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土方回填-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44.17 KB
- 文档页数:8
技术质量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基础工序名称混凝土浇筑交底提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地基土质情况,钎探、地基处理、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情况等均经过勘察、设计、监理单位验收,交办理完隐检手续。
2、完成基槽验线,办完验收手续。
、地下降水工作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4、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校核混凝土配合比,做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原材料的复试、台秤校准、检定合格、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二)材质要求1、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
2、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工程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
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3、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
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三)施工器具1、混凝土机具:磅秤、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布料杆、3m杠尺、木抹子塑料布等。
一、质量要求(一)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1-1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工程名称徐州国基城邦1#-5#和V1#-V5#区域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单位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基础工序名称混凝土浇筑交底提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交底内容:2、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表1-2三、工艺流程(一)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四、操作工艺(一)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1、基础底板一般较厚,混凝土工程量一般也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混凝土散热的问题,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记录
C 1.11编号: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交底部位土方回填工序名称土方回填
交底提要:
土方回填
交底内容:
1、回填前,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
2、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3、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4、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
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5、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搓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6、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
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7、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8、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9、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日期。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XXX项目施工单位:XXX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地点:XXX地区1.工程介绍:本项目是XXX地区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属于土方回填工程。
工程内容包括对原有地质地貌进行改造,填埋区域面积约XXX平方米,回填土方总量约为XXX立方米。
2.施工技术交底:(1)场内土方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开挖的土方,施工人员应根据土方的性质及工程要求合理使用。
(2)外运土方主要来自于外部开采场地,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要求进行土方的挖掘、输送和存储,确保外运土方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2.2土方回填顺序说明:土方回填顺序应按照严密、合理的原则进行。
(1)首先回填基础,将土方从场内或外运来的土方进行均匀分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
(2)然后回填填埋区域,将土方平铺到填埋区域并进行夯实,夯实层数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最后回填边坡,将土方均匀回填至边坡区域,并进行夯实,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3夯实标准及方法说明:土方的夯实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适当的夯实方法。
(1)夯实标准:夯实标准以夯实度为指标,夯实度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在XX%~XX%之间。
(2)夯实方法:采用振动夯实机进行夯实,选用适当的夯击频率和夯击力进行操作。
2.4排水处理说明: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应注意排水处理,防止土方回填后出现积水、渗水等问题。
(1)在回填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回填区域的排水情况,及时清理与疏通,确保排水通畅。
(2)在填埋区域夯实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要求进行排水沟的建设,以确保土方回填区域的排水能力。
3.安全注意事项:3.1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2在夯实过程中,应设置随时可使用的防护设施,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3.3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材料运输的安全,防止土方倒塌、压垮人员等事故的发生。
4.管理要求:4.1施工负责人应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4.2每日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工区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市政施管—xx工程名称xx南沙开发区工程工程蕉前路A1标部位名称路基工程工序名称土方回填施工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单位xx工程部经理部交底人接收单位土方回填施工班组接收人交底内容:1、在用搅拌桩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的区域,回填前应挖除搅拌桩桩顶浮土,回填30cm厚砂砾材料,并碾压密实。
2、填方材料使用现场内开挖的材料,并保证其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能被压实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
3、填筑前要对路基、台背等进行基底清理,保证施工场地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压实。
4、填土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其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相适应,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
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严禁贴坡。
5、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前方可填筑上一层。
否那么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检验频率每2000m2检验8点,缺乏2000m2时,至少应检验两点,必须每点都符合施工标准〔JTJ071--98〕及设计要求。
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到达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路基修筑前15天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正确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碾压前应先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是否符合或接近最正确含水量。
如果回填土太枯燥,应在碾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土再碾压。
7、回填作业时,先填低洼路段,后填一般路段;先填路中,再逐渐填到路边。
按水平分层逐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度要到达90%以上。
不得顺坡铺填,最大层厚不超过20cm,土块粒径≤10cm。
8、碾压机行走方向应平行路基中线,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路中线方向不应小于50c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