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7
灵芝现代研究报告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之一,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对灵芝的现代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首先,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已被鉴定出来,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压等。
其次,灵芝的抗氧化活性被广泛研究。
抗氧化活性是指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灵芝的抗肿瘤活性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这些活性成分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少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抗癌治疗的效果。
此外,灵芝的抗炎活性也得到了研究证实。
炎症是身体对损伤或感染的反应,如果长期持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导致的损伤。
此外,灵芝还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活性。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成分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再生,提高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从而延缓皮肤衰老的过程。
总的来说,灵芝作为传统药用真菌,在现代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灵芝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寻找新的药物和保健品提供了思路。
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灵芝的剂量、安全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论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发展发布时间:2022-07-26T03:36:11.2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第3月第5期作者:潘淇,胡明华,江忠远,谭奇奇[导读] 灵芝是一种十分昂贵且珍贵的药材,在我国已经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
其中三萜酸就是灵芝体内的次生代潘淇,胡明华,江忠远,谭奇奇(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遵义 563002)摘要:灵芝是一种十分昂贵且珍贵的药材,在我国已经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
其中三萜酸就是灵芝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灵芝体内的活性成分之一,拥有特别显著了药理活性。
超临界CO2提取、大孔树脂分离和高速逆流色谱都是近年来灵芝三萜提取方法的高新技术。
关键词:灵芝三萜;提取分离;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作者简介:潘淇(1980.10一),男,(侗),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遵义师范学院教师。
基金来源:主持贵州省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化学师范生校地实践教学合作指导模式的研究——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灵芝是食药兼备的一种真菌,具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祛病延年、滋阴涵阳等功效。
现代药理医学表明,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拥有保脾肝、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及艾滋病蛋白酶活性、调节免疫力、控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氧化性等功效。
现在许多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已经开始深入研究灵芝化学成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因此,研究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有着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1.1溶剂提取法灵芝三萜化合物性质并不稳定,因此在提取分离和纯化之上难度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则常用CH3OH、CH3CH2OH、石油醚、氯仿、丙酮或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在常温或高温下回流提取。
每一种溶剂来提取效果都不一。
Iksoo Lee等用CH3CH2OH回流分离提取灵芝三萜类化合物,CH3OH浸膏用水溶解经正己烷和氯仿反复萃取,得到三萜类粗提取物为2%。
侯敏娜等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研究灵芝三萜的最优提取方法,得到最优的提取工艺为:用5倍的95%CH3CH2OH回流提取分离3次,每次的时间为1.5h,经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得到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总含量为9.07%。
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质量控制研究作者:杨丽丽马爱群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4期摘要:灵芝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珍贵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其中,三萜类化合物作为灵芝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在抗HIV、抗炎、保肝、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生物活性。
同时,灵芝三萜类物质也是确定灵芝相关商品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指标和保证,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提取过程比较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近年来提取技术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控制三萜类化合物质量依然是一个难题。
为此,本文对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质量控制方法,为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能够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质量控制1.前言灵芝是名贵的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化合物、多糖、生物碱类、核苷类等,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为此,要提取当中三萜化合物难度比较大。
三萜化合物属于次生代谢的产物,药理活性较强,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对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要求不断增多,但是对其提取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比较少,为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2.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分析及药理作用三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其结构由六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三萜类化合物多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少数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三萜。
四环三萜常见的结构类型有达玛烷型、羊毛脂烷型、葫芦烷型、甘遂烷型、环阿屯烷型;五环三萜主要包括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何伯烷型、羽扇豆烷型和木栓烷型。
目前,灵芝中发现三萜类化合物近135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属于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衍生物,它们具有高脂溶解度,存在于灵芝的中性和酸性组分中。
在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中,它们通常含有羟基,在紫外光谱中具有多种波长的特征吸收。
灵芝酸是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
根据官能团和侧链的不同,又可分为灵芝酸、灵芝内酯、灵芝醇、赤芝酸等基本骨架。
不同品种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比较研究邢增涛1 郁琼花2 张劲松1 潘迎捷1(1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 2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摘要 本研究利用HPLC对同一灵芝菌种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图谱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液体发酵7天左右的灵芝菌丝体中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极低,而不同生长阶段的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变化较小,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较子实体中低。
不同品种的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黑芝中几乎不含三萜类化合物。
关键词 灵芝 HP LC 三萜类化合物 菌丝体 子实体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也是现代灵芝化学和灵芝药理研究的重点。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从灵芝中分离纯化出100多个三萜类化合物。
另外,在真菌和高等植物的许多次生代谢产物中,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多酚类化合物等均被用作形态上比较接近的真菌或高等植物鉴别和分类的特征性化合物。
国外学者对灵芝做过类似的研究。
本文利用HPLC对同一菌种发酵菌丝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灵芝子实体、孢子粉,以及在我国商业化栽培的几种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
为更合理地开发利用灵芝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以及分类和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灵芝发酵菌丝体、芝蕾期子实体、成熟期子实体、老化期子实体、孢子粉,菌种均为Ganoder ma lucidum0819,由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药用真菌研究室选育。
不同品种的灵芝子实体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育种室王南博士提供。
HPLC:Waters2690;检测器,Waters2487;色谱柱,Nova-Pak-C18,3 9mm 150mm(Waters)。
95%乙醇(分析纯),甲醇(光谱纯),冰醋酸(分析纯),乙腈(光谱纯),实验用水为重蒸馏水。
2 方法2 1 供试样品的处理 分别准确称取经粉碎的灵芝样品各1克,加入适量95%的乙醇,超声提取1h,过滤,收集滤液。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灵芝(Ganoderma)为层菌纲目灵芝菌科,灵芝属真菌的总称。
习惯所称灵芝是灵芝属中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wyss.ex Fr) Karst ]的子实体部分,其主要成分之一是三萜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有较高的脂溶性,分子量一般为400-600,化学结构复杂由于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使三萜类化合物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
【关键词】:三萜类;素芝;药理作用对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灵芝有效成分的寻找和进一步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
现对近年有关灵芝三萜类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综述如下:(一)灵芝属三萜类新化合物对灵芝脂溶性成分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潮,1982年Kubota等首次分离到灵芝酸A和灵芝酸B。
1988年从灵芝属中先后又分离到19个三萜类新化合物,用波谱技术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
(二)药理作用1 保肝作用王明宇等从赤芝子实体中得到粗组分GT,进一步经硅胶柱色谱得5个组分(GT-GT),JI 经HPLC检测证实该GT和GT2主要含灵芝酸A和赤芝酸A,实验表明GT和GT2对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苷和卡介苗,脂多糖所致的3种肝损伤模型小鼠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LT和肝脏TG含量,并不同程度减轻动物肝损伤。
2 抗肿瘤作用作者从赤芝菌丝体中提取得到6个有细胞毒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U V W X Y 和Z。
体外实验能明显抑制小鼠肝肉瘤细胞的增殖。
Lin等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A和双氢灵芝醛A,体外实验表明两者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对人肝肉瘤细胞和KB细胞ED50 值均在1-11μg/ml。
以灵芝醛A作用最强。
3 抗HIV-1`及HIV-1蛋白酶活性Min等从赤芝孢子粉中分离得到灵芝酸β,灵芝酸B,多糖,和灵芝酸A.体外试验表明对HIV-1蛋白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是20.50.90.70和70μmol.L-1,此外灵芝酸A,灵芝酸B,灵芝酸C1亦有中度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40-430μmol/L-1 。
灵芝菌丝中三萜酸的提取研究摘要:采用经典回流法试验了灵芝(Ganoderma lingzhi)发酵菌丝体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表明:灵芝菌丝三萜酸最佳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液料比为10:1(mL/g)、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2次。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灵芝菌丝三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预测三萜酸提取的多项式模型:y=0.52+0.022A+0.027B+0.064C+0.02lAB-0.013AC+0.010BC-0.056A2-0.094B2-0.0 57C2,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菌丝三萜酸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1:1(v/m,mL/g)、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
在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三萜酸提取率可达0.537 mg/g干菌丝,与预测值(0.542 mg/g干菌丝)相比,相对标准偏差为0.65%。
关键词:灵芝菌丝;三萜酸;Box-Behnken设计灵芝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其学名现已订正为Ganoderma lingzhi,是我国名贵的药用真菌之一。
现已证实灵芝多糖和三萜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灵芝三萜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HIV-1、抑制真核DNA聚合酶、抑制U46619诱导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前列腺增生、止痛、镇静、解毒保肝和抗菌等功能。
其中灵芝三萜酸是指弱酸性三萜,如灵芝酸、赤芝酸等三萜成分,是灵芝三萜的主要活性组分。
然而近十几年来,对有关灵芝三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组份的分离、鉴定和药理作用方面,但对灵芝菌丝体中三萜特别是三萜酸的高效提取技术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笔者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灵芝菌丝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中的三萜酸提取条件,为今后放大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灵芝菌种CCGMC5.616购买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熊果酸标准品[美国Aladdin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香草醛(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氯仿,碳酸氢钠均为国产分析纯。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抗衰老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对自然衰老大鼠的抗衰老的作用。
方法以12只健康青年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30只自然衰老大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GLT低、高剂量、溶媒组、阳性药对照共5组,灌胃给药后,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单胺氧化酶(MAO)的活力。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降低,NOS活力降低,血清T-AOC活性降低,MAO活力升高;与衰老模型组相比,GLT组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升高、NOS活力升高,血清中T-AOC活性升高、MAO活力降低。
结论GLT可以有效地调节自然衰老大鼠体内的氧化水平,延缓衰老进程。
【关键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抗衰老大鼠【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80-01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Karst 为多孔科真菌灵芝及紫芝等的子实体。
又名赤芝(《本经》)、灵芝草(《滇南本草》),木灵芝(《杭州药用植物志》)。
习惯所称灵芝属中赤芝的子实体部分,其主要成分之一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1]。
具有抗肿瘤、保肝解毒、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微循环、抗衰老、抗神经衰弱及治疗糖尿病等作用。
GLT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其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因而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2] [3]。
作者通过抗氧化作用试验,对GLT的抗衰老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SD大鼠:雌雄均有,24月龄及5月龄,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黔)2004-0001。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中心提取),健脑胶囊(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NO、NOS、T-AOC、MAO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
550nm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
灵芝三萜化合物的制备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者:亓小妮谢苗吴杨洋张鑫杜秀菊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05期摘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灵芝三萜(G.lucidum triterpenes,GLTs)是灵芝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保肝护肝和增强免疫等生理功能,目前已经成为评价灵芝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参考最新研究的基础上,对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方法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更好地促进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资源的合理開发和利用。
关键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分离纯化;质量控制;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 R28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5-0038-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5.0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Ganoderma lucidum TriterpenesQI Xiao-ni,XIE Miao,WU Yang-yang et al(College of Life Sciences,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Shandong 252000)Abstract Ganoderma lucidum has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G.lucidum triterpenes (GLT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dicinal active ingredients,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G.lucidum,for it has lots of biological functions,such as anti-tumor,liver protection and so on.In this paper,with reference to the latest literature,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detec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GLTs was reviewed,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GLTs,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lucidum triterpenes.Key words Ganoderma lucidum;Triterpenes;Extraction process;Separation andpurification;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又名瑞草、神芝,隶属于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其味甘、性温,具有扶正固本、健脾补肾、保肝护肝和镇静安神等功效。
study[J]. Toxicol Res, 2015, 4(4): 948-955.[8] Dunning S, ur Rehman A, Tiebosch MH, et al. Glutathione andantioxidant enzymes serve complementary roles in protecting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cell death[J]. Biochim Et Biophys Acta BBA - Mol Basis Dis, 2013, 1832(12): 2027-2034.[9] Jiang LL, Jiang Y, Zhao DS, et al. CYP 3A activation andglutathione depletion aggravate emodin-induced liver injury [J]. Chem Res Toxicol,2018,31(10):1052-1060.[10] Liu XY, Liu YQ, Cheng MC, et al. Metabolomic responses ofhuman hepatocytes to emodin, aristolochic acid, and triptolide: chemicals purifi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J Biochem Mol Toxicol, 2015, 29(11): 533-543.[11] Wu L, Han W, Chen Y,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hepatotoxicity and toxicokinetics of emodin: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Mediated by UGT2B7 and MRP2[J]. Mol Pharm, 2018, 15(9): 3931-3945.[12] Lin NH, Yang H W, Su Y J, et al. Herb induced liver injuryafter using herbal medicine: A systemic review and case-control study[J]. Medicine, 2019, 98(13): e14992.[13] 朱春雾, 王海南, 张亚蕾, 等.140例中药肝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J]. 肝脏, 2019, 24(4): 362-364.[14] Wang JB, Kong WJ, Wang HJ, et al. Toxic effects caused byrhubarb (Rheum palmatum L.) are reversed on immature and aged rats[J]. J Ethnopharmacol, 2011, 134(2): 216-220.[15] 张莉. 生大黄粉敷脐治疗老年长期卧床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12): 83.[16] 唐廷猷. 清代徐大椿《制药论》译评[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19(9): 1315.[17] 姬春好. 大黄炮制及临床应用[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25(1): 41-43.[18] 王伽伯, 马永刚, 金城, 等. 对应分析在大黄炮制减毒“量-毒”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9): 76-80.[19] 史黎萍, 赵志国. 中药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毒性减毒效果的研究[J]. 中医临床究, 2019, 11(23): 133-135.[20] 孟菲, 王娇, 马彦江, 等. 基于2015版《临床用药须知》成方制剂中大黄炮制品选择的探讨[J]. 中医研究, 2019, 32(8): 78-81.[21] 李建民, 谢晨. 论中药配伍减毒与增效[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 7(4): 20-22.[22] 陈艳琰, 曹玉洁, 唐于平, 等. 甘草调和大黄“泻下攻积”作用的量-毒-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19, 44(10): 2131-2138.[23] 柴宝娟, 李祥, 陈建伟. 大黄配伍前后对大鼠肝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 28(3): 66-69.[24] 毕超然, 张鹏, 朴春丽. 大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1): 34-37.[25]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朱良春.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7] 张赏, 任双杰, 秦竞开. 李炳茂教授重用大黄治疗疑难病验案举隅[J]. 河北中医, 2015, 37(10): 16-19.[28] 葛晨, 吴国忠, 陆春雷, 等. 不同剂量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2): 85-87, 91.[29] 张骏, 徐益文, 周新宇, 等. 大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剂量探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3): 31-32.[30] 杜莉, 朱晓彤.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7): 5-6.[31] 赵红, 王琦, 谢雯. 药物性肝损伤: 老话题, 新热点[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 34(13): 1940-1943.[32] Yu YC, Mao YM, Chen CW, et al. CSH guidelines for th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 Hepatol Int, 2017, 11(3): 221-241.[33] Philips CA, Augustine P, Rajesh S, et al. Complementary andAlternative Medicine-related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Asia[J]. J Clin Transl Hepatol, 2019,7(3):263-274.(收稿:2020-03-23 修回:2020-12-10)文献综述基金项目: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基金资助项目(2017034)天津市南开医院药学部(天津 300100)通信作者:阎 姝,E-mail :133****************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夏亚飞,阎 姝摘要: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的总称,为我国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传统珍贵中药材。
《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分子机制初探》篇一一、引言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灵芝成分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化合物受到了广泛关注。
灵芝三萜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二、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灵芝三萜化合物在抗炎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细胞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如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 调节免疫功能: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抵抗炎症的侵袭。
3. 抗氧化作用:灵芝三萜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三、灵芝三萜化合物的分子机制初探为了进一步了解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分子机制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 信号转导途径: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如NF-κB、MAPK等,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2. 调节基因表达: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调节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如COX-2、iNOS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 与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与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酚类等)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发挥抗炎作用。
四、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为了验证灵芝三萜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分子机制,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1. 细胞实验:采用炎症细胞模型,观察灵芝三萜化合物对炎症细胞中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
结果显示,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2. 分子生物学实验:通过检测NF-κB、MAPK等信号转导途径及COX-2、iNOS等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灵芝三萜化合物的分子机制。
结果显示,灵芝三萜化合物能够调节这些信号转导途径及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灵芝三萜抗肿瘤研究进展什么是灵芝三萜?灵芝三萜是在灵芝中发现的一类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化学和药效成分之一。
自从1982年,灵芝三萜被日本学者发现以来,“抗肿瘤”一直是灵芝三萜类的主要研究方向。
大量的细胞实验证实,灵芝三萜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直接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是使肿瘤停止生长等等。
1982年Kubora.T等人首次从赤灵芝中分离得到灵芝三萜类化合物。
2000年,日本富山医科大学学者报道了从灵芝孢子中提取得的灵芝三萜化合物对Meth-A和LLC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可杀死这两种肿瘤细胞。
次年,台湾学者也报道了从赤灵芝中提得的几种灵芝三萜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在“2008国际灵芝研究论坛”上,美国著名灵芝研究科学家、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副教授丹尼尔·斯里瓦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灵芝三萜抗肿瘤的机理,进一步科学印证了灵芝三萜的显著抗肿瘤功效:灵芝三萜能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灵芝三萜也同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灵芝三萜抗肿瘤的原理各国对灵芝的研究中,灵芝三萜被认为是灵芝抑肿瘤研究的风向标。
世界灵芝三萜研究专家发表论文,证明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灵芝(孢子)发挥抗炎、镇痛、镇静、保肝、解毒、抗衰老、毒杀肿瘤细胞、抗缺氧等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实验证明灵芝三萜类具有迅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NK 细胞、T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并直接和间接毒杀肿瘤细胞。
人体肿瘤细胞60%为增殖细胞,是肿瘤发展、长大、转移的基础,对人体危害极大,但对放化疗敏感,易杀灭;40%为G0期细胞,又叫休眠期细胞,不分裂,不生长,但对放化疗不敏感,难以被化疗等药物杀死。
当某些因素使增殖期细胞大量死亡时(如化疗时),G0期肿瘤细胞即可进入增殖周期,成为肿瘤复发的根源。
灵芝三萜最大的特点表现为可激活化疗药物难以杀死的G0期肿瘤细胞,驱使其进入细胞生长期,然后联合化疗或单独毒杀它,防止其结束休眠期后大量繁殖和转移。
灵芝菌丝体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简徐慧;陈蕾蕾;赵双芝;裘纪莹;孙华;辛雪【摘要】灵芝作为一种名贵的大型真菌,能够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
灵芝三萜类是除灵芝多糖外,灵芝中另一种主要活性成分。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灵芝深层发酵的菌丝体中三萜的种类、合成途径、影响合成的因素及体外抗肿瘤的药理活性,为以后灵芝三萜的抗肿瘤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名称】《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灵芝三萜;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抗肿瘤【作者】徐慧;陈蕾蕾;赵双芝;裘纪莹;孙华;辛雪【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菌属的大型真菌。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已将灵芝入药,用于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现在西方国家作为保健品很受欢迎。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美国草药药典与治疗摘要》均已正式收载灵芝为药品[1-2]。
灵芝中除常见的灵芝多糖外,灵芝三萜类化合物也是其主要的活性物质。
日本健康和营养食品协会已将灵芝三萜作为衡量灵芝品质的重要指标。
临床研究表明,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菌、降血脂、消炎、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和延缓衰老等方面有重要功效。
其来源主要有三种:灵芝子实体、灵芝孢子、深层发酵。
因其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野生和种植的灵芝资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且灵芝菌丝体中活性成分与子实体相近,还具有生产周期短、受外界影响小,投入产出比小,活性成分含量易控制等优势,因此有望成为生产灵芝三萜的主要形式[3]。
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按结构分为四环或五环三萜,包括灵芝酸、赤芝酸、灵芝醇等,其中多数属于羊毛甾烷衍生物,结构多样且高度氧化。
根据碳原子数可分为C24、C27、C30三大类;按功能团和侧链不同,可分为七种基本骨架,如图1[4-5]。
WALLACH最早提出用“经验异戊二烯法则”解释灵芝三萜的合成代谢途径。
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孙培龙;陶文扬;何晋浙
【期刊名称】《食药用菌》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灵芝历来被认为是滋补强身、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
近年来对灵芝的狂
热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和食品各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灵芝富含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十分重要的药理药效成分,对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
研究报道日渐增多。
本文综述了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对药理药效的贡献及其研究进展。
【总页数】6页(P76-81)
【作者】孙培龙;陶文扬;何晋浙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31
【相关文献】
1.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3.UPLC-Q-TOF-MS分析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
4.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
展5.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