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查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2.23 KB
- 文档页数:2
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护理常规】1.检查前(1)检查前1d进流食、检查前6~8h匀速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水溶液 2L。
(2)检查当日禁饮食。
(3)检查前30~60min口服去泡药,如二甲硅油粉2.5g水溶液50ml(或西甲硅油10ml+水 50ml)。
(4)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胶囊内镜的优势及不足,得到患者认可。
2.检查中(1)将传感器贴片准确地牢固的贴在前胸及腹部,与记录仪连接好,妥善固定,指导患者服胶囊。
(2)检查过程中注意保护记录仪防止损坏,不能脱下穿戴在身上的记录仪,不能移动记录仪及贴片在身上的位置。
(3)检查过程中不要接近电磁波信号源,不可进行剧烈运动。
(4)胶囊通过幽门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口服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检查开始后可饮水,实时监视胶囊进入小肠后可进少许固体食物,不能服用牛奶、有色饮料及菜汁。
(5)检查结束后指导患者要注意排便情况,注意胶囊是否排出体外。
3.并发症(1)胶囊滞留:这是胶囊内镜检查中最主要的并发症。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小肠憩室、肠瘘等引发胶囊滞留属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胶囊内镜在胃腔内滞留,必要时需要借助胃镜将胶囊送入小肠。
(2)肠梗阻: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消化道肿瘤或者溃疡、狭窄等,可能引发肠道梗阻使胶囊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属于疾病本身原因引起的不良后果。
(3)出血和穿孔:检查准备过程中,包括即时穿孔和迟发性穿孔。
(4)观察不充分:目前的国际临床应用表明,胶囊式内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率约为70%,因此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及漏诊率。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仍需进一步进行更多的检查。
(5)其他:误入气管;高分子材料过敏。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适当活动,防止疲劳。
2.饮食指导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
3.复诊须知检查结束后指导患者要注意观察排便情况,注意胶囊是否排出体外,如有不适随诊。
胶囊内镜注意事项及禁忌
1. 检查前注意事项:
- 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通常需要在检查前一天开始禁食,并服用泻药清空肠道。
-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胃肠道疾病史、手术史等。
- 检查前需停止服用影响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抗胆碱药、镇痛药等。
2. 检查中注意事项:
- 检查时需穿上宽松的衣服,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或佩戴饰品。
- 检查时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咳嗽等。
- 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如腹胀、腹痛等,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3. 检查后注意事项:
- 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便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 检查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以免影响胶囊的排出。
4. 禁忌:
- 严重的胃肠道狭窄、梗阻、憩室等疾病患者。
- 无法耐受肠道准备或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总之,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方便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查前、中、后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胶囊胃镜检查的护理目的探究使用胶囊胃镜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胶囊胃镜检查的4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
结果所选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胶囊胃镜检查,其中39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7.5%(39/40)。
结论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是顺利完成胶囊胃镜检查的关键工作。
标签:胶囊胃镜;消化系统疾病;胃镜检查;护理措施整个胃肠道中最难被检测的部分是小肠,也是消化道的一个盲区。
动脉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小肠镜、腹部CT及X线钡餐透视等传统的检查方法具有并发症多、定性不准确、诊断阳性率低等缺点[1]。
胶囊内镜的问世,弥补了传统检查的不足,内镜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获得小肠的影像学资料,为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提供了新途径,已逐渐被公认为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诊断方式[2]。
手术前良好的护理准备及肠道准备时决定检查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获得清晰图像、提高病变检出率的重要条件。
本院自2013年4月起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工作,所得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胶囊胃镜检查的4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6~82岁,平均年龄为(47.5±3.5)岁;患者的病因如下:疑肠息肉(3例)、腹胀查因(2例)、便血查因(2例)、排便不畅和便秘查因(2例)、疑胃肠道炎症(17例)、贫血消瘦(4例)、腹泻查因(2例)、腹痛查因(10例)。
1.2方法胶囊检查前清洁灌肠,做好肠道准备;实时监控窗口内图像是否正常,图像正常后协助患者吞服胶囊;检查过程中咩切观察胶囊内镜是否顺利进入小肠内,顺利进入小肠后,停止监控;引导患者自己查看记录仪上面的图像指示灯;检查过程中患者可以做少量运动,避免剧烈的运动,且不能撞击患者马甲上的数据记录仪;指导患者观察检查过程中的记录仪指示灯的闪烁频率是否正常(2次/s),如果闪烁停止,则表明胶囊那个的电力已经耗完,表示检查结束。
工作单位:510080广州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梁云芳: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2012-05-09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梁云芳周晓舟袁瑜摘要总结了4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
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清晰图像、提高病变的诊断率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3)02-0116-02临床上常见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和消瘦等症状,病变部位常位于小肠,这是常规消化道检查的“盲区”,部分患者虽然经过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和小肠钡餐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
由Iddan 研制成功的胶囊内镜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1]。
胶囊内镜经内置摄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体外影像工作站,医生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
本科于20011年8月引进了Given Imaging 公司的PillCam SB 系列小肠胶囊内镜,至今有48例患者顺利开展了检查。
现将胶囊内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科2009年 2011年对48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22 92岁,平均年龄51.3岁。
检查前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35例,腹痛腹泻7例,大便习惯改变5例,健康体检1例。
1.2检查方法应用Given Imaging 公司的PillCam SB 系列小肠胶囊内镜进行检查,该内镜能对直径小至0.1mm 的目标进行摄影,每秒2帧,摄影时间长11h ,可摄影出近6万帧图像。
做好肠道准备后让患者吞下胶囊内镜,借助消化道的蠕动,胶囊内镜不断向前推进直至排出体外。
检查结束即将数据记录仪中的图片信息下载到工作站,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阅图,由医生作出镜检诊断。
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及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患者中护理及配合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对83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及配合,在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应用不同护理配合措施,并记录患者心理变化和配合程度。
结果:本组78例(占93,97%)无任何不适感,能完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4例(占4.81%)稍有紧张,但能配合完成检查;1例(1.2%)较为紧张,检查过程中不愿配合肠道准备,经处理后完成检查。
结论:护理配合可缓解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紧张及不适,使其积极配合,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关键字】胶囊内镜检查;护理;配合胶囊内镜检查是把一粒小小的胶囊吞下去,方便、卫生、无任何痛苦,就能全方位的检查消化道的工作状态,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部位的病变,更适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1]。
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科对83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及配合,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41例,年龄21~78岁。
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47例,健康体检12例,腹胀11例,腹泻13例。
1.2检查方法应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OMOM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检查时间持续6~8h,在此期间通过护士有效的护理配合,顺利完成检查。
2.护理配合2.1检查前护理2,1,1正确评估2.1.1.1适应症:(1)主要用于人体消化道检查,包括: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异常;原因不明的消瘦;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肠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乳糜性腹泻或炎性腹泻)等。
(2)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部肿瘤、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肿瘤等。
小肠:小肠炎症、小肠息肉、小肠肿瘤等。
大肠:结肠炎、结肠息肉、大肠肿瘤、肠易激综合症、肠道寄生虫病等。
胶囊胃镜护理措施引言胶囊胃镜是一种无创、无痛的胃镜检查方法,通过胶囊内置的摄像头拍摄病人消化道内部的图像。
胶囊胃镜检查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胶囊胃镜检查后,病人需要进行一些护理措施,以确保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胶囊胃镜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和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在进行胶囊胃镜检查之前,病人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术前准备措施:1.饮食控制:在检查前8-12小时,病人需要禁食,以确保胃肠道清空。
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具体指导。
2.清洁肠道:病人需要使用开塞露或者进行轻度灌肠,以清洁肠道,提高检查的可视度。
3.前往医院:病人需要按照医生指导的时间前往医院,确保按时进行胶囊胃镜检查。
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在进行胶囊胃镜检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一些护理措施:1.穿着舒适:病人需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方便检查时的身体运动。
2.定时吞咽:胶囊胃镜检查过程中,病人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吞咽啫喱,以推动胶囊顺利通过消化道。
3.避免剧烈运动:在胶囊胃镜检查过程中,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胶囊顺利通过消化道。
4.医护人员陪同:在胶囊胃镜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场陪同,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5.观察病人状况: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术后注意事项胶囊胃镜检查结束后,病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到达家中:病人在检查结束后需要由家属或朋友陪同,确保安全到达家中。
2.饮食控制:在检查结束后的几小时内,病人需要暂时避免进食,以免影响胶囊移出消化道。
3.正常饮食恢复:在胶囊胃镜检查结束的24小时后,病人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避免过食或食用刺激性食物。
4.观察排便情况:在检查后的几天内,病人需要观察排便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腹痛、出血等,应及时就医。
结论胶囊胃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胃肠道疾病诊断方法,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和术后的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胶囊内镜临床检查前后的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现如今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型方式。
胶囊内镜作为近年来检查人体胃肠的一种医疗仪器,不仅更先进便捷,且准确度高,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很多人对胶囊内镜了解较少,因此如何进行检查前后护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成了很多患者需要了解的问题。
一、了解胶囊内镜1、什么是胶囊内镜胶囊内镜,也称为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做成胶囊型状的内窥镜,也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一种医疗仪器。
主要用于检查人体肠胃以及食道等部位的健康状况,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的身体情况。
受检者需要通过口服的方式将胶囊内镜吞入,内镜中置有摄像和信号传输装置。
随后借助消化道的蠕动,使内镜在消化道内进行运动,并拍摄图像,医护人员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可以了解到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
2.胶囊内镜的优缺点(1)胶囊内镜的优点:胶囊内镜小巧便捷,相比传统的胃肠镜,检查起来更加灵活易行,且检查的过程中患者无痛、无伤害,更无需充气以及使用镇静剂;胶囊内镜检查成像较为清晰,可以观察到患者整个小肠的病变情况,并且由于其小巧灵活,还能弥补普通胃肠镜检查时的盲区;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无需住院,且可以自由走动,相比传统胃镜,患者的接受度更高;该内镜是一次性使用,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并且便于教学以及临床病例的讨论,给科研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资。
(2)胶囊内镜的缺点:大多数患者服用胶囊胃镜后,胶囊会随着肠道的蠕动自行排出体外,但有极少数患者可能无法自然排出体外,从而需要借助普通内窥镜技术或是外科手术将胶囊内镜取出;此外,胶囊内镜没有活检和治疗的功能,检查时间也较长,且单次检查的费用较为昂贵,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3.胶囊内镜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症:胶囊内镜是小肠疾病的第一线诊断工具,其他检查方法阳性诊断率为40%左右,而胶囊内镜能达到70%。
当胃镜以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患者腹部仍然出现持续症状时,也可以使用胶囊内镜检查。
OMOM胶囊内镜的护理作者:许微微姜宁范一宏吕宾【关键词】胶囊胶囊内镜以其易吞服、无痛苦、图像清楚、检查范围广等长处取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胶囊内镜更适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1]。
本院2006 年3 月引进OMOM胶囊内镜,其工作原理与初创的以色列M2A胶囊内镜相同,并增加了实时监测的功能,能够及时了解胶囊在胃内的停留时刻,避免检查的失败[2]。
已检查34 例患者,无一例失败。
现将胶囊内镜的护理情形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0~85岁(平均岁)。
检查指征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9例、腹痛11例、慢性腹泻12例、体检2例。
材料OMOM胶囊内镜主要包括OMOM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三部份。
患者吞服OMOM 胶囊后,OMOM 随胃肠道蠕动而移动,并将获取的视频信号传输到携带在患者身上的阵列传感器上,每2s捕捉图像1帧,视角范围140°,胶囊电池寿命约7~8 h,每例患者共捕捉图像14000张左右。
检查方式将带有天线阵列的背心穿在患者身体的指定部位。
开水送服胶囊内镜后,同意实时监控,允许患者自由走动,胶囊进入小肠后非住院患者没必要留在医院内。
4 h 内禁食。
检查结束,护士取下背心和记录仪,下载数据至影像工作站。
最后由医生分析图像。
34例患者中,一次成功率为100%,查出小肠溃疡9例(克罗恩病6 例,甲型副伤寒1例),小肠血管病变4例,小肠出血2例,小肠粘膜糜烂6例,小肠息肉2例。
其中14 例患者被检查出伴有慢性胃炎伴糜烂。
2 护理工作胶囊内镜检查前护理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检查,检查前心理护理、肠道预备和仪器预备很重要。
检查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的全进程,并说明可能出现的意外而致检查失败。
许多患者因该项检查价钱昂贵而担忧失败,在检查进程中常坐立不安,因此让患者知晓胶囊内镜检查的全进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有利于检查的顺利完成。
本组1 例10岁患者因年龄小,咽喉部反映大,无法吞下胶囊,后将骗局器从胃镜活检孔道伸出套住胶囊,置于胃镜的前端,做胃镜送至十二指肠下完成了检查。
小肠胶囊内镜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患者吞咽微型无线胶囊式内镜,并携带一个如随身听大小的便携式数据记录仪后,胶囊自然穿过消化道并摄取图像。
将图像的数字信号传送到挂在患者腹部的传感器上,检查结束(约6~8小时)医师取下数据记录仪并进行处理分析。
胶囊最后随着患者粪便排出体外结束“使命”。
主要适用于小肠疾病检查。
检查前准备
1 评估患者有无禁忌症:胃肠道梗阻、狭窄或瘘管,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它电子医
学仪器,孕产妇,吞咽困难,其他如患者无法承受或不愿检查等。
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
2 检查前日中晚餐流质。
3 肠道准备:检查前日晚合爽2包化2000ml水口服(时间1930~2030);检查当日早
上合爽1包化1000ml水口服(时间0600~0630)。
4 带药检查:多潘立酮1#(检查前15分钟口服);二甲硅油3#或西甲硅油(检查前
10分钟口服,剂量根据医嘱)。
5 检查前及期间避免饮食:乳制品、果汁和各种有色饮料(如可乐)、蔬菜汁、牛奶、
咖啡或奶油等。
检查中护理
1 关注患者主诉,如有腹胀、腹痛等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2 吞入胶囊内镜后1~2小时(根据检查医生要求)返回内镜室检查胶囊位置。
3 固定便携式数据记录仪,防止丢失。
检查后护理
1 宣教患者观察大便,关注胶囊内镜是否排出(病情允许嘱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并适量
活动促进肠蠕动,利于胶囊排出)。
并发症观察:胶囊体内滞留、消化道穿孔、出血、梗阻等。
15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摘要】总结15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包括:检查前的护理评估、肠道准备,检查中的护理配合、病情观察,检查后的饮食指导、胶囊回收等。
认为检查前全面的护理评估、严格掌握禁忌症、充分的肠道准备等,是OMOM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护理OMOM胶囊内镜是我国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全胃肠道疾病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它是由智能胶囊、数据记录仪和影像分析仪三部分组成。
具有可实时监控、图像清晰、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等特点。
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共进行了150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OMOM胶囊内镜检查共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7岁,均已行胃镜、肠镜检查未明确诊断。
150例患者中,查出慢性胃炎10例,胃溃疡12例,小肠炎22例,小肠肿瘤28例,小肠钩虫病5例,小肠溃疡13例,小肠息肉16例,结肠炎25例,小肠狭窄1例,小肠蛔虫病2例,结肠息肉12例,克罗恩氏病3例,体检1例(未查出胃肠道疾病)。
1.2检查方法做好检查前准备后,嘱患者用少量温开水吞服OMOM胶囊1粒,内镜胶囊即随消化道蠕动向前推进,能对直径<0.1mm的目标进行自动摄影,每秒摄2张图片,检查时间6—9h,可摄近6万张图片,图像数据通过接收器传送到数据记录仪,检查结束后将数据记录仪中的信息下载到图像分析仪上进行图像分析,并由医生筛选出可疑病变的图像,作出初步诊断,并由上级医师复核,作出最终的镜检诊断。
2 护理2.1护理评估2.1.1病史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是否处于清醒、合作状态,是否安放过心脏起搏器,有无接受过腹部手术,有无吞咽困难、肠梗阻和胃瘫,是否是孕妇等,护士还应了解患者检查前三天有无做过钡餐检查。
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作者:左晓侠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6期左晓侠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
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
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
图像清晰,效果满意。
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临床诊断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6.017Nursing of capsule endoscopy checkZUO Xiao-xia(Navy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048)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methods of capsule endoscopy.Methods: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mall bowel diseases were received capsule endoscopy check,for all inspectors to check the specif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check in,check care,in order to obtain good results.Results:80 cases of patients,found small bowel lesions in 69 cases,did notsee abnormalities in 11 cases,the positive rate of 86.25%.Small intestine hemorrhage in 10 cases,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3 cases,small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s (ulcer and erosion,congestion) 19 cases,small intestinal diverticulum,3 cases,small intestinal vascular lesions in 8 cases,intestinal polyp,14 cases,crohn′s disease in 4 cases,small intestinal tumor 6 cases,hookworm disease in 2 cases.The image is clear,effect satisfaction.Conclusion:Capsule endoscopy is safe,painless,compliance with its advantages of good and easily accepted by patients, lesion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theeffect is satisfied,check no adverse reaction and complications.Key wordsCapsule endoscopy;Small bowel disease;Clinical diagnosis消化道病变多可通过胃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病变因位于小肠而无法确诊。
胶囊内镜检查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检查前,询问患者是否做好检查前准备
(1)饮食要求:检查前一天中餐进流质,晚餐后不再进食饮水(禁食、禁水10~12小时),检查前2小时内不得服药。
(2)检查前24小时内戒烟,男性检查前1天胸部备皮。
(3)肠道准备:检查前一晚20:00~21:00口服导泻液,至最后1次大便无粪渣、无纤维,清水样便。
检查前3天内未做过钡餐或钡灌肠检查。
2.评估患者对胶囊胃镜了解程度,是否有心理顾虑。
3.检查前评估胶囊内镜及电极品质是否完好,如电池充电、数据记录仪初始化。
【护理措施】
1、检查前,向患者简单说明仪器的性能、检查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春服胶囊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进水,4小时后进少量软食,检查结束后可正常进食。
3.指导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能剧烈运动,更不能撞击腰带上的数据记录仪,避免接近强电磁源区域。
同时,随时检查闪烁指示灯,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找原因。
4.检查过程中,观察有无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健康指导】
1.交待患者吞服胶囊后进食进水要求以及避免接近强电磁源区域。
2.指导患者观察胶囊排除的情况。
通常胶囊在胃肠道内停留8~27小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