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甲状腺疾病诊治规范《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解读摘要:甲状腺疾病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孕产妇甲状腺疾病管理相对复杂。
中国在2022年制定颁布了《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以期为妇幼保健、产科及内分泌科专业人员对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与管理提供指导与推荐。
该指南涉及围孕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教育、筛查、诊断、转诊、治疗、管理,强调了干预窗口前移,突出了预防和全周期管理的防治理念。
文章旨在对指南的主要亮点内容进行解读。
关键词:孕产期;甲状腺疾病;管理;解读甲状腺疾病为育龄女性常见内分泌疾病,孕产妇甲状腺疾病管理更为复杂,并可能威胁母婴健康,是内分泌学和围产医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联合制定的《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下文简称为指南)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和落实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满足妇幼保健、产科及内分泌科专业人员对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与管理提供规范服务的需求[1-2]。
指南为孕产期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涉及围孕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教育、筛查、诊断、转诊、治疗、管理。
本文对该指南的主要亮点内容进行解读。
1阐述了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高发、近一半妊娠妇女存在碘缺乏的严峻现况我国非孕育龄妇女(未妊娠状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17.2%[3].采用妊娠期特异性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素(T4)的参考范围,孕产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与非孕育龄妇女不同。
受检测方法、碘营养状态及孕周影响,孕期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差异较大,其中孕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病率为0.3%~1.0%、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4.0%〜17.8%,甲状腺毒症患病率约1.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可达17.0%,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0%~21.0%,产后甲状腺炎(PPT)患病率为1.1%~16.7%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碘营养的评估标准,我国非孕育龄妇女平均尿碘浓度为178.7μg∕L,总体处于碘充足状态。
妊娠期间的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以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最近更新的2024年妊娠甲状腺疾病指南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更新要点。
以下是该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及其解读。
1.孕前筛查和甲状腺检测:指南强调了孕前筛查的重要性,包括检测甲状腺功能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甲状腺问题,并在怀孕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甲状腺疾病。
这也强调了孕妇定期接受甲状腺检测的重要性,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从而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2.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分类和管理:指南对甲状腺功能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管理建议。
主要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外,指南还对妊娠期间的甲状腺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以确保孕妇合理的甲状腺功能控制。
3.孕妇甲状腺抗体和危险因素:指南指出,在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妇女仍有可能发展成临床甲状腺疾病。
因此,对于具有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孕妇,应该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及早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此外,指南还列出了一些其他可能增加发展甲状腺疾病风险的因素,如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既往甲状腺手术。
4.孕期中的甲状腺癌管理:指南首次提供了有关妊娠期间甲状腺癌管理的具体建议。
治疗甲状腺癌的选择和管理需要在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这包括通过手术、甲状腺激素替代和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癌症。
这一部分的指南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了一些救助和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指导。
5.孕期中的围手术期管理:指南还就妊娠时需进行手术的孕妇,特别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包括了手术时的甲状腺功能评估、术前和术中的治疗措施以及术后的甲状腺功能监测和治疗。
总的来说,2024年妊娠甲状腺疾病指南的更新提供了关于甲状腺疾病管理的具体指导。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妊娠期间的甲状腺问题,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此外,该指南的更新也提醒了孕妇注意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性,并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
《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解读甲亢包括妊娠前已确诊和妊娠期新确诊的甲亢。
01已诊断的甲亢患者怀孕已确诊的甲亢患者一旦发现怀孕,及时进行临床评估,并立即复查甲状腺功能和TSH受体抗体(TRAb),如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停药。
TRAb阴性者多为一过性甲状腺毒症,不建议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
当合并严重的妊娠剧吐时,建议采用支持疗法。
如甲亢需要治疗,优选丙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是二线选择药物,并告知ATDs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
妊娠中晚期如需继续应用ATDs,可以用PTU或MMI。
具有手术适应证患者可选择妊娠中期进行手术。
02孕产期新确诊的甲亢妊娠6~10周是ATDs导致胎儿畸形的危险期,妊娠10周以前,如需治疗,优选PTU,MMI是二线选择药物。
03监测与随访监测指标首选血清FT4或总甲状腺素(TT4)。
妊娠早期每1~2周、妊娠中晚期每2~4周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指导ATDs的剂量调整。
治疗目标为应用最小剂量的ATDs将FT4控制在正常范围上限或轻度高于正常范围上限。
04监测TRAb滴度如果妊娠早期血清TRAb阴性,孕产期不需要再次检测。
如果妊娠早期血清TRAb升高,在妊娠18~22周及妊娠晚期分别监测TRAb水平。
妊娠中晚期TRAb高于参考范围上限3倍的妇女,需要监测胎儿心率,超声检查胎儿的甲状腺体积、生长发育情况,同时在产后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以及早发现胎儿和新生儿甲亢或甲减。
甲减包括妊娠前已确诊和妊娠期新确诊的甲减。
01甲减患者妊娠后已确诊的甲减患者一旦发现妊娠,LT4在原剂量基础上每天增加20%~30%,并及时就诊,做临床评估,立即复查甲状腺功能和抗体。
02妊娠期新确诊的甲减LT4剂量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2.0~2.4 μg计算,足量起始或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尽快达标。
妊娠期全程将TSH控制在参考范围下限(或0.1 mU/L)~2.5 mU/L。
最新: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更新第2版)摘要《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是2012年指南的更新。
指南新增1个章节,提出78个问题,给出66个推荐。
修定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诊断切点值、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等,制定了妊娠前促甲状腺激素筛查后处理流程图,旨在为临床医师对相关问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目录本指南中常见英文缩略词及释义《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编撰委员会再版前言一、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参考范围二、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三、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四、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五、妊娠期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六、产后甲状腺炎七、妊娠期甲状腺毒症八、妊娠期碘营养九、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十一、妊娠期和妊娠前甲状腺疾病筛查十二、不孕与辅助生殖和甲状腺疾病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编撰了我国首部《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
当时,采用的是2011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妊娠指南问题与推荐的模式,汲取了其精华,同时也突出了中国特色。
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是近十年来内分泌学界和围产医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期荷兰学者Vulsma等[2]首次发现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和无甲状腺新生儿的脐带血中存在甲状腺激素,从而推翻了母体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胎盘的传统观点。
基础研究证实了母体甲状腺激素在胎儿脑发育前半期(妊娠1~20周)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发了多个学科对母体甲状腺激素与胎儿脑发育关系的强烈兴趣。
特别是美国学者Haddow等[3]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关于母体亚临床甲状腺激素缺乏与后代神经智力发育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使这个领域的研究迅速成为多学科瞩目的热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方面的研究急剧增加,十余项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陆续发表,内分泌学、围产医学、优生学、神经学、儿科学、营养学、地方病学等多个学科参与了这个领域的研究。
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是指在怀孕期间或产后产生的甲状腺相关疾病,包括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disease)、甲亢伴突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
妊娠对甲状腺功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2024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对于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要点。
首先,对于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评估,ATA建议进行全血中的甲状腺刺激素(TSH)和总甲状腺素(T4)测定。
妊娠期的参考范围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TSH参考范围通常为0.1-2.5mIU/L,而T4参考范围通常较高。
如果TSH低于正常范围,且T4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存在甲状腺过度活动。
ATA还建议在TSH超过10mIU/L的情况下,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以排除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其次,对于已知甲状腺疾病的妊娠期女性,如甲亢、甲减或甲状腺结节等,ATA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已诊断为甲亢的孕妇,ATA建议使用抗甲亢药物,但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甲状腺切除术在孕妇中较少进行,但对于无法耐受抗甲亢药物的患者或有严重甲状腺眼病的孕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甲减孕妇,ATA建议在孕前及孕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
对于已知甲状腺结节的孕妇,ATA建议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评估,如疑似恶性肿瘤,可考虑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再次,对于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ATA提供了一些建议。
产后甲状腺炎是产后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通常在分娩后6-12周内发生。
产后甲状腺炎通常表现为甲状腺疼痛和甲状腺功能异常,通常是短暂的。
对于已知或疑似产后甲状腺炎的患者,ATA建议进行甲状腺刺激素的监测,并根据病情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
对于产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ATA建议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指南:要点
作者:Sandra A. Fryhofer, MD
大家好,我是Dr. Sandra Fryhofer,欢迎来到我的医学讲座。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指南,摘自美国甲状腺协会并发表于《甲状腺》期刊上。
下面请听我分析其重要性。
妊娠可以作为对甲状腺的一次压力测试。
妊娠时,甲状腺腺体体积增大约10%。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T3和T4值较未怀孕时增加了50%。
显而易见,妊娠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低于非妊娠期TSH的正常值。
对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检查的建议
对于妊娠期间TSH值控制的新的建议如下:
早期妊娠:低于2.5,范围在0.1-2.5之间
中期妊娠:0.2-3.0之间
晚期妊娠:0.3-3.0之间
在妊娠期间,如果TSH值>2.5,应该去检查T4水平以确定是否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如果T4水平低于正常值,则诊断为临床甲减,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同时增加了早产儿、低体重儿、流产的风险。
临床甲减必须受到治疗。
如果TSH值高而T4值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减。
如果这样,下一步应该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需要治疗。
亚临床甲减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但一项大型的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女性所生的孩子智商较低。
如果TSH值≥10,不管T4值是否正常,都必须治疗。
在怀孕20周前,应每4周复查TSH水平一次,然后在怀孕26-32周时再查一次。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患者的观点
患有甲减的女性想要怀孕该怎么办呢?需要强调的是,在妊娠早期4-6周时就应当补充额外的甲状腺激素。
根据新指南的推荐,在病人怀孕之前,临床医生应当建议病人调整药物剂量从而使TSH值<2.5。
另外,一旦病人停经或者在家积极验孕发现怀孕,应当提高25-30%的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应根据TSH水平进行调整,所以怀孕前20周须每4周复查TSH 一次。
妊娠期药物剂量推荐
妊娠期治疗甲减的药物明确规定为口服左甲状腺素。
其它的甲状腺药物,比如T3或者甲状腺片,都是不建议的。
妊娠期体内碘的需求量增加了50%。
所以怀孕的女性需要多少碘呢?甲状腺协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剂量,建议每个妊娠女性或者哺乳期女性每天摄入250ug的碘。
新指南推荐妊娠期、哺乳期或者正准备怀孕的女性每日口服150ug的碘以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碘。
若服用碘化钾则更好。
海带和海藻中碘的含量是不足够的。
警告:若每日碘摄入量高于500-1100ug则会引发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结论
本指南综合涵盖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产后甲状腺炎和妊娠期甲状腺结节76个不同的管理治疗推荐。
还有一条对产后忧郁评估很有帮助的建议:考虑甲状腺并检测TSH、T4和甲状腺抗体。
警惕:放射性碘治疗后应当避孕6个月或6个月以上。
当然,再次怀孕之前甲状腺素的剂量需保持稳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女性为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30岁以上。
2.生活在缺碘地区。
3.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或家族史,包括甲状腺肿、1型糖尿病、流产史、不孕症或者早产。
4.体重指数(BMI)>40或更高。
5.某些药物如胺碘酮或锂电池使用史。
6.近期使用碘化剂检查使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