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治疗现状及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665.50 KB
- 文档页数:17
股骨头坏死有效治愈方法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也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骼组织缺氧、坏死和塌陷,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保守治疗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方法之一。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休息可以减轻股骨头受力,减少进一步损伤的可能性。
物理治疗可以增强股骨头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关节负担。
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改善骨骼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骨骼修复。
在早期和轻度股骨头坏死患者中,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手术治疗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骨手术、骨移植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保骨手术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股骨头的形态和结构,减少股骨头塌陷的可能性。
骨移植手术可以通过移植健康的骨组织到患部,促进骨组织修复和再生。
人工关节置换术则是将患部的关节进行置换,恢复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严重、进展迅速的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近年来,生物治疗也逐渐成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新方向。
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通过将患者体内提取的干细胞注入到患部,促进骨组织修复和再生。
基因治疗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患者体内的缺陷基因,促进股骨头的修复。
生物治疗是一种前沿的治疗方法,虽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其治疗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总的来说,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获得有效的治愈。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所帮助。
老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韩金宝毕郑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治疗现状〔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5-1089-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5.101通讯作者:毕郑刚(1958-),男,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骨创伤、脊柱及关节外科研究。
第一作者:韩金宝(1985-),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骨创伤及关节外科相关研究。
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rc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引起软骨下变性、坏死,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绝大多数最终都需要行全髋关节置换来改善髋关节功能。
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率、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全世界现有股骨头坏死患者2000多万例,其中我国有500万 750万例,在北欧一些国家和俄罗斯,股骨头坏死已占骨伤科疾病的近30%。
老年患者的坏死率逐步升高。
该病多发生于壮年,若不及时治疗,70%患者股骨头将塌陷,日本每年有2500 3000例新发病例,美国为1.5万 2万,而我国为10万 20万〔1〕。
一项6958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骨头坏死常见于广大农村、林区和矿山,这些地区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股骨头坏死已取代了髋关节结核的位置,居髋关节疾病的首位〔2〕。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未见明确报道,股骨头坏死中非创伤性所占发病比例逐年增长,近年来已占半数以上。
1诊断股骨头缺血后早期出现骨和骨髓组织的坏死,其后产生修复反应。
许多学者把股骨头坏死后塌陷与否作为股骨头幸存的临界点和早期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3〕。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CT 、MRI 等技术被广泛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发生一定面积坏死的病理状态,且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血供以及生理负担,导致治疗难度较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主要采用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那么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手术与非手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核空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
核空穴置换主要通过摘除坏死股骨头的一部分,并在其中填充生物材料,帮助机体再生受损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严重病情下,可一次性将患处完全置换湿式自滑动关节,介入治疗效果稳定。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显著,且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72%的患者在手术后12年内没有出现再次手术的需求。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费用高、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多等,同时对于某些患者,手术治疗可能并不适宜。
非手术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治疗、锻炼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一般适用于早期或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保守治疗:即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镇痛、促进骨组织再生的药物等。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骨代谢调节剂可以有效地促进骨组织再生,且不良反应小。
(2)功能锻炼:良好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缓解疼痛症状。
常见的功能锻炼包括运动康复、瑜伽等。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如局部冷热敷、电疗等来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项研究表明,电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髋关节运动幅度。
非手术治疗的优点是费用低、副作用少、术后恢复快,但治疗效果和持续时间都比较有限,且其适用于早期或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这种方法可能就无法解决问题。
综合来看,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治疗效果。
活血和营、攻坚破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病症,髋关节创伤、先天性骨发育不良、激素、辐射、气压病、酒精中毒、血液病、胰腺炎、脂肪肝、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管疾病等多系统疾病或因素均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其发病机理主要有微循环障碍学说、脂肪栓塞学说、骨内压学说等。
其病理变化基本相同,主要包括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如早期骨髓细胞内的“胞浆瘀滞”,网状细胞增生,脂肪细胞核消失、破碎、骨小梁坏死,关节软骨坏死塌陷,以致病骨骨折、碎裂、变形、钙和羟脯氨酸的绝对值改变等。
本病多属于中医“骨蚀”范畴,身体虚弱、寒胜其热、邪人筋骨、久留内著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在于瘀、痰、虚,而局部伤损则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正气不足、气血亏损、肝肾不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本”,可以导致瘀血阻滞或痰湿内蕴,即“虚而受邪”、“虚而客邪”。
同时,股骨头局部的伤损又可导致全身虚损的加重,瘀血、痰湿更易停滞于股骨头局部,引起局部的气血痰湿瘀滞,经脉不通,终而发生股骨头坏死,即“最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地”。
另一方面,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瘀血又往往是痰湿、虚损的共同结果。
因此,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症。
大量临床病理表明,股骨头坏死的很多原发病或原发因素,如糖尿病、脂肪肝、气压病、代谢性疾病等均表现为中医的气血虚或肝肾虚证,而劳损、负重、外伤等又往往是坏死发生的直接诱因。
在病程改变中,股骨头局部的脂肪栓塞、骨内高压等又都以微循环障碍、骨骼血运缺乏表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仅是一种局部病变,而是一种多个因素互相作用所致的以局部症候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疾病。
二、辨证用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类方法。
现代医学主要根据其病程变化以手术为主,或是减低骨内压,或是增加股骨头血供,或是截骨矫形。
中医学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其主要依据是《灵枢》的“骨蚀”理论,以及参照了现代医学的有关病因、病机解释,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的内服外用和手法等。
股骨头坏死医治的方案引言: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指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坏死。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液循环受阻,导致骨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
股骨头坏死往往会导致患者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股骨头坏死医治的方案,旨在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对于早期或轻度股骨头坏死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休息:患者需要减少日常活动量,以减少股骨头的压力,帮助骨组织修复。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和康复运动等。
热敷可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理疗和康复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3.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骨代谢调节药物等。
NSAIDs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骨代谢调节药物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二、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进展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延缓病情进展。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 骨移植:骨移植是将健康骨组织移植到坏死的股骨头部位,促进骨组织再生。
这种方法常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2. 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是将坏死的股骨头和髋臼一起替换为人工关节。
这种方法适用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3. 骨切开术:骨切开术是通过切开股骨头,减压坏死区,促使新的血液供应到达坏死部位,促进骨组织修复。
三、辅助治疗除了上述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辅助治疗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病情复发。
常见的辅助治疗包括: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股骨头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熏蒸、针灸和推拿等。
2. 体外震波治疗:体外震波治疗是利用高强度声波对股骨头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结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骼疾病,需要系统的医治方案来进行治疗。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中成药强力推荐!
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式当中,以口服药物为主的保守治疗,无疑是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更为认同的治疗方式,相比于手术治疗所需要支付的高额费用以及承担的巨大风险,口服药物为主的治疗过程大多温和持久,治疗投入少同时风险也较小。
能够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有很多,目前的骨科专家门较为推荐的药物多为中成药,《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中,专家学者们推荐的唯一一款中成药——通络生骨胶囊为例,其以植物中的木豆叶为主要成分,不仅药效持久,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长期服用也不会像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一样,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针对于股骨头坏死的病灶根源,通络生骨胶囊中所含有的黄酮和牡荆苷等有效成分,还能够直接作用在骨关节内部,促进毛细血管的新生,打通骨关节细胞中断的营养供给,促进骨组织的恢复重建,在避免骨关节塌陷、变形等严重症状产生的同时,还能够在逐步消除股骨头坏死症状的根源,从而彻底改善股骨头坏死所引起的骨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跛行、肌肉萎缩、腰膝酸软、乏力疲倦、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脉弦等症状。
独特的配方与患者们认可的疗效,也使得通络生骨胶囊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项目核心成果,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认证等多项荣誉奖项。
股骨头植骨成功案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股骨头植骨术已经成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症状的有效手段。
股骨头坏死症状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本文将介绍一例股骨头植骨成功的案例,帮助更多患者了解股骨头植骨术的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
病历回顾患者李先生,男性,33岁,因右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于2019年9月就诊于我院骨科。
患者回忆起两个月前开始感到右侧髋关节疼痛,时间越来越长,疼痛越来越剧烈,同时活动范围也逐渐变小。
经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右侧股骨头坏死。
患者没有任何明显诱因,也没有任何家族病史。
手术过程由于患者年轻,股骨头坏死面积较小,我们决定采用股骨头植骨术进行治疗。
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间约为3-4小时。
手术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髋关节的全面检查,确认了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和范围。
然后,我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钻头,将坏死的骨头完全切除。
接着,我们从患者的髋部提取了一小块骨头,然后将其植入到股骨头坏死区域。
最后,我们使用了特殊的金属钉来固定骨头,并封闭了手术切口。
术后康复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和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院内住院观察7-10天,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按摩和针灸等手段,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训练包括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逐渐增加负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治疗效果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患者可以自由行走,没有任何不适感。
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的髋关节恢复良好,股骨头植骨处形成了新的骨质。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注意事项股骨头植骨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患者认真对待和配合。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及进展【摘要】本文通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及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及进展进行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为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早中期;治疗;综述股骨头坏死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股骨头血供障碍,从而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坏死的病理过程。
致病因素复杂,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尚无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
对于早中期治疗,主要是围绕股骨头上,延缓甚至扭转股骨头坏死,防止关节面塌陷。
现对于目前的治疗方法作简要综述。
1、非手术治疗(1)限制负重:有学者认为,限制负重可缓解髋关节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恢复病灶血供,同时减轻负重可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关节面的塌陷,从而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主要适应于ficat i、ii期,以及不宜行手术的病人,如老年、一般情况差及预后不良等病人。
具体做法可以拄拐行走、坐轮椅、卧床休息等。
但限制负重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要过分的追求其疗效。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次是通过改善微循环,延缓骨坏死的进程。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类,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等。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是将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及促进骨生长等药物,直接注入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使股骨头血供改善,促进新骨生成,达到治疗目的。
韩旭等[1]对13例20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行血管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者达100%,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
2、手术治疗(1)髓内药物灌注术:我院用该方法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上百例,经患者反馈意见,可明显缓疼痛症状。
该治疗方法简单,门诊就可完成,对缓解症状效果明显,可延缓患者股骨头坏死的进程。
江中潮等[2]通过对30例,43髋,经该治疗2个疗程后,效果优良率达70%,同时指出该治疗能使坏死部位血管组织再生,局部血流量增加,促进坏死骨的吸收和新骨生成,使骨坏死恢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髓循环障碍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MRI等。
目前,影像学在诊断、预测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如CT和PET在疾病研究中逐渐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研究现状、诊断、治疗、新兴技术、预测、评价、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定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ANFH)是一种以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细胞坏死和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疾病。
股骨头是股骨上端的关键部位,负责支撑身体重量和传递力量,因此其血液供应充分与否对其功能至关重要。
ANFH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血管疾病、外伤、物理因素、代谢性疾病等,其中血管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ANFH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肢体无力等症状。
影像学在ANFH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股骨头的形态结构、血管供血情况、骨质密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从而对ANFH进行全面的评估。
影像学在ANF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
1.2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影像学在其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像学主要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来观察股骨头的形态、密度和血液供应情况,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中外医疗2008NO.18CHINA FOREIGN MEDICAL T RE ATMENT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何新郑树刚李志宏程岩郭沿江(辽宁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辽宁凌源122500)【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骨细胞变性、死亡的病理过程。
病因、发病机理较复杂,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
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
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对其手术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6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6(c )-0032-02股骨头坏死(Av ascular necrosis o f the femoral head ,ANFH )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破坏、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一直是骨科三大难治症之一。
其病因、发病机理较复杂,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1]。
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
对已发生塌陷和变形者严格掌握手术适用症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增加,基础研究的深入,手术技能的提高,辅助检查的进步,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治疗的手术已广泛开展,扩大了手术方式选择的范围,提高了治愈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手术方案。
髋关节是人体负重时承受压力最大的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周围有坚韧的关节囊及韧带,将股骨头包绕在密闭的关节腔内,股骨头表面覆有透明软骨,其血液供应不丰富。
主要的滋养血管有:支持带动脉,股外营养动脉,股圆韧带动脉。
高血压、大量激素、长期饮酒、、外伤等,可致滋养血管断裂,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及髓内压升高,使毛细血管受压而血流量减少或中断。
成人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进展
姜晨轶;张长青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2(33)6
【摘要】成人股骨头坏死治疗趋势在于根据患者病情分期与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方法预防或减缓股骨头坏死继续进展.非手术治疗方法中限制负重并无明显疗效;他汀类药物可预防皮质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低分子肝素对高凝状态患者可能有效;前列环素对骨髓水肿疗效显著,用于股骨头发生塌陷前有效;双膦酸盐可预防股骨头塌陷、延缓疾病进展,但需要注意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疗法对各类股骨头坏死均有效,早期患者疗效佳;高压氧仅对早期患者有一定疗效;“鸡尾酒疗法”并来显示出治疗协同作用.该文就成人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79-382)
【作者】姜晨轶;张长青
【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成人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J], 李玉彬;谢利民
2.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满达;赵建民;刘瑞;李强;王雪梅
3.中西医非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J], 吴志忠; 王玺; 李国帅; 张胜年
4.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J], 黄鑫
5.非手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昌攀;谢庆华;张丰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HINA MEDICAL HEALTH1 非手术治疗1.1 保护性负重学术界对于该方法能否减少股骨头塌陷仍有争论。
使用双拐可有效减少疼痛[1]。
对于坏死范围小且坏死部位不在负重区的患者,效果明显。
但对于坏死范围大、坏死部位在负重区的患者,单纯采取避免负重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成功率低于15%。
1.2 药物治疗1.2.1 西药治疗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由激素引起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血管内凝血是引起ONFH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现阶段临床治疗上广泛使用抗高血脂、抗凝血、二磷酸盐类等药物治疗早期的股骨头坏死,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Pritehett[2]等观察了284例需要激素治疗的患者,在开始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同时即服用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等),经过平均7.5年的随访后,仅有3例患者(1%)发生骨坏死,从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率。
郭文通等[3]临床研究认为,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纠正血栓形成倾向和低纤溶状态,有助于逆转、阻止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过程。
J rgen strand[4]等用二膦酸盐用于股骨头坏死的大鼠,发现其坏死的骨质未被吸收,而控制组的骨质几乎全被吸收。
说明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二膦酸盐能够避免坏死组织的塌陷。
尽管目前运用西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几种因素相互影响而致病,此类方法仍大多停留在实验阶段,临床疗效还有待研究。
1.2.2 中医药治疗 随着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中药在保留股骨头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
由于ONFH的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变,根据众医家长期的临床经验,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骨失所养,肾气不足,则骨不生髓;气血两虚,则筋骨濡养不足,筋骨劳损则积劳伤筋;痰瘀凝滞,致使脉络瘀滞,不通则痛,导致该病发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