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常见临时用电安全隐患图片
- 格式:ppt
- 大小:11.50 MB
- 文档页数:42
安全生产,生产蒸蒸日上;文明建设,建设欣欣向荣。
不绷紧安全的弦,就弹不出生产的调。
安全花开把春报,生产效益节节高。
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捞月,“安全”二字,我们要永记心中!安 全 第 一 预 防 为 主 综 合 治 理010203CONTENT01隐患图片规范规定常见问题一:立杆垂直度偏差较大(现场立杆垂直度偏差为150mm)隐患图片规范规定常见问题二:纵向水平杆高差偏差较大(现场纵向水平杆高差超100mm)隐患图片规范规定常见问题三:纵向水平杆接头位置居于跨中(现场水平杆、立杆接头位置极为随意)(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如下图:(2)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综上,脚手架同步同跨内不得出现两个接头。
隐患图片规范规定常见问题五:立杆间距偏大,部分立杆未连续设置,且未进行补强处理(现场施工过程中,立杆间距设置较为随意,同类问题存在于纵向水平杆处)处理措施:在有外挑阳台、飘窗板处脚手架立杆断开时,断开脚手架应参照规范中给定的门洞部位脚手架加强措施进行补强处理。
隐患图片规范规定常见问题六:连墙件设置方式与规范不符、数量偏少,且现场缺失严重,给架体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此问题必须及早整改)参照两幅图:由第十六层起挑的脚手架在北侧楼梯间处自底至顶连墙件全部缺失,并连墙件设置位置极为随意;规范规定:(1)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般为“两步三跨”;(4)连墙件的安装应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不得滞后安装。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图集在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如果对这些隐患不加以重视和及时整改,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威胁。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来直观地了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首先,我们来看配电箱的问题。
在一些施工现场,配电箱未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多个用电设备共用一个开关或漏电保护器,这就无法保证每个设备的用电安全。
有的配电箱门损坏无法关闭,甚至没有门锁,使得箱内的电器元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同时也增加了人员误触的风险。
还有部分配电箱设置位置不当,如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受到雨水浸泡和物体撞击。
再看电线电缆的敷设。
有些电线电缆随意拖地,没有采取架空或埋地的保护措施。
这样不仅容易被车辆碾压、人员踩踏,导致绝缘层破损,还可能会绊倒施工人员。
还有的电线电缆接头处包扎不规范,甚至存在裸线外露的情况,极易引发触电事故。
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保护也存在不少问题。
部分用电设备未做接地保护,或者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
接零保护方面,有的保护零线未与工作零线分开设置,或者保护零线存在断路、虚接等情况,导致保护失效。
在用电设备方面,一些手持电动工具存在绝缘损坏、外壳破损等问题,却仍在继续使用。
电焊机的一次线和二次线长度过长,超过规定标准,而且二次线接头过多,影响焊接质量和用电安全。
另外,施工现场的照明用电也常常存在隐患。
一些临时照明灯具未采用安全电压,灯具的金属外壳未做接零保护。
还有的照明线路乱拉乱接,灯具悬挂高度不够,影响照明效果和用电安全。
在临时用电的管理制度方面,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没有制定详细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未严格执行。
电工未持证上岗,日常的巡检和维护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临时用电的设计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