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6
手机壳生产工艺
手机壳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设计和模型制作:首先根据手机型号和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制作手机壳的三维模型。
模型一般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2. 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好的模型,使用CNC数控机床或其他加工设备制作手机壳的模具。
模具的制作需要高精度的加工,以确保最后的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3. 材料选购和准备:根据手机壳的设计和客户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常见的手机壳材料有塑料、金属、硅胶等。
然后对材料进行切割、整理和处理,以备后续的加工和生产使用。
4. 注塑成型:使用注塑机将预先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通过高压注塑成型技术,将塑料填充到模具腔中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其固化成型。
注塑成型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模具的生产,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5. 后处理和加工:经过注塑成型后,取出模具中的手机壳,并经过去毛刺、打磨、清洗等步骤进行后处理和加工。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手机壳的质量和外观。
6. 喷涂和印刷:根据需要,对手机壳进行喷涂或印刷处理。
喷涂可以增加手机壳的颜色和外观效果,而印刷则可以在手机壳上打印各种图案和标志。
7. 质量检验和包装:对生产好的手机壳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然后将手机壳进行包装,通常是使用塑料袋或包装盒进行单个或多个手机壳的包装。
以上是手机壳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的手机壳制作厂家和材料,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如3D打印等,可以用于手机壳的生产。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 设计和研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师和工程师合作进行手机外壳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他们会考虑外观、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2. 材料采购:厂商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手机外壳材料,如塑料、金属、玻璃等。
在采购过程中,会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3. 制模:在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模具工程师制作手机外壳的模具。
模具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根据外壳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精确加工。
4. 压注成型:将所采购的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机进行压注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塑料颗粒被加热融化,并通过模具注入,经过冷却和硬化后,形成手机外壳的初步形状。
5. 修整和清洁:用切削工具将初步成型的外壳进行修整和清洁。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材料和粗糙的边缘,使外壳更加平整和光滑。
6. 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外壳表面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喷漆、电镀、拉丝等工艺,以增加外壳的美观性和质感。
7. 印刷和标记:使用印刷设备对外壳进行印刷和标记。
可以在外壳上印刷品牌标志、机型名称、功能按钮等信息,以增加手机的辨识度。
8. 装配和组装:将其他手机组件,如电池、屏幕、电路板等,与外壳进行装配和组装。
这一步骤需要仔细和精确的操作,以确保各个组件的稳定和连接的良好。
9. 质检和测试:对组装好的手机进行质量检测和功能测试。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验,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10. 包装和包装:对通过质检和测试的手机进行包装和包装。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形式,如盒装、袋装等。
11. 发货和销售:将打包好的手机外壳通过物流渠道发货到销售渠道,如零售商、电商平台等。
最终消费者可以购买到装好外壳的手机,并享受使用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设计和研发、材料采购、制模、压注成型、修整和清洁、表面处理、印刷和标记、装配和组装、质检和测试、包装和包装、发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几个步骤。
以下是手机外壳成型的一般工艺流程:首先,模具制造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模具的制造需要根据手机外壳的设计图纸进行,利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制造出模具的零部件。
模具制造包括精确测量、立体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其次,注塑成型是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待注塑材料(通常为塑料颗粒)装入注塑机的料斗中,然后通过加热和高压的方式将塑料熔融。
熔融的塑料经过注射装置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融化的塑料在模具中通过冷却水迅速冷却并固化,最终形成手机外壳的形状。
注塑成型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手机外壳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电镀、喷涂和丝印等。
电镀是将手机外壳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液中,经过电解作用,使金属薄层沉积在外壳表面,增加外壳的光泽和耐磨性。
喷涂则是将手机外壳涂上特定的漆料,增加外壳的颜色和质感。
丝印是通过丝印机将特定的油墨印刷在外壳表面,实现文字、图案的印刷。
最后,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手机外壳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这一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功能测试等。
外观检查是检查外壳是否有划痕、凹陷、色差等缺陷;尺寸测量是测量外壳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功能测试是检测外壳的可操作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和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通过精确的制程控制和质量检验,最终产出质量良好的手机外壳产品。
在现代手机制造中,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4道金属手机外壳CNC加工工艺流程介绍14道金属手机外壳CNC加工工艺流程介绍2016—03—04 设计札记第1工序装夹定位: 1.X,Y向以锻压孔定位,气缸压紧, 2。
底部3D面仿形真空吸附加工特征:钻两侧孔及型腔中间小孔,倒角去批锋,铣毛胚料基准角,飞刀光平面,精加工两侧定位孔。
CNC1加工描述:飞面,精铣红色定位孔,倒角CNC1总时间:55+30+15+5换刀时10=115S第2工序装夹定位: 1。
X,Y 向以一夹加工定位孔定位 2.底部真空吸附,Z方向裙边支撑马仔压紧加工特征:精铣注塑前内腔特征(正面)CNC2加工描述:精铣注塑前内腔特征(正面)第3工序装夹定位:1。
X,Y向以二夹加工型腔内定位孔定位2。
底部真空吸附,Z 方向裙边支撑马仔压紧加工特征:精铣注塑前内腔特征(反面)CNC3加工描述:精铣注塑前内腔特征(反面)第4工序装夹定位: 1.X、Z向以二夹加工型腔内定位孔定位2。
底部真空吸附,Y方向压盖压紧加工特征:精铣注塑前耳机孔CNC4总时间:50S第5工序装夹定位:1.X、Z向以二夹加工型腔内定位孔定位2。
底部真空吸附,Y方向压盖压紧加工特征:精铣注塑前USB孔CNC5总时间:90S第6工序装夹定位: 1。
X,Y向以2夹加工的定位孔定位 2.底部真空吸附,Z方向中板支撑压盖压紧加工特征:注塑后正面型腔特征,及两端部位置顶面精光到数。
精光型腔内另3个定位孔。
CNC6加工描述:精铣注塑后内腔特征(正面) CNC6总时间:加工时间676及换刀时间30S共706S第7工序装夹定位: 1。
X,Y向以6夹加工的定位孔定位 2。
底部真空吸附,Z方向四边马仔压紧加工特征: 1、加工注塑后反面型腔特征(选择料位较厚位置预留加工两个高光定位孔); 2、松开两侧边马仔,开粗及精加工两侧外观面;3、压紧两侧边马仔,型腔压盖压住,精加工两头部外观面及落料CNC7加工描述:精铣注塑后内腔特征(反面)第8工序装夹定位: 1.7夹加工的高光定位孔定位 2.底部真空吸紧,型腔压盖压紧加工特征:加工侧面音量键槽第9工序装夹定位: 1.7夹加工的高光定位孔定位 2.底部仿形支撑,压盖压紧加工特征:加工头部耳机孔边卡槽第10工序装夹定位: 1。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
手机壳的数控加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制图:首先根据手机壳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制图,确定手机壳的三维模型。
2. 程序编写: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数控编程软件,根据加工要求编写加工程序,确定刀具的路径、运动轨迹等。
3.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机壳材料,例如铝合金、塑料等,并进行切割、研磨等预处理工作,以获得合适的工件。
4.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例如铣刀、钻头等,并进行刀具装夹和调整。
5. 运行加工:将装夹好的手机壳材料放置在数控机床上,启动数控机床,根据预先编写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操作,即开始自动控制的数控加工过程。
6. 检测与调整: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检查手机壳的尺寸、形状等,以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
7.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手机壳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抛光等,以提高外
观质量和保护手机壳材料。
8. 质检与包装:对加工好的手机壳进行质量检验,如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合格的手机壳进行包装,便于后续出货和销售。
以上是手机壳的常用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具体的加工过程和步骤可能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材料而有所差异。
手机外壳工艺流程手机外壳作为手机的保护壳,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保护手机内部零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手机外壳的工艺流程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手机外壳的工艺流程。
1. 设计。
手机外壳的工艺流程首先是设计。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手机型号的要求,设计出外壳的结构和外观。
设计师需要考虑外壳的材质、颜色、质感、手感等因素,以及外壳与手机内部零部件的结合方式和接口位置等细节。
设计师使用CAD等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并与工程师进行沟通,确定外壳的具体参数和结构。
2. 材料选择。
在确定了外壳的设计方案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外壳。
常见的手机外壳材料有塑料、金属、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塑料轻便、成本低,金属坚固、质感好,玻璃透明度高、质感强等。
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根据外壳的设计要求和手机的定位,选择合适的材料。
3. 制造。
制造外壳的工艺流程包括注塑、压铸、冲压、喷涂等工艺。
其中,注塑是制造塑料外壳常用的工艺,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成型。
压铸是制造金属外壳常用的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成型。
冲压是制造金属外壳常用的工艺,通过将金属板材放入冲床中,利用冲压模具对金属进行成型。
喷涂是为外壳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通过将外壳放入喷涂设备中,喷涂上漆或其他涂料,使外壳具有良好的表面质感和保护性能。
4. 加工。
外壳制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工艺,比如打磨、抛光、喷砂等。
打磨是为了去除外壳表面的毛刺和瑕疵,使外壳表面光滑。
抛光是为了增加外壳表面的光泽度和质感。
喷砂是为了在外壳表面形成一层细微的凹凸纹理,增加外壳的手感和防滑性能。
5. 组装。
外壳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工艺。
组装工艺包括将外壳与手机内部零部件进行组装,比如屏幕、电池、主板等。
组装工艺需要高度的精准度和专业技术,确保外壳与内部零部件的完美结合,以及手机的功能正常运行。
6. 质检。
外壳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质检工艺。
手机壳工艺流程手机壳是一种保护手机外壳的装饰物,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
手机壳的加工过程经过多道工序,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手机壳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材料准备。
手机壳一般由塑料材料制成,主要有PC、ABS等塑料材料。
选择适合的材料是确保手机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下来是模具制作。
手机壳的外形多种多样,为了让手机壳能够精准地与手机匹配,需要根据需求制作模具。
通常会采用CAD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并利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
然后是注塑成型。
注塑是制作塑料制品的常用方法。
将预先加热和塑化的塑料料粒通过注射机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取出即可得到手机壳的初始形状。
接着是表面处理。
手机壳的外观要求通常比较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其美观度和质感,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喷涂、染色和镀膜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处理成本和效果。
之后是图案印刷。
为了使手机壳更加个性化,通常会在手机壳表面印上图案或文字。
印刷方法主要有丝网印刷、烫金印刷和喷墨印刷等。
不同的印刷方法有不同的印刷效果和耐久性,请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最后是装配和质检。
经过上述步骤后,手机壳会进行装配,包括安装按钮、摄像头等配件。
然后进行质检,确保手机壳的质量达到标准,没有明显的缺陷。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艺过程,手机壳制造完成。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还包括了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管理,以及生产计划和订单管理等相关工作。
总之,手机壳的制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专业的操作才能够完成。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手机壳工艺流程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是实现批量生产的关键。
手机金属壳工艺流程
《手机金属壳工艺流程》
手机金属壳是手机外壳的一种常见材质,它的加工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作成完美的外观。
下面是手机金属壳的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金属材料,通常是铝合金或者不锈钢。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切割、研磨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加工。
2. 冲压成型:经过材料准备后,金属材料需要进入冲压机进行成型。
这个步骤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金属板料冲压成手机外壳的形状。
3. 精密加工:经过冲压成型后,金属外壳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这个步骤通常需要使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加工,以便将外壳的边缘、孔位等加工得更加精准。
4. 表面处理:金属外壳经过精密加工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一般来说,手机金属外壳会进行阳极氧化、喷砂、拉丝等表面处理,以增加外观的质感和耐用性。
5. 组装: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金属外壳,可以进行组装。
这个步骤通常会将金属外壳与其他手机零部件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手机。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手机金属壳可以制作成具有良好质感和外
观的外壳。
这些工艺流程需要严格的加工技术和工艺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手机金属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