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子学论文

汽车电子学论文

汽车电子学论文
汽车电子学论文

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无人驾驶汽车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是未来发展方向。首先讨论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现状,介绍相关技术。最后谈谈发展。

关键词:无人驾驶关键技术发展

引言: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

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它一般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无人驾驶汽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一车一路”闭环控制方式,将不可控的驾驶员从该闭环系统中请出去,从而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现代无人驾驶汽车以汽车工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为依托,遵循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方面到多方面、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其横向发展离不开各种用途的实际需要,而其纵向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1、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性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前列。美国是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车辆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这是一辆8轮车,能在校园的环境中自主驾驶,但车速不高。美国其它一些著名大学,如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无人驾驶车辆。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和预期目标过于复杂,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国都将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问题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上的民用车辆的辅助驾驶项目上。1995年,一辆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Navlab-V,完成了横穿美国东西部的无人驾驶试验。在全长5000km的美国州际高速公路上,整个实验96%以上的路程是车辆自主驾驶的,车速达50—60km/h。尽管这次实验中的Navlab-V仅仅完成方向控制,而不进行速度控制(油门及档位由车上的参试人员控制),但这次实验已经让世人看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丰田汽车公司在2000年开发出无人驾驶公共汽车。这套公共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主要由道路诱导、车队行驶、追尾防止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组成。安装在车辆底盘前部的磁气传感器将根据埋设在道路中间的永久性磁石进行导向,控制车辆行驶方向。

2005年,美国国防部“大挑战”比赛上,最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们改装的一辆大众途锐多功能车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完成了全程障碍赛,第一个到达了终点。在赛道上,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穿越沙漠、通过黑暗的隧道、越过泥泞的河床并需要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行使,整个行程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绕过无数个障碍。

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德国汉堡Ibeo公司,最近推出了其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这辆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由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帕萨特2.0改装而成,外表看来与普通家庭汽车并无差别,但却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公路系统中实现无人驾驶。行驶

过程中,车内安装的全球定位仪随时获取汽车所在准确方位的信息数据。隐藏在前灯和尾灯附近的激光扫描仪是汽车的“眼”,它们随时“观察”汽车周围约183m内的道路状况,构建三维道路模型。除此之外,“眼”还能识别各种交通标识,如速度限制、红绿灯、车道划分、停靠点等,保证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安全行驶。最后由无人驾驶汽车的“脑”——安装在汽车后备厢内的计算机,将两组数据汇合、分析,并根据结果向汽车传达相应的行驶命令。多项先进科技确保这款无人驾驶汽车能够灵活换档、加速、转弯、刹车甚至倒车。在茫茫车海和人海中,它能巧妙避开建筑、障碍、其他车辆和行人,从容前行。

2、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状况

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方面要比国外稍晚。国防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该项技术研究。1989年,我国首辆智能小车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这辆小车长100cm、宽60cm、重175ks,有3个轮子,前轮是一个导向轮,后边有两个驱动轮。它包含了自动驾驶仪、计算机体系结构、视觉及传感器系统、定位定向系统、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系统,还有无线电通信、车体结构及配电系统。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由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检测传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的汽车计算机自动驾驶系统,被安装在一辆国产的中型面包车上,使该车既保持了原有的人工驾驶性能,又能够用计算机控制进行自动驾驶行车。2000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4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76km,创下国内最高纪录。其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传感器系统、自动驾驶仪系统和主控计算机系统。

由上海和欧盟科学家合作的中国城市交通中的无人驾驶技术(CyberC3)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辆城市无人驾驶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技术”主要依靠车上的5个“器官”来保证。首先是位于车头上的俯视摄像头,它是车辆的“眼睛”,能够准确识别地上的白线,从而判断前进方向。在“眼睛”的一旁,一个凸出车头的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而在车辆的左右两侧,两只超声传感器就像车辆的“耳朵”,倾听着四面八方的声音。除了用“眼睛”指挥前进外,该车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用一只无形的“手”来感知地面的磁性物体,从而判断前进方向,而这只“手”就是位于车头底部的磁传感器。但这种方法需要在车辆运行的道路上埋人磁钉。最后的“器官”便是车辆的“脑”了,位于远处的遥控指挥中心是车辆的“大脑”,通过无线传输向车辆下达特殊指令;而车辆内部的计算机则是它的“小脑”,通过汇聚“眼睛”、“鼻子”、“耳朵”、“手”所得到的信息来避开周围车辆和行人。再配合程序中设计好的各景点的位置,无人驾驶车便能顺利地将乘客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最近,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联合研发的红旗旗舰无人驾驶轿车,其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车装备了摄像机、雷达,可以自己导航,对道路环境、障碍物进行判断识别,自动调整速度,不需要人做任何干预操作。与电子巡航、GPS导航不同的是,它的定位更加精确,转弯和遇到复杂情况也不需要人来控制。车内的环境识别系统识别出道路状况,测量前方车辆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相当于驾驶员的眼睛;车载主控计算机和相应的路径规划软件根据计算机视觉提供的道路信息、车前情况以及自身的行驶状态,决定继续前进还是换道准备超车,相当于驾驶员的大脑;接着,自动驾驶控制软件按照需要跟踪的路径和汽车行驶动力学,向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操纵汽车按规划好的路径前进,起到驾驶员的手和脚的作用。这辆无人驾驶轿车在正常交通情况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稳定速度为130km/h,最高峰值速度为

170km/h。

3、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车辆定位和车辆控制技术。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

车辆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行驶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磁导航和视觉导航等。其中,磁导航是目前最成熟可靠的方案,现大多数均采用这种导航技术。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和鹿特丹的Park Shuttle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的Cyber C3系统等。磁导航最大的优点是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即使风沙或大雪埋没路面也一样有效,而且便于维护。另外,通过变换磁极朝向进行编码,可以向车辆传输道路特性信息,诸如位置、方向、曲率半径、下一个道路出口位置等信息。但是,磁导航方法往往需要在道路上埋设一定的导航设备(如磁钉或电线),系统实施过程比较繁琐,且不易维护,变更运营线路需重新埋设导航设备。视觉导航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视觉导航的优点是车载计算机可以在试验样车偏离目标车道前,事先知道并预防其发生,同时当在高速公路使用时,不需要对现有的道路结构做变化,并且在混合交通中,也可使用;其缺点为,当风沙、大雾等自然因素致使能见度过低或路面上的白色标线不清晰时,导航系统会失效。但由于视觉导航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低,被公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定位方法。

GPS导航现在已经非常普遍,在输入目的地后,GPS系统便会显示出行驶路线。定速巡航功能能让驾驶者设定速度,汽车便会按照这个速度行驶下去,直到你踩刹车。现在已经开始有汽车安装了最新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驾驶员可以通过它来设定与前方汽车的距离,当两车靠得太近时,汽车就会自动减速,当距离安全后,汽车又会自动加速。如今,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先进系统,比如在跨过车道分界线时会发出哔哔声提醒驾驶员的变道警示系统,显示车后情况的后视镜系统,使用侧视镜中的声纳或雷达探测器、在旁边车辆靠近时提醒驾驶员的盲点警示系统,以及无需人手控制的自动泊车系统等等。

现在假设我们把这些系统全都联系起来:用导航系统设定目的地,于是汽车就会按照路线自动行驶,在必要时也会自动减速、加速、转弯和变道。我们现在还缺一个能够使汽车自动转弯的系统,不过有了车载雷达、摄影机和高端的传感器,这个系统并非不可实现。于是,驾驶员不再是驾驶员,而是乘客,因为汽车会自己行驶到目的地。

已经退休的通用汽车副总裁罗伯特·卢茨(Robert Lutz)表示:“点击某个常规程序,比如‘上班’程序,你的汽车便会在GPS或线导的引导下开上公路,融入车流之中。”驶向目的地,最后通过“其他的小模块”实现自动泊车。“不过,我不认为我们的社会能够有能力负担每个人都有车,然后大家都在混凝土公路上到处开来开去。”我们可以建造混凝土公路,但我们或许没有足够的汽油或电力来驱动那么多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可能需要在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之后才会真正到来,而如今这个目标中的部分已经完成。自适应巡航最有未来“范儿

在当前量产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中,新兴不久的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应该是目前最具备未来自动驾驶的“范儿”。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出现之前的车型都搭载的是定速巡航系统,定速巡航的速度固定,在需要频繁刹车的城市道路上显得很不实用,而自适应巡航则能很好地适应路况较复杂的城市路况。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主要由车距传感器(雷达)、轮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以及ACC 控制单元等组成。车距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车头,它可以探测到汽车前方200m左右的距离,轮速传感器(与ABS系统共用)可以感知车辆的行驶速度,而转向角度传感器可以感知车辆的行驶方向,ACC控制单元可以对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状态进行控制。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一般在车速大于25km/h时才会起作用,而当车速降低到25km/h

以下时,就需要驾驶者进行人工控制。不过通过系统软件的升级,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停车/起步”功能,以应对在城市中行驶时频繁的停车和起步情况压力传感器。虽然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车速,但在任何时候驾驶者都可以主动进行加速或制动。

局限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的确提升了高速行驶的舒适性能,而且起到了非常必要的控制和预警作用。但是必须重申,该功能并不具有全力制动的效果,也并不能刹停车辆,所以在行车过程中依然要靠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最终状态的操作。

车辆控制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等几个部分。无人驾驶其实就是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进行的仿人驾驶。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可知,车辆的控制是一个典型的预瞄控制行为,驾驶员找到当前道路环境下的预瞄点,根据预瞄点控制车辆的行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经典的智能PID算法,例如模糊PID、神经网络PID等。

自动刹车系统最依赖于车载的传感器,目前在这类系统开发中成果最大的厂商是以安全性能著称的沃尔沃,比如,我们能在XC60的前风挡上方发现一个传感器,它服务于车载自动刹车系统,和ACC系统的原理有些相似,也是通过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发现前方的障碍物,但不同的是XC60的CitySafety系统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且当车速在30km/h以下时可以在发现前方障碍物时将车完全停住。

不过如果想真正把自动刹车系统融入未来的自动驾驶操作中,那至少还要解决刹车力度过猛而降低乘坐舒适感的问题,否则相信不少乘客会晕车的。

局限性

这个系统借助激光传感器监测前方的交通情况,激光传感器内置在风挡上部,与后视镜处于同一高度,具有与所有光学系统同样的局限性,探测能力可能受到雾、雪或大雨的限制。因此需要让风挡玻璃保持通透。如果传感器受到阻挡,会通过汽车的信息显示通知司机清理该区域。

除以上两个方面,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还需要一些其它相关技术的支持,如车辆调度系统、通讯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最终得以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

自动驾驶所需的大多数技术其实都已经到位;这类系统包括三大功能:车辆控制(vehicle control)、定位(position determination)与环境侦测(environment detection)。首先在车辆控制系统部分,目前在相关技术上已经达到很高的成熟度

4、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方向

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高速公路环境、城市环境和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3个方面相互重叠,只是技术的侧重点不同。

4.1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

这类系统将使用在环境限定为具有良好标志的结构化高速公路上,主要完成道路标志线跟踪、车辆识别等功能。这些研究把精力集中在简单结构化环境下的高速自动驾驶上,其目标是实现进入高速公路之后的全自动驾驶。尽管这样的应用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确解决了现代社会中最为常见、危险、也是最为枯燥的驾驶环节的驾驶任务。

4.2城市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

与高速环境研究相比,城市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由于速度较慢,因此更安全可靠,应用前景更好。短期内,可作为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如地铁等)的一种补充,解决城市区域交通问题,例如大型活动场所、公园、校园、工业园、机场等。但是,城市环境也更为复杂,对感知和控制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环境中的无人自动驾驶将成为下一阶段研究重点。例如,美国国防部“大挑战”比赛2007年将采用城市环境。目前这类环境的应用已经进入到小范围推广阶段,但其大范围应用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可靠性问题、多车调度和协调问题、与其它交通参与者的交互问题、成本问题、商业模型等。

4.3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

无人驾驶汽车研究走在前列的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其在军事和其他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应用。但其关键技术和基于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的车辆是一致的,只是在性能要求上的侧重点不一样。例如,车辆的可靠性、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是在特殊环境下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在未来推广应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结语

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用上智能型无人驾驶汽车。那是一种将探测、识别、判断、决策、优化、优选、执行、反馈、纠控功能融为一体,会学习、会总结、会提高技能,集微电脑、微电机、绿色环保动力系统、新型结构材料等顶尖科技成果为一体的智慧型汽车。需要指出的是,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非要完全替代驾驶员,只是在需要替代的领域和场合作替代。无人驾驶汽车尤其适合从事旅游、应急救援、长途高速客货运输、军事用途,以发挥可靠、安全、便利及高效的性能优势,减少事故,弥补有人驾驶汽车的不足。无人驾驶汽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车辆的控制方式,可大大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国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其功能也将更完善,学科内容将会更丰富,产业化前景更美好。

越多功能强大的驾驶辅助系统问世,自动驾驶也成为越来越可能实现的汽车技术。在一场于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创新高峰会议上,大厂BMW探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利与弊,并分析该技术议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复杂差异。

BMW研发经理Peter Waldmann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有很大的潜力能提升高速公路与一般道路的交通安全,但是若有人问:“自动驾驶能在20年之内实现吗?”他的答案则是:“我不知道!”因为这个议题所需考虑的不仅只是技术而已。

参考文献乔维高徐学进——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汽车》2007.7

杨欣欣智能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9

杨明无人驾驶车辆综述与展望 top242.6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2) 第一章发动机总成大修 (3) 第一节发动机大修的条件 (3) 1.1.1 现代发动机大修送修标准 (3) 第二节发动机大修工艺 (5) 1.2.1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 (5) 第三节发动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6) 1.3.1 清洗发动机外部 (6) 1.3.2 发动机从车架上的拆卸 (6) 第四节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8) 1.4.1发动的解体 (8) 1.4.2 发动机部主要零件检查 (11) 第五节发动机大修验收标准 (21) 第二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 (22)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诊断 (23) 2.1.1 故障成因 (23) 2.1.2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常见故障 (25) 第二节具体维修案例 (27) 2.2.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27) 2.2.3 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29) 第三章其他故障分析 (32) 第一节发动机失速故障 (32) 第二节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34) 第三节加速不良故障 (37) 第四章检测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40) 第一节电控发动机维修要点 (40) 第二节电控燃油系统检查要点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修车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维修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拥有一套理念的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不是每个维修工所能做到的。它代表着精湛的修车技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大修工艺和以零件修复为主的作业容还要精通跨入机电一体化、检测诊断和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本文将从传统维修工艺以及现代维修检测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发动机的维修技术。 所谓的传统诊断,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诊断方法有“看、闻、听、问、试”,这些方法在国汽车维修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高级轿车保有量虽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维修的仪器及检测设备尚不能监测到位,给车辆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以至于造成误判。因此,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汽车发展机电一体化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更多是靠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但一些特殊故障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技术人员靠传统维修手段来判断故障,未来的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需有外语基础,电脑常识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传统维修技术。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01]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Vehicl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7 执笔人:陈立锋 审核人:毛征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设计与理论、汽车试验测试技术和汽车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

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基础知识;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修业年限 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方向设置 由于车辆工程专业为湖南科技大学新增专业,暂未设置专业方向。 七、课程学时与学分分布及要求 (一)课程学时分布 课程学时分布分课内课时、课外第二课堂课时和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周等三部分,分别见表1~表2。

汽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08汽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25日-2011年5月25日 指导教师: 电话: E—mail: 一、目的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项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实际各项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论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二、对毕业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此期间应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汇报设计进展情况; 2、及时将疑难问题请教指导教师; 3、严禁抄袭,否则毕业设计无成绩; 4、按要求在5月30日前上交论文给指导教师,过期不予答辩; 5、未按要求完成论文的学生不能毕业; 6、要求计算说明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7、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三、相关说明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论文后附参考文献名; 3、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 4、论文正文字体为小四号,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五、成绩评定办法 参见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办法执行。 六、毕业论文的参考课题 可以结合本身工作性质,在提前告知指导教师并得到认可后,可自选题目。也可从以下(一)或(二)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 (一)毕业设计及论文的自选参考课题如下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和标题参考 一、某种车型某个系统(或总成)的结构特点和检修分析,如: 1、帕萨特B5轿车防抱死系统及其检修 2、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技术 3、浅谈捷达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最新版)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目录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致谢词 (14)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汽车工程概论论文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案例题目:浅谈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浅谈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摘要: 当今,新车的上市越来越多,很多车型都把发动机作为主要卖点之一,这在前几年可能更多出现在高档豪华车型上,而现在中高级车、中级车和经济型车也开始将发动机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消费者变得越来越专业,很多车友在选车时都把发动机指标作为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车型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在发动机技术上突飞猛进。 本文综合概括了汽车发动机技出术的现状,简单描述了发动机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通过理论分析指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几项发动新技术。 关键词:发动机技术新技术发展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机的相关理论 (1) 2.1 汽车发动机的简介 (1) 2.2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方式 (2) 2.3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方式 (2) 第三章发动机基本构造及其原理 (3) 3.1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3) 3.2 发动机的内部构造 (4) 第四章发动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5) 4.1 发动机技术现状 (6) 4.2 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7) 4.3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发动机新技术 (8) 第五章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前言 近期世界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为了敦促汽车企业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污染,各国政府都制定了严格的相关政策,都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纷纷制定出台各种汽车排放标准和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欧共体为了促使汽车企业生产低排放的汽车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或推动政策,一方面引导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控制企业偏离政策,未来的汽车想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行驶,就必须符合各地的标准,日、欧、美各国正积极准备制定一项国际协定,旨在把目前因地而宜的汽车标准限制一体化,这样对发动机的排放既符合政府高排放政策要求,又符合顾客的要求。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性能,要求的最要的环节,低油耗、低排放、小型化、轻量化是车用发动机的总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机的相关理论 2.1 汽车发动机的简介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7 届) 设计(论文)题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系部汽车工程系 班级14汽修2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李参 二0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摘要 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对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同时论述了冷却系统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温度设定点,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目录 1 引言 (1) 2 冷却系的概述 (1) 3 风冷却系 (1) 4 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及维护 (2)

4.1 冷却介质 (3) 4.2 水泵 (4) 4.3 节温器 (4) 4.4 风扇 (4) 4.5 散热器 (5) 4.6 汽缸水套及其他密封装置 (5) 4.7 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5) 4.7.1 系统组成 (5) 4.7.2 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6) 4.7.3 单片机系统控制过程 (6) 5 冷却系统的检修 (7) 6 温度设定点 (7) 6.1 提高温度设定点 (8) 6.2 降低温度设定点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谢辞 (11)

1 引言 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2 冷却系的概述 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冷却系按照冷却介质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如果把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系。而把这些热量先传给冷却水,然后再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水冷系。由于水冷系冷却均匀,效果好,而且发动机运转噪音小,目前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是水冷系。 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3 风冷却系 风冷却系是利用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把从气缸内部传出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发动机气缸和气缸盖采用传热较好的铝合金铸成,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各缸一般都分开制造,在气缸和气缸盖表面分布许多均匀排列的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利用车辆行驶时的高速空气流,把热量吹散到大气中去。 由于汽车发动机功率较大,需要冷却的热量较多,多采用功率、流量较大的轴流式风扇以加强发动机的冷却。为了有效地利用空气流和保证各缸冷却均匀,在发动机上装有导流罩和分流板和气缸导流罩。 虽然风冷却系与水冷却系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无需特殊保养等优点,但是由于材料质量要求高,冷却不够均匀,工作噪音大等缺点,目前在汽车上很少使用。

汽车发动机原理论文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石晓敏农经091 17号) 摘要:本文概括了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四冲程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润滑部位和润滑油路、冷却系的工作原理等。还简略介绍了发动机汽缸的组成及影响:汽缸体、汽缸对数、活塞、缸内直喷技术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某种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不断循环从而带动汽车的轮轴,形成了汽车的动力来源。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气缸机械能 (一)现代发动机的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结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其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基本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其基本结构也就大同小异。 汽油机通常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燃料供给、润滑、冷却、点火、起动五大系统组成。柴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无点火系)。1.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这是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是由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挺杆、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3.燃料供给系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燃料供给系又分化油器式和燃油直接喷射式两种,通常所用的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数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柴油滤清器、进排气

汽车概论论文-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内燃机/韩超 【内容提要】汽车的诞生发展已经经历的一个多世纪,汽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带动整个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人类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科学技术水平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机械和电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多气门、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双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等先进技术也已经深入人心,此外,为适应汽车的多变工况运行,还有一些特别的新技术——可变压缩比、缸内直喷、自动启停等应运而生。【关键字】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缸内直喷、自动启停 伴随汽车工业近百年的连续进步,汽车发动机技术也综合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使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更低的排放污染,如发动机电子控制、多气门、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双涡轮增压、高压共轨、可变压缩比、BlueDIRECT、缸内直喷、自动启停等等。下面我们就后四种作详细介绍。 一、可变压缩比(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可变压缩比(VCR)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增压发动机中为了防止爆震其压缩比低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在增压压力低时热效率降低使燃油经济性下降。特别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中由于增压度上升缓慢在低压缩比条件下扭矩上升也很缓慢形成增压滞后现象。即发动机在低速时,增压作用滞后,要等到发动机加速至一定转速后增压系统才起到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可变压缩比是重要方法。即在增压压力低的低负荷工况使压缩比提高到与自然吸气式发动

机压缩比相同或超过,在高增压的高负荷工况下适当降低压缩比。换言随着负荷 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以便能够从低负荷到高的整个工况范围内有提高热效率。 多连杆VCR系统 VCR系统使用一种新的活塞-曲轴系统并入一个多连杆机制来改变活塞在上止点的移动并因此获得了与工况相匹配的最佳的压缩比。这一多连杆可变压缩比机构可以在不提高发动机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安装。 运动规律:活塞与曲轴通过上连杆与下连杆连在一起。下连杆也通过控制连杆连接到了控制轴偏心轴颈中心。曲轴的旋转导致了下连杆围绕着主轴颈的中心旋转,同时围绕着曲柄销的中心转动。 压缩比改变的原理:移动偏心轴的中心向上使下连杆顺时针倾斜,因此使活塞的上止点和下止点的位置同时下降以降低压缩比。相反,偏心轴的中心向下移动可以提高压缩比。 ①在低速低负荷时采用高压缩比14:1以获得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最佳效果; ②随着负荷的增加,减小压缩比以防止爆震发生; ③为了在全负荷时采用高增压,将压缩比设为最低值8:1。 结果发现:通过在发动机低负荷下应用废气再循环并提高压缩比、在高负荷下采用更高的增压压力并降低压缩比,这样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输出功率。 二、缸内直喷技术(BlueDirect、TFSI、EcoBoost、SIDI) 缸内直喷就是将燃油喷嘴安装于气缸内,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 合。喷射压力也进一步提高,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了精准地按比例控 制喷油并与进气混合,并且消除了缸外喷射的缺点。同时,喷嘴位置、喷雾形状、

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文档大全 > :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我国汽车营销经历了三个阶段之后,也在逐步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发展的历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理念发展滞后 汽车营销理念作为企业营销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其销售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关注销售理念,并积极制定了一系列销售方案,以有效提升其销售量,提高其市场闻名度和影响力。但就现阶段来看,许多汽车企业仍坚持传统的销售理念,仅仅将营销视为简单的产品推销,大搞产品促销,没有充沛考虑消耗者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其品牌建设。 2营销体制层级过多 当前,我国汽车营销体系中普遍存在销售层级众多、管理秩序杂乱、销售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营销能力的提升。同时,生产厂家对销售市场的掌控力不足,一个品牌拥有过多销售商,利润率越来越低。另外,还有一些汽车产品的销售中间流通环节多,产品从出厂到销售中间需要经过多道环节,这就导致销售成本增加,严重损害了消耗者的利益,不利于汽车销售市场的可继续发展。 3销售方式单一化 目前,国际上较为风行的汽车销售方式有上门推销、消耗信贷、展厅专卖以及网上销售等。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销售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展厅专卖,销售效果总体不太理想。在此背景下,汽车销售市场的潜力没有得到充沛挖掘,消耗信贷、网上销售以及租赁销售等对汽车销售刺激作用不明显。另外,随着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原有的销售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汽车销售的实际需要,企业必须积极创新销售模式,制定科学的销售战略。 4销售服务短缺标准 在汽车营销服务上,企业短缺统一标准的规范,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消耗保障体系,以维护消耗者的合法利益。服务模块仍是企业销售的弱项,严重制约着企业销售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汽车销售从业者的总体素质不高,短缺经验销售服务,无法为消耗者供给更优更全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营销服务得不到应有的注重,销售人员仅仅将其视作一种附加项目,没有充沛认识到营销在汽车销售中的首要性和必要性。在销售人员看来,只要将汽车成功销售出去即完成了其销售任务,后续服务可有可无。 汽车销售形式的未来趋势

汽车发动机论文

汽车发动机论文 两例空气流量计故障的深入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两例空气流量计的故障,讲述了电控发动机工作不稳定时的检修过程,需要用到的检测仪器,检查的关键对象。说明了周密地分析故障原因、灵活运用检测仪器和认真分析检测数据的重要性,避免检查过程中走弯路和误诊。 关键词:空气流量计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喷油时间故障诊断 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的原因很多,空气流量计是重点检查的对象,但是要确认它是否有故障,故障分析、检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通过两个例子说明。 故障一:凌志LS400轿车高速闯车。发动机在原地加速时运转正常,当汽车行驶速度在120~140km/h左右时,汽车会出现闯动的现象,有时闯动频繁,有时只是偶尔闯动,感觉好象是发动机间歇断火。

故障分析:发动机空载运转时正常,而故障只在120km/h车速以上时发生,或者说是有较大负荷时故障才出现,因此故障原因可能是发动机高速断火、断油、喷油量突然减少,或者是废气再循环、汽油蒸气回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氧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等在高速时工作不正常造成的。 检修:读取故障代码,无码。 检查点火系统,将示波器接到一个点火线圈的中央高压线,试车,闯车时点火高压为8~10KV,正常,点火波形良好;将示波器接到另一个点火线圈的中央高压线,再试车,出现故障时点火波形也良好。后来将示波器逐个接到各缸的高压线,再试车,结果发现闯车时各缸的高压都正常,波形都正常,可见闯车的原因不是点火系统造成的,应查找其它方面的原因。 将示波器接到第一缸喷油器控制端,试车,观察喷油时间的变化情况,闯车时该气缸的喷油时间正常,为左右。然后将示波器逐个接到其余气缸的喷油器控制端,再试车,观察喷油时间的变化情况,闯车时每个气缸

汽车概论论文

倾国倾城的红 简介:法拉利跑车被誉为最好的跑车,它以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水品赢得了爱车一族的青睐,同时,时尚又稳重的外形吸引了无数的富豪竞相买之,男人们为它着迷,女人们为它痴狂,它红遍了整个地球,它成了几乎所有跑车一族的尤物。它为什么这么红呢,他又能红多久呢,是什么东西支撑它,它有什么历史背景,它在中国有怎样的发展情况……本文将简单的探讨一下这倾国倾城的红究竟有多红! 关键字:法拉利(farreri)法拉利工厂(Ultimate Factories Ferrari)F1 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正文: 法拉利是一家意大利汽车生产商,1929年由恩佐?法拉利创办,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赛车及高性能跑车,法拉利生产的汽车大部分采用手工制造,年产量大约4300台。总部位于意大利摩德纳(Modena)附近的马拉内罗(Maranello)。早期的法拉利赞助赛车手及生产赛车,后来独立生产汽车,其后变成今日的规模。现在菲亚特公司拥有法拉利50%股权,但法拉利却能独立于菲亚特公司运营。 创始人恩佐是个不得不提的人,他有句很经典的话:“我最中意的赛车是我还没有造出来的赛车,我最大的成功是我还没有达到的成功”。他被誉为“赛车之父”,嗜车如命的血液从小就在他的身上沸腾。当他13岁时,终于说服了父亲,开始了自己单独驾车的历史。赛车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比赛的惊险和刺激,使他越战越勇。他当年驾驶着阿尔法?罗密欧驰骋赛场,屡获胜利,被队友们誉为赛车队的“骑士”。他由参加赛车到组建赛车俱乐部,最后终于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我们知道曼联被人们称为足球场上的红魔,而法拉利则是F1赛场上的红魔。 跃马图腾和法拉利红是法拉利的象征。图腾向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就像《狼图腾》里的每一个图腾一样有着深刻的家族气息在。法拉利也不例外,跃马标志有着英雄的起源。一位获得高度荣誉的一战意大利飞行员Francesco Baracca首先采用该标志作为个人徽章,将它喷涂在飞机机身上,给他带来好运。战争结束后,该飞行员的父母将这一跃马标志托付给恩佐?法拉利,建议法拉利也应在车上印上这匹带来好运的跃马,法拉利将它放置在黄色(摩德纳的金丝雀的颜色)盾牌背景上,作为车队的象征。如此英雄主义怎能不吸引大家的眼球很心绪。 具有传奇色彩的“法拉利红”起初是国际汽车联合会在上世纪初期分配给意大利赛车的颜色,作为这些赛车参加大奖赛的专用颜色。但在这个世界上的许多领域,颜色只有一种象征意义。在足坛上,橙色代表荷兰足球,蓝色代表意大利足球。在汽车世界里,很容易就由一种技术革新而记下一个品牌。涡轮增压技术可以让人记下萨博汽车;L6引擎是宝马的骄傲;4驱代表奥迪的光辉;豪华车的代名词是劳斯莱斯;越野车的代名词是路虎;F1的代名词就是法拉利。 没错,F1的代名词就是法拉利。人尽皆知,法拉利的技术是所有车队中最优秀的,从历年的赛况来看,法拉利的车速是最快的,它的工程师将空气动力学等原理运用到了可谓极致的水品。车队总共参加F1高达775次,共获16次冠军。当我们在F1赛场看到法拉利非凡的红色是已经被它深深折服了,而如此多的参赛次数和获奖

汽车发动机论文

编号 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姓名: 熊张凡 学号: 130629100223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级: 13汽电中锐2 班 指导老师: 袁晓云 二0一五年

摘要 冷却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汽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让冷却系统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故障。文章述说通过对汽车冷却系统的认识,将对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又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故障进行彻底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关键词: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2) 1.1 冷却系统的类型 (2)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1.3 冷却系统的功用 (3) 1.4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 (4) 2.1冷却液泄漏 (4) 2.2冷却液温度过高 (4) 2.3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或升温过慢 (5) 2.4水套生锈 (5) 第三章案例分析 (7) 3.1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一 (7) 3.2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二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1.1冷却系统的类型 液冷和风冷。液冷液冷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风冷某些早期的汽车采用风冷技术,但现代的汽车几乎不使用这种方法了。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因为大多数汽车采用的是液冷,管道系统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有大量管道。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1.冷却液 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 液体。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3.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4.散热器 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 5.风扇 正常行驶中,高速气流已足以散热,风扇一般不会在这时候工作;但在慢速和原地运行时,风扇就可能转动来助散热器散热。风扇的起动由水温感应器控制。

汽车维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92个

汽车维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92个 1、上海大众潍坊4S汽车维修店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上海市汽车修理公司青年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3、汽修汽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汽修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虚拟汽修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6、A汽修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7、国际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8、绿色汽修--现代汽修发展新方向 9、浅谈如何在汽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中实现规范化 10、汽车快修店创业的研究 11、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1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13、中职汽修实训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实训模式转变 14、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向初探 15、汽车维修工适岗培训效果好 16、发挥电教功能参与初中分流--电视中专招收全日制班情况回顾 17、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8、提高汽车4S店售后服务管理的措施 19、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探索 20、汽车维修企业和人员从业环境分析 21、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鲁昕在教育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22、浅析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23、4S店汽修车间职业卫生现状分析 24、双离合变速器:是水土不服还是先天缺陷--汽修专家深度解析大众DSG常见故障 25、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浅析(上) 26、汽车空调系统最新维修技术与设备 27、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完善与拓展的研究 28、美国社区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29、多媒体技术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30、常州汽车维修行业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提升对策 31、美国汽车维修业的特点 32、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研究 33、柴油发动机新技术解析 34、基于SWOT法对汽车快修连锁业态的分析 35、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校汽修专业课中的应用 36、美国汽车修理厂和汽配超市简介 37、中国当前汽车养护美容行业市场分析 38、某汽修车间格构式空间刚架的试验研究 39、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40、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特殊问题研究 41、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功能的设计 42、世界三大汽车售后服务模式分析 43、汽保行业面面观之汽车举升机篇举升机“进化史” 44、汽车快修连锁业期待健康发展--上海汽车维修业人士谈快修连锁的发展 45、浅议汽车配件及汽车连锁服务 46、充电机的现状及其发展 47、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校汽修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48、浅淡现代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 49、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50、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特性及检修技巧 51、关于完善当前汽车维修业的若干意见 52、汽车修理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 53、我国汽车销售企业售后服务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54、岗位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 55、国内汽车维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56、汽车快修业经营模式探讨 57、互联网搅动汽车后市场 58、浅谈中职汽修实训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汽车概论论文

中汽的转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月我过共销量汽车133.18万辆,环比增长16.98%,同比增长77.88%,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销量在8月屈居第二后,9月再度跃居第一。今年1~9月我过汽车累计销量966.2万辆,同比增长34.24,超过2008年全年28.22万辆,据中国工业协会预测,在10月中旬我过汽车产销有忘双超4万辆,全年将有可能超过1200万辆,从以上数据出发,联系我过汽车产业发展的艰难历史,论述“我过产业对我过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8日发布最新统计,11月份,国产汽车产销继续快速增长,再破月度历史记录。1-11月,累计产销双双突破1220万辆,年内将稳超1300万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商用汽车网北京1月11日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2.47万辆和141.3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0%和6%,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92%,产销量再次创历史新高,为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中汽协认为,12月汽车产销仍延续了2009年3月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在11月创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应该也是在预料之中,其主要原因是根据历年月度产销规律看,12月依然是一个好的月份,消费者有节前突击购车的欲望,企业需为春节长假做必要的产品储备;另一方面,2010年汽车税费等有关政策的调整因素,共同促进了12月汽车产销创出新高。对于近几个月来的同比高速增长,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造成的。 对于2010年我国汽车发展的预测,中汽协表示,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诸多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作者:————————————————————————————————日期: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 学生姓名:刘广生(09) ??系别:化工机械系 专业班级: 设备3102 指导教师: 孔敏 完成日期: 5月20日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3 引言?4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5) 1.1汽车发动机..........................................................................................................................5 1.2发动机工作原理.............................................................................................. (6)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 8 2.1发动机出现故障的八大主要因素 .......................................................... 8 2.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9) 2.3发动机的简单维护 (10)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11 3.1车辆保养常识?11 11 3.2汽车传感器故障诊断18个要点? 3.3发动机三大常见病.......................................................................................................12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3) 第五章结束语?16 致谢......................................................................................................... 1718 参考文献?

汽车概论结课报告

汽车概论结课报告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近距离的了解和体验科技发展带来的丰硕的成果,作为文科生去感受铁道大学作为理科院校的工科思维,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学期,我选修了机械工程学院冯国胜老师的汽车概论。现已学完全部课程,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收获很多,学习成果报告如下:汽车工程概论这门课主要讲了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总体组成、汽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未来汽车的技术发展等。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汽车的发展简史。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1890-1920 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几乎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1894年奔驰velo是最早的量产汽车。 材料方面,1900年,金属车身获得专利,但主体结构仍是木材和连接(以前是这个“他”)它们的钢材.二十世纪初,JOHN PIERPONT MORGAN创建了美国钢铁公司,为迅速成长的汽车工业提供充足原料,1914年Edward G budd 发明了全金属车身.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1918年意大利蓝旗亚公司也开始生产全金属汽车.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转变,汽车不再是底盘和车身的简单叠加,而是成为整体;技术方面,1890年panhard levassor公司(法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为后来汽车设定了很多标准并沿用至今.如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布局和最早的变速器.1904年panhard levassor又对汽车布局做出了注解,包括发动机舱罩的身高和乘客座位的降低等,勾勒出了现代汽车雏形;颜色方面,早期汽车只有黑色,1924年庞蒂亚克前身oakland公司与杜邦油漆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辆彩色汽车(蓝色). 在车型上主要是介绍了流线型汽车,一些捷达东风解放汽车。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学到了不少。知道了俗称的几个油是什么意思,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发动机,底座汽车仪表,照明信号装置,学到了很多前所未知的关于汽车的东西,知道我国汽车的发展长春一汽,十堰二汽、济南重汽等。汽车基

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

汽车概论复习考试以汽车构造部分为主, 主要 填空/选择/简答/名词解释/ 汽车基本构造; 汽车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汽车行驶基本条件; 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Ft =Ff + Fw + Fi +Fj 汽车的分类; 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 发动机部分: 汽油/柴油的特性; 两者主要区别就是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不同。 柴油发动机:压燃式,柴油加压后喷射到汽缸内雾化,活塞压缩,温度升高自燃; 汽油发动机:点燃式,汽油和空气混合,活塞压缩,由火花塞电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 发动机的组成(2大机构5大系统);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以及 燃料供给系、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启动系等五大系统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 动力性主要由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和汽车的爬坡能力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曲轴带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冲程结束。 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至活塞到达上止点,压缩冲程结束。 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活塞到达上止点前的某一刻,点火系统提供的高压电作用于火花塞,火花塞跳火,点燃气缸的混合气,因为活塞的运行速度极快而迅速的越过上止点,同时混合气迅速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输出动力,到达下止点,作功冲程结束。 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排气结束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曲轴飞轮组,活塞连杆组,机体组 配气相位; 气门从开始打开到完全关闭所经历的曲轴转角叫做配气相位 发动机的点火顺序; 凸轮轴的传递方式;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柴油机三大偶件; 柱塞、出油阀、油嘴 曲轴箱通风的目的; 延长机油的使用期限,减少摩擦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机漏油。 排出漏入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与废气 发动机的排量;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系部名称汽车系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级111512 学号 47 姓名朱宇星 指导教师王小明 二0一六年四月十日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4s店修特修,不单得付一笔昂贵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我写的这篇论文就是让你明白汽车该如何进行保养。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摘要

Car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is everyone headache problem. If not maintain well at ordinary times, bad habits or driving car, once the car in a factory, repair, overhaul not only have to pay a considerable cost, waste of time and mental torture, it is difficult to math. So, the car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maintain, from the first day you have carefully maintenance, lest keep the tail from wagging the dog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ar theory knowledge to explain your car engin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2)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4) 发动机故障六大主要因素 (4) 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5) 发动机简单维护 (7)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8) 车辆保养识常 (8)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0) 总结 (12) 第五章结束语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