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动摩擦因数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85.00 KB
- 文档页数:63
热点37 动摩擦因数的测量高考真题1.(2019全国理综II卷22)(5分)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
接通电源。
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为9.8 m/s2。
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1)μ=sincosg agθθ-(2分)(2)μ=0.34(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动摩擦因数测量、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1)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解得:μ=sincosg agθθ-。
(2)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5×1/50s=0.10s,由逐差法和△x=aT2,可a=2.00m/s2。
代入μ=sincosg agθθ-,解得μ=0.34。
最新模拟题1.(2020广东高三摸底)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DIS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
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得出μ的表达式是μ=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