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同样是一个“仁”。

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

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

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处处又没说清楚。

仁在人们行为中的位置

把仁字拆开,就是二人之意。因此仁字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仁的含义应当从人们的交往中探询。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部分行为是由心灵所触动而后发出的,如喜而称赞人,怒而打骂人。这与其他由意志支配的行为有迥然之别(如饿了要吃饭,冷要穿衣服,这些行为是由意志支配的,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这就是论语中“道不远人”的意思。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只要人们想要仁,仁就会来。这告诉人们,仁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主观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论语里只有一处说到:仁者爱人。只是单单一个爱字却并不能说清仁的全部含义。如果仁只是爱,那么论语与其他那些上纲上线的道德文章就并无两样。但除了爱人之外,孔子再也没有对仁做出综合性的论断,他所说的仁是“克己复礼”等等解释都是针对弟子们的弱项所做的宣教,并不是对仁字的哲学解释。

仁字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一句话中窥测出来: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撇开不谈。为什么我说这句话很重要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是论语的纲要。它道出了孔子道德哲学体系的骨架。从这句话的排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给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的位置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首先是知,这个知有两个意思,一是知道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仁,其次,这个知本身就是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仁的源头。我们知道,道德是人独有的东西,它首先包含的是思维。只有思维,才会有仁。关于思维是仁的组成部分这个含义,孔子在论语中多处都有透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人通过思维得到仁还不过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上面说的仁能守之。守仁即是说,将知道的仁保持在行动上。孔子认为,人的境界是非常不稳定的,尤其是在行动上。有的人有时很崇高,有时又很庸俗。论语里孔子感叹:即使是颜回,也只是三月不违仁,其他的能保持个把月就算不错了。这就是说仁是必须要守的,而且这个守要体现在行动上。人通过思维知道了仁之后,要通过行动上的坚守保持住仁。

第三步是庄以莅之。意思是仁体现在行动上时要与内心情感一致。也就是说,行动要与内心的情感一致。《中庸》上说,行动是情感的表现,“发而皆中谓之和”。所谓的和就是悲伤的时候有悲伤的举止,高兴的时候有高兴的举止。行动的表现要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即使内心充满了仁,也“民不敬”。魏晋时期的阮籍等人就是如此,他们当然懂得儒家学说,也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故意搞的乖张搞怪。阮籍的妈死了,阮籍正在下棋,死都不肯去收拾他妈妈的后事,等到母亲下葬时,他吐血数口而大哭。他还和邻居的一个女人睡在一

起,但是他们之间并无不正当关系。因此,如果按照仁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说法而言,阮籍应该是一位仁者,因为他的内心与仁是一致的。但在孔子看来,他只做到了前两步,属于“民不敬”的范畴。

第四步就是动之以礼了。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第四步就达到善的境界了,也就完美了。为什么孔子说要按照礼来行动呢?这是因为人的内心状态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是不是符合仁只有你知道。儒学中把这种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无从知道的地方叫做独,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谈到。既然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者呢?这就需要看他的行为了。但是每个人表达内心的行为风格是不一样的,那么人们如果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代表仁呢?这就需要礼了。礼是表达仁的语言,也就是说礼是一个地方的居民表达仁的共同方式,就像我们说话的语言一样,我们都把人叫做人,把猪叫做猪。如果你不懂语言,叫别人叫猪,对方就会恼怒。虽然你像表达的意思是把别人叫做人,但是你的语言别人无法理解。如果你走进回族,你送一块猪肉给回族同胞表示你对他们的尊敬,其结果同样与我们上文说把人称之为猪一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当你的行为发自内心的仁,然后又符合这个地方的礼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从你的行为中探知你内心的仁,自然而然也会对你回报仁。做到这一点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完美境界。当然关于礼与仁的关系,孔子说的是非常清楚的。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化。二者皆有固然是好,若只有仁而无礼则引起他人误解,若无仁而只有礼,那便是虚礼。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提要钩弦说出了整个论语的提纲:首先是知,然后是守仁,然后是庄莅,然后以礼。这是一个君子贤人与人交往的全部流程,四大环节缺一不可。这句话在论语中并不是孤立的,孔子关于这个方面说过很多,只是这句话说的最全。除了这句话之外,孔子还说:“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