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复习专题--标点符号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62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标点符号专题训练(选择题)1601-17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B、“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阳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C、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汉腔一响,热辣直爽。
来一碗热干面,那叫一个香;品一根周黑鸭,“辣”可真是爽!B.黄鹤楼头,崔颢吟诵千古绝句,诗仙李白真诚折腰,一代领袖毛泽东诗意勃发慷慨激昂:这里是白云黄鹤最美的故乡!C.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但是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D.小朋友一出生,其气质类型就有很大差异:有些小朋友喜欢哭闹,有些则安静敏感,还有一些乖巧招人喜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
”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专题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第1步 1.(2013·山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作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2.(2013·江西)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B.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C.蝴蝶总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不作室中物!飞,则飞于野;舞,则舞于田。
D.“血战长空”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真实历史,剧中主要角色均有历史原型。
3.(2013·重庆)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 鹦鹉螺号 在海底履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 史诗般的海洋。
在我们身边,也有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 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
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人类对深海的很多重大发现中都有它的身影。
它就是深潜水器中的明星阿尔文号(Alvin)载人潜水器。
A.“”,。
,:B.————,:,:C.()、。
;——D.()、:;——4.(2013·天津)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
标点符号(一)一、标点符号的知识点。
(1)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句中点号(顿号、冒号、逗号、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
(2)标点符号的书写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
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3)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确使用问号。
(1)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
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如“你是去打球呢,还是去游泳?”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2)注意设问句中问号的使用。
如: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3)区别“有疑而问”与“有疑而无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如: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办。
2.倒装句中间不能用句末点号。
例1:“这道题该怎样解,老师?”例2:真想你啊,故乡!3.“某某说”类句式“说”后点号的使用。
例1: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例2:“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例3:“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例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4.引号的用法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
引号的作用有五种:(1)表直接引用;(2)表强调突出;(3)表讽刺和否定;(4)表特殊意义;(5)表特定称谓。
使用引号应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放在后引号之外;(3)如果转述别人的话,不直接引用,则不能用引号。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标点符号与病句命题热点1.标点符号。
近两年,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
在2014年,如黄冈、广安、随州、潍坊、扬州、滨州、泰安、烟台、宜宾等市的中考试卷,涵盖了标点符号的所有知识。
从题型上看,最常见的是辨析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此外也有一些填空和修改题,如在所给的语境中有标点空缺或错误,要求考生添加正确的标点或对错误的标点做修改。
对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和表述也是一种考查题型。
2.病句修改。
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来看,病句修改题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辨析语病,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修改病句,常以主观改错的形式出现,有句子修改和语段修改两种,后者综合性较强。
近年来,一些省市注重语段综合的考查,在考查语病修改的同时,加入了注音、错别字的辨别以及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内容来考查,综合性较强。
解题技巧1.标点符号(1)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见下表)类型适用范围示例点号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你叫什么名字?2.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感叹号!1.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你给我出去!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间的停顿。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间的停顿。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分号;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冒号: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朋友们:现在开会了……2.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透露”等词语的后面,提起下文。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中考复习专题资料——简析标点符号常见错例(一)简析标点符号常见错例——问号1.“这次春游去哪儿啊?老师。
”班长问。
修改:“这次春游去哪儿啊,老师?”班长问。
2.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修改: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三年的初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修改:三年的初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4.林书豪在整个NBA 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修改:林书豪在整个NBA 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5.目前网络上流行电子版古籍,很多研究者在思考国学网站上的电子版古籍是使用简体字好,还是使用繁体字好?修改:目前网络上流行电子版古籍,很多研究者在思考国学网站上的电子版古籍是.使用简体字好,还是..使用繁体字好。
6.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修改: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二)简析常见错例——冒号 1.“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 修改:“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2.据生物学家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修改:据生物学家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三)简析常见错例——引号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白居易用文字为春天画的一幅画。
修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用文字为春天画的一幅画。
2.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
中考常考的标点符号
一:标点分为标号和点号
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括号
二:考查题
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三:常考查错题分析
1、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分析:像这样两个选一个的问句,中间的问号换成逗号。
2、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名族气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分析:歌曲、报刊、书名等一般用书名号
3、“今天天气不错,要不我们出去活动一下吧?”小红说:“我们去爬山怎么样?”
分析:看到一个人说话没说完,后面继续说的此类题型,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4、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江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
分析:引用诗句时,若前面有冒号,句号在下引号里面,若前面没有冒号,句号在下引号外面。
(冒内)
5、《泥人张》节选自《俗世奇人》。
(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句号应该在末尾。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用法说明4.1句号4.1.1 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侯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4.2.二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例如:a)你见过金丝猴吗?B)他叫什么名字?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4.2.3反问局的末尾,也用问号。
例如: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4.3 叹号4.3l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例如: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a)你给我出去!b)停止射击!4.3.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4 逗号4·4·1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4.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其余都要用逗号。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点内容一、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1. 例如: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 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例如: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例如: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5. 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如: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6. 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 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9.例如: 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1、滥用分号。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这句话分号前后,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分总关系,即最后一句是总结性的话,应改为冒号。
)2.一是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
例如:需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请携带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大学毕业证书;100元报名费;四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中考复习专题五:标点符号的运用【解题指津】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要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必须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中考考查的重点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试题的难点往往在于标点易混处和标号、点号连用的处理;标点符号试题的特点是把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章结合起来考证。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题型:1.判断所给的语句或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要求选出正确(错误)的一项。
2.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1.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用句号。
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1: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解析:句中“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属于并列词语,中间使用了连词“和”就不能再用顿号,所以“透视、和记忆形象”中的顿号要删去。
)例 2 :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解析:句中“两三”是个概数,不能用顿号表示并列,应删去其间的顿号。
)2.问号的使用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3: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解析:该句不属于选择问,连续两个问句是各自发问,所以都要用问号,故此句中的标点没有错。
专题08标点符号【知识贮备】中考试题主要涉及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和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和专名号)的考查。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句子,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
16种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即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考点透视】本考点主要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主要考点包括:(1)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改正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题型概述】近几年涉及标点符号的试题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和改错题为主。
【分类精讲】(一)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例1.(2020·贵州黔东南)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20年5月1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热剧“花繁叶茂”,取材于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拍摄地为贵州遵义枫香镇,讲述的是贵州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
B.透过电视荧屏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C.是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游戏呢,还是认认真真上网课?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手机周强竟然犹豫了好一阵子。
D.走出去,才有摩托换汽车的可能;走出去,才有瓦房变楼房的梦想;走出去,才有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希望。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A项中“花繁叶茂”是电视剧的名称,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故选A。
例2.(2020·贵州黔西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标点符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常见考点有: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常用点号和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
一、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1、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
选择问句是列出两项或几项,让人选择其中一项来回答,不能用单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词语来回答。
常用“……还是……”“是……是……”等句式。
例:(1)是你去,还是我去?(2)几年来,潘老师对王翔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爱,是怜,还是敬呢?2、连续问要在每一个分句的后面都用问号。
例:(1)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2)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3、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没有疑问语气,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1)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2)我想知道,明天什么时候开会。
4、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反问句)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设问句)5、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1)怎么啦,你?二、分号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1)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2)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即浅尝辄止;有些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注意:并列关系句,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三、标点符号专题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在各类考试中也常常看到标点符号的身影,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标点符号的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A、句末点号:(一)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如: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请把门关上。
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有时独词句、无主句(如例④)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二)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如: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但句末都用问号。
如: 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如:①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②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3、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
如:怎么啦,你?4、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如:①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中考总复习—标点符号考点内容:正确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主要注意引号、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括号的用法一、引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新增加的考点,也是难点。
其中尤以引号的考查为最难,下面给出一则规律的总结,以飨读者。
规律: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情况1.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①“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情况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
注: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③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④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⑤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情况3.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
⑥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情况4.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如:⑦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⑧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⑨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⑩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二、省略号的用法(一)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二)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好,好,再见!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