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导论(第二版)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784.00 KB
- 文档页数:18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平时作业1(导论、第一、二、三章)导论部分明确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宪法制度复习思考题:1、宪法的基本特征。
2、从宪法分类的角度,分析我国宪法的类别属性。
3、简述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4、试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5、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6、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有哪些?7、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8、阐述宪法对我国国体的主要规定。
9、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有哪些?10、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参与政治的权利?11、我国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复习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当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通过哪几种方式来组织和动员社会?4、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具体有哪几种类型?5、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地位形成的历史原因。
6、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自己的执政方式?7、如何处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和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8、如何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是什么?3、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关系是什么?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5、如何处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6、如何正确处理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7、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单选]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
[单选]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制臻于极盛,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单选]揭开雅典政治体制改革序幕的是梭伦[简答、论述]雅典民主制的主要内容。
(1)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对雅典全体满20岁的男性公民是开放的,每个公民都有权在公民大会上提出自己的议案和参加讨论。
国家的法令、政策和一切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结盟、赋税等都要由公民大会批准,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如有突发事件,还可临时增加,每年召开大约40次。
因此,公民大会足以讨论城邦所有需要处理的事情。
另外,公民大会的有效人数是6000人以上。
(2)议事会。
议事会是雅典最重要的统治机构。
议事会负责筹备公民大会的召开,准备和起草公大会讨论的所有议案,执行公民大会的决定,接待使者和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改组成500人议事会后,处理日常事务的权力由来自10个部落的50名成员组成一个执行委员会轮流行使,每个执行委员会的任期为一年的十分之一(35-36天),处理事务时除了这个部落的50名成员外,轮空的另外9个部落各派一名议事会成员参加,执行委员会以整个“议事会”的名义处理政务。
议事会成员的任期只有一年,并且不能再次当选,这就为其他公民敞开道路,有机会轮流来处理公共事务。
500人议事会还负有监督官员的职权(3)陪审法庭。
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整个城邦民主制度的拱顶石,它以全体公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不仅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审判机关,而且可以对各级官吏行使监察权。
法庭由各地域性部落选出的陪审员组成,任何一个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都可能被挑选担任这个职务。
陪审员最多时达6000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然后经抽签分派到各个法庭并审理各种案件。
同时,陪审法庭也对所有的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控制有三种方式:任前审查、官员在任期结束时对他的所作所为向法庭做检查和任期结束时检查账目。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第一章.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历史传承一.基本概念政治制度: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国家结构,包括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规程,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组织以及一切政治参与行为规则,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决策过程等。
特征:①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②政治制度与国家性质相适应,既表现统治者根本利益,又规定运用国家机器的基本规则③相对稳定性④其运行受社会制度其他方面及外部环境制约⑤决定统治者的统治方法⑥体现一国权力运作,政治决策及其他政治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系统:存在于一个社会系统中,是那些通过公认的权威来决定由谁以及多大程度上获得人民所珍视之物的结构和过程内容:①强调政治的结构和过程,强调各参与政治运作的要素形成了有机整体②由一系列与决策有关的互动行为和互动角色组成,相互作用与依赖二.西方政治制度的光荣遗产:⒈民主原则:民主政府,民主参与⒉共和原则:国家政治发展基于共同财富,共同利益,共同权力,权力平等⒊限权原则: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宪政主义⒋公民权利原则:公民的法律地位平等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梗概:⒈代议制:根本性制度,意味着国家权力不再属于个人,而是由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构来掌控,法律由代表公共意志的立法机关制定,在代议制基础上可能产生其他的民主制度⒉普选制:衡量一国民主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既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西方国家确定其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标准⒊多党竞争机制:确定政治竞争的基本形式,各政党通过合法竞争争取国家政权,而而国家权力通过一定的规则在不同的政权中力量中进行分配,达到广泛的政治参与目的⒋分权制横的政治建制⒌确定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以实现人的基本价值为终极目标的政治理想⒍监督制度:囊括体系内外的立体监督体系四.历史性代表事件的制度意义与成就⒈光荣革命(Glorious Revelution)⑴概说: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威廉和玛丽的入住主使英国以不流血的方式进入君主立宪制时代,遏制了詹姆士二世复辟以来的专制主义,形成了新型的“君主—议会”结构和中央权力分配置格局,开启了议会主权的先声,为责任内阁的形成及个人权利的保护辟出一系列制度创设,成为西方民主制度的榜样⑵“君主—议会”结构:自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不断上升,王权日益衰落,一系列限制王权和加强议会权力的制度设计出现,1689年《权利法案》形成了君主立宪的基本架构,议会独揽立法权并与之后的兵变法案一道确立了议会掌有军权。
第一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1、政体的含义11政体,即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通常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组织结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运行程序等。
2、议会君主制、二元君主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半总统制的含义与特征。
11议会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特征权力中心:议会(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通过全国普选产生议员,议会中多数党组阁。
)国家元首:君主(象征性的,虚位的,世袭产生,终身任职,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政府与议会关系: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多数对内阁所实行的政策提出不信任案时,或内阁向议会提出要求信任案但未被议会通过时,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议会决定本内阁的去留。
英国、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卢森堡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是真正的政权中心,宪法是钦定的。
特征(1)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2)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3)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议会制共和制含义: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特征权力中心:由普选产生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
国家元首: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政府与议会关系:政府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实行国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总统制是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又作为政府首脑,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笔记)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第一章当代西方国家宪法1、什么是宪法,宪法和一般法又有什么区别?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切法律规范的规范;宪法的内容必须体现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的原则,即限权原则,宪法还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特征。
(2)宪法和一般法的区别①规范内容有所不同宪法具有特殊的规范内容,是规范和调整国家及社会关系的法律,它主要的内容有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机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权利运作的方式,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宪法的保障制度等。
普通法律则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及社会生活某些具体的方面,普通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宪法规定的立法程序,立法原则等制定的,它通过具体规范有关国家权力的运作以实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原则。
因此,普通法的内容不能与宪法的原则相抵触②法律效力有所不同③创制与修改的程序不同2、什么叫宪政?答:宪政是一种政治秩序,即依照宪法规定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宪政的根本性质在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做出限制,同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拥有了一部宪法,不一定就实现了宪政3、如何理解宪法惯例?答:⑴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宪法内容没有具体规范的情况,对此情况需要做出某种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经过多次重复,便形成了宪法性惯例所以,宪法性惯例就是在实践宪法过程中连续反复的实践⑵宪法性惯例的特点:①它是政治实践的产物,必然适应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②实施宪法性惯例有时会出现一定的可变性4、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⑴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是针对中世纪后期盛行欧洲的“主权在君”的理论创造的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他对人性自由的崇尚以及对自由主义真诚追求,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概念,并“对人民主权”的实施设计过“直接民主”的代议制政府形式,并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当然“直接民主”的行驶在西方国家还是存在的西方国家在实践过程中也丰富了“民治政府”这一概念:①经过选民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构②建立政府对民众负责的政治机制③是实现公众对政府有效的监督主权在民原则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现代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基础,在不同国家的政治实践中,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治途径在不断开辟⑵法治主义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已经产生(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深刻阐述了建立法治社会的必要性); 洛克被认为是自由主义和法治主义的奠基人;霍布斯的“法即秩序”美国的潘恩对建立法治政府的著述十分丰富,他提出:①政府必须以人的权利为基础而立②政府的权利必须以宪法加以规范在政治制度上,法治主义体现在:①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②法制必须先知政府权力③法制必须保障公民权力④法治必须坚持司法独立法制主义原则的确立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原则,不仅如此,实施法治对一个社会道德体现的构建也是不可忽视的,法治起到规范政府政治行为的作用,为合法与非法的社会行为划定界限; 通过对非法行为特别是对政府权力机构可能出现的非法行为的应有制裁,不仅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力而且给予社会公众以最好的道德是非教育。
第一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概述一、名词解释1.宪政答:宪政是一种政治秩序,即依照宪法规定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宪政的根本性质在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做出限制,同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拥有了一部宪法,不一定就实现了宪政。
2.宪法惯例答: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宪法内容没有具体规范的情况,对此情况需要做出某种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经过多次重复,便形成了宪法性惯例。
因此,宪法性惯例是在实践宪法过程中连续反复的实践。
宪法性惯例的特点:①它是政治实践的产物,必然适应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②实施宪法性惯例有时会出现一定的可变性。
3.政治制度答: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复杂的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和国家机构;包括依据国家宪法的法律建立的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程序;包括社会一切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制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决策过程等。
4.民主原则答:民主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制度,即由民众直接参与政治过程,是从制度上对“人民的统治”这一原则的实践,由此,最初的民主概念就是公众进行直接的政治参与,直接选择管理者,并以此说明人民行使统治权力。
5.共和原则答:共和的概念是从古罗马政体的建立中产生的,共和的概念是指公共的事务,意含着国家政治发展是基于共同的财富、共同的利益和和共同的权力。
因此在共和国政体下,平民的权力是平等的,并且首先体现为政治参与权,即通过平民大会制度行使重要选举权和其他政治决定权,通过票选产生执政官、保民官等官吏,对国家行使治理的职能。
由此形成了共和的原则,既有直接民主又有间接民主。
6.限权原则答:限权就是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限权思想源远流长。
在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下,以公民大会的制度形式限制贵族的权力;在古罗马有平民大会对元老院权力的制约,保民官对其他高级官吏权力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