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水沟一般采用梯形横断面,沟坡坡度为1:1.0~1:1.5; 沟底宽度和沟的深度不宜小于0.5米。地质或土质条件差, 有可能产生渗漏或变形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沟底纵 坡不宜小于0.5%。
3.排水沟
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的各种水源的水流, 引排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排水沟的横断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应经过水 力水文计算选定。边坡1:1.0~1:1.5,深度和底宽不宜小 于0.5米。
上层滞水或泉水。 修建边坡渗沟的边坡坡度不应陡于1:1。 边坡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坡体,其平面形状宜采用条带
形布置;对于范围较大的潮湿坡体,可采用增设支沟的分岔 形布置或拱形布置。
主沟间距宜采用6~10米;渗沟宽度约1.2~1.5米,其基 底应设在较干燥而稳定的土层内,筑成阶梯状,基础采用浆 砌片石。
2.截水沟(天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 处,用于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防止冲刷和侵 蚀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保证挖方 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截水沟长度以200~500米为宜;超过500米时,可在中 间适宜位置处增设泄水口,由急流槽或急流管分流排引。
二、路基排水的目的 路基排水的任务: 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保
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 性。
设计: 地面水:排除和拦截于路基用地范围以外,防止漫流、 滞积或下渗。 地下水:予以隔断、疏干和降低,并引导至路基范围以 外的适当地点。
施工: 校核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 应予以补充或修改,应重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设置施工现场的临时性排水措施,消除路基基底和土体 内与水有关的隐患,保证路基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养护: 定期检查与维修,保证排水设施正常使用,水流畅通, 并不断改善路基排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