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备份技术在THALES雷达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1
浪擎实时备份系统主要技术实时备份的客户端实时捕取应用系统的业务增量数据,通过IP连接,实时发送到备份服务器端存储。
备份服务器端存储着所有完整的业务系统数据块,在需要恢复时,备份服务器会根据时间或者版本整理业务数据块,找出准确的数据库完整点,合成一个完整的恢复版本。
备份存储使用三级级索引存储技术存储数据,提高数据读取性能,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性能保障。
而对于没有实时备份需求的用户,也有定时备份的方案,利用策略功能定时、自动的发送消息给客户端备份程序,完成定时备份。
D系采用大量的高端的、革新性的技术来打造。
1.实时数据捕获引擎打造实时备份D系的实时备份功能组件采用了颠覆性的技术实时捕获来做备份,当然备份的完整性依靠ACA来保障,参见下一节说明。
备份速度和性能的提升关键来自于数据获取阶段,传统备份系统采用应用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方式来获取数据,例如各种数据库均提供了备份接口,SQLServer数据库提供了VDI,Oracle提供RMAN,这样的方式速度慢,备份窗口大,造成应用系统性能直线下降。
D系的ACA实时备份捕获引擎绕开这些传统获取方式,通过嵌入操作系统内核的I/O驱动程序捕获应用系统的变化数据。
这样的数据捕获方式既做到数据捕获与应用无关,又大幅提升备份速度和性能。
2.实时恢复实现业务容灾实时备份提供实时恢复功能,将最新数据实时恢复到备份服务器或第三台容灾服务器,当生产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立即启动容灾服务器的数据库来接替生产服务器,使业务继续运行。
3.ACA保障实时备份的可靠性ACA引擎全称应用级捕获和分析技术,结合操作系统驱动实现应用数据的实时捕获。
该项技术来自于浪擎的A系高端产品双活容灾。
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应用系统通过数据流的方式源源不断的、时时刻刻的写入存储。
捕获到的数据流对于应用系统而言,仅是某一时刻点的数据,并且这一时刻点可能是一个不完整的状态。
因此,只有找到应用系统确认的完整点,才能保障应用系统的一致性,才是可以恢复的时间点,否则其他点都是不可恢复的点,即便恢复起来也是破坏了应用系统的内部一致性这个关系。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DPC 是现代雷达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将整套THALES RSM970S 二次航管雷达系统比喻成一个健康的人体,那么DPC 无疑就是至关重要的“大脑”器官。
它承担着系统最重要的信号分析处理功能,在整个信号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号经过DPC 的处理生成航迹发送给ATC,实现了航迹输出并提供给管制部门使用。
与此同时,DPC 还负责对整个雷达系统的自检信息进行汇集。
在本文中,将首先对安徽空管分局所辖THALES 雷达站配备的THALES RSM970S 二次航管雷达中DPC 设备构成及原理进行介绍,完成其相应的功能描述,之后将阐述雷达信号处理流程。
由于S 模式在合肥本地尚未使用,因此涉及到S 模式信号接收和处理的部分本文将略去,仅介绍常规SSR 应答信号的处理流程。
1DPC 物理描述DPC(Data Processing Computer),即数据处理计算机,其本质可视作专门针对雷达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等操作的一台微型计算机,因此也称作DPC-PC。
DPC 在逻辑功能上可分为两个部分,S 模式雷达处理单元(MRP)及S 模式雷达通信单元(MRC)。
两者在信号传输上是承接的关系,由MRP 对TRC 机柜中MMXC 过来的回答报告进行处理,将其生成航迹,然后发送给MRC。
MRC 是对外的通信部分,它将生成好的航点迹发送到ATC 或者其他雷达站(多雷达站网络),同时也接收其他雷达信号(多雷达站网络)。
DPC 位于THALES RSM 970S 雷达系统中的TOM 机柜中,是TOM 机柜的主设备,完成TOM 机柜最主要的航迹输出功能。
A、B 通道各有一个。
DPC 前面板上有一左一右两个可打开的金属制小门,左边是散热器,右边是光驱以及复位、开关机开关,以及显示DPC 运行状态的LED 指示灯。
DPC 尾部面板上是多个不同的接口,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各种能量供应及信息传递。
浪擎-容灾备份技术为大数据保驾护航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35ZB。
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以井喷式增长的多样化数据信息,注定是要受到市场认可的,只要企业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发掘其潜在价值并作出预测,那么这些数据信息将会成为企业内部的“灵魂”,重要决策的依据,亦会是企业取之不尽的巨大财富。
大数据势必改变世界6年前,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和克里斯·斯塔库提斯(Chris Stakutis) 就联合撰写过一本名为《无所不包的数据》(Inescapable Data)的书,书中记载了他们与近50位企业家和高管的对话内容,主要是关于大规模收集数据如何改变他们的业务和生活的讨论。
早就有媒体撰文称“大数据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例如在副食店就可以询问家中的冰箱是否需要牛奶。
走进鞋店后,一台无线设备就能测试你的鞋码和走路方式。
”也许,以上变化还未能全面映射真实世界。
但着眼现在,社交网站Facebook每天产生32亿条消息,3亿张照片,每周新增图片总量达60TB.而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亚马逊EC2,目前的服务器数量已达45万台。
现在,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数据,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等等都是产生大数据的来源。
这些数据之大,让我们不得不把闪光灯照向它,因为,大数据已然改变了世界。
大数据如何改变世界也许你会好奇,大数据的量是很大,但是人们为何如此热衷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呢?它究竟有多重要呢?索尼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出井伸在谈到索尼衰落的原因时曾表示,新一代基于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贴近消费者,更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判断,而像索尼这样传统的产品公司,则日渐沦为上述新兴平台级公司的附庸。
可见,在出井伸的眼里,分析整理大数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另外一个正面的例子则来自电商企业京东商城。
科技创新2 假目标案例分析2.1 Thales雷达镜像假目标 图5 镜像假目标示意图 真假目标示意如图5所示,真实目标反射出距离较远的假目标,二次代码、高度一致,速度未必一样,真假目标呈镜像对称关系,所以可排除是因异步干扰和绕环所造成的假目标,初步认为雷达站周围存在反射体,对应答信号进行了反射,从而出现假目标。
根据图2所示的几何关系作图,可以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大约位于雷达站东南方向2公里处。
Thales 雷达提供了很多抑制干扰、反射回答和假目标的方法,具体有:产生动态反射区(Dynamic reflectors)、形成固定反射区(Anti-reflection parameters)、发射功率方位可控衰减(主要用于减小询问信号的发射强度)、TVBC 曲线过滤(TVBC lawsdefinition)和信息传输控制(False target delivery to ATCC),以上参数均在CBP 软件中修改。
2.2 ALENIA 雷达二次代码跳变ALENIA 雷达经常出现代码跳变的现象,一正常航班的二次代码会突然跳变为7700,从而引起自动化系统出现紧急代码告警。
对于代码跳变我们首先考虑是由回答交织引起的,可能存在如图4所示的三种情况。
若两个回答信号交织在一起,则其中一个目标出现代码跳变时,另一个目标在这个周期内就会掉点,经过观察出现7700代码跳变时,并未发现有目标掉点的现象。
另外,7700跳变经常出现在区域外离雷达站较远的地方,如果是交织引起的,则有可能是雷达的解交织能力有所下降,但在航班密集的区域也并未频繁出现代码跳变现象,说明跟雷达的解交织能力无关,而且每次跳变都出现7700的现象,所以我们认定此现象并非回答交织引起的。
下面再来看一下Alenia 雷达航迹信号的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Alenia 雷达航迹信号格式15 14 13 12 1110 9 8 7 6 5 4 3 2 1 0 Bit/ word0 0 0 0 航迹号(1-4095)0 0 0 00 0 0 1 0 0 1 0 1 0 01:7700 10:7600 11:7500 无高度航迹1 0 0 点航迹 噪声 窗外相关1 低质量 显示 (index<4)为1 相对雷达姿态 00:平飞 01:爬升10:下降 SPI:1 双模式 编码测试 航迹 为1 海岸 航迹 为1 通过信号格式可以看出,航迹数据里有置位7700的数据位,所以认为出现7700代码跳变可能在航迹生成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磁盘备份技术在电力数据备份系统升级中的应用【摘要】电力数据备份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保障数据安全的基本手段,近几年来磁盘备份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数据备份系统。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现有电力数据备份系统的升级过程中应用磁盘备份技术,应用何种磁盘备份技术以及如何处理磁带库与磁盘备份设备的关系。
【关键词】电力;磁盘备份;虚拟磁带库;重复数据删除1.引言随着电力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转变。
调度自动化系统基于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是在线为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
包含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调度的主站设备(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介质及数据传输网络构成系统。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各种关键业务的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也逐渐增加,如调度的核心数据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这些关键业务服务器及对重要数据的保护,成为电力调度部门考虑的重点。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规定》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部门应制订和落实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和故障恢复措施,系统和运行数据应定期备份。
数据备份,是为了避免由于人为错误和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而采取的措施,是将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实施复制,以便于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数据的行为。
自动化的电力数据备份系统,是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故障恢复的基本的、廉价且利用率高的手段。
传统的电力数据备份系统的存储设备是磁带库和光盘库。
电力调度部门之前采用的大多是这种设备进行备份。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磁盘技术的发展,使得磁盘阵列作为电力数据备份系统的存储设备成为可能,并在实际应用中稳步增加。
在此磁盘备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降低磁盘备份系统的成本,进一步发挥出磁盘备份系统的优势。
THALES RSM970S雷达AA2000及相关故障案例分析THALES RSM970S二次雷达是目前合肥正在使用的两部本场雷达之一,其中天线控制机柜AA2000在雷达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用来控制天线驱动装置。
AA2000由电源分配机柜AE2000提供电源,在天线塔上接有告警灯和告警喇叭以及一些安全控制传感设备等,可以指示天线运行状态,同时它也将自身一些状态报告发送到RCMS(远程控制和监视系统)。
为此,将对合肥本场所使用的THALES雷达AA2000做一些简单介绍和对相关部分故障案例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AA2000;马达;安全控制电路;告警分析;1.AA2000的基本介绍AA2000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马达提供电源,通过安全控制电路保证操作时个人和设备的安全,同时提供本地和遥控设备的控制并向其发送状态报告。
天线控制机柜AA2000所有的本地控制开关和指示灯位于其前面板,面板最上方有马达开关CB2和CB3、24V和48V电源开关CB4,用来开关天线马达和控制电路,在标准的配置中,天线驱动装置是配有两部马达的,也有只配一个马达的情况,合肥本场的THALES雷达是采用后者这种配置。
中间面板则有马达工作指示灯以及大盘油位告警、减速箱油位告警、过热告警、刹车盘告警、过载告警、紧急停止、天线旋转喇叭告警指示灯,用于本地操作的ON/OFF按钮和指示灯和极化控制开关。
下方是一个本地/遥控切换开关。
在AA2000内部有电源分配单元PSU,分别为2个24VPSU和1个48VPSU;一些安全控制电路所使用低压继电器,这些继电器有用于电流检测、电压检测还有用于时间延迟的等等;AA2000最底部还有3个接线端子区,分别用于主电源和马达电源的分配接口、控制和安全电路接口以及RCMS接口。
电源分配机柜提供的三相电源进入AA2000机柜后,通过马达开关CB2和CB3开关给马达提供400V的三相電源,同时提供230V单相电给2个24VPSU 和1个48VPSU,同时供电给马达过载继电器SM。
未雨绸缪,谈谈岛津工作站备份那些事1.目的为了避免电脑损坏、系统崩溃、工作站损坏等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按要求需定期做好数据备份。
因为一旦储存在工作站中的数据丢失,就会导致原始记录谱图无法追溯。
目前,工作站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不同版本的工作站备份方式和时间大同小异。
2.备份方式LabSolutions工作站有两种备份方式,一种是手工备份(备份的是图谱数据及日志),另一种是系统备份,备份的是整个数据库(6.72版本以前为LSSBackupTool,6.81版本后为LSSSystemBackup。
本文主要简述手工备份流程。
3.备份流程1)具有备份权限的用户登录工作站,在“管理器”双击“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2)选择备份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备份日志及项目不能同时备份,要分开操作,选择“日志”,在“备份理由”输入理由,点击“下一步”,进入“设置条件”界面,分别设置“备份位置”、“备份数据期间”、“备份数据密码”,设置完成点击“下一步”,然后点击“开始”,即可开始数据备份。
备份“项目”也是同法操作,备份项目时需一个个选中需要备份的项目,这是手工备份的一个缺点,没有设置全选,在项目较多时容易漏选。
4.备份验证要验证备份的数据文件能否正常查看,可以在“再解析”-“管理器”的菜单栏选择“工具”-“选择备份数据库”,加载备份出来的mdb格式文件即可。
要验证备份的日志文件能否正常查看,可以在“管理工具”-“日志浏览器”的下拉菜单内将“DB”改为“指定文件”,加载备份出来的mdb格式文件即可。
5.手工备份优点1)可直接查看数据如出现电脑崩溃、工作站无法打开时,可在另一台安装有工作站的电脑上查看数据,查看方式按上述“备份验证”操作。
2)可选择备份的时间区间在备份向导中可以选择任意时间段来执行这一时间段的备份。
并且任意时间段的备份都是独立的,可以独立打开任一时间段的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数据库项目日益增长,可以通过仅备份特定的时间段的数据来缩短备份时间。
S模式雷达在THALES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S模式雷达是近年来发展普及的新雷达技术。
相较于A/C模式雷达,增加了S模式高精度关于高度和距离的询问,同时航空器输出更丰富的下行信息,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此外S模式雷达独有的24位地址码,对空管自动化系统的航迹相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S模式雷达;THALES自动化系统;应用前言随着空管监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监视源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雷达方式,S模式雷达等新监视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空管自动化系统中。
S模式雷达在THALES系统数据中,具备更丰富的数据项,可以为管制员提供更多航空器和机载设备信息。
1S模式雷达与THALES自动化系统相关介绍1.1S模式雷达二次雷达是民航系统的主要监视数据来源之一,与一次雷达相比,二次雷达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询问/问答信号均为单程传输,相同的测量距离下,二次雷达所需的发射功率比一次雷达更小,接收机灵敏度的要求也更低;(2)二次雷达接收机使用的频段为1090MHZ,发射机询问信号使用的频段为1030MHZ,接收机可以屏蔽询问信号产生的干扰。
(3)二次雷达可以获取飞机上气压高度表测量的高度信息,使管制员与飞行员掌握的高度一致,便于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安全。
(4)二次雷达能获取除位置、高度以外的更详细、全面的飞机飞行信息,便于识别、指挥,提高飞行安全性。
1.2THALES自动化系统THALES自动化系统是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中常用空管自动化系统之一,而所谓的空管自动化系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复杂化的雷达显示终端,它能处理各种监视源数据,并通过对飞行计划和报文的处理,实现对飞机不同阶段的动态标识;监视数据处理和飞行计划处理两大功能相结合,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相关,使显示于管制员面前的目标(航空器)携带航班号(呼号)、飞行高度、告警信息、飞行速度等。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THALES自动化对于S模式雷达的处理。
S模式雷达输出的雷达数据接入到THALES自动化系统的PLINE中进行协议转换,将转换后的雷达数据送入多监视源处理服务器(MSTS)中,由雷达前置处理功能模块接收、解码然后传送到不同的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经过多探测器航迹处理功能模块的预相关、相关等更新航迹或生成新的航迹,经过其它多个功能模块的处理,提取飞机的速度、高度、应答机编码、24位地址码飞机选择高度、飞机的上升/下降率、航班呼号等信息,用于飞行态势的显示、预测、告警和计划相关等。
THALES二次雷达的系统构成及维护建议
周研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本文从THALES系统构成入手,分析了该系统的机械、电子及网络部分的自身特点,根据该系统的具体特点形成了维护建议。
【总页数】1页(P173-173)
【作者】周研
【作者单位】航管雷达站,辽宁沈阳1101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355
【相关文献】
1.广汉机场二次雷达设备的构成及维护建议 [J], 郑晓庆;史万里;余代辉;
2.广汉机场二次雷达设备的构成及维护建议 [J], 郑晓庆;史万里;余代辉
3.THALES S模式二次雷达波束管理探讨 [J], 徐基钢
4.THALES RSM970型二次雷达接收机信号处理分析 [J], 潘浩
5.THALES二次雷达马达异响故障分析 [J], 王宇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6.021THALES S模式二次雷达数字接收机MDR探讨徐基钢(民航海南空管分局 海南海口 571126)摘 要:目的 寻求THALES S模式二次雷达数字接收机参数配置的最佳方式,充分发挥S模式二次雷达的效能。
方法 分析THALES S模式二次雷达MDR数字接收机工作方式。
结果 理解S模式数字接收机的信号流程、功能和工作方式,为技术人员进行参数配置、维护维修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结论 S模式二次雷达数字接收机较传统模拟接收机性能更优越,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更能发挥效能。
关键词:S模式 数字接收机 信号处理 方位误差 本振频率 锁相环中图分类号:TN9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021-02相对于传统二次雷达,S模式二次雷达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内容,其上下行数据链还可以用于双向地空数据交流。
S模式二次雷达数字接收机相对于传统接收机工作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THALES S模式二次雷达数字接收和处理机MDRP分为S模式数字接收机MDR和S模式调制录取器MMXc两部分组成。
S模式数字接收机从天线通过旋转铰链和射频切换单元接收RF信号,通过Σ、Δ和Ω通道放大和处理,产生LogΣ、LogΔ、LogΩ对数视频数据,然后产生量化的雷达旁瓣抑制视频,以及OBA信息f(Σ/Δ),并送到S模式调制录取器MMXc和维护显示终端IBIS[1]。
下面将S模式数字接收机MDR分为模-数级、信号处理和本振频率信号的产生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1 模-数级模-数级主要是将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经过模拟放大、滤波,然后解调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器由Σ、Δ和Ω三个相同的线性接收通道组成,每个转换器由MSB和LSB 两个模拟-数字转换器组成。
Σ、Δ和Ω三路射频信号通过三条射频电缆分别馈入数字接收机MDR,首先进行射频滤波。
射频滤波器安装在接收机的侧板上,主要功能是选择1090MHz频率信号接收,隔离1030MHz 的频率信号。
浅谈THAL ES雷达时标板告警的消除与总结前言近年来,民航事业迅猛发展,民航安全也成为逐步热门的话题航管二次监视需达在民航安全飞行过程中起着小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四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于2003年8月从法国引进THALES RSM970S -次监视雷达,安装于广西百色市境内,用以覆盖广西西北力向的高空区域该雷达技术先进,运行一直比较平稳,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最近开始岀现一些告警,本文选择了THALES 雷达时标板仃SFCARD)告警这一故障现象的出现及对其处理,并作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对雷达设备维护人员碰到类似的故障能起到一左的帮助。
1THALES需达构成简介法国THALES需达主要由LVA垂直大孔径天线系统(AS909),射频切换单元、询问机控制和监视电脑(LTM, STM),雷达维护显示系统(IRIS)、力位分配单元(ADU2000 ).天线控制机柜(AA2000 )、电源分配机柜(AE2000).双通道应答器(SITE MONITOR)组成。
需达包含有CHI ,CH2两个询问通道,呈热备份关系,且在用通道遇故障后,能自动切换工作通道,以保障提供实时小间断的雷达目标2故障现象STM监控终端弹岀告警窗口,提示在用的CH1通道时标模块TIME STAMPING存在故障,同时远端监控终端STM界而的该模块监控显示呈全红色告警状态,在IRIS上査看CH1通道雷达有目标显示,但没有时标信号THALES •雷达自动切换至CH2通逍工作,査看CH2通道监控显示该通道工作正常,雷达目标正常,时标信号也正常在STM监控电脑检查各级子模块发现只有CH1通道的TIMESTAMPING模块存在告警,其他模块均正常工作用FAILURE RESER进行该模块的故障复位,小能淸除告警,说明该故障小是虚假告警3故障初步处理、分析根据监控提示的告警信息初步推测TIME STAMPING模块可能存在故障至雷达站现场将TIME STAMPING对应的TSF片进行各件更换,告警信息仍然存在担心各件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故障问题,将其换到一切均正常的CH2通道,发现工作正常,消除TSF各件板片故障的可能性因此,推断故障点还是存在于CH1通道内部的某个部件TSF - (Time Stamping Function)的主要功能有①时间接收验证;②力位处理;③提供信号输出接口;自检。
THALES雷达系统远程监控网络配置分析及实现作者:曾令赫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对THALES RSM970S雷达的监控系统的组成及通信协议进行介绍,在原有的通信路由基础上,使用商用货架产品替代同步串行接口卡,摆脱对专用同步串行通信卡的使用限制,实现雷达监控系统使用以太网络进行通信。
关键词:监控系统同步串行接口卡以太网串口以太网转换器中图分类号:TN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043-02雷达设备在空管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雷达系统一般安装在机场附近地区,随着对雷达信号覆盖需求,雷达安装地点往往选择在地点偏远的高山。
在雷达系统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远程监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使用大部分的THALES雷达系统投入运行已超过5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要求雷达监控系统连续不间断运行。
受防雷接地、静电、雷击等外部因素干扰,所维护高山偏远台站计算机的同步串行接口卡出现过故障,需向外国厂方订购此同步接口卡,订货周期长、费用高,接口卡故障期间无法使用远程监控系统。
1 THALES雷达远程监控系统THALES雷达远程监控系统由LTM(本地终端)和STM(远程终端)实现。
LTM计算机位于雷达头,通过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采集雷达系统状态信息及控制雷达系统各部件运行,对THALES雷达系统的状态监视以及本地操作控制。
STM计算机位于远程的值班机房,通过与LTM计算机的连接,实现实时雷达系统远程监控功能,确保安全可靠的远程操作雷达系统。
THALES雷达系统监控计算机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数据库实现监控功能。
按其实现功能分类,监控计算机应用软件分为XTM监控维护模块,SNMP代理模块,DRU模块及通信驱动模块。
XTM监控维护模块是监控系统的主应用程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实现雷达运行状态显示界面、雷达控制操作界面、登陆管理、权限管理及控制权分配等功能。
浅谈关于解决THALES二次雷达假目标干扰的方法摘要:THALES二次雷达于2006年6月1日运行至今。
运行较稳定,发射机、接收机、询问处理器、监控系统、电源及天线等各子系统工作正常,未出现板件损坏或失效情况。
点迹航迹输出正常,无明显掉电、重点及蛇形尾迹现象。
但在2011年至今,屡次出现假目标干扰告警情况。
二次雷达假目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反射、同步窜扰、旁瓣询问应答和异步干扰产生。
关键词:THALES二次雷达;假目标;干扰前言二次雷达在地面上,询问器和机载应答器经历两次辐射。
目标探测器探测和定位通过查询--响应方法来执行。
SSR系统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各种虚假飞机报告,并且不是每个通过响应处理的飞机报告都与真实的飞机位置一致,监控过程产生所有飞机的轨迹。
这些跟踪数据可以用来识别虚假或真实的飞机。
二次雷达虚假目标主要有以下原因:反射和同步窜扰等。
1二次雷达原理与一次雷达利用目标散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的机理不同,二次雷达利用记载应答机应答地面询问及发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为区别两者,称地面询问机和记载应答机组成的系统为二次雷达系统,称地面询问机为二次雷达,也叫做空管雷达信标系统(ATCRBS)。
2二次雷达假目标产生的分类及抑制方法2.1多径问题假目标多径即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存在不止一条信号路径,在这些路径中,只有一条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直接路径。
此外,还存在其他路径,是由于地物和建筑物之反射形成的信号路径。
由于二次雷达使用短脉冲串,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在世间上形成交错或完全分开,其时间差会改变应答脉冲的视在数目,导致解码错误或错误地检测为存在多架飞机。
由于多径问题产生的假目标与真实目标相比较一般存在以下特点:(1)与真实目标高度相同;(2)与真实目标代码相同;(3)幅度低于真实目标;(4)距离大于真实目标;(5)与真实目标有不同的方位;(6)持续时间短。
解决办法:(1)在监视处理的航迹文件中建立抗发射文件,用软件方法对假目标进行过滤。
系统维护四步曲之备份处理.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教你一招】——系统维护四步曲之备份处理在我们的系统维护中,备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为了我们的计算机安全和系统稳定,系统的升级则也是免不了的。
如今硬盘容量是越来越大、传输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可安全性与可靠性却没有多大的改进,说不定哪天你硬盘上有坏道,保存在硬盘上的数据也就一命呜呼,即便是哭也来不及了。
因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对于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硬盘分区表的备份分区表是硬盘的命根子,它受到破坏之后,硬盘乃至整个系统都会瘫痪,而分区表恰恰又是非常脆弱的,停电、死机、病毒以及误操作等都有可能破坏硬盘分区表,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事先将硬盘分区表、引导扇区和主引导扇区等信息备份下来,在硬盘出现故障之后再加以恢复。
通常备份分区表的方法有很多种,最便捷与最安全的莫过于使用KV3000进行备份。
KV3000虽然是个防杀病毒软件,它也具有非常强的分区修复的能力,而且它还能进行系统分区的备份。
这样,即使硬盘上的分区表全部损坏,我们还能用备份在软盘上的分区表进行修复。
通过KV3000备份分区表的时候,事先要确认计算机中没有病毒,接着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并输入“kv3000/b”或者“kv3000/Hdpt.dat”格式的命令,此时系统将自动向A 盘备份一个无病毒的硬盘主引导信息档案。
备份的文件有2个,其名称分别为HDPT.DAT和HFBOOT.DAT。
一旦有了那两个备份文件,当硬盘主引导信息被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损坏硬盘不能启动时,就可以使用干净的系统盘启动,在KV3000的A盘下输入“kv3000/Hdpt.dat”(注:如果在硬盘上,命令就有些改变,如kv3000 d:/Hdpt.dat),这样就能将备份在软盘上的原主引导信息内容恢复到硬盘中,不过恢复用的备份文件必须是从该硬盘上备份的。
硬盘备份技术在THALES雷达系统维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北京THALES雷达为例,分析THALES雷达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根据操作系统特点,选择不同的软件工具实现硬盘备份。
并探讨不同接口类型硬盘之间WINDOWS操作系统下硬盘数据的备份及还原,提出使用国产软件备份雷达系统中Linux操作系统硬盘数据,总结硬盘备份过程和使用备份硬盘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THALES雷达系统RCMS系统硬盘备份维护应用随着空管技术快速发展,空管设备已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成为空管设备保障的重要部分。
而计算机硬盘是决定计算机工作性能的关键部件,计算机的一切软件均存放在硬盘中,包括操作系统及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
硬盘是一种高精密设备,由于受限于硬盘的工作原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没有明显改善。
硬盘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仅有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工作状态时,外部的震动可能使磁头与盘片发生撞击而导致硬盘损坏。
维护好硬盘不仅能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性能,更有利于储存数据的安全。
完整安装一台计算机的系统及配置数据库是一件耗时的事,那么安装与维护偏远雷达台站的计算机就显得更加费力了,如何快速安装与恢复机房计算机系统就成了维护雷达系统的一个关键。
相对于其它(如软盘、磁带等)数据备份方法而言,采用硬盘方式备份系统的数据, 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
当硬盘出现故障时,使用备份硬盘替换,就可以很快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下面以北京THALES雷达为例,分析THALES雷达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根据操作系统特点,选择不同的软件工具实现硬盘备份。
并探讨不同接口类型硬盘之间WINDOWS操作系统下硬盘数据的备份及还原,提出使用国产软件备份雷达系统中Linux操作系统硬盘数据,总结硬盘备份过程和使用备份硬盘的注意事项。
1 THALES雷达系统计算机及操作系统我国目前大部分运行的THALES雷达系统投入使用已超过5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雷达系统计算机设备都是连续不间断运行,雷达系统运行时间越长,计算机软硬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高,越威胁硬盘数据的安全。
华北空管局北京本部在用的场监雷达系统和一、二次雷达系统的部分计算机已发生过硬盘故障现象。
硬盘故障主要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硬盘的硬件故障和系统应用软件故障是计算机设备的常见故障。
硬件故障现象表现为电路故障、磁头读写异响等。
软件故障是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或其他各种原因所造成操作系统崩溃或应用程序文件丢失,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由于各设备的软件服务系统都不一样,无法替代,使得维修只能依赖厂家。
特别是过了保修期的系统一旦损坏或崩溃,就得付出高额维修费用,设备维护工作十分被动,且由于厂家往往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修理或技术封锁,导致个别设备无法继续使用,直接影响了雷达设备运行。
在THALES雷达系统中,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加上其应用软件使得整个软件系统变得庞大,且涉及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
在众多的备份软件中,需分析计算机硬盘类型及操作系统的运行模式,以选择相应的备份软件。
[1]按使用功能进行分类,THALES雷达系统的计算机类型主要有三种:RCMS(监控)系统、DPC(数据处理)系统、IRIS(雷达信号显示)系统。
1.1 RCMS监控系统RCMS监控系统由本地终端LTM计算机和远程终端STM计算机端实现。
LTM计算机位于雷达头,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采集雷达系统状态信息及控制雷达系统各部件运行。
远程STM计算机位于远程的值班机房,通过与LTM计算机的连接,实现实时雷达系统远程监控功能。
RCMS监控系统的计算机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标称容量为40G的SATA接口硬盘。
LTM计算机使用希捷硬盘,型号为ST340014AS。
STM计算机使用西部数据硬盘,型号为WD400BD-60JPA0。
在日常工作中,RCMS系统负责监控任务,它还保存着雷达安装、调试、维护等过程中大部分的数据及文件,通过硬盘整体备份保存原始内容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1.2 DPC系统DPC系统是整个雷达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TCP/IP协议与雷达各子系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询问模式的波束管理、生成点迹和航迹信号、时间同步管理、数据链接管理以及系统自检管理等多项功能。
DPC系统启动过程使用EXTLinux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为3.11。
EXTLinux是SYSLinux操作系统的衍生版本,DPC 计算机使用ext3 linux文件系统,通过装载vmlinuz和initrd文件实现Linux内核引导和硬件安装,内核版本号为2.6.23.1。
计算机采用性能好、稳定性高、广泛应用的IDE接口硬盘,品牌为西部数据,型号为ST380011A,标称容量为80G。
依据维护手册,在新硬盘上安装DPC系统软件,过程繁杂,需使用Linux备份光盘安装DPC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后,还要升级新版本软件,调整数据库参数等。
1.3 IRIS系统IRIS系统是一款技术较新的数字雷达信号分析系统,主要用于雷达日常维护,通过选择输入信号,IRIS系统软件可分别显示雷达航迹信号、点迹信号、原始视频信号和地图等信息。
其卓越的图像显示为雷达信号质量分析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直观方便的人机界面显示,便于操作员有效利用更多的信息;用户可选择相应雷达信号和编码器信号进行调试,以分析相应通道的雷达信号性能。
IRIS系统使用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发行版本号为7.2。
系统内核版本2.47-10。
计算机采用IDE接口硬盘,硬盘由日立公司生产,型号为HDS728080PLAT20,标称容量为80G。
IRIS系统使用GRUB 启动管理器来实现多操作系统的引导。
GRUB是一个多重启动管理器,通过GRUB启动管理器可以识别多种文件系统和内核可执行文件格式,并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命令丰富的交互界面。
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后,GRUB引导管理器根据硬盘主引导扇区的内容自动配置另外一个多启动菜单。
IRIS系统主要以计算机硬件及IRIS软件为核心。
由于没有配备安装软件,故障后只能整机返厂维修。
但返厂维修时间长且费用昂贵,对IRIS系统故障恢复造成严重影响,表现为维修周期长、维修成本高。
硬盘损坏将直接导致IRIS设备无法工作,同时系统配置数据资料丢失。
应对系统及配置数据故障的高效恢复的手段是硬盘整体备份。
2 RCMS系统硬盘备份RCMS计算机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对使用DOS或WINDOWS操作系统的雷达设备计算机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完成整个硬盘和硬盘分区的克隆镜像文件、磁盘对拷,GHOST是一款非常实用、操作简单的软件,可大大提高数据恢复的速度。
[2]Ghost软件是赛门铁克公司推出的一个用于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工具,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映像文件浏览、数据压缩和支持中文显示等功能。
Ghost的备份还原是以硬盘的扇区为单位进行,支持磁盘文件的系统格式包括FAT, FAT32, NTFS等多种硬盘分区格式。
运行软件选用Ghost 32 的V11版本,集成在WINPE系统光盘中,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运行。
LTM系统与STM系统备份过程相同。
对于备份及还原LTM计算机,需在LTM系统安装两块硬盘,源盘接在SATA接口上,型号为ST340014AS的希捷硬盘。
目标盘接在IDE接口上,型号为ST340014A的希捷硬盘。
计算机系统由WINPE光盘启动,执行ghost软件。
选择Local 对本地计算机上的硬盘进行操作。
在disk中,可以选择to disk(磁盘对拷)和to image(建立镜像文件)两种方式,进行整盘克隆。
选择to disk:将会显示所有硬盘的容量、柱面数、扇区等信息,分别选择源盘和目标盘,点击OK确认后,执行硬盘对拷过程,进程条同步显示进度,待进程条进展达100%时,目标盘克隆结束。
如选择image to 将会为源盘生成镜像文件,选择文件存储路径,为备份文件命名,按OK键确认后,将询问备份采用何种压缩方式(不压缩、快速压缩、最大压缩)。
压缩方式将影响占用空间、备份耗时、还原时的稳定性。
如硬盘空间比较紧张,建议使用最大压缩,反之使用前两种可以提高备份的速度。
也可以将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上便于恢复。
选择from image,根据菜单选择用于恢复系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要恢复的目标硬盘。
点OK按钮后,开始恢复,待进程条进展达100%时,还原成功。
以上过程实现对源硬盘内容建立镜像文件及在目标盘进行镜像文件恢复,也实现了对SATA接口的源硬盘内容克隆到IDE接口的目标硬盘的过程。
3 DPC系统及IRIS系统的硬盘拷贝Linux系统因其稳定可靠的特点在空管设备系统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的安装与维护即使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DPC系统及IRIS系统都采用Linux操作系统,Ghost软件也能支持Linux分区拷贝,但对于Linux系统的ext3文件格式及GRUB启动,使用Ghost软件备份后,Linux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还需重建Linux引导程序,执行过程复杂。
通过引进硬盘拷贝技术,可以在雷达系统计算机出现故障前预先备份硬盘系统及数据。
使用DDCOPY软件能有效的解决这个困难,这是一款源代码开放的国产软件,在PC-DOS、MS-DOS和Windows95/98/ME的DOS模式下运行。
它采用彻底的硬盘物理扇区拷贝方式,对硬盘的每个扇区进行一对一的复制,包括有数据的分区和没有数据的自由空间,可以完完全全克隆Linux系统硬盘内容,因此使用DDCOPY可以解决Ghost备份之后无法启动的缺憾。
DDCOPY软件实现硬盘之间的完全拷贝、分区拷贝、映像文件拷贝、坏扇区拷贝等。
在1.5d版本中,其命令行及主要参数有:DDCOPY [选项] 源盘标识目标盘1# 目标盘2# …主要的[选项]有:-s:显示全部或指定硬盘信息-d:默认拷贝方式(拷贝PC机内所有硬盘,顺序为80h,81h,82h,83h。
对于IDE硬盘的排列及序号分配:Primary Master-> 80hPrimary Slave -> 81hSecondary Master -> 82hSecondary Slave -> 83hDDCOPY软件对硬盘的硬件要求高,即两块硬盘的物理结构必须相同。
DPC系统及IRIS系统硬盘都是IDE接口的硬盘,用于数据备份的目标硬盘必须与主机的源硬盘类型匹配, 即同是IDE硬盘。
确保两个硬盘均能正确安装到系统上,并能通过自检测试和正常运行。
IRIS系统与DPC系统备份过程相同。
IRIS系统的IDE接口硬盘标称容量为80G,用DDCOPY软件实际检测的容量为78533MB,平均拷贝速度为858.1MB/min,拷贝时间大约持续9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