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病因和发生机理
常见病因: 1、神经因素 ① 交感N占优→提高异位点自律性
迷走N占优→降低窦房结兴奋性 ② 吸烟、喝酒、疲劳、饱餐后。 ③ 精神刺激、神经衰弱等 ④ 内脏神经反射:插管、胃肠道疾病。
2、心脏方面: ①心肌炎症 ②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缺氧,局部坏死。 ③心肌中毒性损害 ④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 ⑤心肌的机械性刺激 ⑥心脏瓣膜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
determination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ec每1大格=0 Nhomakorabea2sec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心电图特征:
ST对应性抬高 T波高尖 U波倒置 心律失常
(2)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T缺血性改变 U波倒置,QT延长 左室肥大 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
定义:持久而严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引起的心
肌坏死。
(一)基本图形
缺血性T波改变 损伤性ST段抬高 坏死性Q波改变
(二)图形演变与分期
超急性期: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出现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4、急性心梗或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药物毒性反应
或低血钾时的室早,常预示可能发生室速、室颤。 5、复杂的室早(如成对出现、多源或R′onT)比简
单的室早更具严重性。 6、在左房室瓣病变、甲亢及冠心病病人中,频发、多
源性房早,常预示可能发生心房颤动。
异位性心动过速
定义:三次或三次以上异位性早搏形成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