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_庆光蔚
- 格式:pdf
- 大小:349.38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电梯安全评价对减少电梯事故隐患,提高电梯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介绍了安全评价方法中的安全表检查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和大数据分析法在电梯安全评价中的應用。
标签:电梯安全评价;应用引言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560万台,是全球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电梯已融入百姓生活,在住宅、商场、写字楼、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均能看到不停运行的电梯的踪影。
电梯的正常使用运行事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电梯伤害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受害者带来沉重的影响。
导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如用户使用不当、保养不到位、设计缺陷等,按照安全事故分析理论,则主要原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
目前对电梯使用安全事故以事后处理为主,缺乏预防事故风险的手段和措施。
1安全评价方法1.1安全表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是根据相关法律标准,结合相关故障及事故的历史经验,识别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并将其划分为多个单元,再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并编制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法主要优点有:一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安全检查表是事先编制的,能够较为全面考虑了各种危险因素;二是能够较为容易的得出准确评价结果,检查过程中只需对照安全检查表即可对系统各部分进行规范化评价;三是简明易懂,便于使用,应用面广泛。
其不足之处在于检查表中每一项对电梯安全影响程度不能体现,且在对每项进行评价时具有一定主观性。
顾徐毅总结国内外安全评价技术,提出了一种融合事故树、安全检查表等方法的电梯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
刘白林等提出了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的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实例验证表面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电梯的风险评估和评定,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
梁国安等将电梯主要风险转换成安全检查表,通过对照检查表实现了对电梯的风险评价,利用1300多台电梯对所提方法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59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6.12(下)电梯使用时间越长,零部件的老化程度就越高,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高。
如何对电梯的安全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让故障在发生之前就能被发现,是城市公共安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现阶段有关电梯安全的检测是一年一次的定期检验。
主要的检测内容有很多项,包括有关电梯运行中进行保护的安全相关装置以及一系列功能,有关这些指标应该进行定期的验证。
但是这种检测方式通常不能对隐患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在解决电梯事故以及存在隐患上的处理能力比较弱。
通过电梯安全评价方式的分析及确定,可以实现对电梯潜在事故的有效预测,并在电梯系统老化之前进行问题的解决,有效降低电梯运行中出现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在电梯风险评价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电梯潜在风险、电梯风险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对数据处理库、数据处理方式以及数据处理经验等综合性的问题分析,实现电梯系统的稳定运行。
使用传统的电梯风险评价方式对电梯进行检测,或者只是着眼于电梯硬件这些只是肉眼可见的客观因素,或者是着眼于主观方面的因素,比如电梯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验方面,而忽视电梯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再能完成电梯安全评价的工作。
1 模糊综合评判法简介对于模糊综合评判系统而言,其内容主要是对问题主要思想及模糊线性问题的转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利用,对各种需要被评价的对象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做出最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的三个要素主要是:第一是因素集;第二是评语集;第三是单因素判断。
在这三个因素中,因为每个因素不是出于相等的地位,所以应该给各个因素上加权。
使用模糊理论对电梯系统存在的风险进行描述,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预测风险的难度,也能将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使用模糊评判判断出的隶属函数进行结合,能科学合理的对电梯的安全隐患进行描述。
电梯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断方法的实验研究*王 晨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上海 200062摘 要: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电梯的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可有效消除电梯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确定作为在用电梯安全评估程序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文中通过研究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分方法,利用不同的赋值规则,对现有电梯安全评估数据库中的电梯安全评估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和实验比对研究,并获得结果。
关键词:电梯;不同赋值;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安全评估;实验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23)08-0076-05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elevator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safety risks in the use of the elevator. Therefore, as an essential step in the safety evaluation procedure of elevators in u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 safety status level. By studying the scor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safety status grade and adopting different assignment rules, the elevator safety evaluation data in the existing elevator safety evaluation database we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obtained.Keywords:elevator; different assignments; comprehensive safety status grade; safety assessment; experiment0 引言电梯是常见的特种设备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研究摘要:为了更好的断定老旧电梯的实际安全状态,减小人们使用的危险系数,为后续的电梯改造等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和依据,应结合实际需求充分运用模糊定量的评价法则,并创建出一个具有十足层次性的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机制。
本文简单阐述了模糊定量评价法的基本原则,并以南京市为主要研究目标,对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旨在提高电梯安全的分析与评价水平,促进我国电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模糊定量电梯企业要想在这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创新,这就使得电梯的性能差距过于明显,尤其是那些过于老旧的电梯,不仅没有现阶段先进的安全保护措施,又出现许多老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很难被发现,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高老旧电梯的安全性,必须使用高端的分析和评价手段,模糊定量评价法。
1.模糊定量评价法的基本原则1.1指标权重的计算对于此公式的具体解释为:在不断递进的过程中,将指标C作为主要对象,根据n个不同元素之间的重要性,得出一个用于判断和比较的矩阵(A)。
公式(1)中,aij代表的是两个元素对于指标C的相对重要性。
按照从1至9的标度对各个元素相对于指标C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检验该矩阵是否满足,而且还要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确定,主要方法是求出一致性的比例。
公式(2)中,λmax代表矩阵的最大特征根;ω代表矩阵的特征向量;对这两种元素进行归一化以后,就可以得到矩阵的权重向量。
此权重向量各方向上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处于同层结构中所有因素的权重,ωi。
1.2指标模糊隶属值的确定由于安全评价所具有的模糊性,所以老旧电梯的各项安全评价指标往往需要以隶属度来进行衡量。
在实际情况中,将现有的评价指标根据其自身的风险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赋予其相应的分数,从而得到评价语言。
对于具有一定数值要求的安全评价机制而言,按照规范的尺寸运用插值法对其进行归类,实际中监测点的数量需具体的校验细则确定。
阐述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技术及方法前言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多,而在高层建筑中至关重要的电梯设备也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国的许多老式建筑内的电梯因为使用年限关系经常出现故障问题,给相关人们的使用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通过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降低老旧电梯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1.1技术落后,故障问题较多在老旧电梯中,因故障而“罢工”是其最常见的一种故障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电梯安装时,其本身的相关技术发展不成熟,这就使得电梯的可靠性程度较低。
而经过长年的使用,电梯一些关键部件发生老化,虽然老旧电梯必然受过相关维修人员的修理,但很多时候因为维修人员的能力,电梯遇到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这就是老旧电梯在运行中频频出现故障的原因。
1.2老旧电梯达不到电梯规范要求我国最早在1987年颁布了相关电梯安全规范,并在近年来一直不停的进行修改与完善,时至今日这一电梯安全规范文件已经趋于成熟。
但在老旧电梯的生产中安装中,许多地方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电梯的制造安裝,这就为老旧电梯的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1]。
1.3老旧电梯面临严重的老损既然是老旧电梯,其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各零部件产生老化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隐患。
电梯是一种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整体,一旦其某个部件产生问题,都可能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2]。
1.4老旧电梯维修经费不足老旧电梯因其经过多年使用,自然会频频出现相关故障,而每次故障的维修就使得其维修经费严重不足,这会直接影响老旧电梯的维修质量与维修频率。
在我国很多地方,老旧电梯得不到定期的检查,更不用说相关的维修与改造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为老旧电梯的使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着人们的出入安全。
2.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方法2.1老旧电梯安全风险的识别在电梯的安全评价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白,电梯系统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因此在对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价中我们只能得出相对安全的评价结果。
2017年11月第46卷第11期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Nov.2017Vol.46 No.11DOI:10.3969/j.issn.2095 - 509X.2017.11.028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梯安全性评估丁思娴,章国宝,黄永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针对目前电梯安全综合评估中信息不完整和权重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 联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新型电梯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
首先针对指标的特性,分别应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所有指标当前状态和最优状 态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矩阵,实现对电梯风险的量化评估。
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 应用于电梯安全性评估,得到的电梯安全水平等级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模型具有准确性和 可行性。
关键词:电梯安全;状态评估;灰色关联分析'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X9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509X(2017)11 -0139 -06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计[1],迄今 为止我国在用电梯总数已经超过600万台。
作为 一种组成部件众多、使用频繁的复杂机电系统,电梯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 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不可想象。
保障电梯 的安全运行,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于 电梯安全管理事业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2]。
电梯安全评价起于欧盟,目前包括美国、欧盟 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电梯安全状况综合评 价贯彻到各电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电梯的安全评估做了大量的研究。
O V A S K A%3&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 各种因素,针对电梯安全状态的易变性,提出了一 套系统化和动态化的检测方法;B E N N E T T S等[4]建 立了电梯受力模型,仿真并分析其运行过程,其研 究成果为电梯钢丝轮和钢丝绳的强度设计、日常磨 损检验与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基于双光监测的智慧电梯异常事件与故障预警技术研究*周前飞 庆光蔚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南京 210000摘 要:利用可见光摄像机对电梯轿厢进行视频监控,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制动器和控制柜进行温度监测,通过边缘计算网关的嵌入式处理,设计基于AI+云边协同+5G的高可靠性电梯视频物联网智能双光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轿厢乘客不安全行为识别方法以及基于红外图谱分析的制动器和控制柜故障预警方法,在线识别出电动车进电梯、扒门、挡门、超载、蹦跳、摔倒、困人等异常事件和制动器带闸运行、卡阻、变频器过压、继电器触点粘连等故障状态;实现报警联动与可视化应急指挥,降低不安全乘梯行为和关键部件故障引起的电梯安全隐患,避免电梯困人时自救不当引发的次生伤害,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轿厢;可见光视频;异常行为识别;红外图谱;故障预警中图分类号:TU857: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23)05-0073-06Abstract: The elevator car is monitored by using a visible light camera,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rake and the control cabinet is monitored by using 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and the embedded processing of the edge computing gateway, A design of intelligent dual-light monitoring and fault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levator video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high reliability based on AI + cloud edge collaboration+5G, an unsafe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ar passenger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nd a fault early warning method for brakes and control cabinets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are proposed, which can identify on-line abnormal events such as electric vehicles entering the elevator, pushing doors, blocking doors, overloading, jumping, falling and people being trapped, and faults such as brake operation, jamming, inverter overvoltage and relay contact adhesion, realize alarm linkage and visual emergency command, reduce elevator safety hazards caused by unsafe elevator riding behavior and key component failure, avoid secondary injuries caused by improper self-rescue when the elevator is trapped, and improve elevator operation safety.Keywords:elevator car; visible video; abnormal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infrared spectrum; fault early warning0 引言目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图像的远距离传输、存储与监视等功能,但智能化程度低、实时性差,不具备扒门、挡门、困人、蹦跳、超载等电梯异常事件及制动器、控制柜等关键部件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普遍存在视频资源利用率低、视频资源共享率低、视频大数据关联分析率低,视频图像应用效能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电梯动态监管和精准监管要求。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在电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荆刚;钱恒;贾磊【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5(0)8【摘要】The performance of elevator components will gradually degrad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 and the number of using. The conventional inspection can hardly predict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existing elevator.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existing elevator, and predicting the potential failures and acci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irst, considering all factors of the elevator which includes the subjec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factors, and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f fuzzy theory , we propose the risk evaluation method of elevator. Then, we give an example of the elevator c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helpful to the safety research of elevators.%针对电梯系统设备部件老化、故障逐步上升,电梯常规定期检验预测电梯事故和潜在故障作用有限的现状,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通过综合电梯系统主观和客观因素,运用模糊理论中层次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电梯系统的安全状态综合评判方法。
电梯安全评估方法
电梯安全评估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技术评估:对电梯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以及关键部件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包括负载能力、刹车系统、门的运行是否正常、限速器的功能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
2. 安全防护评估:对电梯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包括轿厢、门、井道等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如电梯门反弹装置、停止按钮、紧急电话、紧急照明、监控摄像头、防止过载等。
3. 运行测试评估:对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梯启动、运行、停止、平层等功能是否正常、平稳,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响、晃动、停滞等。
4. 安全管理评估: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行维护记录、设备维修保养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电梯维保合同、维修人员培训证书、维保记录等。
5. 安全检测评估:可由专业的安全检测机构进行相关检测评估,对电梯设备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并根据相关法规、标准、索夫特规则等进行评估,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电梯安全评估报告,用于评估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解析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温丽娟【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梯系统安全评价方法中经常用到的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通过对这几种电梯安全系统的评价方法的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电梯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3)017【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电梯系统;安全;评价方法【作者】温丽娟【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7安全检查表法是指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防止电梯出现事故,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电梯安全考查形式.安全检查表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他首先把电梯系统中的危险因素细分为几个单元,对每一个单元再进行细分,确定每一项危险因素,针对这些文献因素进行定期检查,并且把检查结果制成表格,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遗漏状况.在安全检查表中,要明确注明检查时间、负责人、检查结果等,争取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在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主要有:安全检查不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措施,因此安全检查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安全检查表,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危险因素,为电梯的安全检查做好充分的准备.安全检查表的制定需要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这能够使安全检查评价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使安全检查表符合相关的技术检验标准.安全检查表的制定要吸收以往的经验与教训,综合把握影响电梯安全的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电梯影响的大小,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检查策略.安全检查表的制定重点突出,工作人员能够明白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并对这些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于次要的危险因素,可以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安全检查表使用起来较为灵活,可以准确的反映出电梯系统的安全状况,对电梯的整改与检修提供可靠的依据.安全检查法是一种定性的评价方法,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可以作为基本的电梯系统安全评价方法来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检查方法,所以它在解决宏观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对于解决一些微观的问题,就显漏出了自身的不足.安全检查表法需要针对不同的考察点编制不同的检查要求,工作量非常大,编制起来也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在安全检查表中,每项因素对于电梯安全性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对每项进行打分时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准确的反映电梯运行状况.在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中,需要综合考虑影响电梯安全的每一种因素,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该全面、系统,对于每一项检查项目都要明确标注,保证安全检查表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安全检查表进行编制时,要组织电梯行业专家、专业电梯维修人员、电梯管理人员和电梯实际维护人员等共同进行,通过对电梯运行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判断可能产生的危险种类,还要对之前发生过的事故原因、后果进行剖析,防止再次发生此类安全事故,对电梯设计的图纸与相关说明也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我们需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依据,依据主要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电梯的标准运行规范,以往的经验与教训以及珍贵的历史资料等.对于每项检查项目要仔细进行划分,确定每项检查项目的检查标准与检查方法.然后组织电梯安全方面的专家对设计好的安全评价表格进行会审,针对电梯安全评价表格中不合理的地方或遗漏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进,保证电梯安全检查表的时效性.事故树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可能导致电梯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和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判断出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事故树分析法是电梯安全系统评价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对电梯的潜在的危险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电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潜在原因.事故树分析法的缺陷在于它只能用来处理设备的工作或故障状况,不能用来处理降低性能能否满足要求的情况.首先要对电梯系统的性能、各种重要的参数、电梯的运行环境等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对过去发生过的电梯事故和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电梯事故,要做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调查其他地方的同类型电梯发生事故的状况,做一个对比与参照.根据对过去电梯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发生概率大小的判断,确定能够造成严重后果和发生概率较大的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否属于机械故障、管理上的失误或者是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还是运行环境不良等引起的.从事故本身出发,进行一步步的逻辑推理,直到找到引发电梯事故最基本的因素,用这些事故之间的联系画出一副完整的的事故树.事故树完成后,我们要对事故树进行完善,把不必要的事件简化掉,只留下与电梯事故关系较大的因素,然后根据整体情况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把各个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确定下来.对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与失误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策略,从对事故树的分析中找出安全隐患,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电梯系统存在的缺陷,然后针对这些地方进行改进与完善.在对电梯事故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之后,结合资金、人力、技术等制定相应的电梯安全措施,最后选取最经济、合理、安全的防范措施,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看成是一个系统整体,将整体目标进行分解,获得多个目标或若干层次,然后计算出层次单排序与层次总排序,并且把他们作为目标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根据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将需要进行决策的问题按照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备选方案进行分解,然后得到不同的层次结构,求出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应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终可以得出一个最优方案.层次分析法主要用来解决那些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对应它的目标值又很难用定量方法来进行决策的问题.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主要有:它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运用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决策,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程度,每种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都能够用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用来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多目标、多准则的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使用起来非常的简单,它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把相对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元素,把人们的思维过程进行数学化、系统化的改造,让人们很容易接受,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轻松掌握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它的计算过程很简单,得出的结果也非常明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层次分析法主要是评价者从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加注重对于定性问题的分析与判断,它把判断各个因素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人的大脑,让人脑只保留对各要素的简单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便可以解决那些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层次分析法的缺点主要有:他不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只能从现有的方案中进行选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创造力不够造成我们所选取的方案达不到最佳效果.完美的分析工具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能够分析出已知方案里的最优方案,而且能够分析出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然而层次分析法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当今科学的评价方法中,每一门科学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分析,但现实是简单的靠人脑很难完成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层次分析法正是模拟人脑来进行思维决策,因此分析过程中带有过多的定性色彩.在数据指标过多时,运用层次分析法难以确定事物的权重,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数据量过于庞大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进行条理化、层次化分解,构造出一个比较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底层三类,常用的层次结构模型可以参考图1.各层次结构能够反映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准则层中的各个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他们占有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对影响某种因素的重要因子进行判断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易量化,常常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的情况,使决策者提出与他所认识的重要性程度不一致的数据,甚至这组数据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层次分析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新的、简洁实用的建模方法.神经网络是对人脑进行抽象与模拟而得到的,它模仿人类的大脑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信息,能够让人们对自己的大脑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尽管在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但是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对外部知识的学习来获取信息,并且能够把获取到的信息存储在自身的网络之中,对于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难题,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进行解决,比如对声音与图像的识别问题.人工神经网络还能够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很好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神经网络的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投入到神经网络的研究中来.人工神经网络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能够对信息进行大规模的处理,因为神经网络具有高度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实现能力,能够快速的对故障做出反应,所以他比较适用于对电梯进行实时控制以及动态控制.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特征能够很好的解决那些由数学模型或者描述规则难以处理的控制过程问题.神经网络能够较好的适应在线运行的状况,同时进行定量与定性运算,他的超强适应能力和信息融合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大量不同的控制信号,解决信息输入过程中的互补和冗余问题,最终实现信息的集成与融合处理.神经网络不仅能够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而且还能够与硬件进行结合实现软硬件之间的并行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继问世,使得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和大规模的进行数据处理.每一种电梯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电梯系统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能够提高电梯系统安全的评估速度,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减少电梯事故率,保障我国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相关文献】〔1〕庆光蔚,王会方,胡静波.电梯安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4):129-134.〔2〕张喜刚.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电梯使用管理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3):236-239.〔3〕张磊,贾仁财,仇景泽,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老旧电梯安全性评估[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0(9):18-21.〔4〕林瑜阳,莫小琴,李钟慎,等.基于多层次模糊合成的电梯整机安全评价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4):81-83.〔5〕杨志洁.电梯安全质量等级评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5.。
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探析毛锦浩发布时间:2021-10-01T07:16:50.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毛锦浩[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52803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氢能具有零污染、能量密度高、用途广泛、来源丰富等特点,其发展与应用将对我国能源结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个氢气循环模式的燃料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几种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方案。
希望为燃料电池汽车用氢和储氢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引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各方面变革,氢能产业也在商用车的技术变革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氢燃料电池以氢气为还原剂、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电池发电时,氢气和氧气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送。
氢燃料电池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燃电产生的能量则由储存在储罐中的氢燃料的剂量决定。
氢作为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气化学性质活跃,同时又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技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至关重要。
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热机过程,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功率密度高,启动性能好,清洁无污染,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
对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重视,燃料电池的燃料氢气可从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中制取,也可由植物、动物排放物制氢,还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电解水过程中制备。
目前我国天然气和煤气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为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电梯安全性能评估技术方法及应用”成果登记公示信息成果名称:电梯安全性能评估技术方法及应用登记日期:2020-03-09完成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检测院完成人员:何比干,徐建,吴全俣,黄文,陈堪仰,李松,傅东,杨旭彬,杨勇,花文勃,黄放,吴琼,卢杰标,黄善庭研究起止日期:2017-12-15至2019-12-15主要应用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领域:先进制造评价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评价日期:2020-01-16成果简介: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自选项目。
背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载止2018年底,我国的电梯保有量高达627.83万台,全国每天约有15.84亿人次乘坐电梯。
电梯已经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电梯的运行风险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所广泛关注。
电梯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致命性和社会影响恶劣等特征,如何有效降低电梯的运行风险是评估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提高电梯风险评估技术水平,能有效预防电梯安全事故。
2014年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评估,方可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也对电梯安全评估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因此,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电梯评估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本项目采用现场评估、试验测试、归纳分析等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资料审查、使用环境检测、评估人员配置、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类别分组、综合安全等级评定等技术对电梯安全评估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保证电梯评估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确认电梯评估人员、环境、仪器等要求,优化并改良评估程序,规范和统一评估工作的流程,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估项目、评估记录、评估报告的格式和填写要求,保证评估依据的唯一性和可靠性;3)将安全评估结果与设备相关法定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相结合,组建数据库进行归纳、分析;4)研究电梯新检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及功能,规范相关项目的评估方法,提出具体降低安全风险措施,并指导进一步改进的思路,提高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的灵活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