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21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4.51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植物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3.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 17组别组别 清水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平均生根数 1529387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 .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 .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D .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5.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小于b 点时促进生长,大于b 点抑制生长B .甲图中,若b 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C .乙图能够正确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D .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1表示单子叶植物表示单子叶植物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高倍镜观察菠菜叶中的叶绿体,可见其在细胞质中是均匀分布的 B .蛋白质、氨基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都变紫色 C .制作生态缸可观察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D.相同浓度的NAA(α-萘乙酸)和2,4-D促进同种插条生根的结果一定相同促进同种插条生根的结果一定相同7.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B.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C.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D.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量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8.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的甾醇类激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含量调节机制,做了如下实验:A组 B组处理方法 用5 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用5 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O。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答案】C【解析】据图观察,最开始出现的CK,其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组织的分化,所以A正确;据图分析,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在种子发育的过程中促进果实发育,从而促进有机物向种子子粒运输与积累,所以B正确;ABA能够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抑制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又抑制种子的萌发,所以C错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审题和分析图解的能力。
2.下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主要分布在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则假设成立;若,则假设不成立。
植物的激素调节夯基提能卷⑨立足于练题型悟技法——保底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6·浙江卷]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A错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抑制马铃薯发芽,所以应外施脱落酸,B错误;据图可知,外施赤霉素组和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C错误;据图可知,第5周时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正确。
2.[2016·四川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下降,然后有抑制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由图可知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仍能促进其生长,只是促进作用下降,D 错误。
3.[2017·全国卷Ⅰ]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点等。
知识归纳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特殊部位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微量有机物。
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
2、生长素(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2)产生: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3)分布: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等),而趋向衰老的器官中含量极少。
3、与生长素有关的结论:(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2)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3)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4、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5、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等,分析如下: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
如图:曲线在A’、B’、C’点以前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A、B、C三点则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0-8mol/l、10-4mol/l左右),AA’、BB’、CC’段表示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无影响,超过A’、B’、C’点浓度,相应的器官的生长将被抑制。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练习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植物激素调节一、单选题1.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右图。
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
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4.松树主干长得粗壮,侧枝细弱,树冠呈“宝塔型”;而丁香却没有明显的主干与侧枝,树冠也不呈“宝塔型”,这是由于()A.松树是阳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阴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B.松树是阴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阳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C.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但松树的顶端优势较丁香显著D.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由于丁香开花后顶端枯死,顶端优势随之解除5.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
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处理()A.乙组B.乙组和丙组 C.丙组D.丙组和丁组6.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7.向日葵主要收获种子,番茄主要收获果实。
上述两种植物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B.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向日葵的产量下降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8.某高三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要点解读】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例题】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答案】B重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要点解读】1.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曲线解读(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生理作用曲线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2021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练 I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详解)目录I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错误!未定义书签。
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1)I2 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 (1)I3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 (1)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I2 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I3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生物卷(解析)·xx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xx08)】25.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B.用NAA(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C.施用青鲜素抑制马铃薯发芽D.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发芽产生α—淀粉酶【知识点】I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答案解析】D解析:乙烯可促进香蕉番茄成熟,A正确;用NAA可促进植物生根,B正确;青鲜素可抑制马铃薯发芽,C正确;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不发芽产生α—淀粉酶,D错误。
【思路点拨】掌握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生物卷(解析)·xx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xx05)】25.某课题组研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含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B.激素类似物甲促进微型月季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C.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一定有抑制作用D.在1~100μmol/L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微型月季生根都有促进作用【知识点】I3植物激素的调节【答案解析】BCD解析:由于图中激素的浓度间梯度较大,因而根据结果图还不能确定激素类似物甲促进微型月季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也不能确定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一定有抑制作用,但激素类似物乙在浓度大于1μmol/L后肯定对生根有抑制作用。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加固练植物的激素调节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A.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B.浆细胞内DNA数量多于染色体数量C.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D.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B.使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长期的甘蔗,能提高甘蔗的产量C.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ɑ-淀粉酶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苹果植株,能促进果实的脱落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发现了生长素并为其命名B.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C.吲哚丁酸是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B.植物激素催化细胞内的代谢活动C.有些植物激素组成细胞的重要结构D.植物激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所有蛋白质都是通过内质网进行运输B.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上往下进行的C.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低温会影响矿质离子和水分子跨膜运输的速率6.某同学做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小叶黄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获得NAA促进小叶黄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三组实验所选用的小叶黄杨插条初期的生理状态应该相同C.10-8、10-4mo/L的NAA分别促进和抑制小叶黄杨插条生根D.NAA促进小叶黄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定小于10-8mol/L7.下列优良品种的培育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B.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C.无子番茄—基因突变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8.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细胞核的功能时,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中没有遵循对照原则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了动态的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C.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对枝条处理的时间属于自变量D.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使细胞解离9.“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先做一个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选择生长旺盛的多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C.选用NAA、2,4-D或生根粉作为实验试剂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10.在啤酒生产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11.向两株生理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基部分别滴一滴水和X溶液,一段时间后,幼苗的变化如图所示。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0·马鞍山高中二次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2、(2010·浙江绍兴高三质检)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3、(2010·江苏南通一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C.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D.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4、(2010·高三生物第—次调研测试)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定在de之间 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5、(2010·广州一模)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B.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衰老,乙烯促进果实生长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6、(2010·安徽合肥一模)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周测(十)植物的激素调节Word版含解析夯基提能卷(5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1.以下关于生长素发理想验的了解,正确的选项是()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自动运输B.胚芽鞘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C.拜尔的实验中,植物向光性是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所致D.能从人尿中提取出生长素的缘由是人体内无分解生长素的酶2.以下有关生长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分解B.细胞的成熟状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扬C.植物向光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3.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停止如下图的处置,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3H-IAA百分比含量。
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单侧光能惹起IAA的极性运输B.IAA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横向运输的方式很能够是自在分散D.IAA经过韧皮部停止运输4.科研人员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相似物处置,测得细胞内DNA、RNA、蛋白质三者物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
剖析可知,生长素相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A.调理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B.减速DNA的复制,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C.改动基因的结构,使细胞纵向伸长D.添加tRNA的种类和数量,使蛋白质含量添加5.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进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反C.零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生6.(2021·河南南阳期末)植物激素和人工分解的相似化学物质在农业消费实际中运用普遍,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植物幼苗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不含零落酸B.自然形状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良莠不齐,可应用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发育,做到有方案上市C.收获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生率D.玉米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正确传粉时期,可以经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7.(2021·湖北三市期末联考)研讨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终身理效应,研讨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假定干生长状况相反的幼苗(如图)为资料停止实验,以未经处置的幼苗为对照组,那么对实验组的处置为() A.在①②处同时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B.切除②,在①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C.保管②,在①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D.切除②,在②处涂抹与对照组清水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8.(2021·重庆一中5月月考)实验人员用零落酸(ABA)和零落酸抑制剂(ABAI)处置〝百丽〞桃,剖析其果实成熟进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失掉如图结果。
1.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B[胚芽鞘尖端用云母片分隔开,琼脂块未隔开,生长素无法进行横向运输,并且琼脂块中收集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A项错;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C项错;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和琼脂块,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不能发生横向运输,两琼脂块的生长素含量相等,D 项错。
]2.(2019·海南高考)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
] 3.(2019·汕头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一类有机物B.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C.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D.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是由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微量的有机物,A 错误;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B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C正确;植物的向光性只能体现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4.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的豌豆幼苗切段均分为8组,置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茎段的生长量,结果见下表。
课练21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1.(2019·郑州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是由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和侧芽对生长素较为敏感造成的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形成和成熟的作用C.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2.(2019·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的是()3.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
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接连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B.番茄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D.番茄形成有子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子果实4.植物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源物质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5.(2019·成都模拟)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B.生长素浓度在超过最适浓度后,不一定会对植物产生抑制效果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沾蘸法适用于蘸取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D.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6.(2019·合肥二检)(基础题)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果实发育B.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茎将不会出现背地性生长,单侧光下也不会出现向光性生长C.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能促进果实成熟,在生产中可使用乙烯利来代替它D.各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7.(2019·昆明质检)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中的三种器官是根、茎、芽,则乙曲线对应的器官是茎B.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必须设置清水处理的对照组C.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D.向光生长的植株,若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的浓度可能为b8.(2019·沈阳三测)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则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提早开花。
这三种植物激素分别是() 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生长素B.赤霉素、脱落酸、乙烯C.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D.赤霉素、生长素、乙烯9.(2019·哈尔滨三中一模)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
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B.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C.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10.(2019·昆明二检)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Z<YB.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C.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不表现出两重性D.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11.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1)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均为植物激素。
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
(2)由图1可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________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________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
(3)研究者发现,成熟种子中高含量的ABA使种子休眠;萌发的种子释放大量GA会降解ABA,同时GA能抑制ABA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由此可知GA和ABA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中的作用________。
由图2可知,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含量________,ABA的含量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的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
12.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________作用,而对________几乎无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南瓜茎对________更敏感。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突变体。
(4)从下图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
课练21植物的激素调节1.解析:乙烯不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可以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
答案:B2.解析:实验A、B没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实验C将尖端放置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去尖端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说明了接触尖端的一侧生长快,因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实验D不完整。
综合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解析:人们主要食用的是向日葵的种子和番茄的果皮部分,而施用生长素只对人类需要“果肉部分”的植物增产有利。
因此,番茄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而向日葵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
答案:B4.解析: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属于能源物质,A错误;图中赤霉素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①过程),抑制生长素的分解(②过程),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从而促进茎秆伸长,B错误、C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与赤霉素不同,D错误。
答案:C5.解析:茎的背地性未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沾蘸法适用于蘸取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错误;种植油菜需要收获种子,培育无子果实不能提高产量,D错误。
答案:B6.解析: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作用,A项正确;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茎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不会出现茎背地性生长,但失重状态下不影响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作用,单侧光作用下,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导致植物向光生长,B项错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乙烯类似物,生产中可用它代替乙烯,C项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实现的,D 项正确。
答案:B7.解析: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芽次之,茎最不敏感,故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器官是根、芽、茎;在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之前已经进行过预实验,故可以不设置清水组作为对照;顶端优势中,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若曲线乙代表芽,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小于b;向光生长的植物,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促进作用强,若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可能为b。
答案:D8.解析:矮化的豌豆植株明显增高,说明该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应该是生长素或赤霉素。
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是脱落酸作用的结果。
答案:B9.解析:据图分析,处理方式②③与①相比较,经方式②③处理的瓶插鲜花较方式①处理的寿命长,细胞分裂素和蔗糖都分别具有延长插花保鲜时间的功效;方式④处理后的瓶插鲜花寿命较方式②③处理的更长,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A正确;方式②与③相比较,方式③处理后的瓶插鲜花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较方式②长,故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B正确;水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瓶插鲜花吸收,不需要能量,C错误;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分析题图可知,方式①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最短,因此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是经蒸馏水处理的瓶插鲜花,D正确。
答案:C10.解析:不加NAA的一组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X浓度的NAA处理后生根数量少于对照组,说明抑制生根,浓度较高,而Y和Z浓度的NAA促进生根,浓度较低,但Y和Z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虽然Y浓度的NAA处理后生根效果最好,但该实验只设置了三种浓度,要确定最适浓度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该实验结果能证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植物体自身能产生生长素,不加NAA时,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生根。
答案:D11.解析:(1)图一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而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老细胞,故图一中甲应表示幼嫩细胞;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使近地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若图一中C点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远地侧,并且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也大于远地侧,由此可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