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的卵巢早衰
- 格式:docx
- 大小:6.73 KB
- 文档页数: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戈舍瑞林对卵巢早衰的修复作用贾晓晨;鲁振宇;孟文静;史业辉【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7(045)001【摘要】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联合戈舍瑞林对大鼠卵巢早衰模型的作用,并观察hUC-MSCs对化疗所致的损伤卵巢的趋化作用。
方法环磷酰胺首次负荷剂量50 mg/kg后,以8 mg/(kg·d)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14 d建立大鼠卵巢早衰模型。
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A~E组,分别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戈舍瑞林组、hUC-MSC组和hUC-MSC+戈舍瑞林组,各24只。
B~E组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卵巢早衰模型。
分批处死大鼠,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计数初级和成熟卵泡数目。
通过GFP转染MSCs,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通过尾静脉移植的hUC-MSCs在SD大鼠体内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hUC-MSCs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
结果第46天E组E2水平与A组相当,E组初始卵泡及成熟卵泡数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卵巢组织存在GFP阳性细胞的分布。
结论hUC-MSCs+戈舍瑞林组对卵巢损伤的修复效果较好,可使大鼠卵巢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pairing effect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 and goserelin on chemotherapy-induced ovarian injury,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hUC-MSCs transplanted in rat chemotherapy-induced ovarian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120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group A-E:A normal group, B NS control group, C goserelin group, D hUC-MSCs group and EhUC-MSCs+goserelin group. The rat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given a loading dose of cyclophosphamide (CTX, 50 mg/kg) followed by dail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TX (8 mg/kg) for consecutive 14-day. The hUC-MSCs were injected through caudal vein, and goserelin was given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4 days before POF model established. The serum level of estrogen was detected and numbers of follicles were counted. After GFP was transfected by lentivirus, th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stem cells transplanted in rats were observed by animal in vivo imaging system. Results At day 46, the serum level of estroge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E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unted follicle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E (P>0.05). After tail vein injection of the transfected cells, GFP positive cells were found in injury ovarian. Conclusion There is a repairing effect of hUC-MSCs and goserelin on ovarian injury.【总页数】5页(P25-29)【作者】贾晓晨;鲁振宇;孟文静;史业辉【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邮编300060;天津普瑞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邮编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邮编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Lgr6基因质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 [J], 石胜军;陈广平;贾思远2.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修复作用 [J], 赵媛媛;曹文明;马洁;孙晓仙;孙丽;钱晖;许文荣;朱伟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修复缺血缺氧脑损伤作用 [J], 江伟;李廷玉;沈洁;史源;龚敏;瞿平;张赟;魏小平;刘友学;陈洁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周葳;陈乃耀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的卵巢早衰 [J], 谭丽; 毛熙光; 钟影; 刘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自新浪健康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由于多种病因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超过1%,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海翔日前,34岁的卵巢早衰患者方女士在南京鼓楼医院产下健康的男宝宝。
这是全球首例干细胞复合胶原支架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诞生的婴儿,标志着我国再生医学技术治疗卵巢早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再生医学大突破:首例治疗卵巢早衰研究婴儿诞生医术再生医学是目前世界医学研究的前沿。
再生医学专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认为,再生医学的优势在于通过改善再生微环境,患者借助自身的再生修复能力引导再生,再生后的组织是人体自身的一部分。
将来,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构建合适的微环境,人体组织都有可能进行再生———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种类疾病的患者有望从中受益。
说:“因为这类患者在月经周期中没有优势卵泡活动,无法取得卵子,即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也很难实现受孕。
因此,解决这些患者不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挽救卵巢功能。
目前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规方法,但收效甚微。
”2015年,戴建武再生医学研究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卵巢内移植治疗卵巢早衰合并不孕症临床研究。
此项临床研究在通过医院伦理审查、国家卫计委备案后,成为我国实行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制度后首批备案的8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之一。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戴建武团队设计了可注射智能型胶原支架材料用于卵巢功能再生。
戴建武说:“我们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可降解的胶原支架材料上,然后利用支架帮助干细胞定植、分化,激活原始卵泡,修复早衰的卵巢,从而使卵巢早衰的女性能够重新获得生育的能力。
”2015年12月,孙海翔临床团队为方女士实施了干细胞卵巢内移植术,术后复查发现,卵巢血流有明显改善。
2016年她又两次接受移植术。
2017年5月,方女士经检查确认恢复卵巢大卵泡活动,并实现自然受孕。
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大,许多女孩二三十岁的就出现了类似更年期的症状,如困倦、易怒、阴道干涩、性欲下降、失眠多梦、月经紊乱等,有人以为这是工作太累引起的,不用过于在意,可实际上,女性在非更年期出现更年期症状,可能预示着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早衰(POF)是指女性40岁之前由于多种病因出现卵巢萎功能衰竭,被认为是导致不孕的“不治之症”。
卵巢早衰对女性生殖健康的两大威胁主要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及生育能力丧失,雌激素水平降低增加了女性患骨质疏松和冠心病的危险。
而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提早闭经、生育能力丧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该病的诊断标准是指: 40岁以前出现至少4个月以上闭经, 并有2次或以上血FSH>40U/L (两次检查间隔1个月以上) , 雌二醇<73.2pmol/L。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育龄女性中超过1%,且近年来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根治POF,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功能、异体移植排异较轻、配型要求不严格、易于分离和培养等优势。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POF的研究进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是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最热的成员之一,具有取材容易,对母体创伤小,污染概率低,无免疫原性等优势特点。
朱少芳等人研究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损伤的大鼠卵巢中存活,迁移,能部分改善建模后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减轻对卵泡的损伤,卵巢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部分大鼠能生育幼鼠,其后代生长发育良好。
还有研究发现,将UC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提高卵泡的数量,改善卵巢的功能。
UCMSCs 是目前最有可能应用于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生物制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POF的研究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被广泛应用和研究的一类干细胞之一。
范雪等人研究发现BMSC可以维持血清中各种雌性相关激素的正常水平,消除由顺铂类物质对卵巢造成的早衰,促进卵泡的发育,改善并增强卵巢功能。
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进展刘炜;周围;童晓文;纪亚忠【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07【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卵巢早衰;干细胞移植;卵巢早衰模型【作者】刘炜;周围;童晓文;纪亚忠【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R459.9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除妊娠外,闭经4个月或以上,卵泡期血液检查不少于2次(间隔不少于30 d)显示血清卵泡刺激素(FSH)>40 U/L、雌二醇(E2)<73.2 pmol/L。
POF在40岁之前的发病率为1/100,30岁之前为1/1000,20岁之前为1/10000,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POF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在原发闭经者中占10% ~28%,继发闭经者中占4% ~18%[1]。
POF患者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月经失调、性欲减退、不孕等相关症状。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方法,且已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成功[2,3]。
现将干细胞移植治疗POF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POF的治疗现状目前查阅到的POF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三类途径。
心理治疗可作为POF的辅助治疗,因月经周期变化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所以环境、营养、心理等因素均可对此性腺轴产生影响。
曹丽英等[4]认为,药物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肾虚密切相关,虽然治疗方法不统一,但所用验方基本是在古方的基础上改进或者加入西药成分形成。
相关文献表明,针对所有类型 POF的中医复方治愈率为 33.33%[5]~43.59%[6]。
西医治疗POF的经典方案为补充性激素,即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和连续治疗[7]。
2021年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全文)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也被称为卵巢早衰,作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表现为低雌激素水平和高促性腺激素水平。
POI的病因及机制复杂,目前无统一定论,在治疗上也主要采用补充雌激素等综合治疗。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治疗POI成为新的关注点,本文对POI 的病因及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POI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卵巢是女性重要的性腺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同时分泌女性激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ai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卵泡成熟障碍伴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展现了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到卵巢早衰的全过程。
主要表现为40岁以前出现的闭经、雌激素水平降低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40 IU/L],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表现(如潮热、情绪易激动等)。
POI发病率为1%~5%,且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1]。
此外,POI患者增加了不孕症、性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2]。
POI患者承受着心理生理的双重打击。
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对于卵巢早衰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补充雌激素及对不孕症的治疗,缺乏从根本改善卵巢功能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其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的特性为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对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卵巢早衰的病因1. 遗传因素:占病因的20%~25%,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
染色体异常多见于Turn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临床最常见的典型染色体核型为45,XO,由于X染色体部分或者完全缺失,导致在胚胎时期生殖细胞就开始迅速退化和卵泡间质迅速纤维化,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从而出现卵巢早衰。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最新进展及机制(全文)卵巢早衰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发生在40 岁以下女性,其主要特点是闭经、促性腺激素过高和雌激素缺乏,发病率在0.9%-1.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给出的诊断标准为:闭经时间≥4-6 个月,两次间隔4 周以上卵泡刺激素>40 U/L,伴有雌激素降低及绝经症状。
大部分临床卵巢早衰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遗传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因素等几种原因,随着化疗在妇科肿瘤的广泛应用,医源性继发性卵巢早衰的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卵巢早衰对于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影响巨大。
首先,患者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及衰竭,激素分泌急剧降低,其女性生理如月经周期、生育功能等会随之衰退,主要表现为停经或月经稀发,也可以出现潮热、盗汗、性交不适、情绪改变等绝经期症状;其次,由于卵巢早衰对生理的各种负面影响,女性心理也会出现波动,造成其心理的严重负担。
所以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针对前述病因,目前治疗卵巢早衰的主要措施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免疫调节、卵巢组织冻存移植、胚胎冻存移植等,这些临床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卵巢早衰症状并能促进患者生育,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恢复卵巢功能,且存在伦理争议及不良反应。
因此,探寻一种能够高效、安全地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手段是学界的当务之急。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黏附性、成纤维样的多能非造血祖细胞,最初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具有多系分化潜能。
目前研究中常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多种组织中分离提取出来,它们都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无限增殖特性,在体内外均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成体细胞如成骨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脂肪细胞、肝脏细胞等,并可定位于组织损伤部位,分化为组织特定的细胞类型,还可以通过增强内源性细胞功能、调节免疫反应及重建局部微环境参与组织损伤修复。
因此,间充质干细胞为临床诸多难治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肝硬化等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大鼠卵巢早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鼠卵巢早衰是指大鼠卵巢功能低下或丧失之前出现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卵巢早衰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卵巢早衰不仅会导致不育,还与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相关,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因此,对大鼠卵巢早衰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鼠卵巢早衰的定义、病理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治疗大鼠卵巢早衰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大鼠卵巢早衰的标准以及如何应对和预防大鼠卵巢早衰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鼠卵巢早衰的定义和背景,明确该疾病的概念和研究的重要性。
进一步,我们将详细描述大鼠卵巢早衰的病理特征,包括卵泡数量减少、卵泡发育异常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大鼠卵巢早衰的发生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大鼠卵巢早衰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我们将分析这些因素对大鼠卵巢早衰发生的影响程度和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我们将着重讨论预防和治疗大鼠卵巢早衰的方法。
这些方法涉及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大鼠卵巢早衰的防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基于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探讨大鼠卵巢早衰的标准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可以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大鼠卵巢早衰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文章各个章节的简要介绍和展望。
在这个部分,可以提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及这些内容如何贯穿整篇文章,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大鼠卵巢早衰标准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内容:"2.正文"部分将系统地探讨大鼠卵巢早衰的定义、病理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在"2.1 大鼠卵巢早衰的定义和背景"一节,我们将介绍大鼠卵巢早衰的含义以及与人类的相关性。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1. 内容综述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多能性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
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因其具有高传递效率、低毒副作用等优点,逐渐成为药物递送的新途径。
结合间充质干细胞和外泌体的优势。
POF)的可能性。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功能减退、月经不规律、不孕等症状。
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促排卵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
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导致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促排卵治疗可能导致多胎妊娠等并发症。
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表明,这种新型治疗方法可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外泌体并将其释放到体内,可以实现对受损卵巢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外泌体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望成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一种新型手段。
1.1 研究背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女性在40岁前出现持续性低雌激素和闭经症状。
POI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遗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已经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载体,可以介导MSCs进入靶细胞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基于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POI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对于女性而言,一个健康的卵巢至关重要。
而罹患卵巢早衰往往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皮肤暗黄等问题,加快女性的衰老速度并容易使女性失去自信,因此我们要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卵巢。
卵巢早衰与三大因素有关卵巢早衰(POF)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闭经现象。
特点是闭经伴随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等。
研究显示,卵巢早衰最常见的原因是幼年患过腮腺炎并发卵巢炎,破坏了卵巢的功能,使卵巢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
此外,体内免疫机制的问题如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因素等,也是导致卵巢功能早衰的重要原因。
除以上因素影响外,卵巢早衰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1、与月经初潮年龄有关。
月经初潮年龄越早,绝经发生得越早。
2、与生育状况有关。
首先与首次怀孕的年龄有关。
即受孕年龄越大,绝经愈早。
另外,哺乳时间越长,绝经越晚。
还有,口服避孕yao时间越长,绝经越晚。
3、生活习惯。
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吃二到三次鱼、虾的妇女,绝经年龄较晚;常年坚持喝牛奶的妇女,喝牛奶量较多,坚持时间越长,绝经越晚;从不锻炼身体的妇女,绝经年龄早;受到被动吸烟侵害越多,时间越长,绝经越早。
干细胞疗法为干预卵巢早衰提供新方向目前卵巢早衰传统干预措施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冷冻组织移植、免疫调节等。
但这些干预效果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无法恢复卵巢正常功能,且存在较大副反应。
因此,寻找一种可以恢复卵巢功能干预手段非常重要。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被认为是一种修复受损组织、重建正常组织功能的替代干预手段,因其干预范围广泛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而逐渐成为科学家研究热点,也为包括卵巢早衰在内各种难治性疾病带来新方向。
干细胞有“归巢”属性,是通过体外培养具有血管再生、活性组织修复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微注射种植技术,将活性细胞靶向种植在女性卵巢上,并能在卵巢内存活生长。
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卵巢生殖衰老研究进展
宋金鑫;谭季春
【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
【年(卷),期】2024(52)1
【摘要】卵巢生殖衰老是卵巢功能不可逆地下降的状态,分为生理性卵巢功能减退-卵巢衰老和病理性功能衰竭-卵巢早衰。
卵巢是女性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维持的关键,是不同于其他系统、较早进入衰老并快速耗竭的器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再生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热点领域,能够改善女性生殖功能,为卵巢功能减退提供良好的治疗前景。
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卵巢生殖衰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宋金鑫;谭季春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辽宁省生殖障碍疾病与生育力重塑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
【相关文献】
1.年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细胞融合改善年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
2.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卵巢早衰患者生殖力保护的研究进展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猕猴卵巢的衰老
4.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细胞共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
细胞共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究进展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早发卵巢功能不全小鼠卵巢功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细胞治疗真实案例:干细胞,带给生命新的希望!随着干细胞热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朋友想了解“神奇的干细胞”究竟能为我们治疗哪些疾病?当下临床研究的进展又是怎样的?为此,小编为大家梳理了近几年干细胞治疗的典型案例。
大家会发现,这些案例覆盖之广:从遗传病到现代生活方式病,从神经到内脏再到皮肤,无论于男女老少,还是轻重缓急,干细胞都有它的一片用武之地——1、攻破卵巢早衰,不孕患者获新生今年1月12日,数年前被诊断为卵巢功能衰竭34岁的方女士,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的帮助下,于南京市鼓楼医院产科顺利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
▲ 令人欣喜的男婴诞生现场卵巢早衰指女性40岁之前由于多种病因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超过1%,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被认为是导致不孕的“不治之症”。
戴建武团队设计了可注射智能型胶原支架材料,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可降解的支架上,激活原始卵泡、修复早衰的卵巢。
意义:这项卵巢再生临床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为高龄妇女卵巢功能低下及卵巢抗衰老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再生医学新技术帮助卵巢早衰患者迎来了生育的希望之光。
2、实现肺脏再生,肺病患者新呼吸今年1月《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重大突破成果。
科研人员从患者支气管取出干细胞,体外扩增后移植至患者肺部病灶部位;3至6个月后,这些干细胞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气管结构,完成了对患者肺部损伤组织的修复替代。
目前左为团队一共开展了超过80例临床肺干细胞移植,这些患者的肺功能,特别是肺的弥散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 肺功能检测提示,移植干细胞三个月之后各项肺功能开始出现好转并保持到一年之后意义: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3、“画皮”成真,男孩全身换皮肤17年11月,《Nature》发表了一项轰动全球的科学成果。
7岁叙利亚男孩哈桑患有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先天遗传病,他的细胞外间质失去“粘性”,导致身体各部位泛发水疱,皮肤纷纷脱落。
㊀㊀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C201802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yjscx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建设项目(2018pt05);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青年团队支持项目作者单位:150040㊀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梁竞文㊁孙丽英㊁张宇驰㊁葛鹏玲);150016㊀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历凯)通讯作者:葛鹏玲,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penglingge@miRNA 在卵巢早衰颗粒细胞中的研究进展梁竞文㊀历㊀凯㊀孙丽英㊀张宇驰㊀葛鹏玲摘㊀要㊀mi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㊂研究表明,miRNA 在细胞分化㊁生物发育及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癌症㊁肿瘤等疾病中也均有表达㊂卵巢作为雌性动物的重要器官,miRNA 对卵巢基本功能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类固醇生成㊁排卵及黄体发育等,其与靶基因之间的关系提示着疾病可能的治疗手段㊂另外,由于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参与卵泡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故研究其在卵巢疾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㊂并且颗粒细胞加速凋亡提示了卵巢早衰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近年来众多学者聚焦于探讨miRNA 是如何在颗粒细胞中发挥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㊂本文就miRNA 在卵巢早衰颗粒细胞中的研究展开论述,以期为后续卵巢早衰疾病的发病机制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㊂关键词㊀卵巢早衰㊀miRNA㊀颗粒细胞中图分类号㊀R711.75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DOI ㊀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3.006㊀㊀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40岁以前出现的闭经现象,表现为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㊁月经不调㊁闭经㊁不育和围绝经期综合征,这种情况可能会对生殖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与遗传因素㊁病毒感染㊁自身免疫性疾病㊁代谢性疾病㊁医源性损伤等有关[1,2]㊂患者出现围绝经期潮热盗汗㊁性欲减退㊁阴道干涩㊁失眠㊁月经减少㊁稀发,甚则不孕的一系列症状,同时伴随体内雌激素(estrogen,E 2)降低,卵泡刺激素(follicu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升高,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升高或不变[3]㊂现代医学认为POF 的相关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寻该病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㊂在治疗方面,激素代替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另外还有诱导排卵㊁卵巢移植或一些联合治疗等,研究表明HRT 能预防骨质流失并促进心血管健康,但也有资料表明激素治疗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而且可能有增加卵巢癌或其他疾病的风险,这一点仍待考证[4,5]㊂在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是复杂的,它是由原始卵泡经过初级卵泡㊁次级卵泡及窦卵泡从而进一步发育成熟直至排卵或闭锁的[6]㊂由于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的凋亡导致了卵泡闭锁,因此GCs 功能障碍也许会是POF 可能的病理特征之一[7]㊂GCs的作用也引发了研究卵巢相关疾病的重要性,加之miRNA 在组织发育和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在探讨POF 发病机制方面开始有学者聚焦于GCs中miRNA 的研究,寻找可以调节POF 中GCs 功能障碍的miRNA 也会为改善POF 患者提供新的范例㊂故本文将对miRNA 在POF 颗粒细胞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㊂一、miRNA 在卵巢中的作用微小RNA(microRNA㊁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改变其表达水平关联多种病理状况㊂它们通过与靶基因3ᶄUTR 中的互补序列结合而引起mR-NA 变性或基因沉默,从而导致基因表达的转录抑制㊂miRNA 还可能控制了生殖内分泌功能,并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卵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在类固醇合成中,miRNA 还与性腺体细胞㊁颗粒细胞的功能调节有关㊂据估计,miRNA 可调节70%以上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翻译,并参与增殖㊁分化㊁凋亡㊁发育等㊂在POF 潜在的机制中,对蛋白质编码遗传因子的研究最为深入,然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在基因组中的占比非常少,所以基因组的非编码部分在之前的研究中已被认为是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对人体的发育㊁生理和疾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㊂研究最㊃22㊃多的非编码区类别的典型示例即是miRNA,并且miRNA在卵巢中的研究与探索逐渐增多,高通量与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已找寻了大量相关的miRNAs,这也揭示了对卵巢基本功能存在的影响㊂研究揭示了几种miRNAs在不同物种卵巢中的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在卵巢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㊂miR-23a㊁miR-27a㊁miR-22-3p㊁miR-146a㊁miR-196a㊁miR-290-295㊁miR-423和miR-608等都可能与POF 有关㊂对哺乳动物卵巢中这些miRNA的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㊁筛选和基因本体论分析也可以确定生物学过程和途径或分子网络,包括细胞周期㊁细胞间信号转导㊁细胞生长增殖等㊂miRNA在卵巢中作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Dicer 进行的,Dicer是核糖核酸酶Ⅲ(RNaseⅢ)家族成员,其能在RNA干扰(RNAi)途径中发挥作用,将长的双链RNA切割成小RNA,这其中就包括miRNA㊂当非编码序列由RNA聚合酶Ⅱ和RNaseⅢ家族成员Dro-sha和Dicer处理时,会生成成熟的miRNA㊂Dicer对于卵母细胞的生长㊁发育以及对激素信号的响应是必不可少的[8]㊂Otsuka等[9]研究证明了由于亚型突变导致的Dicer表达减少以及由于卵巢血管生成缺陷和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的不孕等现象㊂但Dicer作为miRNA生物发生所必需的进化保守的关键因素,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对GCs等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㊂因此,研究Dicer在GCs中的功能也许可以深入了解miRNA在GCs中的作用㊂二㊁颗粒细胞(GCs)与卵巢早衰(POF)由于POF的机制尚未查清,因此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其机制及可能的延缓方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原始卵泡的耗竭与成熟卵泡的质量,二者提示了POF 可能的机制㊂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卵母细胞的增大,使得周围的颗粒细胞由原始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一层立方状的颗粒细胞分裂成为多层立体状细胞层㊂由于从原始卵泡到成熟卵泡的转变涉及了GCs的分化和功能转化,因此,GCs与卵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协调卵母细胞的成熟至关重要㊂卵母细胞通过一些激活因子的分泌协调GCs的增殖和分化,GCs也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因子㊂另外,卵泡的闭锁主要是由GCs凋亡引起的,GCs还可以通过分泌AMH㊁FOXL2等调控原始卵泡的激活㊂因此,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对于改善POF起着重要作用,在细胞凋亡中,Bcl-2家族与caspase家族的重要性是显著的,另外FAS通路与TNF通路等都可以介导凋亡,通过检测相关蛋白的作用对于疾病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㊂GCs中miRNA的表达可能对卵泡生成和卵巢类固醇生成中涉及的特定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㊂研究表明,miRNA参与控制了卵巢类固醇P 和E2的释放[10]㊂miRNA的表达差异可能解释了异常的卵泡发育,这也有助于鉴定与该表型有关的途径㊂三㊁miRNAs在卵巢早衰(POF)中对颗粒细胞(GCs)调控作用的研究1.miRNAs通过参与GCs激素途径调控POF:在卵巢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判定病变情况,包括雌二醇(E2)㊁黄体激素(LH)㊁卵泡刺激素(FSH)等㊂有研究表明,卵巢中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仅在GCs中表达,这对于它们的增殖㊁生长㊁功能和分化至关重要㊂经过FSH处理可以诱导GCs中100多个基因的表达[11,12]㊂FSH诱导的TGF-β途径调控已在不同哺乳动物物种的GCs中得到证实,例如人和大鼠等㊂另一方面,TGF-β信号转导与叉头盒L2蛋白(FOXL2)共同调节FSHR,因而影响了卵泡中GCs正常增殖和分化等功能㊂在卵泡形成过程中, FOXL2与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自分泌调节机制发挥了涉及细胞内FSHR转录和GCs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激活素A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等[13]㊂另外,在卵泡发育过程中,FSH还增强了GCs细胞中孕酮的产生㊂Yao 等[14]证明了在FSH诱导的大鼠卵巢GCs孕激素分泌过程中,miR-29a和miR-30d显著下调,这表明它们可能对孕酮的合成有影响㊂FSH介导的作用除其他信号级联反应外,还通过3ᶄ,5ᶄ-单磷酸(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途径完成㊂由此可见,miRNA可通过与GCs中的FSH途径相互作用来调节GCs增殖㊁激素分泌以及分化等㊂GCs中miRNA的表达也可能对卵泡生成和卵巢类固醇生成中涉及的特定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㊂FOXL2序列和哺乳动物表达的高度保守性提示了在卵巢发育和功能中可能的关键作用,FOXL2还参与了炎症㊁细胞凋亡㊁活性氧代谢等㊂叉头L2蛋白(FOXL2)在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并通过转录调控靶基因来参与类固醇的发生,研究发现miRNA-133b 可以通过靶向STAR和CYP19A1下调FOXL2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并且促进了颗粒细胞中雌激素的合㊃32㊃成,这为改善POF患者E2激素的下降提供了可能性㊂除去促性腺激素㊁类固醇和其他多种生长因子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外,卵泡的发育还应该受到来自不同细胞的不同信号的调控,GCs中分泌的激素也受到另外一些miRNA的影响,研究表明,miR-144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的表达来抑制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E2是重要的卵泡内旁分泌调节剂,在排卵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㊁miR-375介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号通路并抑制卵泡雌二醇合成㊁miR-96靶向Forkhead box蛋白O1(FOXO1)以诱导人GCs中类固醇的产生[15~17]㊂miR-378通过靶向猪GCs中的芳香化酶来调节卵巢雌二醇的产生㊂miR-320通过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靶向E2F1和SF-1来调节类固醇的产生等㊂这些都在激素途径上起到相关的作用,后续研究也可以引起对这些miRNA的重视㊂2.miRNAs通过颗粒细胞凋亡调控POF:在构建POF模型时,常用化学药物或放射性处理来建立,如4-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物(4-vinylcyclohexene diepoxide,VCD)㊁环磷酰胺等,其中VCD可以特异性地加速小鼠和大鼠中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闭锁,直至耗尽原始卵泡㊂另外,顺铂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其因过度激活原始卵泡的缘故也常被用来诱导POF模型[18]㊂实验发现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中收集外泌体可能用于治疗顺铂诱导的POF小鼠模型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具有不同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是干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㊂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再生的潜力,干细胞疗法也被认为是潜在修复和恢复受损组织正常功能的潜在替代疗法,这也为POF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㊂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分离,培养和扩增的简便性,被认为是干细胞治疗中最有希望的接种细胞㊂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修复脊髓㊁心肌和皮肤损伤[19]㊂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恢复大鼠卵巢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抑制GCs 的凋亡[20]㊂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慢顺铂诱导的大鼠GCs凋亡㊂虽然BMSC的工作机制尚不明确,但有证据表明其衍生的外泌体中的miR-NA可以影响颗粒细胞的增长,经检测,miR-664-5p被认为是BMSC衍生的外泌体中的主要RNA, miR-644-5p在BMSC衍生的外泌体中过度表达,并通过靶向p53影响卵巢颗粒细胞的功能,另外,p53㊁p65和TGF-β之间的转录合作还调节了鼠GCs 中miRNA-224的转录,miR-224的异位表达通过靶向SMAD4刺激TGF-β1诱导了小鼠GCs增殖,目前虽尚未阐明p53在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但这些也都在通路㊁凋亡相关蛋白和一些相关基因方面为PO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㊂近年来随着化学治疗剂的研发和应用,肿瘤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㊂但相应地,由化学疗法诱发的POF的发生率也在增加[21]㊂目前,POF的治疗仍未得到有效的突破,也尚无彻底的疗法可以逆转化疗引起的卵巢结构和功能损害,miR-21作为哺乳动物中最早发现的miRNA之一,与许多细胞的凋亡调控有关,Fiedler等[22]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之前和之后4h在小鼠颗粒细胞中鉴定出13种差异表达的miRNA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iR-21可以抑制小鼠排卵性颗粒细胞的凋亡㊂有研究还通过构建miR-21慢病毒载体转染MSC并与GCs共同培养,表明miR-21在MSC中的过表达增强了对化疗诱导的POF的疗效,其修复作用的改善可能与靶向PTEN和PDCD4抑制GCs凋亡有关㊂这为改善临床上化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卵巢功能问题提供了靶向性依据并指明了方向㊂半胱天冬酶级联是凋亡的重要途径,caspase-8和caspase-9的激活会启动细胞凋亡,这会导致凋亡的执行者caspase-3裂解并降解底物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㊂研究表明,miR-146a直接靶向IRAK1和TRAF6,通过半胱天冬酶级联反应促进了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23]㊂此外,胱天蛋白酶抑制剂对胱天蛋白酶级联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弱miR-146a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㊂以上的miRNA对颗粒细胞的凋亡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㊂这些结果可能对POF的预防或治疗有很大用处,当然关于其深入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㊂四、展㊀㊀望miRNA作为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广泛的参与正常状态和患病状态[24]㊂单个miRNA可以抑制数百甚至数千个基因,并且单个基因也可以被多个miRNA调节[25]㊂现在的研究热点也开始聚焦于miRNA过表达或沉默及其与相关靶基因或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疾病可能的治疗手段㊂关于POF,未来对miRNA在生理性和功能性排卵中作用的研究也会为不育和其他卵巢疾病提供新㊃42㊃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由于颗粒细胞在POF机制中的重要性,系统地鉴定GCs特异的miRNA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与卵巢疾病有关的潜在机制㊂本文主要描述了miRNA在颗粒细胞中的作用,以及miRNA在GCs中表达的研究,并通过靶向特定分子调节各种信号转导途径(例如TGF-β㊁FSH㊁激素以及细胞凋亡相关途径等)直接调节卵巢卵泡的正常发育和功能[26]㊂许多有关GCs在正常卵巢发育中的功能以及生殖系统疾病,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和卵巢早衰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临床研究和临床前动物模型获得的㊂因此通过这些模型和实验找寻大量相关的miRNA进行研究就尤为重要,对miRNA靶向性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也将为正常GCs发育的机制以及这些具有不同GCs表型的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㊂但尽管如此,调控POF期间miRNA 的表达和单个miRNA在颗粒细胞凋亡中的功能的信号通路仍有待阐明㊂实际上,miRNA对GCs凋亡的作用应分为两类:正调控的凋亡miRNA和负调控的凋亡miRNA㊂一方面,本文已主要说明了几种miRNA抑制GCs凋亡的机制,无论是通过靶向关键蛋白还是激素途径或影响凋亡信号通路等,都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㊂另一方面,也有miRNA作为了GCs凋亡的启动子,例如, miR-4110通过靶向SMAD2诱导GCs凋亡,miR-23a和miR-27a通过在Fas配体(FasL)-Fas信号转导途径中靶向SMAD5促进人GCs的凋亡等[27,28]㊂以上的miRNAs是否影响了对于卵巢早衰中GCs的调控作用,又是怎样进行的,这些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㊂目前,对于各种miRNA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还要更加深入和全面,作用的靶点也对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㊂文中一些miRNA也许能作为POF的诊断㊁治疗或预后标志物,甚至在POF的治疗中具有了可能的治疗靶向性,但治疗性干预仍需要深入地了解miRNA在调节对卵巢激素的生殖反应中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㊀Benetti-Pinto CL,de Almeida DM,Makuch MY.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Gynecol Endocrinol, 2011,27(9):645-6492㊀祝雨田,张副兴,丁彩飞.微小RNA在卵巢早衰中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J].中国性科学,2016,25(2):20-223㊀王亚如,苏健,狄晓倩,等.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19):3895-38994㊀Cartwright B,Robinson J,Seed PT,et al.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versus the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in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n bone mineral dens[J].J Clin Endocrino Metabolism,2016,101(9):3497-35055㊀Lee AW,Ness RB,Roman L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enopa-usal estrogen-only therapy and ovarian carcinoma risk[J].Obstetr Gynecol,2016,127(5):828-8366㊀Tu J,Cheung AH,Chan CL,et al.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in health and disease[J].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2019,10:1747㊀Liu T,Li Q,Wang S,et al.Transplantation of ovarian granulosalike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rine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Mol Med Rep,2016, 13(6):5053-50588㊀Song MS,Rossi JJ.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icer:endonuclease and enzymatic activity[J].Biochemi J,2017,474(10):1603-1618 9㊀Otsuka M,Zheng M,Hayashi M,et al.Impaired microRNA process-ing causes corpus luteum insufficiency and infertility in mice[J].J Clin Invest,2008,118(5):1944-195410㊀丛晶,王顺,张多加,等.微小RNA在女性生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8):1063-106611㊀Kim D,Johnson AL.Differentiation of the granulosa layer from hen prehierarchal follicles associated with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signaling[J].Mol Reprod Dev,2018,85(8-9):729-737 12㊀Johnson AL,Lee J.Granulosa cell responsiveness to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during early growth of hen ovarian follicles[J].Poult Sci,2016,95(1):108-11413㊀Qin N,Fan XC,Xu XX,et al.Cooperative effects of FOXL2with the members of TGF-beta superfamily on FSH receptor mRNA expression and granulosa cell proliferation from hen prehierarchical follicles[J]. PLoS One,2015,10(10):e14106214㊀Yao N,Yang BQ,Liu Y,et al.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gu-lation of microRNA expression on progesterone production in cultured rat granulosa cells[J].Endocrine,2010,38(2):158-166 15㊀Zhou J,Lei B,Li H,et al.MicroRNA-144is regulated by CP2and decreases COX-2expression and PGE2production in mouse ovarian granulosa cells[J].Cell Death Dis,2017,8(2):e259716㊀Yu CL,Li ML,Wang Y,et al.miR-375mediates CRH signaling pathway in inhibiting E2synthesis in porcine ovary[J].Reproduc-tion,2017,153(1):63-7317㊀Mohammed BT,Sontakke SD,Ioannidis J,et al.The adequate cor-pus luteum:miR-96promotes luteal cell survival and progesterone productio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7,102(7):2188-219818㊀Jang H,Lee OH,Lee Y,et al.Melatonin prevents cisplatin-in-duced primordial follicle loss via suppression of PTEN/AKT/FOXO3a pathway activation in the mouse ovary[J].J Pineal Res,2016,60 (3):336-34719㊀Eltorai AE,Susai CJ,Daniels AH.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spi-nal fusion:curr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J].J Orthop,2017,14㊃52㊃(1):1-320㊀Sun B,Ma Y,Wang F,et al.miR-644-5p carried by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targets regulation of p53to in-hibit ovarian granulosa cell apoptosis[J].Stem Cell Res Ther,2019, 10(1):36021㊀Faubion SS,Kuhle CL,Shuster LT,et al.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premature or early menopause and considerations for man-agement[J].Climacteric,2015,18(4):483-49122㊀Fiedler SD,Carletti MZ,Hong X,et al.Hormonal regulation of Mi-croRNA expression in periovulatory mouse mural granulosa cells[J]. Biol Reprod,2008,79(6):1030-103723㊀Chen X,Xie M,Liu D,et al.Downregulation of microRNA146a in-hibits ovarian granulosa cell apoptosis by simultaneously targeting 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6[J].Mol Med Rep,2015,12(4):5155-5162 24㊀Paul P,Chakraborty A,Sarkar D,et al.Interplay between miRNAsand human diseases[J].J Cell Physiol,2018,233(3):2007-201825㊀刘征.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机械张力对人皮肤RNA表达谱的影响[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26㊀Tesfaye D,Gebremedhn S,Salilew-Wondim D,et al.MicroRNAs: tiny molecules with a significant role in mammalian follicular and oo-cyte development[J].Reproduction,2018,155(3):R121-R135 27㊀An X,Song Y,Hou J,et al.Chi-miR-4110promotes granulosa cell apoptosis by targeting Sma-and Mad-related protein2 (Smad2)in the caprine ovary[J].PLoS One,2017,12(7): e18116228㊀Nie M,Yu S,Peng S,et al.miR-23a and miR-27a promote hu-man granulosa cell apoptosis by targeting SMAD5[J].Biol Reprod, 2015,93(4):98(收稿日期:2020-09-28)(修回日期:2020-10-09)(上接第21页)15㊀Mohamed HT,El-Husseiny N,El-Ghonaimy EA,et al.IL-10cor-relate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carboxypeptidase B2and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in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the potential role of tumor in-filtrated macrophages[J].Curr Probl Cancer,2018,42(2):215-230 16㊀王军,袁纯辉,孙红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E6蛋白通过外泌体传递热休克蛋白70调控巨噬细胞介导宫颈癌细胞增殖㊁侵袭和迁移[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0,40(7):538-546 17㊀Mulder R,Banete A,Basta S.Spleen-derived macrophages are readi-ly polarized into classically activated(M1)or 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2)states[J].Immunobiology,2014,219(10):737-74518㊀Mantovani A,Sozzani S,Locati M,et al.Macrophage polarizatio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s a paradigm for polarized M2mono-nuclear phagocytes[J].Trends Immunol,2002,23(11):549-555 19㊀Yang W,Lu YP,Yang YZ,et al.Expressions of programmed death (PD)-1and PD-1ligand(PD-L1)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are of prognostic value and associated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statu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7,43(10):1602-161220㊀Sierra-Filardi E,Nieto C,Domínguez-Soto A,et L2shape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by GM-CSF and M-CSF:identification of CCL2/CCR2-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J].J Immunol, 2014,192(8):3858-386721㊀Rametse CL,Adefuye AO,Olivier AJ,et al.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files of semen influence cytokine responses of cervicovaginal epithelial Cells[J].Front Immunol,2018,9:272122㊀Chen XJ,Wu S,Yan RM,et al.The role of the hypoxia-Nrp-1axis in the activation of M2-lik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 the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cervical cancer[J].Mol Carcinog,2019, 58(3):388-39723㊀江懿佳,王青青,刘杨.PD-1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其功能的调控[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7):2165-216824㊀De Nola R,Menga A,Castegna A,et al.The crowded crosstalk between cancer cells and stromal microenvironment i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biological pathway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J].Int J Mol Sci,2019,20(10):240125㊀Gordon SR,Maute RL,Dulken BW,et al.PD-1expression by 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hibits phagocytosis and tumour immunity [J].Nature,2017,545(7655):495-49926㊀Abu-Rustum NR,Yashar CM,Bean S,et al.NCCN guidelines in-sights:cervical cancer,version1.2020[J].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0,18(6):660-66627㊀Krishnan V,Schaar B,Tallapragada S,et al.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 gynecologic cancers[J].Gynecol Oncol,2018,149(1): 205-21328㊀Li Y,Huang G,Zhang S.Associations between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M2macrophage counts and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vasion patterns[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7,139(3):346-351 29㊀Kawachi A,Yoshida H,Kitano S,et al.Tumor-associated CD204+ M2macrophages are unfavor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uterine cervi-cal adenocarcinoma[J].Cancer Sci,2018,109(3):863-87030㊀Saito T,Berens ME,Welander CE.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human recombinant gamma-interferon on tumor cells in a clonogenic assay [J].Cancer Res,1986,46(3):1142-1147(收稿日期:2020-09-29)(修回日期:2020-10-03)㊃62㊃。
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受损的研究进展(全文)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不同胚层的功能细胞,自体移植可修复受损组织、改善组织器官功能。
目前在各系统疾病尤其是退行性疾病和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备受重视,被认为是解决这类疾病的新希望。
生殖系统疾病多因功能障碍或结构受损导致生殖能力减弱,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生殖器官功能,恢复生育能力,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现就生殖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卵巢早衰(POF)POF以卵巢功能过早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生殖激素检查多表现为雌激素水平降低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难以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而多种来源干细胞治疗POF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成为临床治疗POF的理想选择。
Chen等的一项针对干细胞治疗POF的荟萃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多种来源干细胞包括人脐带MSC、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源自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PSC)的卵巢颗粒样细胞、人羊膜上皮细胞、人脐带血单核细胞、人子宫内膜MSC、骨髓来源的MSC、皮肤来源的MSC及microRNA-17-3p 转染的人诱导的PSC,其干细胞移植均可以增加POF模型动物的卵巢重量,平衡血清激素水平,增加妊娠次数以及恢复生育能力,显著改善了POF模型动物的卵巢功能,证明了干细胞移植治疗POF的潜力。
推测干细胞的疗效可能归因于干细胞的分化、归巢和旁分泌功能。
-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2016 年有研究人员将BMSC移植到10例POF患者卵巢中,数月后患者的Edessy卵巢储备评分(EORS)均有所改善,2例恢复月经,且有1例在11 个月后怀孕并分娩健康足月婴儿。
Gabr等的一项针对30 例POF患者的实验中,有26例在移植了自体BMSC后雌激素、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上升,FSH水平下降,其中18例重新排卵,且有1例自然妊娠。
而在动物实验方面,Mohamed 等对化疗诱导的卵巢功能衰竭模型小鼠的卵巢内注射干细胞,结果发现小鼠卵巢激素水平和卵泡发育均有所改善。
DOI:10.12280/gjszjk.20200406伏玉洁,孙小燕,张学红△【摘要】由于社会角色转变,女性生育延迟现象明显,女性生育力的降低显著早于全身机体的衰老,卵巢储备一般在35岁开始下降。
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伴高促性腺激素及低雌激素为特征,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基础,不同模型制备特点不尽相同。
本文就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研究中,常见啮齿类动物模型,如免疫反应、放化疗、连续超排卵、D-半乳糖诱导和基因编辑等模型的制备方法、特点及判断标准进行综述,为探索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动物;化放疗;基因;排卵诱导Animal Model of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FU Yu-jie,SUN Xiao-yan,ZHANG Xue-hong.The First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FU Yu-jie,SUN Xiao-yan);ReproductiveMedicine Hospital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ZHANG Xue-hong)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Xue-hong,E-mail:*****************.cn【Abstract】The childbearing time of woman has been postponed and the willingness decreased,with alarge trend.However,female fertility decrease is earlier than the body physiological senescence,and ovarianreserve remarkably declines from the age of35.Premature ovarian inscufficiency(POI)is a clinical syndrome ofdecreased ovarian function before the age of40,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enstrual disorder with highgonadotropin and low estrogen level.It is true that POI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Atpresent,the mechanism of POI is not clear.The POI animal model is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and the preparationways of different models are differ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characteristics and judgmentcriteria of common rodent animal models of POI,such as the models of immune,chemoradiotherapy,continuousovarian stimulation,D-galactose induction and gene editing.These models provide practical tools for researchers to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POI and to develop new therapeutic ways.【Keywords】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Model,animal;Chemoradiotherapy;Genes;Ovulation induction(JIntReprodHealth蛐FamPlan,2021,40:131-136)·综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27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18-32)作者单位:7300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玉洁,孙小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张学红)通信作者:张学红,E-mail:*****************.cn△审校者卵巢是女性主要的内分泌和生殖器官。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刘麒薇;张俊辉;杨袁;王金娟【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4(28)7【摘要】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初探线粒体自噬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连续注射20 d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10^(6)),治疗后连续10 d取阴道内分泌物检测小鼠的发情周期。
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卵巢组织病理学评估,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组织中线粒体自噬反应。
结果与结论:(1)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中出现了处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等各阶段的卵泡,而且可见黄体组织,说明小鼠排卵功能明显改善;(2)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3)未经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长期处在动情期,缺乏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经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恢复到正常水平;(4)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组织中的线粒体自噬明显减少;(5)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内分泌紊乱,促进排卵,这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
【总页数】6页(P1015-1020)【作者】刘麒薇;张俊辉;杨袁;王金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妇科微创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湖南省长沙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R318.08;R714.147【相关文献】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胶质瘤:作用机制、安全性和未来应用前景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 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3.滑膜组织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延缓卵巢衰老及防治老年痴呆和抑郁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谭骏,边曙光,李崧,訾聃,张凤宁,舒贤斌
申请号:CN202010677017.6
申请日:20200714
公开号:CN111643526A
公开日:
202009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延缓卵巢衰老及防治老年痴呆和抑郁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该制剂包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该方案可解决单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等更年期症状的效果有限的问题。
本方案的制剂可以应用于卵巢早衰的治疗和预防以及美容美体中,并可用于防治围绝经期痴呆和抑郁等。
申请人:贵州金元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医科大学
地址: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南岳路25号2栋2单元附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的卵巢早衰
谭丽1,2 ,毛熙光钟影2 ,刘敬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修复卵巢早
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f POF)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0 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他20只大鼠建立POF 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和h∪CMSCs移植组(10只)。
观察各组大鼠卵泡情况和卵巢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ELlSA法检测血清中E2、FSH X AMH N ROS S 8-0HdG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ODI 及UCP2的蛋白变化。
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上升,而生长卵泡数量下降(均P<0.05) , h∪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下降,而生长卵泡数量上升(均P<0.05);卵巢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MSCs移植治疗后,大鼠卵巢细胞出现细胞核,核膜逐渐恢复,出现少量细胞器;ELISA结果显示:
h∪CMSCs移植组血清LH S FSH水平、ROS和8- OHdG生成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h∪CMSCs移植组E2水平明显上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Z模型组免疫组化UCP-2、SODI阳性细胞数增加,而h∪CMSCs移植组∪CP-2s SODI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SOD1、UCP-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増加(P<0.05),经过h∪CMSCs移植治疗后,SOD1、UCP-2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o 结论h∪MSCs移植可通过降低SODI及UCP-2的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最终达到修复卵巢功能的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