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六穆罕默德 (7)
- 格式:ppt
- 大小:642.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3课 改革的后果教材整理1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1.条件随着改革的推行,埃及的国力日益强盛,阿里的扩张欲望更加强烈。
2.表现(1)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动摇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根基。
[深度点拨] 全面认识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对外征战使埃及得以维护主权,获得事实上的独立,并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因而动摇了政权的根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
教材整理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1.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
(2)内因①对外战争,加强对人民的掠夺和奴役。
改革难以继续。
,尖锐社会矛盾,武装起义时有发生② 法国放弃对埃及的支持。
,加紧了对埃及的干涉英国外因:(3) 2.表现的一个行省。
奥斯曼帝国埃及仍是(1) 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埃及民族工业很快·穆罕默德,等欧洲列强势力进入埃及英国(2)被冲得七零八落。
3.结果19世纪40年代,改革终告失败,穆罕默德·阿里本人也致疯而死。
[图解示意]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教材整理3 改革的意义1.局限性(1)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本质上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对外扩张和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进步性奠定了近代,国家体制中央集权确立了统一的,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1)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推动了埃及,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近代工业建立了,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2)。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B.镇压马木路克的叛乱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D.防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解析: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阿里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意图建立强大的军事帝国,故A 正确。
答案:A2.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咨议会没有实权B.维护专制集权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改革了政治机构解析:“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任免”有助于穆罕默德·阿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控制官员,维护专制统治,故本题选B项。
答案:B3.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下,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措施的是(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势力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解析:工业革命是发展工业,是兴办工厂,所以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是顺应工业革命大潮,故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4.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和咨议会。
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真正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优越性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其目的在于推行民主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阿里尽管仿效欧洲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却采用“由其儿子担任议长”模式,说明阿里欧洲政治体制的认识是肤浅的,而其目的依旧在于为其自身的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A、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C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助于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
答案:B5.穆罕默德·阿里曾给留学生许下诺言:“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
”材料表明穆罕默德·阿里( )A.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B.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聘请外国技师建立工厂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阿里改革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第六单元第1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课后强化演练1.在埃及首都开罗东南穆罕默德·阿里大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如下图),始建于1356年,当时的埃及( )A.处在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之下B.已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个行省C.全部领土已被法国侵略军占领D.英法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和争夺解析: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奥斯曼土耳其在16世纪初征服了埃及。
18世纪中后期,埃及开始遭受外来的侵略。
因此,A项正确。
答案:A2.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马木路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B.马木路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进行互相攻伐C.马木路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D.马木路克王朝对埃及的统治被奥斯曼帝国所推翻解析:马木路克崇尚武力,是一股非常落后和野蛮的势力,其统治导致了埃及的落后和衰落。
答案:C3.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马木路克封建统治的矛盾④马木路克统治集团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埃及面临的政治形势着手进行分析。
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是马木路克封建统治集团,农民阶级与他们的矛盾日益激化。
另一方面,英法等国向埃及渗透势力,使埃及出现了民族危机。
所以,①③的叙述与当时埃及的社会实际相符。
答案:C4.拿破仑殖民统治冲击封建社会结构的措施有( )①打击马木路克势力②废除包税制③建立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④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材料重点突出的是冲击原有封建统治,不能体现④,排除④。
答案:C5.18世纪末,法国决定占领埃及,其主要目的在于( )A.夺取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B.推翻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C.威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D.彻底改变埃及的贫穷落后状态解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法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1.改革土地制度(1)前提:1811年,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铲除了马木鲁克势力。
(2)措施:①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
②废除各种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精简纳税的手续。
(3)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的时间;新兴地主阶级出现,构成阿里政权的社会基础。
2.大力发展农业(1)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使用水车。
(2)广泛种植经济作物,长绒棉便是在该时期发展起来的。
3. 进行工业建设(1)从西方引进技术,建立近代化的国营工厂。
(2)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3)埃及的民族工业开始初具规模。
(4)发展对外贸易: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基本上年年实现贸易顺差。
[深化认知]阿里改革建立近代民族工业的举措,重点先发展军事工业,再创建民用工业,这一选择和中国洋务运动有其一致性,其原因是借此来维护封建统治。
1.政治上(1)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长官均由阿里直接任免,效忠于阿里。
(2)在地方:全国划分为七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下设县、乡、村,下级对上级负责。
2.军事上(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
(2)聘请外国军官为教官,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深化认知]军事改革是阿里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之一。
阿里通过这项改革,希望建立一支拿破仑式的新式军队,取代自己那支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几经努力,埃及军事实力日益壮大,成为东地中海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以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奠定了军事基础。
1.培养建设人才(1)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
(2)兴建了一批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的普通中小学。
(3)选派青年赴欧洲留学,邀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
2.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印刷厂,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1.积极影响(1)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强化,形成了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2)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穆罕默德·阿里——现代埃及的奠基人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
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
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
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
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