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表演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简单的儿童语言表演教案标题,小熊学表演。
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表演啦!你们知道什么是表演吗?表演就是通过动作、声音和表情来向观众展示故事或情感的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表演来让别人开心、感动,甚至学到一些知识呢!那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教案吧!第一课,学习基本动作。
首先,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动作,比如走路、跑步、跳跃、转圈等。
这些动作是表演的基础,我们要先把它们学会才能进行更复杂的表演。
大家可以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记得要用力、准确地做每一个动作哦!第二课,学习表情。
表演不仅仅是动作,还有表情!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我们可以通过眼睛、嘴巴、眉毛等部位来展现出我们的情感。
大家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练习,看看谁的表情更生动更传神!第三课,学习台词。
在一些表演中,我们需要说一些台词来表达角色的想法或者情感。
学习台词也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台词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记住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练习,看看谁的台词记得更准确!第四课,编排小品。
在学习了基本的动作、表情和台词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编排一个小品来展示我们所学的东西。
可以找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情景,然后把它们变成一个小品。
大家可以一起商量角色和台词,然后排练起来,最后在家长和小伙伴面前表演出来!通过这四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表演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自信,也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加油,小熊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表演吧!。
少儿口才表演课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少儿口才表演技能的课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口才表达能力,包括发音、语速、声音投射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包括肢体语言、表情、舞台表现等方面。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发音和语速的准确性。
2. 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自然流畅。
3. 舞台表现的生动和吸引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视频或音频资源,展示优秀的口才表演。
3. 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如帽子、眼镜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优秀的口才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解释口才表演的重要性。
发展(20分钟):1. 分发一些简单的台词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进行小组表演。
2. 引导学生注意发音、语速和声音投射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技巧和练习方法。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增加表演的吸引力。
4. 提供一些简单的舞台表演指导,如如何站立、如何运用舞台空间等。
实践(20分钟):1.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准备的台词,其他学生和老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和学习,分享表演技巧和经验。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表演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口才表演能力。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演讲比赛,展示他们的口才表演技能。
2. 邀请专业的演员或演讲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发音准确性、语速和声音投射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舞台表现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自然流畅程度。
3. 收集学生和观众的反馈,评估学生的表演吸引力和自信心。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他人的表演,提高自己的口才表演技能。
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少儿语言表演课程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表演的基本要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表演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地在舞台上表演。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案、教材、音响设备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表演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如拉伸运动、口语练习等,让学生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表演课做好准备。
2. 教学内容(40分钟)。
(1)基本表演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让学生了解表演的基本要领。
(2)表演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小品或情景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表演能力。
(3)表演指导。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改进表演技巧,提高表演水平。
3. 情感体验(10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 总结(5分钟)。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表演技巧?他们的表演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教学中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与表演相关的作业,如准备一个小品或情景剧的表演,或者观看一些优秀的表演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馈。
通过作业和课堂表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能力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演水平。
八、课后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表演比赛或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激发他们对表演的兴趣。
少儿表演课教案篇一:原创少儿语言表演教案公开课教案(以45分钟为上课时间设定)一、游戏:自我介绍要求: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互相介绍,交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班级,年龄,兴趣爱好??)2、引导孩子们积极举手,带着家长上台向所有孩子介绍自己,当然家长也要简短介绍自己。
3、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以及家长的优点。
目的: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减少害羞感。
训练交际能力,同时提高自我展示的愿望。
二、围团游戏做完自我介绍,同学们都互相有了第一印象。
为让他们更加熟悉有团结意识,老师安排学生一路纵队按圆形跑步前进,老师在圆内指挥,下达围团信号后(也就是几个人围成一团),立刻大声喊秒“1、2、3”(提示组团时间到),学生立刻停止移动,这样就会很好的控制游戏场面,不至于太混乱。
为控制时间,玩两到三轮即可,最后一轮安排学生每三个人围成一团,为下一个游戏分组。
三、游戏:话语接龙三四个人一组,第一人用“我、你、他”或“草、天、地”等字开头说一句话,第二人用第一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一句话,第三人用第二人话尾的字开头再说一句话,第一人再接第三人话尾的字再开头说一句话,如此反复。
比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句子接的最快最好。
(开头的字可以同结尾的字同音不同字)例:(1)草地上有小朋友在玩。
(2)玩累了,就回家练琴。
(3)琴的声音很优美。
(4)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四、团队表演游戏,分组:每三个孩子分为一组,一个念旁白,一个扮演小羊,一个扮演狼。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好。
(要求把文章打印出来)狼和小羊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后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少儿表演课教案教案标题:少儿表演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2.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表演基础知识:介绍戏剧和表演的概念,包括角色扮演、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
2. 表演技巧:教授基本的表演技巧,如声音控制、表情、动作等。
3. 剧本解读:学生通过剧本解读,理解角色和情节,并学习如何塑造角色。
4. 小组演练: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剧本排练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表演展示: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进行表演展示,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精彩的表演视频或讲述一个有趣的表演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戏剧和表演的概念,解释角色扮演、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基本概念。
3. 技巧训练(15分钟):- 教授基本的表演技巧,如声音控制、表情、动作等。
通过示范和学生互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
4. 剧本解读(15分钟):- 选择一个简短的剧本,让学生一起阅读和解读剧本,理解角色和情节,并讨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
5. 小组演练(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剧本场景进行排练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表演。
6. 表演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在课堂结束时进行表演展示,让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反馈和鼓励。
7.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的表演技巧和经验。
教学资源:1. 表演视频或故事书籍。
2. 剧本材料。
3. 道具和服装(可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演技巧的进步。
2.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包括角色扮演、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评估。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表演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2. 组织学生观看专业表演,让他们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表演技巧。
剧目表演儿童舞蹈教案第一节课,舞蹈基础训练。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第一节课通常是舞蹈基础训练。
在这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如转身、跳跃、踢腿等。
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跟着舞蹈动作,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二节课,舞蹈技巧训练。
在第二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舞蹈技巧训练,如转体、跳跃组合等。
通过这些技巧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更加有挑战性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挑战自己,感受舞蹈的激情。
第三节课,舞蹈编排训练。
在第三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舞蹈编排训练,如舞蹈动作的组合和配合等。
通过这些编排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流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展现自己,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四节课,舞蹈表演训练。
在第四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舞蹈表演训练,如舞台表情、动作表达等。
通过这些表演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展现自己,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五节课,舞蹈排练训练。
在第五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舞蹈排练训练,如舞蹈动作的整合和协调等。
通过这些排练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激动人心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展现自己,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六节课,舞蹈表演训练。
在第六节课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舞蹈表演训练,如舞台表情、动作表达等。
通过这些表演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少儿语言表演十二生肖教案教案标题:少儿语言表演 - 十二生肖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独立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习与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描述相关内容。
教学素材:1. PPT 或图片展示关于十二生肖的相关图像。
2. 关于每个生肖的故事和相关信息的阅读材料。
3. 针对每个生肖的造型和表演需要的服饰和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十二生肖的图片或PPT,并简单介绍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意义。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十二生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并询问学生是否熟悉或了解这些生肖。
主要活动:3. 分发关于每个生肖的故事和相关信息的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这些信息,准备用适当的语言表达重新讲述这些故事。
4. 分组将学生分配到十二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生肖。
5. 每个小组为自己的生肖选择一个代表,并准备表演短暂的故事或描述与该生肖相关的特点和传说。
6. 学生们于课堂上逐个表演,展示他们准备的短故事或描述。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提供反馈以加深理解和学习。
7.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声音、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等技巧来增强表演效果,并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结束活动:8. 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反馈。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帮助彼此改善他们的表演。
9.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自己的意义以及如何将这种传统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发音和肢体语言的准确性和自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故事或描述中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流利度。
3. 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十二生肖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鼓励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常见的文化符号。
2. 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他们学到的关于中国文化和十二生肖的知识。
备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案中的活动内容和难度。
小可爱幼儿舞台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舞台表演的意义和要求。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舞台表演的音乐和道具。
2. 舞台表演的服装和化妆品。
3. 舞台表演的导师和指导员。
五、教学过程。
1. 了解舞台表演的意义和要求。
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舞台表演视频,让幼儿了解舞台表演的意义和要求,激发幼儿对舞台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2. 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教导幼儿如何站姿、走姿、手势、表情等基本舞台表演技巧,让幼儿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这些技巧。
3. 排练舞台表演节目。
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或小品,让幼儿进行排练,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化妆和服装的准备。
为幼儿准备适合舞台表演的服装和化妆品,让幼儿在表演中更加专业和自信。
5. 进行舞台表演。
在幼儿园或其他场地组织舞台表演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舞台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在表演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团队中学会尊重和合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幼儿可以在舞台表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每位幼儿都能在舞台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成为小可爱幼儿园的舞台之星。
表演幼儿舞蹈完整教案幼儿舞蹈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舞蹈基本功,包括舞姿、舞步、舞蹈节奏感等。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让他们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在舞蹈表演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场精彩的表演。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舞蹈表演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舞蹈基本功,包括舞姿、舞步、舞蹈节奏感等。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现舞蹈的情感和内涵,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或活动场地。
2. 教学道具,音乐播放器、舞蹈服装和道具等。
3. 教学素材,选取适合幼儿的舞蹈音乐和舞蹈动作。
4. 教学人员,具有舞蹈教学经验和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师或舞蹈指导员。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活动。
在开始正式的舞蹈教学之前,首先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帮助幼儿放松身体,活跃气氛。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呼吸操和舞蹈动作的模仿练习等。
第二步,舞蹈基本功训练。
在热身活动之后,开始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重点训练舞姿、舞步和舞蹈节奏感,让幼儿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
第三步,舞蹈编排。
在幼儿掌握了基本的舞蹈技巧之后,可以开始进行舞蹈编排。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能力,选择适合的舞蹈音乐和舞蹈动作,进行编排和排练。
在编排过程中,要注重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舞台表现力,让幼儿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第四步,舞蹈排练。
完成舞蹈编排之后,开始进行舞蹈排练。
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多次进行排练,让幼儿熟练掌握舞蹈动作和舞蹈节奏,确保舞蹈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步,舞蹈表演。
当舞蹈排练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安排舞蹈表演。
可以选择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场所进行舞蹈表演,让幼儿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舞蹈魅力。
少儿表演课教案2、引导幼儿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
3、老师简短介绍自己,让幼儿们了解老师的背景和经验。
目的:让幼儿们了解主持表演的内容和目的,同时提高幼儿们的交际能力和自我展示的意愿。
二、主持表演游戏1、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
2、主持人轮流主持一段时间,介绍组员、表演节目等。
3、其他幼儿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主持人改进。
目的:训练幼儿的主持能力和口才,同时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表演节目准备1、引导幼儿们选择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朗诵等。
2、分组练表演,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3、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负责介绍表演节目。
目的:培养幼儿们的表演能力和主持能力,同时提高幼儿们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四、表演节目展示1、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节目,主持人介绍表演节目。
2、其他幼儿可以给予鼓励和掌声,提高表演者的自信心。
3、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幼儿们改进表演。
目的:展示幼儿们的表演成果,同时提高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五、总结1、让幼儿们回顾今天的主持表演课程,总结经验和收获。
2、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提高幼儿们的主持和表演能力。
目的:总结今天的课程,让幼儿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提高幼儿们的自我认知和表演能力。
的相声节目,让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目标:让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相声表演技巧。
第一课时1、引入:主持人模仿动画片里的经典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他们研究这门课程的原因,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3、进行形体站姿训练和XXX练,目标是让小朋友能大方简单的介绍自己。
第二课时1、复站姿,以开火车方式自报家门。
2、进行口腔操和唇齿音、舌尖中音练,通过动作手势形象的进行指导。
3、进行口才识字、绕口令练和朗诵《会叫的鞋子》,目标是让孩子能自信大方的进行朗诵。
4、进行丁字步站姿和半句练,与孩子互动,目标是让孩子能够掌握基本的口才技巧。
第三课时1、进行面部口腔操,简单复上节课的内容。
少儿表演课教案
单位:沈河区少年宫教师:宋志慧专业:表演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以饱满的情绪演绎故事情节。
2.让学生感受故事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以故事的形式去感受美好的生活。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平翘舌部分
教学难点: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具:投影仪、音乐、表演教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清点人员到位情况.
2.调整学生上课情绪。
3.提出课前要求。
二、基本功练习:
1、口型训练
2、发音练习
3、普通话训练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
快板书《大象武术班》
四、导入新课:《驼背小龙虾》
很久很久以来,在海边的一块大礁石底下,住着一只小龙虾,小龙虾长着十二条腿,爬起来比螃蟹还快呢,它还长了一对小扇似的尾巴,喜欢嘲笑别人,还爱说粗话。
有一回呀,它看见一只大海螺,在海底下慢吞吞地爬动着,它觉得好玩极了,就轻轻一蹦,跳到了大海螺的背壶上,嘲笑大海螺说:“驼背姥,驼背姥。
”大海螺不高兴地说:“去、去、去,你真不懂规矩,”小龙虾继续嘲笑说:“我就是要笑你这个驼背驼。
”它还唱到:“海螺,海螺,背着大锅,锅里有啥?一块肉驼。
”大海螺气得缩回了头,再也不理小龙虾了。
小龙虾得意极了,它整天弯着腰,弓着背,学大海螺的样子到处表演,逗得小鱼儿哈哈大笑。
过了几天啊,出了一件怪事,小龙虾的腰伸不直了,他用力一伸:“哎哟,哎哟”。
像刀割一样的疼,小龙虾赶紧弯下腰来。
小龙虾着急了,脸红了,一直红到脊梁上。
从此以后啊,它就变成了驼背红脊梁的模样了。
它呀,再也不嘲笑大海螺了。
五、教学示范
1.故事讲述,介绍剧情
2.配合眼神、表情、动作
3.分解演示
4.综合表演
六、教学指导
1.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故事。
2.指导学生带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体现故事中的意境。
3.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指出练习重点。
七、学生实践
1.全体学生轮流做一遍。
2.评选优秀的表演者。
八、课程小结,布置作业
1.点评上课情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2.表扬表演突出的同学。
3.布置课后作业,规定给老师发表演视频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