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 • 电磁场频率:电磁场的频率越高,对人体造成的
危害越大。 • 震荡性质:脉冲波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比连续波
要严重。
第二节 电磁辐射危害与防护
• 2、与工作时间有关 • 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时间越长(指累积作
业时间),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越严重。 • 连续地作业比间断地作业所受不良影响要严重
得多。 • 与受体人群及受体部位有关
• 八、振动控制技术
1 控制振动的方法特别多,主要可归纳为减少扰动、 防止共振、采取隔振措施三类。
• 减少扰动的措施主要指减少或消除振动源的激励,如 改善机器的平衡,减少构件加工误差,提高安装质量, 对薄壁结构作阻尼等。
• 防止共振是指防止或减少设备、结构对振动源的响 应,如改变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改变振动系统扰动源 频率,增大阻尼,减少振动振幅等。
• (2)噪声的靶器官效应。主要是指噪声所导致 的耳聋,又被称为听力损伤、特异性噪声病、 永久性听阈位移或噪声性耳聋,表现为突发性 与渐进性两类。突发性听力损伤即爆震性耳 聋,常发生在短时间暴露在120dB(A)以上强噪 声环境时,病理表现有鼓膜破裂、听骨断裂、 内耳损伤性变化、听觉皮质损伤等,因常与职 业因素相关,故又称职业性噪声聋。
• 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产 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产生变化的磁场, 如此循环反复,这就产生了电磁波
第二节 电磁辐射危害与防护
•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电磁辐射 通常可分为射频辐射与极低频辐射。
• 射频是能够辐射到远处空间中去的电磁波,频 率范围在100kHz~300GHz之间。手机、电视 塔、通信基站都产生射频电磁场。
9 员工——对估计接触职业噪声的员工要进行 岗前与岗中的听力测试,以此来检验听力保护 规程执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