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2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课堂笔记一、课堂笔记第十二课《寓言二则》分别讲述了《矛与盾》和《郑人买履》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通过简单的情节,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在《矛与盾》中,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在卖盾的时候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什么矛都刺不穿。
然而,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他却又夸耀自己的矛,说自己的矛能穿透任何盾。
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让人感到十分滑稽和可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而在《郑人买履》中,讲述了一个郑国人去买鞋子,却一直忘了带尺码。
他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脚的大小是固定的,不需要量尺寸。
结果,他买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既浪费了钱又失去了舒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事,不能死守过去的经验或者教条。
这两则寓言虽然情节简单,但是寓意深刻。
它们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常犯的错误和缺点,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二、知识点梳理1. 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
2. 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包括简单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3. 理解两则寓言中的寓意,能够从中提炼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4.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寓言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解析1. 掌握生字生词:本课出现了一些生字生词,如“矛”、“盾”、“夸耀”、“教条”等,需要学生认真读写和理解。
2. 理解寓言寓意:寓言的寓意往往深刻而含蓄,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和体会。
在阅读寓言时,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关键细节,从中领悟故事的深层含义。
3. 口头表达能力:复述寓言故事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学生要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故事情节和寓意表达出来,做到简洁明了、生动有趣。
四、学习建议1. 做好课前预习:提前预习课文,掌握生字生词,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理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和寓意方法。
3. 多读多练:多读寓言故事,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练习复述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寓言二那么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导字义,感知课文。
2、频频朗读,领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实的美。
3、理清思路,提升阅读能力。
教课要点、难点:娴熟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课、教具准备:资源包 : ( 检索到的教课设计、课件、课利用的资料信息,介绍学习资料。
相关庄子墨子的资料。
准备收集相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
)教课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自欺欺人??背道而驰?等。
今日,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
你认识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畅、读流利。
3、再读读译文。
频频朗诵,把文章读流利。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领会到什么?联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心旷神怡,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老婆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领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四、明确寓意,联系实质谈遇到的启迪。
1、小组议论:(1〕相同是皱眉捧心,为何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实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沟通议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不确实质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累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诵领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
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
寓言二则教材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
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
你了解庄子吗?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小组讨论:(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作业:背诵《东施效颦》第二课时一、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