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302.37 KB
- 文档页数:4
胃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影响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并提出预防胃癌的建议。
一、饮食习惯和胃癌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病的主要生活方式因素之一。
过多摄入含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炸薯条、油炸食品等,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此外,饮食中过多的盐腌制食品和烟熏食物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增加患胃癌的可能性。
相反,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可以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二、抽烟和胃癌吸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
因此,戒烟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酗酒和胃癌过度饮酒也是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增加胃癌的风险。
酒精还可以抑制胃中的维生素吸收,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代谢,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要预防胃癌,应适度饮酒或者不饮酒。
四、慢性病和胃癌慢性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等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这些疾病长期存在,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
因此,及时治疗慢性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也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五、环境污染和胃癌环境污染也被认为是影响胃癌发病的环境因素之一。
长期暴露在重金属、农药、工业废水等有害物质中,会对胃黏膜产生直接损害,增加胃癌的风险。
因此,减少环境污染对胃癌预防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胃癌发病有重要影响。
通过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和高盐食物,适度饮酒、戒烟以及及时治疗慢性病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对于胃癌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胃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共同为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而努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115·临床研究·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吴英琼,范小莉 (四川省宜宾市二医院 胃肠肛肠疝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质量的评定、患者的生活情绪。
结果晚期胃癌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38.71±18.89),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营养状况、临床症状等。
此外,对患者的生活背景进行调查后发现,具有亲人、朋友陪伴的患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结论熟悉并掌握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护理,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癌晚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32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0950 引言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位于消化道首位,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虽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研技术应用到了癌症的治疗上[1],但是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仍然为广大患者带来不可言语的痛苦,尤其是胃癌晚期的患者,长期的放疗和药物治疗,使他们疲于应付的同时,化疗的副作用以及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也增添了其生存下去的烦恼[2]。
目前,有研究表明,增加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并针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和护理,在提高患者精神状态的同时,还可以延长其生存时间。
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2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发病率世界领先,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尽管近年来,胃癌的治疗及预后有了明显提高,但治疗结
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晚期,疗效并不明显。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胃癌的发病、病理、诊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信息,加强胃癌的研究和治疗,提高胃癌病人的生活
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进行多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胃癌病人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影响胃癌病人生存的主要因素,为胃癌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并对胃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指标:研究指标包括生存状态、年龄、性别、诊断时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方式、放疗、化疗等。
3. 研究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和生存期,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筛选,筛选出主要协
同作用的因素。
四、预期结果:
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胃癌病人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胃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出新的思路,使治疗更加科学化,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于患者化疗3个周期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统计相关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可能影响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结果 8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平均EORTC QLQ-C30评分为(55.25±5.23)分。
家庭月收入<5000元、营养不良、乐观水平低下、社会支持度低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低于家庭月收入≥5000元、营养良好、乐观水平良好、社会支持度良好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5000元、营养不良、乐观水平低下、社会支持度低是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差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差受家庭月收入<5000元、营养不良、乐观水平低下、社会支持度低下的影响。
【关键词】胃癌;化疗;生活质量;营养状况;乐观;社会支持度手术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方式,可通过切除病灶来阻碍疾病进展。
为强化治疗效果,胃癌患者术后常辅助化疗来强化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
但疾病的折磨以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增加胃癌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患者丧失继续化疗的信心,不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
而尽早明确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危险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赣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胃癌的生活质量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
胃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胃癌的生活质量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胃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胃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这些治疗方式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表现为:1. 营养不良:胃癌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2. 身体疲惫: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导致身体疲惫,缺乏精力。
3. 心理压力: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如何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营养支持: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营养支持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适当补充营养剂等。
2. 运动康复: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导致身体疲惫,缺乏精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康复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康复。
3. 心理疏导: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具体措施包括: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结语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从营养支持、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增高。
晚期胃癌患者常常存在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
质量进行探究,了解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使用生活质量问卷、情感问卷等工具,对晚期胃癌患
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包括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期刊、
会议论文等,了解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
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等,分析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将分析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期成果将包括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描述性分析、影响因
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等。
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探讨晚期胃癌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为晚期胃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作者:严志瑜崔巍等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分析胃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胃癌晚期患者178例。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结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总体生活质量得分(37.6±16.4)分。
50~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人、干部、已婚、城市的患者,ⅢA期、手术、接受化疗、无并发症、无疼痛、完全知情的患者得分较高。
疼痛程度、病理分期、文化程度、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论肿瘤的分期、疼痛程度、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影响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胃癌;晚期;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04-03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随着环境的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等诸多因素,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疾病,在城市因疾病死亡人口中,胃癌是第一病因,在农村是第二病因。
增加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上乐观向上,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1],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比病死率和生存率更能反映患者的治疗情况。
本文选择178例胃癌晚期的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178例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91例,女87例,年龄37~79岁。
入选标准:①病理学确诊为胃癌晚期;②年龄>18岁;③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够配合调查;④能理解调查的问题并能做出回答;⑤不合并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⑥同意接受调查。
排除标准:①文盲;②神志不清,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③合并认知障碍;④不同意调查。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课题申报: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是了解胃癌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困难和需求,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开展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研究,了解其病后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评估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胃癌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调查胃癌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情况;2. 分析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相互关系;3. 提出针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干预措施和建议;4. 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调查胃癌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2)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如EORTC QLQ-STO22)进行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测量;(3)评估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得分情况;(4)采用统计学方法,如SPSS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方法:(1)建立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2)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胃癌患者的相关数据;(3)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如描述性统计、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4)对结果进行解读,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研究计划及预期结果1. 研究计划:(1)前期准备:制定调查问卷、确定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前测试等;(2)数据收集:对研究对象进行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4)结果解读: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 预期结果:(1)揭示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了解其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现状;(2)分析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胃癌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提出针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干预措施和建议;(4)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吴彩玲;孙秉赋;孙玉倩;赵佳;王风玲【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唐山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抽取280例生存期预计在6个月内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McGill生活质量量表(MQOL)中文版进行调查。
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主要经受腹痛、缺乏食欲、疲乏和恶性、呕吐四大主要症状的困扰;MQOL整体生活质量低于中间值;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存在维度和支持维度均高于中间值;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月收入、对疾病了解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性别进入回归模型( P<0.05),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整体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功能较差,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体验及被支持的感觉较强。
【总页数】3页(P1936-1938)【作者】吴彩玲;孙秉赋;孙玉倩;赵佳;王风玲【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J], 高斌斌;孙秉赋;孙玉倩;王风玲;赵佳2.临终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卢红梅;霍霞3.临终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周倩4.102例老年临终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孟喜;李艳群;付桂香;李文英;赵丽华;张昌喜;李卉;范勇;汪志红;彭雷5.102例老年临终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孟喜; 彭雷; 李艳群; 付桂香; 李文英; 赵丽华; 张昌喜; 李卉; 范勇; 汪志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300例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癌晚期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情况、医学应对、焦虑情况等,分析患者生活治疗有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疼痛程度、病理分期、营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焦虑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t = -4.427、-3.542、-5.301、3.271、2.873、-2.474、2.084、-2.079,P 18周岁;③小学及以上文化,能够顺利完成调查;④能准确理解问题并作出回答;⑤不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的慢性疾病;⑥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危重患者,甚至不清,无法回答问题;②文盲;③合并有严重的认知或精神障碍;④患者或者家属不合作;⑤死亡。
1.2调查方法1.2.1 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法、家庭住址。
1.2.2 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分期、是否手术治疗、是否放疗、是否化疗、住院次数、营养情况、并发症情况、是否对病情知情、疼痛情况。
1.2.3 生活质量采用RORTC QLQ-C30[2](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治疗进行调查,共30个条目,15个领域,5个功能领域,3个症状领域,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领域,6个单一条目。
20,30条目共分7个等级,赋分1~7分,其他条目分4个等级,从没有为1分,有一点为2分,有一些为3分,非常多为4分。
1.2.4 社会支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3]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
共有3个维度,10个条目。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
10个条目的得分和为总分,分数越高则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1.2.5医学应对采用医学应对问卷[4]对患者的医学应对情况进行调查,包括20个条目,分面对、回避、屈服3个分量表。
各条目按1~4分记分。
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目的分析胃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胃癌晚期患者178例。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结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总体生活质量得分(37.6±16.4)分。
50~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人、干部、已婚、城市的患者,ⅢA期、手术、接受化疗、无并发症、无疼痛、完全知情的患者得分较高。
疼痛程度、病理分期、文化程度、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论肿瘤的分期、疼痛程度、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影响胃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标签:胃癌;晚期;生活质量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随着环境的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等诸多因素,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疾病,在城市因疾病死亡人口中,胃癌是第一病因,在农村是第二病因。
增加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上乐观向上,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1],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比病死率和生存率更能反映患者的治疗情况。
本文选择178例胃癌晚期的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178例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91例,女87例,年龄37~79岁。
入选标准:①病理学确诊为胃癌晚期;②年龄>18岁;③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够配合调查;④能理解调查的问题并能做出回答;⑤不合并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⑥同意接受调查。
排除标准:①文盲;②神志不清,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③合并认知障碍;④不同意调查。
纳入调查的对象一般资料及赋值情况见表1、2。
1.2 调查方法1.2.1 一般人口学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所在地、婚姻情况、是否有医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