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 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 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 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 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 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 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 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 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 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①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荀况认为:“力不若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 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即人和人是密切联 系的。 西晋的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 相干的。 ②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董仲舒 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 物是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 动。” 杜林认为,“矛盾,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 没有任何矛盾。” ④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 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 联系的统一整体。 例1:社会生产的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细胞(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人的一 生 例2:人类社会: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社会(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将 来也存在联系。 例3:孟母三迁;非典流行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等;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