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1.2.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46.98 KB
- 文档页数:11
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发展1. 引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和组织运作的学科,它以科学的方法探索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行政管理学的起源行政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当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政府和公共机构面临着庞大的组织问题,管理效率和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规范和优化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应运而生。
3. 学科的发展阶段3.1 行政管理学的初级阶段20世纪初的行政管理学主要集中在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上。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家关注政府管理的实际问题,探讨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他们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为行政管理提供经验指导。
3.2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行政管理学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框架。
理论阶段的关键任务是构建行政管理的知识体系,解释和预测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学家开始关注行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管理理论和方法,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价值理论、决策理论等。
3.3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阶段20世纪中叶后,行政管理学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
面对日益复杂的政府管理问题,学者们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提供更科学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此时,行政管理学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
3.4 行政管理学的个案研究和跨国比较近些年来,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个案研究和跨国比较。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的行政管理特点和问题,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管理难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4. 行政管理学的影响和意义4.1 提升政府管理效率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政府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政府机构更加注重规范程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2 促进公共政策制定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
早在1865年,德国学者史坦因就曾使用过“行政学"一词,但他所说的“行政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行政管理学,而是行政法学。
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Lj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这篇著名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除此之外,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学术研究还有:1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的《政治与导论》,以及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的另一本大学教材书《公共行政原理》。
以上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美国正式产生并得到公认,而且逐步发展起来.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未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实践的研究,早在作为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学产生以前就存在.古希腊学者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英国学者洛克在其《政府论》、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都阐述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及其机关的关系,甚至论述过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
但是,他们还没有把行政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中以研究,在关行政的研究还只是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讨论.例如,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大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一书中,就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并对行政机构及其产生和活动的原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
错误!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行政还未获得独立的地位,只是城邦这个政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洛克提出分权的原则时,即主张把行政权与立法权、外交权分离开来,并将这些不同的权力交由不同的机关或官员掌管时,也就意味着行政有可能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当孟德斯鸠最终确立了立法、行政与司法威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论原则时,这就预示着行政已经在理论上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表明在理论上较为独立地研究行政学成为可能.因此,从最初诉理论渊源来讲,行政管理学确实是从政治学发展而来的,并且是政治学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在理论上推动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学术动因并非仅仅是政治学,与此同时还有管理学。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主要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是来自行政管理的实践。
行政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可以说有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行政管理的实践,但是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成至今不过100年的时间。
一百多年来,行政管理学经过了形成、成长和现代化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
(一)1887-1929年,行政管理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两条理论发展线索,一条是行政学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另一条是科学管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它们共同成就了行政管理理论。
1887年美国学者、后来的美国第28位总统威尔逊发表文章《行政学研究》,文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
此后经过古德诺、怀特等学者的开创性努力,行政管理学体系日臻完善。
1926年怀特《行政学导论》出版,被后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也是行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标志。
20世纪初期也是管理学理论发展活跃的时期,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916年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发表,标志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最终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德国的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对行政组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成为行政组织的经典理论。
这些管理学的理论的发展成果极大地启发了行政管理的研究者。
总体看,处在创立时期的行政管理学,比较注重从静态、固态研究行政管理的原则、制度等过程管理的内容。
(二)1930-1960年前后,行政管理学的成长阶段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标志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行政管理学创立初期注重科学管理、个人管理不同,这阶段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充分借鉴了管理学中行为主义管理理论,重视行政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管理。
行为主义理论后来也被称为行为科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
第三章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难点】1.行政学在西方(美国)兴起的历史原因、2.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3.中国行政学发展的特点、原因、发展趋势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行政管理学在融合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的等政治学说和政治理论,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199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强调和突出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某些范畴。
【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积极干预。
2、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3、政治学、经济学、行政法学、财政学等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4、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1887——1930)威尔逊、古德诺威尔逊:1887年《行政学之研究》,行政与政治的两分法,建立一门行政科学来指导政府行为,加强和纯洁政府机构,专心处理公务,提高行政效率。
古德诺:1893年《行政法学》,1900《政治与行政》,论证两分法,使之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
罗纳德怀特:1926年《行政学导论》,魏罗毕:1927年《行政学原理》,标志着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
该时期研究的特点:早期的行政学者研究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节省政府开支,研究的重点放在行政部门的功能上,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性的,企图建立适应一切行政工作的普遍原理、原则或定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泰罗等科学管理思想的熏陶。
费富纳《行政学》、怀特《行政学导论》、魏罗比《公共行政原理》——行政学三足鼎立的名著。
(二)传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世界事务的干预,使得其机构迅速膨胀。
二是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了工商企业管理科学的影响。
它的许多原理都来源于此。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
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 D 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一般认为,公共行政学诞生于美国。
由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论文《公共行政学之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首先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
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为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领域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怀特出版了《公共行政学导论》,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同时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一个世纪以来,由威尔逊、古德诺、怀特等人开创的公共行政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公共行政学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专业和有关学科的必修课程,研究机构遍及全球。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
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 D 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一般认为,公共行政学诞生于美国。
由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论文《公共行政学之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首先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
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为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领域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6年,怀特出版了《公共行政学导论》,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同时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一个世纪以来,由威尔逊、古德诺、怀特等人开创的公共行政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公共行政学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专业和有关学科的必修课程,研究机构遍及全球。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一)行政管理学产生的标志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在 1865年,德国学者史坦因就曾使用过“行政学”一词,但他所说的“行政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行政管理学,而是行政法学。
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u23041X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这篇著名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除此之外,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学术研究还有: 1900 年美国学者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 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的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以及 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的另一本大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原理》。
以上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美国正式产生并得到公认,而且逐步发展起来。
(二)行政管理学产生的理论条件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英国学者洛克在其《政府论》、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都阐述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的关系,甚至论述过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
但是,在理论上推动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学术动因并非仅仅是政治学,与此同时还有管理学。
1910年德国的马克斯·\u38886X伯出版了《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其著名的“官僚组织理论”;1911 年美国的F.W. 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其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1916年法国的法约尔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
正是管理学的迅速兴起推动了行政管理学走向成熟。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实践需要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行政管理理论是指关于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实践的原理、规律、方法和模式的总体概念,是指围绕公共组织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研究的体系。
行政管理理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并产生的,其产生与发展受到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行政管理的历史演变、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行政管理理论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对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全面地探讨。
一、行政管理的历史演变早在古代,政府即有行政管理之需,但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理论。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管理十分发达,成为了行政管理理论的起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理论也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19世纪,行政管理理论逐渐开始受到重视,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0世纪,行政管理理论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和服务社会民众。
行政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是在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内部开展的管理活动。
第二,行政管理是一种规范性的管理活动,其行为受到法律和规章的限制和约束。
第三,行政管理是一种社会性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利益。
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为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三、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管理学阶段、公共行政阶段和现代行政学阶段。
早期的管理学阶段主要是了解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其代表性学者有泰勒、福尔莱斯特、韦伯等。
公共行政阶段主要是研究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其代表性学者有威尔逊、古尔德纹、泰勒等。
现代行政学阶段主要是研究公共管理的问题和现代管理方法,其代表性学者有西蒙、班宁顿、马歇尔等。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行政管理学起源于公共行政领域,主要关注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领导,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阶段:行政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政府机构开始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机构也开始引入商业化的管理手段,如制定预算、人力资源管理等。
2. 公共行政阶段:在20世纪初期,行政管理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者们开始探讨政府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能和决策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莱曼·厄德里奇、赫伯特·西蒙等。
3. 新公共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逐渐减少,行政管理学开始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主张政府应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如竞争招标、绩效考核等,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在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引入企业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如项目管理、流程再造等。
4. 公共治理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行政管理学进入了公共治理时代。
公共治理的重点在于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强调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
行政管理学者开始探讨政府如何与公民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合作,
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公共治理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历史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2、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3、城市膨胀、政府职能扩大,管理内容增加,机构和人员激增;4、管理科学的产生为行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5、英国文官制度(merit system)、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实践。
(二)产生1、 1865年,德国学者冯.史坦因:《行政学》,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行政法意义;2、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 n): 《行政学之研究》,“行政学”作为一个管理学的概念,标志现代意义上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3、1900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Franc J. Goodnow ):《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政治与行政分离,行政学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三)发展:三个阶段1、 传统管理时期(1900-1930):6个人物“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X理论时期”(1)1911年:美国工程师,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A. 任务管理:单位时间里工人完成的工作量;管理的理论和原则、方法开始向行政理论移植B. 标准化管理:将计划和执行分开,成立“计划室”,标准化管理C. 管理阶层的出现:所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2)1916年: (Henri Fayol,1841~1925),(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理论;法约尔管理14原则:(The functional principle)A、专业分工(Specialization/Division of Labor):各司 其职,熟 练。
B、权责对等(Authority with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三级 授权(依标准执行80%、依职权判行15%、依政策/目标决定5%)C、遵守纪律(Discipline):不论约定俗成,是共同决议。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共行政学学科的诞生1.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以美国学者威尔逊1887年发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为诞生标志的。
从该文发表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行政学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行政管理学发端于这一时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首先它是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在这一时期里,欧美各主要国家早已完成了产业革命。
随着各国工业化的迅猛进程,不仅在工商、金融界形成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型垄断组织,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都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就对国家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通过国家干预来有效地减少、缓和和解决矛盾,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地位的增强、权力的加大、职能的扩展、责任的加重、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是不可避免的。
但政府及其人员的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
诸如效率低下、不负责任、贪污腐化、铺张浪费等现象并不鲜见。
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政府,研究有关公共行政的问题,以求解决现实矛盾。
因此,在这个时期提出公共行政问题、产生公共行政学是合乎逻辑的,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
2.理论渊源客观实践的需要并不足以导致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它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以下理论被认为是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渊源:∙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国家学说。
它们为行政管理学提供了有关国家权力(行政权)、民权民意、政府结构、政治过程等概念和范畴,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和思辨的研究方法。
∙君主制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
官房学又译计臣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为国家(君主)管理财政、经济、行政等问题。
官房学在改进行政制度、积累行政经验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为后来的行政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以后逐步演变为公共财政学。
∙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
18世纪初期,普鲁士在西方首先创立了依据考试任用官吏的制度。
行政管理理论发展脉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其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管理理论则是研究和总结行政管理实践经验、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其发展脉络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历经了几个世纪的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
下面将从古典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学派和新公共管理等角度,梳理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古典行政管理理论的兴起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已经出现了有关行政管理的思想和观点。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和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古罗马帝国时期,行政管理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在《行政官员论》中提出了行政官员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强调行政官员应以公共利益为重。
古典行政管理理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重新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开始关注行政管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
例如,意大利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在其著作《君主论》中提出了有关政治和行政管理的思想,强调政治家应该以理性和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处理政治和行政事务。
法国哲学家蒙田在其著作《论友谊》中提出了有关政治和行政管理的观点,强调政治家应具备高尚的品格和道德。
这些理论和观点为后世的行政管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行政管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派在欧洲和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行政管理学派可分为传统行政管理学派、行政行为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和社会学派等。
1. 传统行政管理学派传统行政管理学派强调组织和管理,秉承着机械式的管理观念。
法国学者福柯在其著作《行政学》中提出了行政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行政管理应该以组织和计划为中心,注重管理者对组织和人员的控制和管理。
2. 行政行为学派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行政行为学派逐渐兴起,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赖特、西蒙、麦克格雷格等。
行政管理学1. 什么是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行政组织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公共行政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和决策机制,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行政管理学旨在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公正性和透明度,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做出贡献。
2. 行政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的规模和职能不断增加,对行政管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行政管理学的先驱者如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和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开始研究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科学管理的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管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管理学研究重点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提高公共行政的效能和效率。
3. 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3.1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如何构建和管理高效的公共行政组织。
组织理论关注组织的结构、权力关系、沟通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经典的组织理论包括韦伯的理想型组织、奥尔德里奇的组织类型、马克斯·韦伯的权威理论等。
3.2 管理过程管理过程是行政管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行政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管理过程理论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帮助行政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3.3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研究政府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估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理论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政策研究帮助行政管理者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过程,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3.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研究如何衡量和评估公共行政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理论包括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史简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行政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行政管理的起源和发展、相关理论的演进、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行政管理的起源和发展行政管理的概念最早源自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管理实践,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行政管理也随之得到了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发展。
在19世纪,行政管理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形成,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行政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集权型到分权型、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从简单型到复杂型的演变过程。
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行政管理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和观点,对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行政管理理论的演进行政管理理论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行政管理理论经历了传统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行政行为理论、组织学理论等多个时期的发展。
其中,传统理论主要强调了行政管理的官僚化特征和组织结构,科学管理理论则强调了对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行政行为理论则关注了由行政管理者和行政机构所产生的行动和效果,组织学理论则更加强调了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每一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行政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引。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理论范畴,而是涉及了众多相关领域。
在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中,政府绩效管理、公共领导力、公共服务创新等都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强调了政府及其机构和部门应该以绩效为导向进行管理和决策,公共领导理论则侧重于领导者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公共服务创新理论则关注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理论指导。
四、行政管理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行政管理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开展一、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缘由〔一〕行政管理学的创立行政管理实践活动古已有之,我国很早就大讲治国之道,积聚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如被国际管理学公认的"子兵法",其实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论述关于管理的著作,他虽然看是兵法,但纵览其容,无论是作战篇、谋攻篇还是行军篇等等,大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性质的学科来学习和研究,还是比拟晚的事。
虽然有外国〔国文永著有"﹤论语﹥、﹤孟子﹥和行政学",2000年译本〕学者认为:"论语"、"孟子"是行政学教科书,但毕竟还不能等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学。
对于"行政学〞一词,一般认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史坦因提出和使用的,他在其1856年出版的著作"国家学说体系"〔1865年对容重新修改后改名为"行政学"〕一书中使用了该词。
书中虽涉及了诸多行政管理问题,但其容主要倾向于行政法学和官房学方向〔官房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为国家管理财政、经济、行政等问题,这门学科后来逐步演变为现代所说的公共财政学〕。
而作为公共行政的概念,"行政学〞一词一般认为始于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1887年所著的"行政学研究"一文,该文被认为是公共行政学的开端。
继威尔逊之后,美国的另一个著名行政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校长佛兰克·古德诺在1900年写了"政治与行政"一书。
古德诺提出了"政治是决定政策,行政是执行政策〞这一著名的论点,即"政治与行政别离〞的两分法观点,从而使威尔逊开创的行政科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别离出来,并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威尔逊和古德诺两人的奉献在于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但在当时,行政管理学本身的研究容还是局部的,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C) 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2.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B )A.职务分类制B.职位分类制C.品位分类制D.职级分类制3.公务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 D )A.不玩忽职守、始误工作B.不贪污、行贿C.不违反社会公德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4.下面( D )不是国家机构。
A.法院B.检察院C.政府D.全国总工会5.公务员录用的职务范围不包括(D ) A.科员B.副主任科员C.办事员D.调研员(二)多项选择题1.国务院机构组成有( ACD )A.直属机构B.派出机构C.办事机构D.议事协调2.公务员录用的前提是(ABCD)A.工作需要B.职位空缺C.编制未满D.根据空编的资格条件3.公务员严格遵守的纪律,按其性质可分为(ABC )A.政治纪律B.工作纪律C.廉政纪律D.社会公德4.政府部门内部机构权责关系可表示为(CD)A.业务关系B.协作关系C.指导关系D.领导关系5.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有(ABD)A.品德、廉政B.能力C.工作态度D.工作实绩二、概念题1、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机关中的行政行为主体、主要是领导者,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行使国家公共行政权力2、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政府为完成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对特定的行为主体提出的特定行政规范或意向3、行政引导:行政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改变国家政策来对社会行为主体施加影响,促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朝着有利于国家目标实现的方向改变4、行政规划:行政规划是政府对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就其他行政事项所做出的预测性总体构想5、行政计划:行政计划又称行政设计,是行政机关依据职权范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时度势,预先拟定的自身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根据三、简答题1、法约尔管理14原则A、专业分工(Specialization/D ivision of Labor):各司 其职,熟练。
B、权责对等(A uthority with C 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三级 授权(依标准执行80%、依职权判行15%、依政策/目标决定5%)C、遵守纪律(D iscipline):不论约定俗成,是共同决议。
D、统一指挥(Unity of C ommand):减少延宕及误传。
E、统一方向(Unity of D irection):避免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F、牺牲小我(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General Interest): 先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之最大利益。
G、报酬对等(Remuneration of Staff):公平合理,信赏必罚。
H、分权管理(D ecentralization):中央与地方均权,将决策权与执行权予 分开。
I、交流网络(Scalar/Line of A uthority):直 接协 商,且形成网络。
J、常态管理(Order):纳入日常管理(On going Management)。
K、三公一合(Equity):公平(协议遵行)、公正(没有特权、例外)、公开( 过程透明、交流管理畅通)、合理(理念交集,大家同意) 。
L、稳定维持(Stability of Tenure):有赖P D C(合理化改善)与S DCA(标准化维持)的交互循环。
M、自动自发(Initiative):需激发员工内在的原动力。
N、团队合作(Esprit de C orps):利害与共,同舟共济。
2、马克斯.韦伯认为的组织的基础a.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世袭而来,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对个人明确而特殊尊重,如英国、日本的皇室;超人权力(C harisma A uthority ):个人奋斗而来,来自领导者的意志和强制性权威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选举而来,来自法律和社会契约;这种权力构成了官僚组织的基础3、传统管理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制度和程序的研究,忽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B. 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C. 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4、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的特点A.侧重行政组织内部人员的作用,忽视外界环境对人员的影响B. 注重个别具体的事实研究,忽视整体和系统视角研究;C.把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行政学,重视人心理和行为的研究5、雷格斯生态模式融合型(Fused Mode):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Prismatic Mode):过渡行政模式;衍射型(D iffracted Mode):工业型三类,各国应结合国情选择四、论述题1、论述新行政管理学的理论观点A、主张社会正义(socialjusti~e)和社会公平(social equity)新行政管理学认为,传统的行政管理学注重效率、经济目的和管理行为的协调性以至于效率、经济目的和管理行为的协调性经常以社会公平为代价,而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恰恰是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也是新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点以及与传统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差别。
因此,他们认为,“行政管理者不是中性的。
应责成他们承担起责任,把出色的管理和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准则、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基本原理”。
B、主张研究社会实际问题新行政管理学认为,行政管理学应当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与社会环境相关、与公众相关、与政策相关、与政府及其官员相关的问题上来,而不应当仅仅关注那些与学术相关、与理论相关、与思辨相关、与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
C、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新公共行政学认为,传统的科层官僚组织结构已经造就了一种超稳定的能力,政府因此失去了必要的敏感性和同情心,正在远离社会公众,这就需要寻求不断的灵活性,使变革成为经常的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通过重新定义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际交换过程和社会情感过程构建新型的公共组织,进而实现社会公平。
D、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新行政管理学认为,“公共”之于政府的重要性意义正在淡化,而公共性质——公共目的、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行为等,正是政府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与以产权私有为基础的企业管理(private management)的根本性区别。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政府管理的公共性质。
公共的实质意义就在于代表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与此相一致,政府必须坚持公共目的(public put pose),承担公共义务或公共责任(public accountability)。
E、主张“民主行政”(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新行政管理学认为,民主行政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
为此,应当以公众意愿、公众利益为导向,发展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组织和公共政策,强调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职能地位,强调公众参与,强调政府信息和公共政策的公开性。
公共政策分析自1960年问世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
政策分析内容至少包含了三个要点,即欲达到的目标或目的,为达成目标而作的宣示或拟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政策声明所提拔的权威者的实际的政策行动。
它以现实、合理、有效、可行的政策为追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有选择的应用,并通过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来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以解决那些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生存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公共政策问题。
2、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这一目的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其它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行政管理科学化,就是按照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行政管理活动和国家行政机关自身建设中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程序要实施有效管理,必须按照开放的、系统的观点,建立起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有机统一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体系。
这是社会发展和现代行政管理的紧迫需要。
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运用法律规范和其它具有法律性质的各种行政规则来进行行政管理,实现“依法行政”,为此,首先,就要完备行政法规,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行政法体系。
在现代,具有完备的、发达的行政法规、已成为保证有效的、经济的、公正的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各国行政管理走向法制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行政管理现代化,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管理活动,从系统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指在思想观念、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方法手段以及使用的办公工具等方面都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
一般情况下,要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政府管理过计划,一切规章、制度在公共领域都应与国际接轨,没有行政管理国际化,就谈不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其次是观念、人员素质、办公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