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排水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75.71 KB
- 文档页数:9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引言公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雨水流出路面,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干燥,预防积水和泥淖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从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原理、排水设计要求和常见的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原理1. 雨水径流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雨水迅速排除路面,以免对路面造成破坏。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对雨水径流进行计算,确定设计排水量。
雨水径流主要受到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的影响。
通过统计降雨历时和频率资料,可以得到不同年限的设计降雨强度。
然后根据设计降雨强度和设计的径流系数,计算出设计排水量。
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指雨水渗入路基后的排水问题。
路基排水的主要工作是确保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路基软弱和沉降。
为了实现路基排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路基的纵向和横向坡度应合理设计,以便雨水能够自然排出路基。
(2) 路基横截面的开挖和填方应满足排水的需要,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路基表层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和过水管等。
三、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求1. 设计排水量设计排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从路面排出的体积。
设计排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设计降雨强度和径流系数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排水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保排水设施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2. 排水坡度排水坡度是指排水设施的纵向和横向坡度。
排水设施的坡度应合理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路面。
纵向坡度通常沿着道路走向进行设计,以便雨水沿着路面流动。
横向坡度通常沿着路面横截面进行设计,以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指用于排水的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过水管、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等。
排水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排水要求,并与路面结构相匹配。
排水沟通常设置在路基和路面之间,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设计原则与目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使雨水迅速排除路面,减少水文冲刷对路基路面的破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减少路面下的地下水位和软基的液化,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路面,避免积水,减少水文冲刷。
2. 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高低起伏,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减少投资成本。
3. 考虑保护环境:避免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4. 综合考虑经济性: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排水系统的经济性。
二、设计要点1. 路面横坡设计路面横坡是指路面在横向上的坡度,通过合理设置路面横坡可以使路面上的雨水迅速排离路面。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4%的横坡设计。
路面纵坡是指路面在纵向上的坡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和高差,合理设置路面的纵坡可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减少积水和水文冲刷的发生。
3.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是用于收集和排除路面雨水的设施,根据路面的情况和地形特点,排水沟可以分为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
在设计排水沟时,应考虑沟槽的宽度、深度、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以保证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效果。
5. 排水设施设置在排水系统中,还需要设置一些排水设施,如护坡排水管、井口、溢流口等。
这些排水设施的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排水系统的整体畅通和排水效果。
6. 轴流式排水系统设计在某些路段,可以采用轴流式排水系统来排除路面雨水。
轴流式排水系统利用轴流原理,通过对路面进行微观波纹处理,使雨水能迅速流向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有效排除路面雨水。
7. 涵洞和涵洞排水设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涵洞和涵洞排水系统。
涵洞是用于排除路面下的积水或地下水的设施,设计时需要考虑洞身和洞面的尺寸、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涵洞排水系统,确保涵洞周围的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是指为了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和维护道路的稳定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排除和导引降雨水以及路面积水,从而减少水害对公路的影响。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工作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一、排水原则公路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道路排水安全、快捷、经济和持久。
具体而言,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水流量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估算并处理降雨和融雪时刻的水流量,以及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
2.规整流态原则:公路道路设计需要使得水流在排水设施内保持规则流态,避免因水流剧烈变化而造成水流堆积和冲刷。
3.排水深度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确定排水设施的深度,以确保排水设施能够完全排除降雨和融雪水。
4.泄洪原则:对于经常发生洪水的地区,公路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泄洪渠道和水沟的规划,以便排除大量的洪水水量。
5.合理投资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经济合理,既要满足排水要求,又要控制设计的投资成本。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是指对公路路基进行排水工程设计,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1.剖面设计:公路排水设计需要根据道路的地势和存在的水体情况,合理确定剖面的高程和坡度。
3.路基排水层: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设置路基排水层,以便排除路基内部积水。
2.雨水收集设施:公路排水设计需要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排水沟、雨水篦子等,以便将路面上的降雨水快速导入到排水设施中。
4.雨水篦子:公路排水设计还需要设置雨水篦子,以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系统,保持排水设施的畅通。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是保证公路通行和保持道路稳定的关键环节。
只有合理设计和设置排水设施,才能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公路设计过程中,排水设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安排。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地区,全长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路面结构采用XX结构。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区域地下水位较高,且雨季较长,易发生路基积水现象,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和施工进度。
为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排水方案。
二、排水目标1. 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确保路基不受水浸泡,保证路基稳定。
2.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施工环境质量。
3. 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三、排水措施1. 地面排水(1)边沟:沿路基两侧设置边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沟底宽0.5米,深0.3米。
边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体厚度0.2米,砌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2)截水沟:在挖方路基的堑顶设置截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沟底宽0.5米,深0.3米。
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体厚度0.2米,砌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3)排水沟:沿路基纵向设置排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沟底宽0.5米,深0.3米。
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体厚度0.2米,砌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2. 地下排水(1)排水沟: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沿路基纵向设置排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沟底宽0.5米,深0.3米。
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体厚度0.2米,砌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2)暗沟: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沿路基纵向设置暗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沟底宽0.5米,深0.3米。
暗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体厚度0.2米,砌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3. 雨季施工排水(1)在雨季施工期间,加强施工场地排水设施的管理,确保排水设施畅通。
(2)对施工人员进行雨季施工排水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排水设施施工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排水方案,严格按照排水方案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确保排水设施的质量,确保排水设施的功能。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排水设施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排水设计能够增加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排水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常见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排水设计原则1.以排水为主: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排水应当被视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将排水作为首要目标,才能够保证路面的良好使用条件。
2.合理规划: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形、水流等因素,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3.多方位排水:在规划排水系统时,应该考虑多种方式进行排水,如路面排水、路基排水、边沟排水等,以充分保证排水的畅通。
4.充分利用:在设计排水系统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排水条件,如地形的坡度、水流的方向等,减少排水设施的数量和成本。
三、常见排水设施1.排水沟:是指设在路面或路基旁的用于排水的沟渠,一般分为边沟和中央排水沟。
排水沟的设计应考虑排水量,沟槽尺寸和材质的选择等因素。
2.排水管道:是一种将雨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的管道,在公路排水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管径、材质和敷设方式等方面。
3.雨水篦子:是一种用于拦截较大颗粒的雨水设施,用于保护排水管道不被堵塞。
雨水篦子的设计应考虑篦子孔径和排水能力等因素。
4.下水道:是指将雨水从路面或路基排除的设施,下水道的设计应考虑排水量、水流速度和出水口的位置等因素。
四、排水设计的注意事项1.环境保护: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因排水系统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耐久性:在选择排水设施时,要考虑其材质和耐久性,以免因材料的老化而影响排水效果。
3.维护保养: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排水设施的维护保养问题,选择易于清理和维修的排水设施。
4.安全性: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排水设施对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影响,避免因排水设施而造成安全隐患。
说明一、概述本项目以四村为起点,终点到鹤州北地区,均属于四川成都地区,路线经过平原微丘区,属于V区,潮湿系数(K)为1.0-1.5,年降水量759.1 ~1155.0mm,沿线土质为粉质粘性土。
本设计拟建项目位于成都四村至鹤州北,严格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采用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60km/h,路基宽度10m,车道宽度为3. 5m,硬路肩宽度为2×0.75m,土路肩宽度2×0.75m,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Ⅱ级。
二、路基、路面及排水1、设计依据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行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设计指导意见。
2、路基横断面(1)路基标准横断面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采用整体式路基,由行车道、路肩以及设置的爬坡车道组成。
路基宽度10m。
其中:行车道2×3. 5m,硬路肩2×0.75m,土路肩(混凝土硬化)2×0.75m。
(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路基设计高为道路边线处路面标高。
行车道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3%横坡。
(3)路基超高及加宽本设计为新建二级公路,无中间带,采用绕内边轴线旋转的过度方式,在超高缓和段之前1~2内,将路肩横坡度i逐渐变成路拱横坡度1i,然后外侧路面和路肩绕路中线旋转,使外侧车道变成和内侧车道同样的横坡度1i,内外侧路面和路肩整体绕行车道加宽前的内侧边缘线,使横坡1i逐渐变成超高横坡bi。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当平曲线半径大于250m时,其加宽值甚小,可不加宽。
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原则1 .设计依据( 1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 2 )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O-2004 );( 3 )交通部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O18-97 )。
2 .设计原则本工程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按自成体系的原则进行,结合沿线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桥涵位置等进行综合设计,处理好公路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灌溉、鱼塘、水田的关系,以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排水设计考虑到环境保护要求,避免路面污水流入鱼塘、水田、菜地及周围村庄,做到公路排水与当地现有排灌各成体系。
3 .填方路基计算( 1 )填方路段路基填方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当路基边坡受到限制时(如建筑物附近),采用路堤挡土墙或矮墙。
填方路段设置护坡道,宽度统一采用2.Om ,护坡道设置外倾3%的横坡。
填方高度边坡坡率O- 8m 1:1.58 -18m 1:1.75( 2 )半填半挖路基设计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小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压实度,在靠近填挖交界的挖方路基一侧,对路槽超挖30 - 8Ocm 后再以土方回填。
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超挖处理渐变长度不得小于10.0m ,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拉伸型,强度大于2OkN / m 。
当在地面坡度陡于1 : 5 的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必须先在原地面采取挖台阶措施,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并在台阶底部挖成内倾斜2-4%的反坡。
在填挖交界处,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填挖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同时为了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并于挖方路段纵向渗沟连接共同排除地下水。
( 4 )挖方路基设计挖方路段边坡根据地质条件及挖方高度坡率见表4-2 。
挖方边坡台阶均设置40x4Ocm 拦水堰。
挖方路段根据边坡高度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度为1.5m 挖方高度边坡坡率8m 以下边坡1:0.58m 以上边坡下面8m 为1:0.5 ,设置2m 宽的台阶,边坡1:0.75( 5 )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说明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路基地面排水设置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缘石,蒸发池。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截水沟的位置。
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熟悉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一、边沟(一)设置挖方地段和回填高度大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当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当设置不漏水的边沟。
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m。
(二)施工建议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边沟的修整: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实行修整措施;使用干活砖片石对边沟展开铺成时,高文瑞以有平坦面的片石,各砌缝必须用小石子嵌紧;使用浆砖片石铺成时,砌缝砂浆应当细腻,沟身不漏水;若沟底使用抹面时,抹面应当平坦压光。
二、截水沟(一)设置截水沟的位置。
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lm并应进行防渗加固。
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夯实,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当返回弃土堆脚1~5m,弃土堆坡脚返回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当大于lm,弃土堆顶部应设2%女性主义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o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
(二)施工建议截水沟长度超过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顷衔接。
长兴县和平镇和琛公路改造工程说明一、路基设计原则、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1.1路基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考虑到当地的筑路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选择合理的路基边坡率,采取经济而有效的路基支挡、防护及排水措施,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并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使公路与沿线自然及社会环境调。
1.2路基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6) 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资料;7)沿线排水及防护的调查资料。
1.3路基横断面布置1.路基宽度全线路基宽度为:2×3.50米行车道+2×1.75米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2.0米。
2.路拱横坡本工程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0%,土路肩横坡为3.0%3.填方边坡本项目填方边坡坡率取1:1.5,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
路堤坡脚设置宽1m,向外倾斜4%的护坡道。
4.挖方边坡挖方边坡坡率取1:1,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
路堑坡脚设置宽1m,向内倾斜4%的碎落台。
土路肩外侧设置矩形边沟。
5、路基加宽及超高本工程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为2%,当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500米时,曲线不设超高,余均设置超高。
路基超高取值按现行路线规范60Km/h的一般情况执行;路基超高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两侧行车道及硬路肩分别绕中心线超高旋转,使之成为单向超高断面。
土路肩在平曲线外侧设3%横坡;在平曲线内侧时,当行车道超高≦3%时,设3%的横坡,当行车道超高﹥3%时,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横坡过渡段同行车道。
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时,对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外侧不加宽),本项目采用三类加宽,加宽过渡段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排水方法一、引言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排水不好会导致路面积水,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必须采取合适的排水方法,确保路面排水畅通,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二、混凝土路面的排水方法1、基础排水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对路面基础进行排水处理。
一般来说,路面基础应该是均匀的,没有积水。
如果路面基础有积水,就必须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改变路面基础的坡度:通过改变路面基础的坡度,让积水自然流向路边排水口,达到排水的目的。
(2)安装排水管:对于路基较低的路段,可以通过安装排水管来排水。
(3)安装渗水管:对于路基较高的路段,可以通过安装渗水管来排水。
2、路面排水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1)设置横向坡度:路面应该设置适当的横向坡度,使积水自然流向路边排水口。
一般来说,横向坡度应该在2%~4%之间。
(2)设置纵向坡度:路面应该设置适当的纵向坡度,使积水自然流向路边排水口。
一般来说,纵向坡度应该在1%~2%之间。
(3)设置排水口:路面应该设置合适的排水口,以便将积水排走。
排水口应该设置在路面低洼处。
(4)设置排水沟:对于路面较长的低洼处,应该设置排水沟来收集积水,以便将积水排走。
(5)设置排水管:对于路面较高的路段,可以通过安装排水管来排水。
3、排水系统的维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排水系统的维护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1)定期清理排水口、排水沟和排水管道,以确保排水通畅。
(2)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的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破损、堵塞等问题。
(3)定期检查路面的坡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坡度不足的问题。
(4)定期清理路面上的落叶、泥沙等杂物,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三、结论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合适的排水方法可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说明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模块为Card/18.2模板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公路路基、路面、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图自动生成,可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满足不同设计项目和各种情况(整体式、分离式路基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使用要求。
第一节路基排水一、路基排水设计功能及特点1、与CARD/1系统其他模块的设计数据可直接互相使用,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的优点。
2、简洁易懂的运行界面。
3、较详细的说明,各种文件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均有介绍,同时提供示例数据,便于使用者自行了解。
4、较完善的出错提示,可对缺少的数据文件和用户常见的输入错误进行及时提醒。
5、为使用者提供了较多的自定义参数以及全自动设计、手工交互设计两种设计方式,考虑了常规的设计习惯,又兼顾了2005版公路设计指南新理念,可满足设计者不同项目、不同设计情况的使用要求。
6、在基础数据准备完全无误的情况下,全自动设计中对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复杂情况均进行了充分考虑(如在路堑段落纵坡情况对水流方向的影响、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可以采用不同的图形输出方式等);全自动设计生成的图形和结果数据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和习惯,一般情况下可直接用于生产;与原有的常规手工绘图相比,可极大的缩短周期。
7、本程序对双线的分离式路基的绘制可选择“当前轴线可与配对的辅助轴线共同绘图输出”的方式,左右线范围排水系统设计图表达一目了然,是本程序的特色之一。
8、本程序在进行坡度、坡长、桩号等标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字高、填充位置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标注,将手工修改的工作量降到了最低。
9、生成图纸标注内容完整详尽,用户也可根据自身使用习惯和需要对图纸的比例、页码等进行自由定义调整。
10、程序执行生成的图纸不受使用者当前项目的角度类型属性的影响。
二、路基排水设计功能及特点1、CSX00042.CSX调用LJPS.QPR文件。
2、运行前应存在的数据文件有:当前轴线的纵断设计线(GRAxxxnn.crd,缺省nn值取01)、路基右侧排水拉坡的纵断设计线(GRAxxxnn.crd,缺省nn值取10)、路基左侧排水拉坡的纵断设计线(GRAxxxnn.crd,缺省nn值取20)、当前轴线桩号范围内的桥隧等构造物段落文件(默认文件名为GZW xxx .dat,若用户确认桩号起讫段落内无构造物,也可不建立该文件)、涵洞及通道数据文件(默认文件名为HD_TD xxx .dat,若用户确认桩号起讫段落内无涵洞及通道,也可不建立该文件)。
当前轴线桩号范围内的路基右侧的排水段落文件(DRAxxxnn.crd,缺省nn值取01)、路基左侧的排水段落文件(DRAxxxnn.crd,缺省nn值取02)3、缺省值和格式简要说明:a)xxx为当前轴线号(在示例数据中,144号轴线为整体式路基,245、246轴线为分离式路基,其中245为右线、246为左线,程序默认在分离式路基中左线轴线号比右线轴线号大1)。
b)构造物文件的格式为: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构造物名称,起点处交角,终点处交角(均指与路线前进方向所成的顺时针角度,不填则均默认为90度);GZWxxx .dat可以通过CSX00041.CSX程序来读取项目资料管理中的桥隧文件生成。
c)涵洞及通道数据文件的格式为:类型(指涵洞或通道),桩号,交角(与路线前进方向所成的顺时针角度,不填则均默认为90度),左侧洞口标高,左侧洞口标高,备注描述(后三项非必填项)。
HD_TD xxx .dat可以通过CSX00041.CSX程序来读取项目资料管理中的桥隧文件生成。
d)路基左、右侧的排水段落文件的格式为: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段落名称(如XX桥范围、XX隧范围、XX互通区范围、XX挡墙段落、不设沟漫流、中央填平、路堑边沟等)。
三、路基排水程序运行步骤及成果输出1.程序运行(1)执行核心文件CSX00042.CSX(调用LJPS.QPR),其中可采用全自动设计和手动控制设计两种方式生成设计图;使用者若不满意生成的结果,可采用手动控制设计的方式进行交互修改设计。
(2)程序会根据基础文件自动生成如下的中间文件,您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来调整这些中间数据,以达到各种不同的需求。
程序执行后的菜单界面中有详细的提示说明,各种文件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均有提示,有一定专业路基排水设计经验的使用者应不难理解。
2.中间文件程序会根据基础文件自动生成如下的中间文件,您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来调整这些中间数据,以达到各种不同的需求。
3.成果输出生成平面布置图(Card/1内部的*.PLT图形文件,使用者也可根据自身习惯转换为CAD图形文件),有一定专业设计经验的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自行领会。
第二节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一、功能介绍本程序于Card/1平台之上开发,为Card/1系统公路设计一体化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国内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路面排水自动设计,可进行快捷、合理的自动及交互设计,同时自动生成设计图表,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满足不同设计项目和阶段的使用要求。
二、程序特点1、与CARD/1系统其他模块的设计数据可直接互相使用,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的优点。
2、简洁易懂的运行界面。
3、较详细的说明,各种文件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均有介绍,同时提供示例数据,便于使用者自行了解。
4、较完善的出错提示,可对缺少的数据文件和用户常见的输入错误进行及时提醒。
5、在Default.dat中为使用者提供了较多的自定义参数以及全自动设计、手工交互设计两种设计方式,同时既考虑了本院常规的设计习惯,又兼顾了最新的公路设计指南新理念,可满足设计者不同项目、不同设计情况的使用要求。
6、全自动设计中对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复杂情况均进行了充分考虑(如纵坡情况对水流方向和设置路面排水设施的影响、排水缓坡区设置路拱线对超高段落的影响、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端头结合部的情况等);全自动设计生成的图形和结果数据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和习惯,一般情况下可直接用于生产;与原有的常规手工设计、绘图和计算相比,可极大的缩短周期。
7、生成图纸标注内容完整详尽,用户也可根据自身使用习惯和需要对图纸的比例、布局、页码等进行自由定义调整;生成的结果文件,既便于用户修改交互设计,又可为设计者计算和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
8、程序执行生成的图纸不受使用者当前项目的角度类型属性的影响。
三、路面排水设计程序运行前的数据准备1、CSX00043.CSX调用ZZZ.QPR文件、DEFAULT.DAT(缺省参数文件)。
2、运行前应存在的数据文件有:当前轴线的纵断设计线(GRAxxxnn.crd)和地面线文件(GELxxxnn.crd)、宽度文件(BRT xxxnn.crd)、超高文件(QUE xxxnn.crd)、当前轴线桩号范围内的构造物文件(默认文件名为GZW xxx .dat)、中央分隔带开口部文件(默认文件名为KKB xxx .dat)。
xxx为当前轴线号,构造物文件和中央分隔带文件的格式为:起点桩号,起点桩号,名称。
GZW xxx .dat可以通过CSX00041.CSX程序来读取项目资料管理中的桥隧文件生成。
四、路面排水程序运行步骤及成果输出1、程序运行步骤(1)执行核心文件Qpr00055.CSX(调用ZZZ.QPR),其中可采用全自动设计和自由手动控制设计两种方式生成设计图、工程数量表数据文件以及计算结果文件;使用者若不满意生成的结果,可采用手动控制设计的方式进行交互修改设计。
(2)文件第一次运行后,会在当前项目中生成Default.DAT,使用者可根据当前项目的需要自由修改缺省参数文件,以供本项目使用。
(3)程序执行后的菜单界面中有详细的提示说明,各种文件的含义及具体内容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均有提示,有一定专业设计经验的使用者应不难理解。
2、中间文件程序会根据基础文件自动生成如下的中间文件,您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来调整这些中间数据,以达到各种不同的需求。
3、成果输出生成平面布置图(Card/1内部的*.PLT图形文件,使用者也可根据自身习惯转换为CAD图形文件)、工程数量表数据文件OUTxxx.TXT(可由另外的接口程序直接读入生成EXCLE表格),以及一些对设计者较为重要的计算信息数据文件,有一定专业设计经验的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自行领会。
第三节基础数据文件和中间文件示例1.gzw001.dat*构造物段落格式: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构造物名称;起点处交角;终点处交角(均指与路线前进方向所成的顺时针角度,不填则均默认为90度);左右幅(当整体式路基左右幅不等时,右幅为1,左幅为-1,)*0.000 10.000 '历史的故事' 90.000 90.000 040.000 60.000 '昨天一案' 90.000 90.000 080.000 100.000 '变态一幢' 90.000 90.000 01000.000 1200.000 '能出来' 90.000 90.000 01250.000 1260.000 '测试钎焊' 60.000 60.000 02.hd_td001.dat*涵洞通道段落格式:类型(指涵洞或通道);桩号;交角(与路线前进方向所成的顺时针角度,不填则均默认为90度);左侧洞口标高;左侧洞口标高;备注描述(后三项非必填项)HD;700.000;90.000; ; ;'44'3.kkb001.dat***中央开口部段落***700.0 725.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1200.0 1225.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4.fmt001.txt*绘图格式文件*桩号绘图比例 1: 2000 每页最多共 2 行共 3 页变形系数(分离式路基,当前轴线为辅设计轴线时不为1.0)10.000 600.000 1.000600.000 1200.000 1.00021200.000 1800.000 1.0001800.000 2400.000 1.00032400.000 2809.969 1.0005.fen00101.txt*总体描述文件0.000 2809.969 全线桩号范围700.000 725.00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1200.000 1225.00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6.fen00102.txt*全线段落划分文件0.000 700.000 中央分隔带(路基范围)段落700.000 725.00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725.000 1200.000 中央分隔带(路基范围)段落1200.000 1225.000 中央分隔带开口部1225.000 2809.969 中央分隔带(路基范围)段落sss7.fen00103.txt*中央分隔带(路基范围)段落文件0.000 700.000 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886.351米(K0+000附近) 最小值865.459米(K0+700附近)725.000 1200.000 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871.089米(K1+200附近) 最小值864.696米(K0+828附近) 1225.000 2809.969 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906.801米(K2+809.969附近) 最小值871.978米(K1+225附近) 8.fen00104.txt*设中央纵向排水沟(路基范围)段落文件0.000 700.000 左侧超高段落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886.351米(K0+000附近) 最小值865.459米(K0+700附近)725.000 1035.079 左侧超高段落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866.672米(K1+035.079附近) 最小值864.696米(K0+828附近) 1479.341 2809.969 左侧超高段落段落内设计标高最大值906.801米(K2+809.969附近) 最小值883.796米(K1+479.341附近) 9.lgx00100.txt*排水缓坡区设置路拱线段落(不考虑特殊超高的影响)1003.579 1066.579 左幅横坡由-2.0%过渡至+2.0%1447.841 1510.841 左幅横坡由+2.0%过渡至-2.0%10.que00100.txt*中央分隔带超高段落(不考虑特殊超高的影响)0.000 1035.079 左侧超高段落1479.341 2809.969 左侧超高段落11.jsj001.txt*集水井桩号文件0.000 段落起点填方路段 ***101.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221.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341.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461.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581.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700.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700.000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725.000 段落起点挖方路段 ***828.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948.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1035.079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12.jsk001.txt*集水坑桩号文件0.000 段落起点填方路段 ***0.000 左侧填方路段70.0 右侧填方路段140.0 左侧填方路段210.0 右侧填方路段280.0 左侧填方路段350.0 右侧填方路段420.0 左侧填方路段490.0 右侧填方路段560.0 左侧填方路段630.0 右侧挖方路段700.0 左侧挖方路段700.000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725.000 段落起点挖方路段 ***758.0 左侧挖方路段828.0 右侧挖方路段898.0 左侧挖方路段968.0 右侧挖方路段1038.0 左侧挖方路段1108.0 右侧挖方路段1178.0 左侧挖方路段1200.000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13.qyj001.txt*清淤井桩号文件0.000 段落起点填方路段 ***10.0 左侧超高段落填方路段………………670.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700.000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725.000 段落起点挖方路段 ***738.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768.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1008.0 左侧超高段落挖方路段1035.079 段落终点挖方路段 ******14.plt001.txt*绘图格式文件*桩号绘图比例 1: 2000 每页最多共 3 行共 2 页10.000 700.000700.000 1400.0001400.000 2100.00022100.000 2800.0002800.000 2809.96915.DRA00102.DAT*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段落名称(如XX桥范围、XX隧范围、XX互通区范围、XX挡墙段落、不设沟漫流、中央填平、路堑边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