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
PLC输入、输出源型、漏型接线的区别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型plc而言,针对于PLC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公共端子COM口,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
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
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PNP),后者指的是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传感器的型式不一而足,不过一般用得最多的是两线跟三线的,两线的跟负载串联。
三线的多为开集极输出,三根线分别为正负电源和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
传感器的NPN 和PNP是根据输出晶体管的型号来的。
NPN的负载是接在正电源与集电极之间,而PNP是接在集电极与负电源之间的。
要用万用表来判断传感器的型号,需要先给它一个负载,再根据它的输出电压来判断。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PLC而言,针对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COM端,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接近开关npn,pnp区别先要搞清楚PNP、NPN 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P表示正、N表示负。
PNP表示平时为高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负。
NPN表示平时为低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高电位输出.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只是检测电路不同输出一样。
至于PLC接线,一般用NPN的较多。
但多数的日本的PLC有日本型、世界型、和通用型。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PLC而言,针对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COM端,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简介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公共端(COM端或M端)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编辑本段漏型输入漏型输入电路如图4所示,此时,电流从PLC 公共端(COM端或M端)流进,而从输入端流出,即PLC 公共端接外接DC电源的正极。
图4 漏型输入电路此图只是画出了一路的情形,如果输入有多路,所有输入的二极管阳极相连,就构成了共阳极电路。
如图5所示。
图5 共阳极电路三菱A系列PLC的AX40/41/42/50/60及Q系列的QX40/41/42等输入模块均属于漏型输入模块。
编辑本段源型输入图6所示的电路是源型输入电路的形式,此时,电流的流向正好和漏型的电路相反。
源型输入电路的电流是从PLC的输入端流进,而从公共端流出,即公共端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如果所有输入回路的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就构成了共阴极电路,如图6所示:图6 共阴极电路三菱A系列PLC的AX80/81/82及Q系列的QX80/81的输入模块均属于此类输入电路。
编辑本段混合型因为此类型的PLC 公共端既可以流出电流,也可以流出电流(既PLC公共端既可以接外接电源的正极,也可以接负极),同时具有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姑且把这种输入电路称为混合型输入电路。
其电路形式如图7所示。
图7 混合型电路作为源输入时,公共端接电源的负极;作为漏输入时,公共端接电源的正极。
这样,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来接线,给接线工作带来极大的灵活。
三菱A系列PLC的AX50-S1/60-S1/70/71/81-S1及Q系列的QX70/71/72。
PLC中漏型和源型的区别什么是源型漏型?什么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什么是线驱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挽式输出?(转)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11:00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 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
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
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
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所谓“漏型输入”,是一种由plc内部提供输入信号源,全部输入信号的一端汇总到输入的公共连接端com 的输入形式。
又称为“汇点输入”。
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公式:r≤[(ve-0.7)/ii]-ri式中:r——下拉电阻(kω)ve——输入电源电压(v)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COLOR]1、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1、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2、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漏型和源型的理解有很多用来描述数字量输入和输出的术语,"P-schaltend","M-schaltend" (德语) 和“漏型sink”,“源型”source(英语)。
下面两个表格说明了术语和指定信息之间的关系:数字量输入(24V)图. 01图. 02个人理解:电流流出为源型,电流流入为漏型数字量输出(24V)图. 03图. 04PLC输出信号板源型和漏型接线方式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PNP),后者指的是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传感器的型式不一而足,不过一般用得最多的是两线跟三线的,两线的跟负载串联。
三线的多为开集极输出,三根线分别为正负电源和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
传感器的NPN和PNP是根据输出晶体管的型号来的。
NPN的负载是接在正电源与集电极之间,而PNP是接在集电极与负电源之间的。
要用万用表来判断传感器的型号,需要先给它一个负载,再根据它的输出电压来判断。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PLC而言,针对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COM端,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接近开关npn,pnp区别先要搞清楚PNP、NPN 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P表示正、N表示负。
PNP表示平时为高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负。
NPN表示平时为低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高电位输出.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只是检测电路不同输出相同。
至于PLC接线,一般用NPN的较多。
但多数的日本的PLC有日本型、世界型、和通用型。
进入中国的多数为世界型和通用型。
可直接用NPN 型。
西门子PLC与NPN(源型)和PNP(漏型)传感器的接线说明传感器根据输出类型可以分为NPN(有人称为源型传感器)和PNP(有人称为漏型传感器)两大类;两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3个引脚,分别接24V、0V、Out(信号输出),那么西门子S7系列PLC都支持什么类型的传感器呢?西门子PLC和模块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1、西门子S7-200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S7-200系列的输入端既支持源型也支持漏型,所以既可以接NPN传感器也可以接PNP的传感器(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其他型号可以参照产品手册(如下图):2、西门子S7-200smart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S7-200smart与S7-200一样输入端既支持漏型也支持源型,所以既可以接NPN传感器也可以接PNP的传感器(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其他型号可以参照产品手册(如下图):3、西门子S7-1200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S7-1200输入端既支持漏型也支持源型,所以既可以接NPN传感器也可以接PNP的传感器。
(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其他型号可以参照产品手册(如下图):4、西门子S7-300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S7-300的DI模块很多,要具参数分需要在硬件组态中查看(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1)S7-300的大部分DI模块均为漏型(应该选取PNP型的传感器),在硬件组态时不提示源型还是漏型,就是默认为漏型的意思,如:321-1BL00:(2)S7-300的源型DI模块(应该选取NPN传感器),如:6ES7 321-1BH50-0AA0:(3)源型/漏型两用式DI模块(既可NPN也可以PNP型传感器):如:6ES7 321-1BP00-0AA05、西门子S7-1500所支持的传感器类型?S7-1500系列中现推出的DI模块有漏型,接PNP型传感器(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
如:6ES7 523-1BL00-0AA0有支持源型的DI模块,接NPN型传感器(具体接法请参考第二步)。
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源型是电流流出,漏型是电流流入。
因各品牌厂家PLC设计使用的不同,对于源型和漏型的定义也相对不同(例如三菱的定义和西门子的定义正好相反),三菱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 公共端(COM端或M端)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西门子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输入端子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PNP与NPN传感器: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0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0V相通,输出0V低电平信号;PNP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V相通,输出+V 高电平信号。
NPN和PNP输出电路和PLC输入模块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PNP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为0V,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出,从PLC的公共端流入。
PNP集电极开路输出为+V高电平,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入,从PLC的公共端流出。
总结:
源型:三菱:公共端接电源负,输入端接电源正,支持PNP传感器;
西门子: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
漏型:三菱: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常用)西门子:公共端接负,输入端接正,支持PNP传感器。
(常用)
洛克自动化。
PLC输入、输出源型、漏型接线的区别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型plc而言,针对于PLC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公共端子COM口,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
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 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
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PN P),后者指的是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 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传感器的型式不一而足,不过一般用得最多的是两线跟三线的,两线的跟负载串联。
三线的多为开集极输出,三根线分别为正负电源和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
传感器的NP N和PNP是根据输出晶体管的型号来的。
NPN的负载是接在正电源与集电极之间,而PNP是接在集电极与负电源之间的。
要用万用表来判断传感器的型号,需要先给它一个负载,再根据它的输出电压来判断。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PLC而言,针对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CO M端,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 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接近开关np n,pnp区别先要搞清楚P NP、NPN 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P表示正、N表示负。
PNP表示平时为高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负。
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源型是电流流出,漏型是电流流入。
因各品牌厂家PLC设计使用的不同,对于源型和漏型的定义也相对不同(例如三菱的定义和西门子的定义正好相反),三菱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 公共端(COM端或M端)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西门子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输入端子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PNP与NPN传感器: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0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0V相通,输出0V低电平信号;PNP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V相通,输出+V 高电平信号。
NPN和PNP输出电路和PLC输入模块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PNP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为0V,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出,从PLC的公共端流入。
PNP集电极开路输出为+V高电平,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入,从PLC的公共端流出。
总结:
源型:三菱:公共端接电源负,输入端接电源正,支持PNP传感器;
西门子: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
漏型:三菱: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常用)西门子:公共端接负,输入端接正,支持PNP传感器。
(常用)判断源型还是漏型输入,只需将plc输入点和公共点短接,如果输入指示灯亮,则为源型输入plc,plc公共点需要接0v,支持PNP传感器。
PLC中漏型和源型的区别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
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
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
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再谈PLC的漏型和源型输入输出一、漏型输入和源型输入漏型输入也可以称之为NPN型输入,源型输入也可称之为PNP 型输入,它必须要和传感器的类型相匹配,即漏型(NPN型)输入的PLC必须配NPN型的传感器,源型(PNP型)输入的PLC必须配PNP型的传感器,否则PLC将无法识别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不管是AC电源供电型还是DC电源供电型PLC,其漏型输入或源型输入是一样的,如下图:1、漏型(NPN型)PLC输入。
它的特点是低电平输入有效,也就是说,PLC在常态时,其输入继电器端子X为高电平,只有当X变为低电平时,PLC才认为有输入信号(开关量信号)。
所以,上图中NPN型传感器和那几个按钮开关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将各自的输入端X常态的高电平拉低到0V或者接近0V的低电平。
2、源型(PNP型)PLC输入。
它的特点是高电平输入有效,也就是说,PLC在常态时,其输入继电器端子X为低电平,只有当X变为高电平时,PLC才认为有输入信号(开关量信号)。
所以,上图中PNP型传感器和那几个按钮开关的作用都是将各自的输入端X常态的低电平拉升到24V或者接近24V的高电平。
二、NPN型传感器和PNP型传感器相互转换的问题当PLC选型已经确定,则其输入信号的类型也已经定了,我们无法更改,在选用外部传感器的时候必须要和PLC的输入类型匹配,但有的时候也会出错。
比如PLC是漏型输入,但是采购的传感器却是PNP型,显然无法直接使用。
实际操作时可以和传感器厂商调换正确的类型,但有时要急用或者无法和传感器厂商调换,这就涉及到NPN 型传感器和PNP型传感器相互转换的问题。
将NPN型传感器转换成PNP型传感器,或者将PNP型传感器转换成NPN型传感器,头条里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用中间继电器或者光电耦合器来实现转换,用中间继电器来实现转换,只适应于开关量变化不频繁的情况,或者说开关频率不高的情况,用光电耦合器来实现转换,要注意转换电路的绝缘和放置问题。
西门子PLC与NPN(源型)和PNP(漏型)传感器的接线,你会了吗?传感器根据输出类型可以分为NPN(有人称为源型传感器)和PNP(有人称为漏型传感器)两大类;两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3个引脚,分别接24V、0V、Out(信号输出),那么西门子S7系列PLC都支持什么类型的传感器呢?在用户手册里面可以查看各型号支持的传感器类型,有的支持漏型,有的支持源型,有的两者都支持。
NPN、PNP传感器的接线方式1、PLC输入端的类型西门子PLC输入端源型和漏型的定义:源型、漏型是根据PLC接线端子上I点的电流流向来区分的(西门子PLC与三菱PLC的定义相反,三菱PLC定义:源型、漏型是根据COM端电流流向来区分)•源型:电流从I点流出时,意为电流源头;•漏型:电流从I点流入时,意为电流流向处;2、NPN传感器接入PLC(对于西门子PLC来说是源型输入接法),电流走向:24V+----COM端----I0.0(电流从I点流出)----传感器out端----传感器0V端----0V,如下图:源型输入接线图3、PNP传感器接入PLC(对于西门子PLC来说是漏型输入接法),电流走向:24V+---传感器24V----传感器out端----I0.0(电流流入I 点)----COM----0V,如下图:漏型接线图传感器的分类1、NPN(源型):当导通时输出低电平。
当导通时,信号输出线out和0v线连接,相当于输出低电平:0V。
NPN型传感器根据安装逻辑方式不同分为3小类:•NPN-NO(常开型):不接通时无输出;接通时输出低电平;•NPN-NC(常闭型):不接通时输出低电平;接通时无输出;•NPN-NC+NO(常开、常闭共有型):两个out输出端(一开一闭)。
2、PNP(漏型):当导通时输出高电平。
当导通时,信号输出线out和电源线VCC连接,相当于输出高电平的电源线,24V。
PNP型传感器根据安装逻辑方式不同分为3小类:•PNP-NO(常开型):不接通时无输出;接通时输出高电平;•PNP-NC(常闭型):不接通时输出高电平;接通时无输出;•PNP-NC+NO(常开、常闭共有型):两个out输出端(一开一闭)。
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源型是电流流出,漏型是电流流入。
因各品牌厂家PLC设计使用的不同,对于源型和漏型的定义也相对不同(例如三菱的定义和西门子的定义正好相反),三菱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 公共端(COM端或M端)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西门子的源型输入与漏型输入,都是相对于PLC输入端子而言,电流流出则为源型,电流流入则为漏型。
PNP与NPN传感器: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0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0V相通,输出0V低电平信号;PNP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OUT端通过开关管和+V连接,当传感器动作时,开关管饱和导通,OUT端和+V相通,输出+V 高电平信号。
NPN和PNP输出电路和PLC输入模块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PNP集电极开路和三菱plc的连接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为0V,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出,从PLC的公共端流入。
PNP集电极开路输出为+V高电平,当输出OUT端和PLC输入相连时,电流从PLC的输入端流入,从PLC的公共端流出。
总结:
源型:三菱:公共端接电源负,输入端接电源正,支持PNP传感器;
西门子: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
漏型:三菱:公共端接正,输入端接负,支持NPN传感器;(常用) 西门子:公共端接负,输入端接正,支持PNP传感器。
(常用) 提示您:不管何种plc,只需将plc输入点和公共点短接,若输入指示灯亮,plc公共点需要接0v,支持PNP传感器。
如何区分PLC输入是源型输入还是漏型输入关键词:源型输入、漏型输入、NPN、PNP通常外部提供给PLC输入端的开关量有源型输入、漏型输入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是基于使用的PLC类型,所以使用的开关量器件就有所区别,如果是使用的是NPN型传感器器件,那么PLC输入一定是采用漏型输入。
否则PLC输入采用的是源型输入,使用的传感器器件一定是PNP型。
什么是PLC源型输入和漏型输入电流从输入端子流出经外部开关至公共端的输入叫漏型输入。
电流从公共端经外部开关流进输入端子的输入叫源型输入。
三线NPN与PNP输出解释NPN传感器在接近被检物体时,常开的输出端由悬浮被拉低到低电位(如直流24V的0V);常闭的输出端由低电位被拉到悬浮态。
即低电位输出。
PNP传感器在接近被检物体时,常开的输出端由悬浮被拉高到高电位;常闭的输出端由高电位被拉到悬浮态,即高电位输出。
如何区分PLC输入是源型输入还是漏型输入,本文以三菱PLC为例。
说明:在FX3U系列前的PLC控制器输入都采用漏型输入,原因是输入公共端COM在内部连接在低电位(0V)上,外部使用传感器作为开关量输入时,只能选择NPN型。
从FX3U系列开始,有S/S端子取代了输入公共端COM端子(内部输入电路进行了改动)。
S/S端子可接高电位也可接低电位,从而改变了三菱PLC控制器只能使用漏型输入的历史。
就FX3U系列及之后的PLC类型的输入是采用源型输入还是漏型输入。
怎样区分,可从以下两点得知1,从PLC的输入公共端区分如果S/S公共端连接的PLC自身的0V或外部提供的0V,即低电位。
那么PLC采用的一定是源型输入,外部使用的传感器也一定是PNP型。
反之PLC采用的一定是漏型输入,外部使用的传感器也一定是NPN型。
2,从外部使用的传感器的NPN/PNP型区分如果外部使用的是NPN型传感器,PLC采用的一定是漏型输入。
同理,如果外部使用的是PNP型传感器,PLC采用的一定是源型输入。
PLC中漏型和源型的区别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
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
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
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漏型与源型、PNP与NPN关键词:源型、漏型、PNP、NPNPLC的数字量输入模块有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源型输入方式和漏型输入方式。
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漏型(sink)指的是信号漏掉即信号的流出,而源型(source)刚好相反,指的是信号的流入,既然是根据信号的流入或是流出来判断,那么就要有一个参考点,判断电流是从这个参考点流入还是流出的,不同的PLC对于使用的这个参考点是不一样的。
三菱PLC的信号输入的接线过程中是以输入点X作为参考点,以信号从这个输入点(X点)的流入还是流出来判断是源型接法还是漏接法。
信号从X点流入称为源型接法,信号从X点流出称为漏型接法。
而在西门子PLC中以输入端的公共端M作为参考点,以信号从输入信号端的公共端(M点)流入称为源型输入,以信号从输入信号端的公共端(M点)流出,称为漏型输入。
以上图片来源于/?id=172那么它们这样接线不同体现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各个PLC厂家的数字量模块只支持这两者中的一种或者都支持,因此需要根据模块的不同决定是源型还是漏型。
•在PLC的信号输入中,我们通常会用到PNP或是NPN这两种输出类型的感应开关,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输出信号类型都不一样的。
首先搞清楚所采用的PLC输入类型,如果PLC采用源型输入,使用的传感器必须是PNP型,漏型输入则应选择NPN型。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PNP、NPN?工控中用到的传感器非常多,但可以大致分为两类:PNP(电流流出)型与NPN型(电流流入)。
无论是PNP还是NPN都是针对三极管说明的,三个极与电流正负没有关系,只与内部构造有关,区别在于电流流向不同,E为发射极,B为基极,C为集电极。
PNP与NPN型传感器一般有三条引出线,即电源线VCC、GND,OUT信号输出线。
信号线输出我们传感器的信号,可以表示为负载(比如开关,灯泡等等)一般来说,电流构成回路,所以信号线必须和VCC或GND其中的一根连接。
因此当OUT与GND连接构成回路时,此时OUT相当于正极,输出为高电平,为PNP型。
对于源型漏型的区分,三菱和西门子是相反的,所以对两个厂家的PLC分别进行说明:
一、三菱PLC
1、漏型:我们先看一下PLC的输入的接线原理,如图一所示
图一三菱PLC漏型接线原理
区分方法:三菱PLC的源型漏型要看输入端X,如果0V接的是X端,表示电流会从X端出来,就是漏型(表示电流通过X端向外漏)。
2、源型:我们先看一下PLC的输入的接线原理,如图二所示
图二三菱PLC源型接法
区分方法:三菱PLC的源型漏型要看输入端X,如果24V接的是X端,表示电流会从X端进去,就是源型(表示X端是电流的源头)。
二、西门子PLC
西门子源型漏型和三菱的正好相反
1、漏型:我们先看一下PLC的输入的接线原理,如图三所示
图三西门子PLC漏型接法
区分方法:西门子PLC的源型漏型要看公共端COM,如果0V接的是COM端,表示电流会从COM端出来,就是漏型(表示电流通过COM端向外漏)。
2、源型:我们先看一下PLC的输入的接线原理,如图四所示
图四西门子PLC源型接法
区分方法:西门子PLC的源型漏型要看公共端COM,如果24V接的是COM端,表示电流会从COM端进去,就是源型(表示COM端是电流的源头)。
总结:
1、源型:电流从参考端进去,是电流的源头,所以参考端接的是正极,就是源型
2、漏型:电流从参考端出来,是电流流出的通道,所以当参考端接负极时,是漏型
3、西门子PLC的参考端是COM端
4、三菱PLC的参考端是输入端X。
西门子分源型(PNP)或漏型(NPN)。
1,漏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出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漏型逻辑。
电流是从端子流进去的,具NPN晶体管输出特性。
2,源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入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源型逻辑。
电流是从端子流出来的,具PNP晶体管输出特性。
以正电源为例: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低电平(0V),则为漏型逻辑;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高电平(PLC、变频器等一般为24V),则为源型逻辑。
源型输入就是高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入,漏型输入是低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出。
三菱现在的FX3U是可以选择源型和漏型的。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PLC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