着地下轨道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深基坑工程在我国迅速开始建设,基坑在深度方面越挖越深,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铁车站深基坑地表变形特性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地铁车站深基坑地表变形特性研究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地铁车站深基坑地表变形特性研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地表变形;因素;特性;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基坑变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①地质与环境条件,如土层特性、地下水分布、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分布与交通情况等;②设计条件,如基坑形状、开挖深度、围护结构、支撑系统、土体加固等;③施工条件,如施工顺序与方法、降水、地表超载与施工振动情况、施工周期与基坑暴露时间等。
其中地质与环境条件无法选择,而设计条件和施工条件则为可控因素,因此在基坑的变形控制中尤为重要。
一、地铁车站变形影响因素1.1 地质因素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设计与施工必须全面地掌握基坑所处地的工程与水文地质等特点,也是确定支护方法、开挖方法、降水方法和地基加固等设计的基本依据。
在饱和软黏土中进行基坑开挖,产生的地层位移比砂土和硬质黏土中大很多,当围护墙体有足够的插入深度时,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坑底附近。
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守的认为最大沉降大致与最大水平位移大致相等。
在影响基坑变形的内因中,土的变形模量、泊松比和内摩擦角对基坑的变形影响较为显著,而重度和黏聚力影响较小。
白永学[1]对天津地铁某车站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参数研究。
研究表明,弹性模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且墙体最大变形出现的土层的弹性模量改变对墙体变形的影响最大。
1.2 设计因素影响基坑变形的设计因素包括围护墙体的刚度及入土深度、支撑的刚度和道数、支撑的位置、预应力水平和被动区的土体加固等。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和支撑构件都会发生变形,增加这些构件的刚度有利于降低基坑的地表沉降和墙体的水平位移。
clough 和 tsui[2]分析了围护结构和支撑构件的刚度对基坑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
算例为中等密实的黏土基坑,挖深 9.2 m,采用4 道锚杆。
《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坑开挖工程日益增多。
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一变形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地铁站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障工程安全、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坑开挖变形基本理论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主要包括隆起、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等。
其中,隆起是由于开挖卸载引起的土体回弹;水平位移则是由于土体受到侧向约束力的变化而发生移动;竖向位移则是由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
这些变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体性质、支护方式、施工工艺等。
三、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在地铁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效应: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变形随时间发生变化。
在开挖初期,变形速度较快,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变形速度逐渐减缓。
2. 空间效应:基坑的变形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
靠近基坑边缘的土体变形较大,而远离基坑的土体变形较小。
3. 支护结构的影响:合理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土体变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分析地铁站基坑开挖的变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体性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含水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对土体变形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性质的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存在差异。
2. 支护方式:支护结构的类型、刚度和施工工艺对土体变形有着显著影响。
合理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土体变形,保障施工安全。
3.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对基坑开挖的变形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施工顺序、开挖深度和支护时机等能够减小土体变形,提高工程安全性。
4. 环境因素: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水、周边建筑物、道路等对基坑开挖的变形也有一定影响。
环境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土体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分析摘要: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时,初始应力条件发生变化,很容易引发基坑出现变形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会导致变形进一步扩大,将产生不良的后果,而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的变形情况直接反映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并影响车站限界,愈发受到重视。
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规律并分析变形产生原因,以期更好的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地铁基坑施工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基坑变形地铁基坑开挖工程量巨大,基坑边界开发导致初始应力发生变化,导致基坑发生变形。
为了降低变形对地铁车站基坑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对基坑开挖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变形数据为支持,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将基坑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本文以某地铁车站为例,以现场施工监测数据为支撑,研究基坑变形规律,分析变形产生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概况及围护结构型式概述本站为地下两层明挖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及两组风亭。
车站主体长189.1米,标准段宽19.7米,基坑深约17.1米,端头井段宽24.8米,基坑深约18.5米。
车站覆土厚度3.1~3.3米。
本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与主体形成复合式结构。
标准段基坑设置一道800×900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φ609钢管支撑,竖向共四道,端头井基坑设置一道800×900钢筋混凝土支撑+四道φ609钢管支撑,竖向共五道,混凝土支撑纵向间距一般为8.0m,钢支撑纵向间距一般为3.0m。
图1 标准段围护结构剖面图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自上而下有:①1杂填土层、③1黏土层、③2粉质黏土层、③3a 粉质黏土层、③3黏质粉土层、⑤1粉质黏土层。
基坑坑底位于③3黏质粉土层,该层土层厚8.40~10.70m,含水量为30.1%,孔隙比0.865,压缩系数0.177MPa-1,压缩模量10.4MPa,压缩性中等。
《地铁站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建设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基坑开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土体的变形,这不仅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还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地铁站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障施工安全、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坑开挖变形规律1. 基坑开挖变形类型基坑开挖变形主要包括隆起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等。
其中,隆起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底部,由于土体卸载导致周围土体回弹;水平位移则是基坑边壁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侧向移动;沉降变形则是由于土体固结和外部荷载作用导致的地基沉降。
2. 变形规律特点基坑开挖变形的规律特点主要表现为时空效应。
即,变形的发生和发展与时间、空间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变形从基坑边缘向内部发展;在时间上,变形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此外,基坑的尺寸、开挖深度、土质条件等也会对变形规律产生影响。
三、影响因素研究1. 土质条件土质条件是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重要因素。
不同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如粘聚力、内摩擦角、渗透性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土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基坑开挖的变形。
一般来说,粘性土的变形较小,而砂性土的变形较大。
2. 基坑尺寸与开挖深度基坑尺寸和开挖深度也是影响基坑开挖变形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基坑尺寸越大、开挖深度越深,土体的变形越大。
这是因为较大的基坑和较深的开挖会导致土体卸载范围和卸载量增大,从而加大土体的变形。
3. 施工工艺与支护方式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对基坑开挖的变形也有显著影响。
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体的变形,保障施工安全。
例如,采用分步开挖、及时支护的施工方式,可以减小土体的暴露时间,从而减小土体的变形。
此外,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如排桩、锚杆等,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体的侧向位移。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地铁站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基坑开挖的变形具有时空效应,变形的发生和发展与时间、空间密切相关。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的变形监测及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监测项目及变形分析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变形监测;控制措施1 概述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发展,地铁基坑的施工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铁基坑存在着变形的问题,因此,对基坑施工进行变形监测尤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做好变形监测的工作,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好基坑变形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就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的变形监测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2 工程及地质概况某地铁明挖段兼盾构始发井起点里程GDK38+359.000,终点里程GDK38+505.000,总长度146m,基坑分为南北两个基坑,深度约为19.6~21.7m,对称布置。
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及直径10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加一道倒撑,其中第一道支撑为1200mm×800mm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四道及倒撑为直径Φ600,t=16的钢管支撑。
结构采用双层单跨结构。
车站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
主要地层情况由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细砂、中砂、砾砂、粉质粘土、混合片麻岩。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常年埋深1.5~5.0m,具体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值3 监测项目(1)围护结构桩顶水平及竖向位移。
测点布设:本工程桩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共用同一监测点,各测点纵向间距约为15m,共布置46个位移观测点,水平位移点编号为SPi(i=1-46),沉降点编号为SXi(i=1-46)。
(2)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地铁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支护结构的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地铁车站深基坑是地铁工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其深度较深、受力较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其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工程风险,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等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研究。
2. 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3. 支护结构在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分析。
4. 对于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及施工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结合实地考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解决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地铁车站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期研究成果包括:1. 探索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为地铁车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2. 分析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质量的保障提供支撑。
3. 对于支护结构在使用阶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后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有益指导。
4. 对于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地铁车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四、研究计划和研究进度安排(1)调研和文献阅读(2周)主要完成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地考察和采样(2周)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为后续的实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