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常见用电安全隐患图片1
- 格式:ppt
- 大小:6.02 MB
- 文档页数:25
漫画图解16种作业常见隐患,打印出来贴到现场!1车间吊运①吊钩无防滑落措施② 吊物不平衡③ 作业人员扶吊物④ 通道不良⑤ 捆束方式不当,改用两头捆束方式⑥ 吊物高度不足⑦ 无特种设备作业警示标志2易燃液体仓库① 危险品仓库缺少强制通风② 贮存场所无泄爆面积设计③ 缺少物料识别卡④ 危险品储存未分类⑤ 没有安全周知卡⑥ 缺少消防器材⑦ 地面有泄漏,未清除⑧ 无关人员进库,穿化纤衣服、高跟鞋⑨ 库内缺少防流淌措施⑩ 贮存桶没有墙距,行距不足3油漆喷涂① 油漆喷涂中,使用普通白炽灯,不防爆② 吸风管未引至有害气体散发点③ 空压机安放位置不当,易滑落入容器内④ 喷涂场所无易燃气体探测器⑤ 封闭场所内作用,洞口处缺少监护人⑥ 空压机无安全泄压装置⑦ 个体防护面具选用不当,应使用长管送风面罩⑧ 无可靠的作业上下疏散通道⑨ 送风管未引至作业人员上方⑩ 作业人员缺乏救生索,并引到局限空间外侧⑪作业人员建议穿防化服4手动工具使用① 手扶工件加工,方法不对,易倒塌② 手持砂轮打磨,作业人员未采取个体措施(眼镜、口罩)③ 移动电气无触电保安器④ 电源线从地上拖过来,未采用保护措施⑤ 砂轮片无防护⑥ 手持砂轮打磨机未见电源控制开关5危险品罐区作业① 液氨贮槽液位计为玻璃管,且无气、液相根部阀② 氨气排放管未引至吸收槽③ 氨与酸存放于同一围堰中④ 作业场所无冲淋器⑤ 未见有毒气体报警探头⑥ 硫酸储槽根部阀为单只⑦ 液氨操作阀门在防夜堰中⑧ 缺少危险品安全告知卡6电杆防腐作业① 油漆作业人员,未使用安全带② 梯子摆放不正确,斜靠在电杆上,应使用升降平台或脚手架③ 梯子脚无防滑措施,梯子上部未与电杆固定④ 作业人员作业方式不对,两手同时使用(一手提桶,一手刷漆),无法攀附⑤ 高处作业无人监护⑥ 从事油漆作业,未戴防毒面具或口罩⑦ 梯子下方的档距过宽7铆接作业① 作业人员站立于人字梯顶上作业,违规② 作业人员作业姿势不安全,一脚踏在螺杆上,一脚踏在梯子上③ 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④ 工具袋中的螺栓过长超过了工具袋口,易滑落⑤ 工件无斜撑8苯罐动火作业① 主管检修未与生产系统(有存物)隔绝② 检修割炬停用时,不能防在密闭容器内③ 氧、乙炔瓶使用时距离太近④ 氧、乙炔瓶未与贮存罐距离太近⑤ 登高梯未采取防滑措施⑥ 检修人员在现场吃食物⑦ 施工现场缺消防器材⑧ 与生产罐间无范火花飞溅措施⑨ 罐内无检测仪(有毒或易燃)⑩ 储槽围堰距离槽体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⑪未见施工罐内有强制通风设施⑫底部人孔未打开,不利疏散、通风9工件清洗作业① 在贮存有机溶剂的场所进行清洗作业② 使用溶剂清洗工具,未采取个体防护③ 场所照明灯不防爆④ 通风不畅⑤ 泄爆面积不够⑥ 作业场所(贮存场所)的门向内开启⑦ 物品堆放无墙距、灯距⑧ 无安全告知卡⑨ 作业场所无消防器材10燃气阀门泄漏① 作业人员安全带使用不当② 对使用中的阀门进行带压维修,违反规定③ 作业工具放置于管道上,未采取防落措施④ 使用中的工具随意放置于阀体上,随时可掉落⑤ 作业人员作业姿势不当⑥ 对散发有害气体的设备检修时未采取个体防毒措施⑦ 危险作业缺专人监护⑧ 管道未标明介质和流向11易燃液体储罐检修① 焊接人员高处作业没有安全措施② 上下贮罐的梯子摆放不规范,无防滑措施③ 现场缺少监护人④ 焊接中的贮槽出口阀门未断离或封盲⑤ 作业人员防护面具选用错误,缺防尘口罩⑥ 动火罐底部人孔未见打开,缺少空气对流⑦ 作业场所缺移动灭火器⑧ 缺少定期检测工具⑨ 焊接回路通过整个槽体,应与焊接点尽量靠近12金属加工作业① 电焊作业未采取遮挡屏护等防护措施② 电焊机二次把线端头太多,且绕在导电性钢管上③ 打磨、搬运人员在孤光照射下工作④ 电焊、打磨人员未采取个体防护措施⑤ 作业场所无畅通的搬运通道⑥ 作业场所无通风设施,窗户关闭⑦ 动火现场无灭火器⑧ 人员跪站在导电性钢板作业,易触电13输气管道检修① 在高处管道上作业,未系安全带② 气焊作业未戴防护眼镜③ 登高用梯搭接在正在割的管道上④ 维修用工具未保管好⑤ 氧、乙炔管未采用固定措施,防止自重拉脱⑥ 高处作业无专人监护⑦ 没有防火星肥家遮盖措施⑧ 作业地点没有消防设施14吊运钢瓶① 采用行车吊运钢瓶,违规② 使用中的钢瓶运输,不符合要求③吊钩无防滑落装置④ 吊物作业时,未取重心⑤ 钢瓶无标色、标志,安全附件不全⑥ 吊运中用手扶,易砸伤⑦ 地面地沟盖板未盖好,盖板有碎裂迹象⑧ 作业人员聊天,注意力不集中15塔器检查① 设备未标明名称、物料② 巡查人员在未辨识罐内物质时,未采取个体防毒措施③ 缺少监护人④ 平台的栏杆高度不足⑤ 缺少防坠落措施⑥ 没有可靠的上、下塔措施⑦ 横杆缺档与上、下构件的净间距过大⑧ 人孔打开处未设立警示标志或防止人员进入的锁具16叉车搬运① 直接站在平台上,向叉车装物,不安全② 搬运人员高处作业缺少防护③ 叉车停放在台阶上,无防滑措施④ 叉车驾驶员不在作业现场⑤ 平台无栏杆⑥ 货物堆放在平台边⑦ 作业人员上平台未见合适的登高器材来源:EHS之家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安全隐患图册例1机械作业场1、吊钩缺少防脱钩;2、操纵开关悬空放置,未固定;3、控制开关与吊物距离太近,起吊时已刮碰;4、各种线管凌乱,现场物品未分类放置;5、吊装作业区域内有物品放置;6、起重作业停放处没有设置隔离防护栏;7、图中作业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8、吊钩使用完毕应放置在规定区间,不应放置在作业场所内;9、现场放置的竹梯不牢固,且该作业场所内不适合使用竹梯。
例2危险品生产场所1、转动设备的电机皮带无防护罩;2、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着装不符合要求;3、配电箱电线裸露易爆炸;4、作业员工坐在物料桶上,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5、蓝色物料桶无标识、乱堆放;6、图中作业现场没有任何消防措施;7、作业现场没有任何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标志和操作规程应张贴于墙面显眼处;8、现场6S管理较差,电机周围有油污,易发生火灾;9、水杯不能放在电气操作柜上。
例3危险化学品堆放1、氧气瓶、乙炔瓶未用专用小专车搬运;2、氧气瓶、乙炔瓶同车混放,间距不足,而且未用非燃隔板隔开;3、气瓶搬运捆绑不牢,未设置防滑、防碰措施;4、气瓶没有防震圈,没有瓶帽;5、推车无防滑、防倾倒措施,无人看护;6、图片中堆场处未设置周知卡,无相应的防火、防爆警示标志;7、危化品包装上没有加贴安全标识;8、危化品堆放处没有设置适量的干粉灭火器;9、液态危化品堆场处没有设置防液体流畅的围堤和斜坡;10、危化品堆场处没有设置警戒隔离围栏,没有划定对方区域;11、气瓶在运输时候应该拆除气管。
例4易燃易爆化学品厂房部分区域1、临时用电的电缆裸露,而且有部分电缆被压在物料桶下方,未架空或使用套管;2、物料桶上没有张贴安全警示标志;3、插入物料桶内的油管随意套接,没有采用关卡抱紧;4、抽送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塑料管不是防静电塑料管,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5、现场无人看护;6、现场缺少防止碰撞之类的安全警示标志。
例5危险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现场1、作业人员的安全帽没有系紧帽带;2、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带;3、动火作业下方没有设置安全隔离,容易造成火星飞溅;4、手脚板没有固定措施,搭设简单,中间有空隙;5、作业平台支撑全部集中在两根水平槽钢上,间距较大,应再有垂直支撑,平衡力量;6、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7、作业现场的气瓶管、电缆线、绳子等混放在一起;8、管道上没有流向标志;9、防护栏没有踢脚板;10、图中作业现场没有消防设施。
1/51100张安全隐患图片及隐患描述序号隐患图片图片简述隐患描述1.机械作业场所 1.吊钩上缺少防脱钩;2.操纵开关悬空放置;没有固定;3.控制开关且与吊物距离太近,在起吊时易刮碰。
3.现场电缆线等各种线管凌乱;现场物品未分类、分区放置;4.有物品放置在吊装作业区内;5.起重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护栏隔离,防止人员在下方走动;6.图中现场缺少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和现场操作说明~7.吊钩使用完成后应停放在规定的区间,不应停放在工作场地内8.现场放置竹梯是不合理的且不牢固。
2.危险品生产场所1.转动设备电机皮带无防护罩;不符合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2.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不符合安全要求,需纯棉衣服,不能穿短裤。
3.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配电箱及电线裸露不防爆;;4.职工坐在物料桶上,不符合GBZ1-2010有关职业卫生要求;5.物料桶蓝色桶无标识,乱堆放,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现场未发现任何消防设施;7.现场无警示标示和安全操作规程(应贴墙上);8.现场6S 管理很差,电机周围有油污,易发生火灾;9.水杯不应放在电气操作柜上;2/51序号隐患图片图片简述隐患描述3.临时危险化学品堆场,气瓶分别为氧气瓶、乙炔气瓶1.氧气瓶、乙炔瓶未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同车混放,间距不足,且未用非燃隔板隔开;氧气瓶、乙炔瓶同车混放时捆绑不牢靠,不能有效的防滑、碰;2.氧气瓶、乙炔瓶上没有防震圈、没有瓶帽;3.推车无防滑动、防倾倒措施,且无人员看护;4.堆场处未装设周知卡,也没有相应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识;5.危化品包装上没有加贴或拴挂安全标签;6.危化品堆场处没有配备适量的干粉灭火器(图外边上设有室外消火栓);7.液相危化品堆场处没有设置防液体流畅的围堤或斜坡;8.危化品堆场没有设置警戒隔离用的围栏,没有划定堆放区;9.气瓶在运输的时候气管应该拆除。
4.易燃易爆性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内的局部 1.临时用电电缆裸露,还有一段压在物料桶下,且未架空或套管使用;2.物料桶上没有黏贴安全标签;3.插入物料桶内的的抽料管随意套接,没有采用关卡抱紧;4.抽送易燃易爆性危化品的塑料管线不是防静电塑料管,也没有采用相应的静电导除措施;5.现场操作人员擅离职守,无人看护;6.现场缺少一些防止碰撞之类的警示牌和标识。
一、整体布局道路、环境设施1整体布局不合理(维修区、作业区、施工区交叉)2厂区入口放置货物及地台板(阻碍视线)3厂区入口缺5km/h限速交通标志4厂区道路交通标线、通道标识欠缺5栏杆立柱间隔过大6栏杆未涂刷成醒目的警示颜色7地面有破损的孔洞8作业场所安全门应为向外推开式9下水道井盖未盖好10作业现场无紧急疏散标识11作业现场无逃生门标识二、货物堆放及运输12货车与货台间距太宽13跳板太窄太短、架设不牢靠14木托盘斜靠在墙壁上15木托盘码放歪斜、欲倒16 木托盘码放过高17现场人员从欲倾倒的木托盘旁通行18现场人员双手插在衣兜里(如果木托盘倒下,将来不及用手推挡)19作业人员徒手攀爬码放物20作业人员爬上2米高的物品没有安全保护措施21货物码放超高(码放的货物底边与高度之比应该不超过1:2)22货物顶上放置长条装活动物品23长条板状物倚靠在护栏上24货物随意摆放与通道旁25手动拖车没有停放于规定的位置(挡道)三、废弃物与危险品26垃圾桶倾倒(无人扶起)27垃圾桶内的液体废弃物在地面流淌28地面随意乱扔垃圾29地面废弃木板上有朝上的钉子30地面有破碎的玻璃未清理31作业现场地面有包装盒类杂物32货台门前有油污33木板与液状化学品废弃物混放34化学品废弃物未按规定处置35化学品废弃物倾倒于木板上36化学品倒入地沟37化学品随意放置(扔弃)38化学品桶无盖子(防泄露装置)39灭火器放置不稳定40现场灭火器材配置数量不足41灭火器放置位置不正确42气瓶无防倒措施43气瓶瓶身无检测、提示、危险品等标识44气瓶放置点不正确(放在了通道尽头并且是转弯的地方,容易被撞倒)45气瓶放置点无危险品安全标识46气瓶放置点无消防器材47气瓶放置区域未划警示线四、叉车作业48维修叉车没有停靠在固定的停车点上49叉车维修时未进行锁定50叉车维修时未释放能量(货叉应放下来)51维修人员站在货叉下作业52维修人员修理时未戴手套53叉车驾驶员未戴安全帽54叉车顶部无遮挡防护装置55叉车驾驶位无安全带56叉车无倒车蜂鸣器57叉车无厂牌58维修中的叉车未挂检修标识59叉车无额定载重量标识60叉车无后视镜61叉车上货物超高62叉车上货物挡住驾驶员视线而驾驶员没有使用倒车行走方式63叉车上的货物没有固定措施64叉车上缺灭火器五、登高作业65登高作业人员无登高工具或登高途径66登高作业人员安全带穿戴不规范67登高作业人员未穿防滑软底鞋68登高作业人员未穿工作服(穿短裤)69登高作业人员安全帽带子未系上70瓦材堆放不安全(易坠落)71登高作业临边无防护装置72登高作业现场无人监护六、吊装作业、汽车作业73人员立于倒行的车辆正后方指挥倒车(容易被车辆撞夹到)74吊装作业现场无人监护、无指挥员、未拉设吊装区域警示安全带75吊装作业后吊钩未升高76吊钩防脱落卡损坏77其他人员在起吊作业面下穿行78吊装作业现场正对门前没有安全隔离措施79现场存在上下垂直交叉作业80倒车速度过快81作业人员应在手推车后方推行(防止被手推车撞到)82搬运长梯应由两人分两端抬运七、临时用电、电梯作业83窗台上放置物品易掉落84临时电源线未按规范架设85临时电源线随意穿过通道、无保护措施86电梯安全装置不全(必须关好轿厢门才能开始升降)87现场人员乘坐安全装置不全的电梯八、外来人员及作业人员的管理88小汽车随意进入作业现场89小汽车停占安全通道90小汽车无牌照(非正规车辆)91小汽车驾驶员无外来人员标识(登记、挂识别牌)92小汽车驾驶员随意自由出入作业现场93小汽车驾驶员无本公司陪同94员工搬取重物姿势不正确95作业人员攀爬栏杆96作业人员目视他人攀爬产品未加制止97作业场所吃东西98现场人员站立于正对门的位置(开门时容易被撞到)99现场人员站立与容易掉落的瓦材下方100作业现场人员穿大掛衣101现场人员站立于有液体的地面上(易于滑倒)102现场多人未戴安全帽103现场多处违章、多处单人操作,而无安全监督人员。
作业现场用电易出现的安全隐患1外电防护不严容易看到,某些作业现场由于受场地的限制作业面十分靠近外高压线路, 但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或只是采取了极简陋的防护。
其原因除了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外,跟人们对高压电的认识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额定电压在IKV及以上的称为高压,其与低压电的区别在于:低压不接触不触电,而高压不接触但达到一定距离有触电危险,因为高压线周围空气被“电离化”使周围空气带电,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人靠近会有触电危险或受电场影响导致意识不清醒而产生坠落事故。
2部分设备保护接地,部分设备保护接零有的作业现场一部分用电设备作保护接地,一部分则作保护接零,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因为现场的用电设备都属于同一个用电系统,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时,会使中性点接地线电位升高,造成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带电引起触电事故。
正确的做法是只采用保护接地。
3重复接地数量不足重复接地数量不足是指没有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或末端或两处都没有做重复接地,这是作业现场经常能见到的安全隐患。
重复接地工作不应被忽略,重复接地能有效降低障点的对地电压,减轻保护零线断路时的危险性。
4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不牢固有不少建筑工地虽然PE线引出点接法正确,亦有按要求做重复接地, 但仍然存在一样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安全隐患,就是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不牢固。
在保护线搭接或分支的地方草草了事,未按安全用电的有关要求执行,这样很容易导致保护零线在连接处断开或存在较大的电阻值而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5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不正确一般工地都有在总开关箱和末级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漏电保护器参数是不符合要求的。
较常见的问题是末级电箱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过大以至影响其保护作用或第一级电箱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过小造成频繁跳闸影响正常工作。
6电箱进出线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或上顶面或后面电箱进出线应设置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置在箱体的侧面、上顶面和后面。
但很多作业现场的电箱都是进出线在箱体侧面或上顶面的,这和市面上的电箱都是通用电箱,并非针对现场使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