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也称为“装饰艺术”或“艺术与工艺品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艺术革命。
它不仅对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进行了颠覆,还致力于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提倡在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环境。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英国向欧洲大陆的传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早由威廉·莫里斯等人发起。
他们反对工业化对艺术的负面影响,主张回归传统工艺和手工艺的精神,追求艺术与工艺的统一。
新艺术运动在英国迅速发展,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
在欧洲,比利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艺术运动,但各国发展的情况略有不同。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追求自然之美的再现。
艺术家们用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作为主题,以流线型的曲线、柔和的色彩和形式来表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2.装饰性:新艺术运动的作品以装饰性为主要特征,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构图。
艺术家们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实用性的艺术品,如家具、陶瓷、玻璃等,使艺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平面化:新艺术运动的作品常常采用平面化的手法,强调图案、色彩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将艺术化简为视觉的享受。
艺术家们以扁平的构图和明亮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4.异域风情:新艺术运动受到非洲、东方和印度等地的艺术影响,作品中常常出现异域的图案和装饰。
这种异域风情的融合给作品增添了神秘感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5.反对传统:新艺术运动与传统艺术观念相悖,反对复制和模仿传统艺术的做法。
艺术家们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和创新,推崇艺术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展览、杂志和工作室等方式积极传播其思想和艺术观念。
他们组织了许多展览,如1888年在伦敦举办的“新艺术运动展览”,以及1895年在巴黎举办的“新艺术运动国际展览”。
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及其成就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及其成就“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1、新艺术运动的源流。
新艺术名称源于萨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于1895年12月26日在巴黎将他的“巴黎东方艺术店”改名为经营现代装饰艺术品的“新艺术画廊”。
“新艺术”之名便不胫而走,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设计运动的名称。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首先在法国展开,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至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而登峰造极,延续至1910年前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取而代之。
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之间的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
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
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
新艺术之家由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而得名:“现代之家”由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于1898年在巴黎开设称为“现代之家”的设计事务所和展览中心而得名。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新艺术运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形成,是一股以反对现有艺术传统为主题的艺术革命运动。
这一运动不仅限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还涉及到其他艺术领域,例如家具设计和装饰艺术等。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变化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一、原因1. 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日益显著。
得益于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和艺术也开始受到影响。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造就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传统的工艺品逐渐失去市场,艺术家们面临着新的创作任务和挑战。
2. 反对历史传统新艺术运动的精神核心在于反对历史的传统,认为传统的艺术风格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要。
新艺术运动反对模仿过去的艺术风格,主张创新开拓,寻求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3. 追求自由和个性新艺术运动强调艺术家的自由和个性,主张艺术家不应受制于任何传统或约束,应该自由发挥创造力,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这个意义上,新艺术运动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自由主义的运动。
二、特征1. 艺术风格新颖新艺术运动的艺术风格以新颖和别致为主要特征。
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具有异乎寻常的创新性和个性化特征。
艺术家在色彩、结构、线条、形态等方面不断尝试新的组合和表现方式,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2. 艺术表现多样化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具有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方式。
他们不只在绘画、雕塑等领域发挥创造力,还涉及到其他领域,例如装饰艺术、家具设计等。
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试图将艺术观念和美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此表达他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3. 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新艺术运动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他们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照相机、工业制造等,还注重以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艺术装饰,以此表达他们对现代文明的热爱和追求。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1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它是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反叛和创新。
这一运动最初起源于比利时,受到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和英国的艺术及手工艺的影响,并很快传播到了整个欧洲。
新艺术运动的出现源于对传统美学观念和装饰艺术的不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新的美学和生活方式。
新艺术运动强调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提倡简约、柔和的线条和丰富的装饰。
这一思想在建筑、家居、服装、家具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以“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为核心理念,推崇“整体艺术”(Art Total)的观念。
其风格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强调自然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欧洲迅速兴起,与自然主义风格的盛行不无关系。
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形式注重对东方和自然的追求,提倡自然的生态环境、自然的材料和自然的元素来丰富艺术表现,营造出一种柔和、流动的随意效果。
2.2 简洁与丰富并存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经常被描述为“简单而复杂”。
其作品通常具有简洁的线条,但却充满了细节和装饰。
强调简约、几何化的线条和清晰的形式,但同时也充满了细节,图案和结构上经常使用有机的花卉和植物的元素。
这种简约与丰富度高级的结合是新艺术运动的最著名特征之一。
2.3 精美和奢华的装饰新艺术运动重视装饰性和精美程度。
它强调表现出美的色彩和装饰,通过对线条形状、色彩、材质的创作与运用,气氛和语气来解释这种美。
它鼓励设计思维和注重细节,使装饰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3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新艺术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形式和风格。
它在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珠宝饰品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建筑方面的影响在建筑领域,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表现在房屋和公共建筑的设计和装饰上。
建筑设计重视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强调“整体艺术”的观念,以及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反叛。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班级:新闻传播1603 姓名:吴也娜学号:160200318新艺术就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瞧,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她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就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她们中间,从而受到她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瞧来,新艺术运动就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就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与憧憬兼有的情绪与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与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就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就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与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对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在这个时期,一批艺术家试图摆脱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技法,通过创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几个方面介绍新艺术运动。
一、历史背景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开始反思传统艺术的局限性,寻求一种更加自由和创新的表现方式。
二、特点 1. 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彻底的反叛。
他们拒绝模仿现实,而是以主观感受和想象力为基础进行创作。
2. 强调个人表达:新艺术运动鼓励艺术家们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体验。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作品传递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追求更加直观和真实的艺术体验。
3. 多样的艺术形式:新艺术运动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
艺术家们充分利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创造出独特而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三、代表作 1. 雅各布·冯·里斯:他是新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人类存在的探索。
他的作品《无题》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明暗处理成为了新艺术运动的经典之作。
2. 弗朗茨·冯·斯图克:他是建筑领域的杰出代表。
他提出了“艺术之美即是功能之美”的理念,将设计和实用性结合起来。
他的建筑作品以其流线型的外观和简约的设计风格成为了新艺术运动的典范。
3. 亨利·范·德·费尔德:他是新艺术运动中的一位重要设计师。
他的作品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精致的装饰而闻名,他的设计风格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对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艺术家们创造出了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我对新艺术运动中的作品的感受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班级:艺术设计0903 姓名:陈涧学号:01
学习了现在艺术设计史,我个人得到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
一步步引领着我们。
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
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
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
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2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3运用婀娜多姿的女性作为设计中的经典构成元素,大量使用如花卉,树叶等线条优美的植物与物体本体相结合。
4,有着日本木刻画的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及日本浮世绘风格。
三,总体的个人感受
这样的设计,在我看来,使当时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从大机器生产中解放出来,使人们与柔美的植物近距离接触,近乎完美的手工作品使人有身心愉悦的感觉。
它考虑了一种完整的风格,不止是在单方面设计上,新艺术运动囊括了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及海报等一系列物品的设计风格。
(如弗兰克·艾特的流水别墅,比亚兹来的海报设计等。
)
大面积的使用平坦的画面是人心境开阔。
艳丽的红黄兰三原色导致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各种不同派别的平面设计(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设计理念甚至影响了中国的设计),由于国家地区,历史背景等方面而导致了设计中的不同风格,有相对抽象的或具象的等。
但是他们之中能看得出有一种相同的大的风格。
四,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法,德,英)
1,法国
作为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地,在法国,新艺术运动在两个城市发展的最为壮盛。
一个是法国首都巴黎,还有一个是南斯市。
两者在设计领域上有一定的不同点,在巴黎主要是运用在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上,而南斯市集中表现在家具设计上。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
代表人物有艾米勒·加雷,他设计的家具中大量运用异乡植物和昆虫形状,鲜花怒放和花叶缠绕,这些构成了这些作品独特的表面装饰效果,具有象征主义的特征。
他常使用细木镶嵌工艺进行装饰,使其设计的家具精美而雅致。
勒内·拉里克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珠宝方面。
在他的珠宝设计中,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其中植物和昆虫图案最为常见,并且被处理成怪异的形式。
此外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富想象,包括仿宝石、彩金、搪瓷、不规则珍珠和半透明角。
女人体是拉里克设计中爱用的另一个主题。
珠宝上的女人体刻划细腻,栩栩如生。
还有勒内·拉里克(1860~1945)、欧仁·格拉塞(1841—1917)、图鲁斯,劳特雷克(1864~1901)皮埃尔·波那尔(1867—1947)和埃克多·基马(1867—1942)等”。
(摘自百度百科—新艺术运动)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法国新艺术运动中最具有代表的经典设计作品--埃菲尔铁塔。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1832—1923)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
设计师大胆地采用金属化设计,体现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身处工业环境下对机器生产的个人想法。
“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
”(摘自百科)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美学氛围与工业革命的时代气息的影响下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件艺术品。
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在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不得不提及的是它的地铁系统设计。
艾克多·基马,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中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应当时市政府的要求,他为巴黎地下铁道设计的地铁口,充分体现了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理念。
由各种花卉,藤蔓等一系列植物扭曲缠绕在柱子上的情态,则充分反映了当时自然主义的理念。
甚至这些入口的顶棚和栏杆都模仿植物的形状,特别是扭曲的树木枝干,缠绕的藤蔓,顶棚有意地采用海贝的形状来处理。
“入口、栏杆、标牌、支柱和电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有机体和抽象形状混合景观。
”(摘自百科)
2,德国
德国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出现的。
它得名于1896年在慕尼黑创刊的《青春》杂志。
年轻的设计家埃克曼、雕刻家奥布里斯特是其骨干。
他们设计的缀锦、封面和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被广泛地应用。
此外,凡.德.维尔德和建筑家贝伦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风格设计建筑和建筑装饰。
总结:
新艺术运动作为一场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同步进行时期产生的一种艺术风格的转型。
其中有艺术家对大机器生产中大量产品的粗制滥造的抛弃,否定及迫切地想要改革;也有设计逐渐普及于工人,社会上的平凡职工等等这一系列的大部分群体,设计逐渐于纯艺的地位等同,即使做不到,设计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其地位也在一步步提高。
表现了当时的人们既对工业的一定的批判,也有一定的对工业的憧憬与渴
望的矛盾的心态。
于此同时,它逐渐强调实用的主张,从建筑扩大到瓷器,书画,海报设计等等一系列,“形式服从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工艺美术发展阶段也进入了造型简洁、装饰单纯的形式,对后来的艺术形式影响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