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6-肌理与应用(1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9.43 MB
- 文档页数:17
6 肌理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肌理独特的视觉特点和形式美感,掌握几种典型肌理的制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然和人工肌理的比较,探索肌理之美,以及肌理在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肌理的制作技巧和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无处不在,增加生活趣味,热爱生活。
二.重点难点重点:肌理的应用与制作方法。
难点:肌理的美感表现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每组桌面上摆有三个任务的盒子,盒子里有任务学习单及所需的材料,通过教学的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次按任务上的要求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以任务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不但体现学习任务的阶梯性,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像玩游戏似的不断地去挑战。
】活动2【导入】课堂导入任务1的探究:利用盒子里所给的材料快速创造出一幅作品。
任务盒1的材料每组略有不同:有的是钥匙和油画棒,有的是钱币和油画棒。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热身小游戏,以期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看学生是否能巧妙利用钥匙或钱币的纹理来创作作品,由此引入新课——肌理】活动3【讲授】发现肌理之美——走进肌理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很多表面有纹理的物体,比如钥匙、钱币表面的凸凹纹理,我们将这些纹理称之为肌理。
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肌理的世界,发现和感受奇妙的肌理之美。
1、什么叫肌理?从字面上理解——肌:表面。
理:纹理。
肌理:是物象表面或画面表面纹理的感觉。
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物体表面的纹理,如干、湿、细、滑、软、硬、光泽等,都称为肌理。
它源于物象表面材质的组织结构,而后被艺术家所利用,转移、生发为画面表面的材料与技法处理,成为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2、肌理的分类肌理从形态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两大类。
(1)自然肌理——是自然形成的纹理,没有经过加工所形成的肌理。
引导学生观察光影下的水纹、水滴、天空、干裂的土地、沙漠、梯田、树木、大理石、雨花石、动植物……(2)人造肌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肌理与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授课教师: 周欣达授课时间:2019年6月12日授课地点:林百欣中学演播室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学会制作肌理并运用肌理2、过程与方法: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或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秉承探索与发现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知识技能的融汇和转化。
教学重点:肌理的制作过程与应用方法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运用手中的肌理素材,制作出富有美感与情感的肌理效果兴趣点:运用丰富的肌理效果材料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并体验制作乐趣。
教学工具: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示范视频、绘画工具等。
学生:纸张、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课前两分钟:回顾点线面及色彩知识点,然后通过做小实验引入新课——肌理与应用。
二、发现探索1、摸一摸(触觉感受):桌子的袋子有些东西,想叫一位同学用手触摸一下,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感来说出物体的名称(海螺、贝壳、树叶、石头、布、陶瓷等)。
2、说一说(导出概念):肌理(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那些纹理是随机的,自然形成的。
不同的肌理会给我们不同的触觉感受、传达不同的美感。
3、猜一猜(视觉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哪些美的肌理呢总结:肌理的美表现为纹理排列的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4、想一想(思考发现):思考肌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5、试一试(技能融汇):尝试课本中的吸附制作法、拓印制作法、抗水法;并思考尝试其他的肌理制作方式。
三、设计与运用根据各个小组拿到的物品和模板进行设计,把制作的出的肌理运用在物品中。
四、展示与点评小组代表展示讲解,全班票选优秀作品。
五、整理与拓展1.学生利用学案,课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2.观察生活中的日用品,把学到的肌理制作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肌理与应用》教学设计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胡伟红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下册》第6课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初一2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欣赏与感受自然界丰富而又奇妙的肌理。
第二部分欣赏与认识人造肌理的美感与应用。
第三部分探究分析人造肌理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肌理”一词并不熟悉,但奇妙的肌理作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在探究“人造肌理”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现场示范以及视频观看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肌理独特的视觉特点和丰富的美感,掌握几种典型的肌理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观看、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自然肌理、人造肌理独特的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并运用其创作方法表达情感和美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肌理的制作过程与应用方法教学难点:肌理的美感表现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利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直观演示法:在探究分析人造肌理的制作方法,教师在课堂直接示范,帮助学生理解4、任务驱动法:参考图片,描绘肌理,进一步认识与感受及李梅。
教学用具准备:PPT多媒体教学课件、蜡笔、水粉颜料、水粉笔、磁铁学具准备:白色画纸、课本教学策略与手段:通过视频感受大自然的肌理美,借用图片观察、小组讨论、视频观看、现场示范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自然——生活去发现肌理美,感受肌理美,最后参考图片,结合背景音乐,描绘肌理,让学生对肌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