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肝糖原提取-2015级临床医学二-第3实验室
- 格式:doc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8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符含敏学号: 3140090079专业年级: 2014级预防医学组别:第三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日期2015-1-8 实验地点第三实验室合作者杨锐指导老师朱利娜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
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
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提取鸡肝中的肝糖原进行肝糖原的定性以及定量实验二、实验原理:1.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使糖原能很好地保存在上清液中,95%的乙醇能将滤液中的糖原沉淀。
2.糖原溶液遇碘呈红棕色,糖原水解成的葡萄糖与班氏试剂水浴加热可变黑色。
3.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可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它再与蒽酮试剂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4.糖含量在10-100μg,溶液颜色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鸡肝乙醇 5%三氯醋酸 50%NaOH 12mol/LHCl 碘试剂班氏试剂普通离心机室温至100℃恒温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镊子研钵试管架10ml离心管刻度吸量管白瓷反应板2. 30%KOH 标准葡萄糖溶液 90%浓硫酸蒽酮显色剂四.实验步骤: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鸡肝约1.5 g,剪碎+5%CClCOOH 1 ml3研磨至乳状+5%CClCOOH 3 ml3研磨成肝匀浆3分钟(4000 r / min)3 ml)+3ml 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5分钟(4000 r / min)+蒸镏水1 ml沸水浴2分钟,溶解沉淀糖原溶液1ml+浓HCl 5滴加碘试剂沸水浴糖原溶液2滴滴呈色对比+班氏试剂4滴沸水浴2分钟,观察变化2.肝糖原的定量测定:鸡肝0.15 g+30%KOH 1.5ml (用吸量管)沸水浴15分钟冷却,全部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仔细混匀,此为糖原提取液取3支试管,按下表操作:试剂(ml)空白管标准管样品管标准葡萄糖溶液— 1.0 —糖原提取液—— 1.00.2%蒽酮溶液2.5 2.5 2.5(用吸量管)混匀,沸水浴10分钟,冷却c。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汪煜灵学号: 3130010071 专业年级: 2013级临床医学组别:第2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实验日期2014-12-25 实验地点第2实验室合作者陈海玲指导老师朱利娜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肝糖原的提取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绿叶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的鉴定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2Cu(OH)2 + C6H12O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2CuOH = H20 + Cu2O (红色)Cu(OH)2 ==== H2O + CuO (黑色)●肝糖原的定量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m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3130010071专业年级: xx级临床医学组别:第2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实验日期 xx-12-25 合作者评分陈海玲签名实验地点第2实验室指导老师朱利娜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肝糖原的提取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糖原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绿叶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的鉴定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CuSO 4 + 2NaOH = Na2SO 4 + Cu(OH)2Cu(OH)2 + C6H 12O 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2CuOH = H20 + Cu2红色) Cu(OH)2 ==== H2黑色) ●肝糖原的定量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mg 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老师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移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视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匀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 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2、肝糖原定量测定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1、材料(1)样品:鸡肝(2)试剂:95%乙醇、5%(W/V)三氯乙酸、浓盐酸、12.5mol/L(50%)NaOH溶液、碘试剂、班氏试剂、5.35mol/L(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3)仪器和器材: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托盘天平、剪刀、镊子、研钵、试管架、离心管、试管、100mm*15mm试管、刻度吸量管(2ml、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100ml容量瓶、白瓷反应板2、操作方法(1)肝糖原提取与鉴定鸡肝约1.5 g,剪碎COOH 1 ml+5%CCl3研磨至乳状COOH 3 ml+5%CCl3研磨成肝匀浆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分钟(4000 r / min)沉淀(弃去)上清(取约3 ml)+3ml (等量)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离心5分钟(4000 r / min)上清(弃去)沉淀+蒸镏水1 ml沸水浴2分钟,溶解沉淀白瓷板孔穴中糖原溶液1ml+浓HCl 250μl加碘试剂2滴加碘试剂2滴沸水浴15分钟,冷却糖原溶液2滴呈色对比糖原水解液2滴糖原水解液+班氏试剂4滴混匀沸水浴2分钟,观察变化(2)肝糖原定量实验鸡肝0.15 g+30%KOH 1.5ml沸水浴15分钟冷却,全部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仔细混匀,此为糖原提取液糖原的测定取3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实验报告9页实验目的:1.了解肝糖原的结构与性质;3.熟悉超声波提取技术的应用。
实验原理:肝糖原是一种糖原,在肝脏中以甲基α-D-葡萄糖嘌呤核苷(SAM)为原料,经过糖原合成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而成。
它是一种高分子多糖,由葡萄糖基通过1-4键连接而成,具有极强的极性,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肝糖原的提取:取新鲜肝组织80g,冰冻于低温冰箱-20℃冰冻保存,取出后立即加入10倍体积的冷盐酸(0.1mol/L),用手柄式破碎器将组织均匀破碎,加入适量的冷盐酸,使其均匀分布,浸泡在冰箱中30min,取出用移液器吸取上清液。
用纱布过滤残渣,滤好的液体置于4℃冰箱中,制备组织液。
取20μL肝糖原组织液,加入20μl的磷酸汞溶液,室温环境反应20min,其中影响反应时间和效率的因素有温度、PH值、反应时间、试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反应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与水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水银,其数量与肝糖原含量成正比例关系。
经过计算,得到肝糖原的含量。
实验步骤:1. 超声波法提取肝糖原:在超声波处理器中,取15g搅拌均匀的肝组织,加入草酸(0.1mol/L)溶液100mL中,混合均匀;2. 将二氧化硫加入混合液中,浸泡3分钟;3. 将混合液通过过滤纸过滤,收集上清液,其即肝糖原溶液;4. 测定肝糖原浓度:取30μL的肝糖原溶液,加入1.5mL的琼脂糖溶液,室温下反应2小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6500)在26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肝糖原浓度。
实验结果:1.超声波提取的肝糖原溶液中肝糖原的浓度为6.67mg/L;2.实验中所测定的肝糖原含量为3.76mg/g。
结论:1.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肝糖原的提取,可显著提高提取效率;2.磷酸汞法可用于肝糖原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实验中还发现,肝糖原含量随年龄增长趋势下降,这与肝脏代谢功能的下降有关。
参考文献:1.老师名字,丁丁等。
生物化学实验教程[M]。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肝糖原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肝糖原的鉴定方法。
3. 了解肝糖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肝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糖类的主要形式,主要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体内,肝糖原可作为能量来源,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本实验通过研磨、离心、沉淀等方法提取肝糖原,并利用碘液和班氏试剂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新鲜小鼠肝脏2. 生理盐水3. 三氯醋酸4. 95%乙醇5. 碘液6. 班氏试剂7. 蒸馏水8. 乳钵9. 研磨棒10. 离心机11. 移液器12. 烧杯13. 试管仪器:1. 电子天平2. 恒温水浴锅3. 移液器4. 离心机5.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肝糖原提取:1. 将新鲜小鼠肝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
2. 称取约2g肝脏组织,置于乳钵中,加入少量石英沙和10%三氯醋酸2mL,研磨5min。
3. 加入5%三氯醋酸4mL,继续研磨1min,直至肝脏组织充分磨成糜状。
4. 将研磨好的肝脏组织移入离心管中,以2500r/min离心10min。
5. 取上清液,加入同体积的95%乙醇,混匀后静置10min,待糖原沉淀析出。
6. 将沉淀物再次以25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7. 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溶解,即得肝糖原溶液。
2. 肝糖原鉴定:1. 取少量肝糖原溶液,加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 将肝糖原溶液加入班氏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糖原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中无明显沉淀,下层液体呈乳白色。
2. 肝糖原鉴定:1. 加入碘液后,肝糖原溶液呈现红棕色,符合糖原与碘液反应的特征。
2. 加入班氏试剂后,肝糖原溶液呈现砖红色沉淀,符合糖原水解后产生葡萄糖与班氏试剂反应的特征。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小鼠肝糖原,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2. 肝糖原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
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
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CuSO4十2NaOH = Na2SO4+Cu(OH)2↓2Cu(OH)2十C6H12O6 = 2CuOH十氧化型葡萄糖+H2O2CuOH = Cu2O↓(红色)+H2OCu(OH)2= CuO↓(黑色)+H2O2、肝糖原定量测定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直接比较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
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
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糖原储存于细胞,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CuSO4十2NaOH = Na2SO4+Cu(OH)2↓2Cu(OH)2十C6H12O6= 2CuOH十氧化型葡萄糖+H2O2CuOH = Cu2O↓(红色)+H2OCu(OH)2= CuO↓(黑色)+H2O2、肝糖原定量测定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g围,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直接比较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组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
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
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采用研磨匀浆等方法可使细胞破碎,低浓度的三氯醋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肝组织中的酶且沉淀蛋白质,而糖原仍稳定地保存于上清液中,从而使用糖原与蛋白质等其它成分分离开来。
糖原不溶于乙醇而溶于热水,故先用95%乙醇将滤液中糖原沉淀,再溶于热水中。
糖原水溶液呈乳样光泽,遇碘呈红棕色。
这是糖原中葡萄糖长链形成的螺旋中,依靠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的颜色。
糖原还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存在。
CuSO4十2NaOH = Na2SO4+Cu(OH)2↓2Cu(OH)2十C6H12O6 = 2CuOH十氧化型葡萄糖+H2O2CuOH = Cu2O↓(红色)+H2OCu(OH)2= CuO↓(黑色)+H2O2、肝糖原定量测定糖原在浓酸中可水解成为葡萄糖,浓硫酸能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糖含量在(10~100)g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利用此反应与同样处理的已知葡萄糖含量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直接比较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非常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先臵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它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肝糖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
2. 掌握肝糖原的提取方法。
3. 学习使用比色法对肝糖原进行定量分析。
4. 通过实验验证肝糖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肝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多糖,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它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之一,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
在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提取肝糖原,通过比色法测定肝糖原的浓度。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肝糖原在特定条件下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蓝色复合物的颜色深浅与肝糖原浓度成正比,从而计算出肝糖原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肝组织- 95%乙醇- 2%醋酸溶液- 1%硫酸铜溶液- 标准葡萄糖溶液- 碘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水浴锅- 离心机- 移液器- 分光光度计- 烧杯- 试管- 滴定管2. 实验试剂:-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硫酸铜- 氢氧化钠- 碘液- 标准葡萄糖溶液四、实验步骤1. 肝糖原提取:- 将新鲜肝组织剪成小块,用95%乙醇浸泡10分钟,以去除脂肪。
- 将肝组织放入烧杯中,加入2%醋酸溶液,用玻璃棒充分研磨。
- 将研磨好的肝组织悬液离心,取上清液。
- 将上清液加入硫酸铜溶液,煮沸5分钟,以去除蛋白质。
- 将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6。
- 将溶液离心,取沉淀物。
2. 肝糖原鉴定:- 将沉淀物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若呈现蓝色,则证明肝糖原存在。
3. 肝糖原定量:- 配制一系列标准葡萄糖溶液。
- 将标准葡萄糖溶液和肝糖原提取液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煮沸5分钟。
- 将溶液冷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6。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标准葡萄糖溶液为对照,绘制标准曲线。
- 根据肝糖原提取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肝糖原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糖原提取:-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肝糖原。
肝糖原的提取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和掌握肝糖原提取和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2、正确掌握使用离心机的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一)、肝糖原提取1、用脱臼法处死白鼠,立即取出肝脏,迅速以滤纸吸取附着的血液。
称取肝组织约2g,置研钵中,加入10%三氯乙酸2ml,用剪刀把肝组织剪碎,再加石英砂少许,研磨5min。
2、再加5%三氯乙酸4ml,继续研磨1min,至肝脏组织已充分磨成糜状为止,转入离心管,然后以2000r/min离心10min。
3、小心将离心管上清液转入另一个离心管中,加入同体积的95%乙醇,混匀后,此时糖原成絮状沉淀析出。
4、溶液以2000r/min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并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1~2min。
5、在沉淀内加入蒸馏水2ml,用细玻璃棒搅拌沉淀至溶解,即成糖原溶液。
(二)、鉴定1、取2支小试管A、B,一支A加糖原溶液10滴,另一支B加蒸馏水10滴,然后在两管中各加碘-碘化钾溶液1滴,混匀,比较两管溶液颜色有何不同。
2、再取2支小试管,将剩余的糖原溶液平分倒入两试管,试管甲加浓盐酸3滴,试管乙加蒸馏水3滴,将两管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以上。
取出冷却,试管甲中逐滴加入20%NaOH溶液,并且PH试纸检验,直至溶液成中性。
试管乙中加入同等滴数的蒸馏水。
3、向甲、乙两试管各加入班氏试剂2ml,再置沸水浴中加热5min,取出冷却。
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注意事项:1、实验小白鼠在实验前必须饱食。
2、脱臼法处死小白鼠:手提着小白鼠将其小白鼠尾巴将其从笼子里取出,使其四脚着地,另一支手按着小白鼠耳后,尾巴向外拉,使其脊柱断节,背部脊髓断裂,致使四肢瘫痪。
3、肝脏离体后,所得肝脏必须迅速以三氯乙酸处理。
4、研磨应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5、离心时与另一组同学的离心管平衡,对称放入离心机。
6、鉴定的第(2)步,试管甲中溶液必须调至中性或偏碱性。
四、实验结果试管A 试管B棕红色黄色试管甲试管乙砖红色沉淀无沉淀分析:1、实验小白鼠在实验前必须饱食,因为空腹时,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原分解来提高血糖含量,肝糖原含量易于减少或耗尽。
“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方法的改进探索镇卫国;官守涛【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4(33)10【摘要】"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lycogen" experiment result often is not satisfactory because of according to teaching materials operation methods, therefore, the author makes exploratory improvement for the operation methods of"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lycogen" experiment i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Immunology Tutorial written by TANG Wei, which excluding volatile part hydrochloric acid of glycogen hydrolysis process in acid neutralization step, discarding dropper and selecting pipettes to draw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mproved operation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has obvious effects.%“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由于按教材操作方法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不理想,为此,笔者对唐微主编的《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实验教程》中“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操作方法作了探索性的改进,即在酸碱中和步骤里排除糖原水解过程中挥发的部分盐酸,舍弃滴管而选用吸量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级第二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组别:第7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
实验日期2016-12-29 实验地点第7实验室
指导老师陆远芳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2、掌握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掌握正确使用可调微量取液器与刻度吸管的方法。
4、正确行使溶液转移作业。
5、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用法。
二、实验原理
1、肝糖原提取
储存于肝细胞内的糖原在对肝细胞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破碎细胞并在低浓度的三氯醋酸环境中让肝组织中的酶被破坏、蛋白质被沉淀析出后,能稳定地保存在上清液中。
以此让糖原与其他组分分离。
糖原溶于热水而不溶于乙醇,故先用95%乙醇沉淀绿叶中的糖原,再溶于热水中。
2、糖原的鉴定
糖原水溶液为乳样光泽,遇碘变红棕色。
糖原葡萄糖长链分子间引力吸附碘分子后呈现出的颜色。
糖原尚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反应式如下: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Cu(OH)2 + C6H12O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
2CuOH = H20 + Cu2O (红色)
Cu(OH)2 ==== H2O + CuO (黑色)
3、肝糖原定量
浓酸中,糖原水解成葡萄糖,浓硫酸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即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该物质在620nm处呈现最大吸收峰。
糖含量于10—100mg范围内时,溶液颜色的深浅正比于可溶性糖含量。
利用此反应下的实验现象与同样处置后的已知糖含量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量。
糖原在浓碱溶液中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宜先置于浓碱中加热,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实验材料
●仪器:
1、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x2),722型分光光度计,精度为
10mg级电子天平
2、剪刀、镊子、研钵
3、试管架,离心管,试管
4、刻度吸量管(2ml ,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
5、100ml容量瓶
6、白瓷反应板
●试剂:
鸡肝、95%乙醇、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0.15mol/L NaCl溶液、浓HCl、12.5mol/L(50%)NaOH、碘试剂、班氏试剂、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蒽酮显色剂
四、实验步骤
● 肝糖原的提取
鸡肝约1.5g ,剪碎
研磨至乳状
研磨成肝匀浆
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min (4000r/min )
取上清液
离心5min (4000r/min )
取沉淀
沸水浴2min ,溶解沉淀
糖原溶液
加碘试剂0.1ml 加碘试剂0.1ml 蒸馏水 0.1ml 糖原溶液0.1ml
糖原水解液0.1ml (2d ) 糖原水解液
呈色对比
混匀
沸水浴2min ,观察变化 ● 注意事项:
加入5ml 95%乙醇,混匀,静置10min 加入5%CCl 3
COOH
加入5%CCl 3COOH 加入蒸馏水2ml
+班氏试剂0.2ml(4d)
+浓HCl 0.2ml
1、提取肝糖原时:向上清液中加入等量的95%乙醇后,必须混匀。
因上清液为水溶液,密度比95%乙醇大,析出液分两层。
又:上清液已多于4ml ,加入等量乙醇后,总量近9ml ,混匀操作较困难,宜用倾倒混匀,或以玻棒搅拌混匀。
2、糖原中葡萄糖螺旋链吸附碘产生的颜色与葡萄糖残基数的多少有相关性。
葡萄糖残基20个以下时使碘呈红色,20-30个之间碘呈紫色,60个以上时碘呈蓝色。
淀粉中因分支链长,呈蓝色;肝糖原分枝葡萄糖残基在20个以下(常为8-12个),吸附碘后为红棕色。
3、糖原水解液中鉴定葡萄糖时,加班氏试剂不能过量,否则反应液呈黑色浑浊,观察不到应有的结果。
肝糖原定量测定
鸡肝 0.15 g
沸水浴15min
冷却,全部转入100ml 容量瓶中
加水至标线,仔细混匀,获得糖原提取液
取3支干净的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剂(毫升) 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蒸馏水
1.0 —— —— 标准葡萄糖溶液 —— 1.0 —— 糖原提取液 —— —— 1.0 蒽酮溶液(0.2%)
2.5
2.5
2.5
混匀,沸水浴10min 后冷却。
在72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620nm 波长处,用空
白管溶液调零,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A ).计算:
肝糖原(g/100g 肝组织)=
标准
测定A A × )肝组织重(g 100 × 1000100
× 1.11× 0.05
+30% KOH 1.5ml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讨论
鸡肝肝糖原成分的定性测定
步骤简述实验现象
鸡肝约1.5g,剪碎
两次加入CCl
3
COOH研磨至乳状研磨成肝匀浆肝脏碎片研磨之后呈灰黄色,两次加入试剂后均无明显变化
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min
(4000r/min)试剂分层:上层为透明无色液体,下层为灰黄色沉淀
取上清液加入95%乙醇离心5min(4000r/min)
取沉淀试剂分层,上层液体无色透明,下层为白色沉淀
沸水浴2min 沉淀溶解
鸡肝提取液在白瓷板中的对照显色反应加入糖原与碘液的一侧呈棕红色反应,对照组仍为黄色
鸡肝提取液水解后加入班氏试剂再次水浴反应加入班氏试剂溶液为蓝色,再次水浴后,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鸡肝肝糖原的定量测定
步骤简述实验现象
鸡肝0.15克沸水浴获得白色悬浊液
按要求配置三管对照溶液完全配置后均为黄色溶液
沸水浴获得一管黄色溶液,一管深蓝色溶液,
一管浅黄色溶液
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见下文
具体图片见下文:
糖原溶液加碘试剂后呈红棕色,对照组则为黄色。
糖原提取液组
对照组
肝糖原定性实验中加入班氏试剂后的显色反应:
● 加入蒽酮溶液并且水浴过后的样品管、标准管、空白管(由左至右)
● 将空白管在620nm 处的A 值设定为0,测得标准管、样品管的分光光度值如
下:
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1 0 0.439 0.028 2 0 0.480 0.169 3 0 0.485 0.031 平均值
0.468
0.30
(其中,样品管第二组测得数据误差较大,予以舍去)
肝糖原=
标准
测定A A × 0.05 × )肝组织重(g 100 × 1000100
× 1.11 ≈0.237(g/100g )
讨论:
可以发现,本组在对肝糖原定性实验中都获得了较明显的反应。
其中,糖原加入
碘液反应之后呈现出红棕色表明鸡肝提取液中确有糖原存在。
而在糖原水解后,产物加入班氏试剂反应之后有砖红色沉淀则表明鸡肝提取液水解后获得葡萄糖,此进一步验证鸡肝中存在糖原。
在定量实验中,我组获得的数据偏低,可能原因如下:
1、在实验过程中,糖原在浓硫酸中水解不充分,获得样品管颜色偏浅,最终表现为糖原含量偏低。
2、浓碱液处理糖原过程中,碱液滴加量不足,其他杂质未完全破坏,对显色造成影响。
3、如排除实验操作上的失误,则可能是因为本组肝脏暴露太久,导致肝材料中糖原被细菌或者肝自身的酶成分分解消耗而变低。
4、摘取肝脏的鸡在取材前可能经历过饥饿,导致肝糖原大量分解而使测量值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