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胚mRNA差显方法克隆羊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形成的相关基因
- 格式:pdf
- 大小:281.48 KB
- 文档页数:4
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是Clone的译音,意为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
前不久报道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试验成功的克隆羊多利,是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它在生物工程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克隆技术已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微生物克隆,即由一个细菌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和它一模一样的细菌而变成一个细菌群。
第二个时期是生物技术克隆,如DNA克隆。
第三个时期就是动物克隆,即由一个细胞克隆成一个动物。
在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能,如番薯、马铃薯、玫瑰等插枝繁殖的植物。
而动物的克隆技术,则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
早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以两栖动物和鱼类作研究对象,首创了细胞核移植技术,他们研究细胞发育分化的潜能问题,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相互作用问题。
1986年英国科学家魏拉德森首次把胚胎细胞利用细胞核移植法克隆出一只羊,以后又有人相继克隆出牛、羊、鼠、兔、猴等动物。
我国的克隆技术也颇有成就,80年代末,我国克隆出一只兔,1991年西北农业大学发育研究所与江苏农学院克隆羊成功,1993年中科院发育生物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共同克隆出一批山羊,1995年华南师大和广西农大合作克隆出牛,接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于1996年克隆牛获得成功。
而美国最近克隆猴取得成功,日本科学家也声称他们繁殖出200多头“克隆牛”。
以上所述的克隆动物,都是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而获得成功的。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成功的小羊多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翻开了生物克隆史上崭新的一页,突破了利用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使克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
整个克隆过程如下:科学家选取了三只母羊,先将一只母羊的卵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吸出,然后将另一只6岁母羊的乳腺细胞与之融合,形成一个含有新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并促使它分裂发育成胚胎,当这一胚胎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将它植入第三只母羊的子宫中,由它孕育并产下克隆羊多利。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学业诊断生物学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上午9:10—10:4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2627282930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利用葡萄、苹果等水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等技术酿制果酒和果醋,可提高果品的经济效益。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种均为异养真核生物B.都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C.发酵过程中都需定时排气D.都可以利用糖源进行发酵2.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制作的红酸汤,颜色鲜红、味道酸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制作流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B.发酵时间和温度不会影响红酸汤口味和品质C.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D.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3.许多生活经验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实例和生物学原理对应不准确的是()A.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变为乙酸B.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大量乳酸菌聚集在发酵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膜C.巴氏消毒法对牛奶消毒——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但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D.放久的剩菜一般不宜食用——剩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4.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B.工业发酵之前需要对目的菌种进行筛选和扩大培养C.发酵条件变化可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发酵工程的产品包括微生物细胞本身和代谢物等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A.用一定浓度氯气处理饮用水B.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C.用干热灭菌箱处理金属用具D.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处理器皿6.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有关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以杀灭杂菌B.步骤②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C.步骤③可使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单菌落D.接种后应将培养皿倒置并根据结果进行微生物计数7.细菌气溶胶是由悬浮于大气或附着于颗粒物表面的细菌形成的。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制酶系统下,逐步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成DNA双分子链结构。
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叉中,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转录:由DNA 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RNA的转录有三步:①RNA链的起始;②RNA链的延长;③RNA链的终止及新链的释放。
翻译:以RNA为模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小核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的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种小分子RNA,可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酸剪接体。
不均一核RNA: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25%RNA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
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称为不均一核RNA。
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
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多聚核糖体:一条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一串核糖体,成为多聚核糖体。
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2.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1)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
08英教[5] 李莹克隆的简介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克隆羊多利也是克隆的产物。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另外一种克隆方法是提取两个或多个人的基因细胞进行组合形成胚胎,出生后的克隆人将有提供基因的几个人的特征.就像游戏(终极刺客代号47)里面的克隆人47\17号一样,主角杀手47是一个克隆人.他的基因来源于五个人的组合在一起.克隆的基本过程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基因工程》试题库(一)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计20分)1.下面哪一种特性不是密码所具有的? ( )(a)偏爱性(b)简并性(c)重叠性(d)连续性2. 黏性末端连接法,不仅操作方便,而且( )(a)产生新切点(b)易于回收外源片段(c)载体不易环化(d)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3. 用菌落杂交法筛选重组体时,( )(a)需要外源基因的表达(b)不需要外源基因的表达(c)要根据克隆基因同探针的同源性(d)上述说法都正确4. 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c)1000倍10000倍5. 对于一个特定的起点,引发体的组成包括:( )(a)在起始位点与DnaG引发酶相互作用的一个寡聚酶(b)一个防止DNA降解的单链结合蛋白(c)DnaB解旋酶和附加的DnaC,DnaT,PriA等蛋白(d)DnaB,单链结合蛋白,DnaC,DnaT,PriA蛋白和DnaG引发酶(e)DnaB解旋酶,DnaG引发酶和DNA聚合酶Ⅲ6. 下面哪些是在反转录病毒中发现的基因?( )(a)gag(b)pol(c)env(d)OnC7. 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a)球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c)rRNA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8. 以下关于抗体类型转变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每种重链具有不同的功能(b)类型转变的次序按染色体上重链排列顺序进行(c)一旦一种类型转换发生,其他的转换将不再进行(d)也可通过可变剪接改变重链9. 下列哪些转录因子含有TBP?( )(a)TFⅡB (b)TFⅢA (c)SLl (d)TFⅡD (e)TFⅢB (f)UBFl 10.剪接小体的组装( )(a)按有序的途径一步步完成(b)涉及snRNP与水溶性蛋白(即不是任何snRNP组分的蛋白)(c)不需要ATP(d)伴随着多次snRNP的重组合(e)以上都正确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一个带有反向重复序列的双链DNA经变性后,复性时其单链可形成发夹环。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32 胚胎工程考点胚胎工程考向胚胎工程[2019浙江五校联考,32(二)]回答有关胚胎工程的问题。
(1)“二娃”政策实施后,一些高龄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二胎。
要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成功融合,首先须采集到成熟的卵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卵巢经处理后,使用超声监视器确定卵泡的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卵泡液,取出,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促进其成熟。
同时对于男方提供的精子,须经系列处理与培养,以达到状态。
受精卵形成后,经人工培养至阶段,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将其回输至女方体内,经过自然孕育,即得“试管婴儿”。
(2)胚胎干细胞研究发展前景诱人,其具有发育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
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胰岛素、葡萄糖、等成分,并且要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用于饲养层的细胞一般是。
(3)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供体与受体是同一物种的雌性B.受体与供体保持相同的生理状态C.来自供体的胚胎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D.多胚胎移植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常可获得性状完全相同的孩子答案(1)超数排卵卵母细胞获能8细胞以上的胚胎(2)动物血清胚胎成纤维细胞(3)D方法试管动物与克隆动物的比较[2019浙江十校联考,32(二)]在畜牧生产中,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和试管动物技术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回答以下问题: (1)克隆高产奶牛:从供体高产奶牛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细胞能保持正常;将供体细胞核注入,形成重组细胞,并促进其发育成早期胚胎,之后将胚胎移入代孕母牛体内,从而获得与(填“供体奶牛”或“受体奶牛”)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
(2)试管牛的培育: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经处理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一系列含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通常将胚胎培养至期,取细胞做DNA分析和性别鉴定,并将胚胎移入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牛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原理及过程胡钟星(生物工程四班 20104524)内容提要: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指把动物体细胞经过抑制培养,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采用核移植的方法,利用细胞拆合或细胞重组技术,将卵母细胞去核作为核受体,以体细胞或含少量细胞质的细胞核即核质体作为核供体,将后者移入前者中,构建重组胚,供体核在去核卵母细胞的胞质中重新编程,并启动卵裂,开始胚胎发育过程,妊娠产仔,克隆出动物的技术,又可称之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比如克隆绵羊“多利”,它是利用细胞拆和技术将成熟母绵羊乳腺细胞核取出并导入到另一只母绵羊的去核卵细胞,再将这个基因已被“调包”的卵细胞放电激活,使其开始像正常的受精卵那样进行细胞分裂;当细胞分裂进行一定连阶段、胚胎已经形成后,再将这个胚胎植到第三只母绵羊,经过正常的妊娠后产下“多利”。
关键词:体细胞克隆、核移植技术、克隆原理、乳腺上皮细胞、山羊正文:一、概述:克隆是指一个细胞或个体以无性繁殖方式产生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
在动物繁殖学中,它是指不通过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而产生遗传物质完全相同新个体的一门胚胎生物技术。
动物克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胚胎分割;二是细胞核移植。
胚胎分割技术克隆胚胎一次只能得到1-4个克隆,因此潜力有限。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动物克隆的主要手段,通常所说动物克隆技术是指动物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的技术。
用于核移植的动物细胞又分两种,一是来自早期胚胎,即胚胎细胞;二是来自成体动物的各种组织,即体细胞。
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指把动物体细胞经过抑制培养,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采用核移植的方法,利用细胞拆合或细胞重组技术,将卵母细胞去核作为核受体,以体细胞或含少量细胞质的细胞核即核质体作为核供体,将后者移入前者中,构建重组胚,供体核在去核卵母细胞的胞质中重新编程,并启动卵裂,开始胚胎发育过程,妊娠产仔,克隆出动物的技术。
二、原理:动物克隆技术所依靠的理论基础是细胞潜在全能性。
第3节胚胎工程第2课时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概述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原理2.简述胚胎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课前自主探究一、体外受精1.试管动物: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在受精,经培养发育为后,再进行移植产生的个体。
2.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步骤:、和。
3.过程卵母细胞的采集(培养至期)↓精子的获取(要在体外进行处理)↓受精4.体外受精的意义(1)提高动物的有效措施。
(2)为胚胎移植提供可用的提醒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不同(1)生殖方式不同:试管动物属于有性生殖;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生殖。
(2)培育的技术手段不同:试管动物需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克隆动物需采用核移植、胚胎移植技术。
体外受精技术并非胚胎自始至终都在体外发育,而是胚胎发育的初期在培养皿或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需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
(3)是否遵循遗传定律:试管动物遵循遗传定律;克隆动物不遵循遗传定律。
二、胚胎移植1.概念:是指将通过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步骤: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配种或人工授精,胚胎的收集、培养或保存,胚胎的,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
3.过程(以牛的胚胎移植为例)4.意义(1)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
(2) 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3)对供体施行处理后,增加后代数量。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1)源于选择性必修3 P62“相关信息”:超数排卵是指应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
(2)源于选择性必修3 P62“思考·讨论”: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三、胚胎分割1.概念:采用将早期胚胎切割成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
2.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和。
3.操作对象及要求: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将它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在显微镜下用或分割。
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要注意。
4.胚胎分割的意义(1)促进优良动物品种的繁殖,产生相同的后代用于遗传学研究。
考案(八)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2·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一模)科研人员发现某水稻品种发生突变,产生了新基因SW1,其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
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既高产又抗倒伏。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D ) A.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B.进行“IR8水稻”的育种时,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IR8水稻”拥有高产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解析: SW1基因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A正确;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这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正确;“IR8水稻”拥有抗倒伏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2.(2023·河北省沧州市联考)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下列与癌细胞、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B.适宜温度下,癌细胞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维持无限增殖状态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解析: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A错误;生理盐水不能为癌细胞提供能源物质等,因此不能维持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状态,B错误;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它们不是等位基因,C错误;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7.2.2 克隆技术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研究人员从老鼠尿液中分离出特定细胞,将它们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老鼠卵细胞中,成功孕育出4只健康老鼠。
下列生物的培育技术与这些小鼠培育技术相同的是()A.克隆羊多莉B.转基因超级大鼠C.选择培育的高产奶牛D.试管婴儿2.1997年震惊世界的多利羊出生了,多利的出生是利用了克隆技术,“克隆”就是指()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3.下面模式图能正确表示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技术原理的是()A.B.C.D.4.科学家将雌性白兔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黑兔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灰兔的子宫内。
该灰兔产下幼兔的性别和毛色分别是()A.雄性,灰色B.雌性,白色C.雌性,灰色D.雄性,黑色5.如图是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多莉羊是由哪一项发育而成的()A.体细胞B.受精卵C.精子D.卵细胞6.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脸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后,经过一系列培养而成。
关于克隆羊“多莉”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部毛色是白色B.面部毛色是黑色C.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D.抵抗能力较普通羊强7.细胞工程将会对农业、医药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成熟体细胞的核移植能够培育出克隆动物B.克隆实际上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C.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重大进展D.克隆技术将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2018年首次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了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下列与其采用的生物技术相同的是()A.“试管婴儿”的诞生B.抗虫棉的培育C.重组胰岛素的诞生D.“多莉”羊的诞生9.克隆技术可用于挽救珍稀濒危动物,其过程没有受精作用,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营养生殖D.出芽生殖10.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快速地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②可以用于药物生产③可以将所有生物大量繁殖④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⑤克隆生物只会造福人类而不会对人类有害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二.填空题(共2小题)11.克隆技术是指不经过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利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多莉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而不是早期有胚胎细胞.12.1996年,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羊,从构成细胞的结构来看,克隆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生物细胞的中.三.解答题(共3小题)13.生物技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2024-2025学年选修3生物月考6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yrhkj0010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载体上,直接或经包装注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相应抗原。
此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特异性免疫应答,尤其是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相应抗原的表达过程必须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B. B、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只分布在血浆中C. C、接种DNA疫苗后,特异性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D. D、DNA疫苗的研制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2、科学家将编辑基因的分子工具构建到靶向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中,通过尾部静脉注射到成年小鼠体内,成功编辑线粒体DNA。
该研究让耳聋、癫痫、肌无力等线粒体遗传病迎来治愈的希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线粒体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B、线粒体DNA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能量代谢障碍C. C、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在该研究中作为载体起作用D. D、该项研究中雌性小鼠后代心脏功能仍然未能改善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卵子的形成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顶体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一道屏障B. B、受精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合子形成后即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C. C、精子的发生开始于胚胎期,终止于初情期D. D、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配4、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 ④受精 ⑤胚胎的早期培养A. A、①②③④⑤B. B、①②④⑤③C. C、③①②④⑤D. D、①②⑤④③5、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 A、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外培养可发育成新个体B. B、进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时,需配制不同成分的营养液,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C. C、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是为了促进细胞分化D. D、通过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以培育出与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的复制品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 B、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 C、北京窦店村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程序D. 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
七年级生物克隆羊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挑战性和广泛性的学科,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界的一门基础科学。
克隆技术是生物学重要的分支之一,而克隆羊“多莉”更是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功。
那么,七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应该了解哪些克隆羊知识点呢?一、什么是克隆?克隆是指通过人工手段繁殖的生物和原始生物体在遗传上具有相同基因组的现象。
就是说,通过复制一个现有的生物体,制造出一个与原生体基因完全相同的新生物体的过程。
二、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克隆羊“多莉”是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于1996年制造出来的。
制造过程如下:1. 取一只6岁的成年绵羊,从其乳腺细胞中获取细胞核。
2. 取一只1岁的散养绵羊卵母细胞。
将其核移除,使其成为能够接受新的细胞核的“空卵子”。
3. 取得成年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并注射到空卵子中,形成胚胎。
4. 将胚胎移植到另一只绵羊子宫内,等待胚胎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绵羊,即克隆羊“多莉”。
三、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克隆技术除了可以进行动物繁殖外,还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1. 基因工程: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对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删减或添加某些基因,以改变其属性和特质。
2. 再生医学: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提供人体组织和细胞,用于疾病治疗和人体器官替换等医学领域。
3. 保护濒危物种: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复制濒危物种的基因,并进行繁殖和保护。
4. 食品和农业: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改良家畜品种,提高其繁殖能力和优质性。
结语总的来说,克隆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革新性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七年级生物学生,了解克隆羊知识点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学的知识。
第3课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B.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非常困难D.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动物属于有性生殖2.(2020河北定州高二期中)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时,下列操作步骤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操作步骤目的A取高产奶牛耳部的细胞作为核遗传物质的供体B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使卵母细胞具备受精能力C电刺激处理重构胚激活重构胚D将胚胎移入黄牛体内繁殖高产克隆奶牛3.下图是某克隆羊培育过程模式图,试分析获得该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该克隆羊的基因型以及该克隆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性激素依次是()A.无性生殖、Aa、雌性激素B.无性生殖、aa、雄性激素C.有性生殖、aa、雄性激素D.有性生殖、AA、雌性激素4.(2020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A.用显微操作技术处理次级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B.将精子放入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获能C.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发育进程D.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5.(2020山东章丘四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易错)A.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B.受体为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C.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D.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题组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6.下列不属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的是()A.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B.组织或器官移植C.保护濒危动物D.生产“早早孕诊断试剂盒”7.(2020山东枣庄三中高二月考)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卵母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成功培育了“多莉”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该过程需用到胚胎移植技术D.“多莉”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完全相同8.(2020山东高三开学考试)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西农萨能奶山羊SLC7A5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初步研究陈冲,邬娇,岳子婷,王瑾,潘檀,罗军,李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奶山羊SLC7A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谱分析,探究SLC7A5基因在奶山羊乳蛋白合成中的功能。
实验以西农萨能奶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克隆萨能奶山羊SLC7A5基因CDS序列,并使用多款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组织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得到奶山羊SLC7A5基因CDS区,全长1 518 bp,其编码氨基酸505个,蛋白分子量为55.01 ku,理论等电点为8.18,有4个磷酸化位点,为具有跨膜结构的稳定碱性蛋白质;SLC7A5与SLC3A2、SLC38A2、SLC1A1、SLC1A2、SLC1A4、SLC1A5、SLC1A6、SLC1A7、C1H3orf58、BSG蛋白存在互作关系,与山羊、绵羊和牛亲缘最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SLC7A5基因在奶山羊乳腺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其次是脾脏,在小肠和肾脏中表达含量较低;SLC7A5基因在奶山羊泌乳后期显著高表达,其次是前期,泌乳盛期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西农萨能奶山羊;SLC7A5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表达中图分类号:S826.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907-02山羊奶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营养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首先,羊奶可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并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羊奶中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小分子活性蛋白质[1]。
其次,山羊奶中的酪蛋白含有人体及畜体需要的绝大多数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含量充足、种类齐全,并且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8%,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2]。
山羊奶在人类健康方面的生理意义越来越被重视,研究羊乳中乳蛋白的合成调控机制对其营养价值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下篇胚胎学第20章胚胎学绪论一、胚胎学的内容和意义胚胎学(embryology)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人胚胎在母体子宫中的发育经历38周(约266天),可分为两个时期:①从受精卵形成到第8周末为胚期(embryonic peri-od)Q在此期,受精卵由单个细胞经过迅速而复杂的增殖分化,历经胚(embryo)的不同阶段,发育为各器官、系统与外形都初具雏形的胎儿(fetus)。
此时只有3cm 长,堪称“袖珍人”。
②从第9周至出生为胎期(fetal period)。
此期内胎儿逐渐长大,各器官、系统继续发育,多数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
胚期质变剧烈,胎期量变显著。
因此,胚期是研究和学习的重点。
个体出生后,许多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远未发育完善,还要经历相当长时期的继续发育和生长方逆成熟,然后维持一段时期,继而衰老死亡。
出生后的这一过程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研究出生前和出生后生命全过程的科学则称为人体发育学(devel-opment of human )胚胎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1.描述胚胎学(descriptiveembryology)主要应用组织学和解剖学的方法(如光镜、电镜技术)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演变过程,包括外形的演变、从原始器官到永久性器官的演变、系统的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是胚胎学的基础内容。
2.比较胚胎学(comparativeembryology) 以比较不同种系动物(包括人类)的胚胎发育为研究内容,为探讨生物进化过程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依据,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胚的发育。
3.实验胚胎学(experimentalembryology)对胚胎或体外培养的胚胎组织给予化学或物理因素刺激,或施加显微手术,观察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旨在研究胚胎发育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收稿日期:2006-06-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16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32019) 作者简介:李拥军(1968-),男,副教授,博士。
*通讯作者用单胚mRNA 差显方法克隆羊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形成的相关基因李拥军1,2,敖 红2*,孙桂金2,3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3.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为探讨山羊体外培养胚胎发育阻滞的发生机理,用单胚mR N A 差异显示技术,对来源于体内发育和体外培养的山羊早期8~16细胞期胚胎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获得体内发育胚胎特异表达的一些片段,并对其中1个片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片段与犬信号肽酶复合体25亚基(SPC 25)基因具有92%的同源性。
SP C 蛋白可通过切除相关前体蛋白的信号肽,成为成熟的分泌蛋白而影响和作用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该基因可望对克服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单胚差显技术;山羊;胚胎;发育阻滞;基因中图分类号:S 8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45(2007)05-0959-03Cloning of goat embryo development block related genes using single preim -plantation embryo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LI Yong -jun 1,2,AO Hong 2*,SUN Gui-jin 2,3 (1.College of A nim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 Yangz hou Univer sity ,Yangz hou ,J iangsu 225009,China ; 2.I nsitute of Animal S cience ,Chinese A cad em y o f A gricultural Science ,Beij ing 100094,China ;3.College of Animal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S handong A gricultur al Univer sity ,Tai ′an ,S handong 271018,China ) Abstract :In or der to st udy the mechanism about the development blo ck o f go at pr eimplantatio n em br yo s ,the go at 8-16C stag e embry os o bt ained fr om in vivo and in vitr o was studied using t he w ay of sing le preimplantation embry o mRN A differ ent ial display.So me specific fra gments ex pressed in in vivo embry os w as found and one of them w as selected fo r furt her ana ly sis.T he r esult sugg est ed that this frag ment display ed hig h ho molog y (92%)t o do g signal peptidase co mplex 25000subunit (SP C 25)gene .M atur ed secret or y pro teins o bta ined w hen the sig nal peptides of its pr e-pr otesom e w er e cut o ut by SPC,and these secret or y pro teins rev ealed the functions on the em-br yo dev elopment.T her eb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lack o f the gene ex pr ession o f SPC25may account fo r the devel-opment blo ck o f in vitr o pr oduced g oat implantation embry os . Key words :single pr eimplantatio n embr yo mRN A differential display ;g oat ;embry o ;dev elo pment block ;gene *Corr esp onding author 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在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套控制胚胎早期发育的母型RNA 和蛋白质。
受精以后,雌、雄基因组结合构成合子基因组(Zygo tic g eneome)。
早期胚胎的发育,初始是受母型基因组(M aternal genome)控制的。
随着发育的进展,母型调控能力逐渐减弱,合子基因组控制发育过程开始,即转为合子型调控(Zyg otic regulatio n )。
由母型调控向合子型调控的转变,必须经过合子型基因激活过程(Zy gotic gene activation,ZGA),在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皆起作用的调控过渡阶段,母型调控能力减弱直至消失,最终完全由合子基因组控制各个部分和各个发育阶段的发展。
在此过渡期间,胚胎经历着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如果不能顺利实现此过渡,则出现发育阻滞(Blo ck o f development ),即早期胚胎往往不能完成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发育全过程,而在某个特定的发育时期停顿。
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时间因物种而不同,但往往与发育调控过渡的时间相关联。
山羊、绵羊都发生在早期的8~16细胞期胚胎。
这种发育阻滞在离体培养哺乳动物(包括人)着床前的早期胚胎较为普遍。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分子机理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据此,本研究运用改进的单胚m RNA差异显示技术[1],对体内发育和体外培养获得的山羊早期发育的8~16细胞期胚胎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两者在发育过程中在分子水平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以探讨体外培养的山羊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分子机理。
1 材料与方法1.1 山羊胚胎 山羊体内发育的早期8~16细胞期胚胎,通过常规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经手术法获取。
体外培养的8~16细胞早期胚胎,为mSOFM(m odified synthetic oviduct fluid medium)体外培养体系下培养获得。
上述胚胎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制备。
1.2 主要试剂 R Nasin、pGEM-T Vector、EcoR Ⅰ、100bp DNA Ladder、T aq酶(Pro mega);DT T (Merck);DEPC(Sigma);NP-40(Fluka);One-Step RT Kit(Qiagen);X-Gal、IPTG(Geview);玻璃奶回收Kit、质粒提取Kit、感受态快速制备Kit (博大泰克);3′锚定引物5′-AAGCTT T TT TT TT-TT T TT TG-3′和5′随机引物5′-AAGCT TT G-GT CAG-3′(上海生工)。
1.3 胚胎的处理 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体内、体外山羊早期发育8~16细胞期胚胎,用酸性台氏液(pH2.0~2.5)去除透明带,PBS清洗胚胎,然后再将含有胚胎的0.5 L的PBS液加入到1.5 L的胚胎裂解液中(20mm ol/L DTT,0.5%NP-40, RNasin1U/ L),将胚胎置于液氮中速冻数秒,然后移至-80℃冰箱保存。
1.4 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将胚胎从-80℃冰箱取出,65℃5m in,然后置于冰浴。
建立25 L 反应体系,其中含1×RT PCR Buffer,400 mo l/L dNT P M ix,Enzy me M ix,0.6 mol/L锚定引物, 0.6 mo l/L随机引物,RNasin40U/ L,加入上步处理的胚胎2.0 L,用无RNase-DNase水补足至25 L。
反应条件是:50℃30min(反转录);95℃15 min;94℃45s,40℃1m in,72℃1min,共40个循环;72℃10min。
设置阴性对照。
每一时期取3个胚胎同时独立操作。
1.5 银染、差异条带的回收及再扩增 RT-PCR 反应产物进行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后切下目的条带,用煮沸法回收差异条带。
以回收产物作为模板,建立50 L的反应体系,进行2次扩增。
反应条件是:94℃10m in;94℃1min,40℃90s, 72℃90s,20次循环;72℃10min。
94℃10m in;94℃1m in,42℃90s,72℃90s,20次循环;72℃10min。
将PCR产物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鉴定,玻璃奶回收法进行回收。
1.6 克隆及序列分析 将回收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载体,然后热激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随机选取1个白斑接入3mL含Amp的LB 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过夜,菌液提取质粒,酶切判断有无插入片段。
将条带单一且大小前后相符的片段进行测序。
对测序结果进行NCBI GenBank数据库同源性检索。
序列测定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完成。
2 结果2.1 差异显示PCR结果 胚胎解冻后,进行RT-PCR反应,反应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银染显色。
首先通过对试验中阴性对照的检测,以验证总RNA中无DNA的污染,以确立所建立的技术体系的可靠性。
图1为部分体内、体外山羊早期8~16细胞期胚胎的电泳图谱。
用煮沸法对部分在体内发育胚胎表达,而在体外培养胚胎不表达或表达不显著的差异条带进行回收,以回收产物作为模板,经2次扩增后大都能获得特异性再扩增的条带,条带单一清晰,大小200~600bp(图2)。
本研究选择了其中1条特异表达的条带进行了后续分析(条带位置见图1所示),该条带经克隆、转化、酶切鉴定,显示有大小400~500bp的目的片段(图3)。
图1 山羊体内、体外8~16细胞期胚胎部分聚丙烯酰胺凝胶图谱 1~3、4~6.分别为体内发育和体外培养的8~16细胞胚胎;M.100bp分子量标准2.2 特异条带序列分析结果 对上述的克隆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用Blast软件经与GenBank中的EST 和NR 库中已有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段序列与犬信号肽酶复合体25亚基(SPC25)基因具有92%的同源性(Scor e=228bits (115),Expect =8e -57,Identities =362/3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