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肿块超声诊断 陈克华
- 格式:pdf
- 大小:257.32 KB
- 文档页数:2
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盆腔肿块是妇科常见病,主要包括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及异位妊娠等。
超声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应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体现了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具有费用低廉、简便等优点。
现对我院几年来盆腔肿块的187例B超资料加以分析,分析如下:标签:腔肿块;超声诊断;B超检查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87例盆腔肿块患者,年龄20~6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
1.2方法使用飞利浦HD15B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腹部至耻骨联合上方,皮肤涂以耦合剂,在耻骨联合上方做纵、横、斜向多方位扫查,以获取子宫的最佳切面,仔细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边界、内部回声,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2 结果超声诊断的所有患者中,子宫肌瘤113例,占60.4%,异位妊娠30例,占16.0 %,卵巢囊肿26例,占13.9 %,炎性肿块10例,占5.3 %,畸胎瘤6例,占3.2 %,子宫腺肌病2例,占 1.2 %。
盆腔炎性肿块误诊为异位妊娠2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黄体血肿误诊巧克力囊肿1例。
误诊率2.1%。
均经治疗性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
3 讨论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中年妇女,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有无变性而不同表现,一般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声像图特点:①肌壁间肌瘤:最常见,占60%~70%,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肌层内见均匀的低声区,中等回声区或呈同心圆排列的中低相间的回声区。
②浆膜下肌瘤:占20%,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大,于某一壁向外突出的低回声区或中等回声区,甚至只有蒂与子宫相连。
③粘膜下肌瘤:占10%,子宫正常或稍大,宫腔内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肌瘤与肌壁之间有衰减的裂隙为低回声区,这是诊断粘膜下肌瘤的要点。
根据声像图特征较易诊断,且确定性高。
异位妊娠主要临床症状为停经后腹痛、阴道出血,声像图观察子宫腔内无胚囊,内膜增厚,子宫一侧边界不清,宫外孕则表现为混合性包块,盆腔有积液,可见附件区有胚囊且见有胎心及胚芽。
盆腔炎性肿块超声诊断陈克华摘要:目的:针对患有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66例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对其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确诊,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均为盆腔炎性肿块,均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妇科;盆腔炎性肿性;超声;诊断女性盆腔炎性肿块是妇科的常见病,形成肿块的基础是盆腔炎。
炎性肿块常与子宫粘连易误诊为子宫肌瘤,但炎性肿块多呈双侧性或位于后盆腔部,多为实质不均质性,有时可见到无回声区,肿块无包膜,外形不规则,可与肠道等周围组织粘连,且常可找到正常子宫图像。
现就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8年6月~2018年12月之间,患者均出现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且伴有低热情况,据数据归纳统计发现,患者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
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性肿块,其部位不同,声像图的特点亦有差异。
分别描述如下。
1.2 超声图像检查表现1.2.1 急性子宫内膜炎时,表现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回声低。
宫腔内大量积脓时,可出现无回声暗区伴大量密集细小回声点,急性宫体炎症时,肌壁间形成脓肿,回声不均,甚至形成弱回声小暗区,内有细小回声点。
1.2.2 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卵巢炎性积脓时,在盆腔一侧或双侧可见不规则条索状低回声区,边界模糊,是输卵管状肿大,肿胀增粗的表现。
输卵管积脓时,呈现条索状或节段形低回声区或液性回声区。
如有输卵管合并卵巢积脓时,可见不规则囊实混合性杂乱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
1.2.3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或急性盆腔腹膜炎脓肿形成时,位置多半在子宫直肠窝,边界不清,内有点、条状中高回声,伴盆腔大量游离液体,内有密集细小点、片状回声漂动为盆腔脓性积液及含组织碎屑之表现。
1.2.4 慢性盆腔炎常表现输卵管积水,多为双侧性,呈现条索状或腊肠形或曲颈瓶样,如输卵管合并卵巢慢性炎症,盆腔可见多房性无回声暗区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容易形成包裹性积液,内部呈杂乱混合性回声。
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分析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將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盆腔炎性肿块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行超声诊断后评定确诊率、误诊率。
结果100例患者中误诊9例,确诊91例,分别占9.0%、91.0%。
通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疾病史、超声检查结果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
结论临床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行超声诊断作用突出,可提高病症确诊率。
然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亦出现误诊,这就需要联合疾病史、病症表现等结果,对盆腔炎性肿块确诊率的提高意义重大。
标签:超声;盆腔炎性肿块;诊断;应用价值盆腔炎性肿块是临床的一种多发性病症,因患者盆腔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致使其盆腔炎性组织得以改变,引发盆腔炎性包块。
资料显示,该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输卵管炎,高烧、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增大盆腔包块,加大患者疼痛度,降低生活质量[1]。
因此,临床需加强该病症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作为对象,汇总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盆腔炎性肿块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年龄20~58岁,平均(42.5±3.5)岁。
100例患者中,40例未明显性症状,腹部疼痛者30例,月经异常者18例,低热者3例,白带异常者9例。
100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资料差异无区别,P>0.05。
1.2方法借助迈瑞超声诊断设备进行检查,设备频率控制在3.5MHz以内,检查前期让患者充盈自身膀胱,于仰卧位取定后,从患者腹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缓慢移动超声设备,查看盆腔情况,获取超声图像。
对超声确诊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评定最终效果。
1.3评定项目复查患者情况,观察其包块是否变化,若包块相较于治疗前变小,表明病症得以确诊;若包块比治疗前未变化或变大,表明病症误诊。
计算病症确诊率,并分析误诊原因。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借助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t、χ2检验,分别用(x±s)、百分数表示,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系统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患上盆腔肿块
的概率很高,该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很难发现。
当症状明显时,病情已发展到恶性晚期,治疗效果不会理想。
因此,针对治疗盆腔肿块疾病,就要增强诊断有效率。
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发展成为恶性
的晚期肿瘤。
我院采取腹部超声检查疑似盆腔肿块患者,在确定肿块大小、位置还有类型等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现选取我院疑似盆腔肿块患者89例
作为分析对象,将其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2结果
2.1盆腔肿块检出率分析:我院89例疑似盆腔肿块患者中进行腹部
诊断后,检出结果显示80例盆腔肿块,占有89.9%;而经过手术后确定
有86例盆腔肿块患者,占有92.1%,因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80/83).根据数据分析,腹部超声诊断与手术确定结果无统计学方面的
差异(P>0.05)。
可确定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2肿瘤类型诊断分析:所有患者经过
腹部超声检查,从其诊断结果分析肿瘤类型,一共有80例盆腔肿块,其
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分别为51例和29例,与手术后确定结果一样,可
说明,腹部超声可以对肿块的类型进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为临床做针对
性治疗提供正确的治疗方。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SEPT. 2021, Vol.19, No.9 Total No.143the Value of Ultrasound 【通讯作者】李胜男,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及妇科内分泌方面的研究。
E-mail:lishengnan1029@·12512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09月 第19卷 第09期 总第143期观察。
根据患者体型来选择相应的探头:正常体型者选用3.5MHz频率的探头,肥胖体型者选用2~5MHz频率的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多切面扫查,观察其盆腔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回声等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RI检查、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同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价值的比较 经MRI 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57%、84.29%、88.57%,超声检查分别为74.29%、72.86%、77.14%,明显低于MRI检查(P <0.05)。
MRI联合超声检查分别为98.57%、92.86%、98.57%,明显高于单一的MRI、超声检查(P <0.05),见表1。
2.2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 典型病例分析结果见图1~图2。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
绝大多数的盆腔炎性肿块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使输卵管、卵巢、子宫、阑尾、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盆腔炎性肿 块[6-7]。
当盆腔肿块增大时疼痛也会有所增加。
盆腔炎性肿块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工作和生活。
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针对超声检测在对盆腔炎性肿块以及卵巢肿瘤进行鉴别和诊断的过程当中起到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随机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存在盆腔肿块的患者当中择取100名,且均已经接受了手术干预,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成1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和2组(卵巢肿瘤患者),两组当中分别包括65名患者以及35名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图像的基本特征。
结果:在卵巢的结构、肿块壁的厚度、形状、边界、韧带回声以及腹水量上,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肿块分隔以及囊壁内乳头上,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超声检测在对盆腔炎性肿块以及卵巢肿瘤进行鉴别和诊断的过程当中均起到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而病灶区域是否有正常的卵巢结构是其最重要的差异,在临床当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尽早进行诊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盆腔炎性肿块;卵巢肿瘤;超声检测;鉴别诊断在妇科检测的过程当中,盆腔当中存在炎性肿块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
通常来说,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过程当中,很多炎性肿块患者都很容易被检查出来,不过依然有一小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不是非常明显不能进行明确诊断[1]。
所以在盆腔炎性病变诊断的过程当中,超声检测依然需要技术上的进步和提升,对于盆腔肿块进行鉴别,确定其是炎性肿块或者是肿瘤可能会对其预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
在本文当中,将针对100名肿块患者的治疗资料做以分析,探究超声对于盆腔炎性肿块以及肿瘤进行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存在盆腔肿块的患者当中择取100名,且均已经接受了手术干预,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成1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和2组(卵巢肿瘤患者),两组当中分别包括65名患者以及35名患者。
两组患者均为19岁到66岁之间的女性,且年龄平均数是(45.33±5.25)岁。
盆腔炎块怎样进行超声诊断所谓盆腔炎块即盆腔炎性包块,一般认为是盆腔内组织发生炎性病变所形成的包块,盆腔炎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是指患者盆腔内脏器或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盆腔内结缔组织等,均有可能发病,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
超声检查分类超声检查可分为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二者各有利弊,其中,经腹部超声操作相对简单,仅通过超声探头对患者腹壁位置进行探查,对患者的体位、衣物的要求相对较低。
其弊端在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需充盈膀胱,对于部分急症患者的诊治时机有所延误,对于部分肠气严重、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其检查准确性受到较大影响。
经阴道超声能够缩短探头与器官之间的距离,深入阴道深处的超声探头能够获取更加清晰的成像,且不受腹壁脂肪的影响,其图像质量较高。
其弊端在于:操作繁琐,需患者配合体位、衣物,并需要使用避孕套、卫生垫等一次性设备,对患者身心产生一定影响,患者接受程度有所不足,另外,对于部分阴道出血、生殖道畸形、无性经历的患者,实施难度较高。
盆腔炎块超声诊断情况盆腔脓肿是盆腔炎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是指患者输卵管、卵巢发生积脓,在急性、慢性盆腔炎中均可发生。
当盆腔炎患者输卵管受累时,表现为输卵管充血、肿胀,从而造成其渗出物水平升高,可见其输卵管腔内发生积脓、积液肿胀,其炎块呈现出腊肠状。
当盆腔炎患者卵巢受累时,表现为卵巢周围组织发生炎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见卵巢实质多发性脓肿,其脓肿位置相对较高,渗出液沉积在患者的子宫直肠窝位置,部分严重患者,可见其盆腔内发生充血,大量脓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底部,其脓肿量较大、位置较低。
对于部分内生殖器结核疾病的患者,亦可见盆腔脓肿症状,此类患者同时可见甚至其表面粟粒状结节,其积液性质为浆液性、颜色为草绿色,部分患者可见盆腔内粘连,其积液包裹于粘连组织内部,形成干酪状瘘管。
形成盆腔脓肿所涉及的病菌相对较多,需氧菌与厌氧菌均存在,大部分患者为大肠埃希菌、结核杆菌,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见放线菌,一般上述病菌通过生殖道、血液、淋巴液及邻近器官进行传播,造成炎性介质蔓延、脓液渗出等症状。
盆腔炎性肿块的超声诊断
张珏华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1992(000)002
【摘要】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
超声诊断是目前诊断盆腔炎块的常用方法。
现将我院两年内术前有超声诊断后经剖腹手术,腹腔镜及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的74,例结合文献报道简介如下。
本组74例中剖腹手术38例,腹腔镜21例,超声引导下盆腔腹膜囊肿穿刺15例(其中经阴道超声引导
【总页数】4页(P68-69,109-110)
【作者】张珏华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盆腔炎性肿块120例分析 [J], 李学广;李娅莎
2.超声诊断盆腔炎性肿块72例分析 [J], 窦红艳
3.超声诊断盆腔炎性肿块85例分析 [J], 刘琴英
4.超声诊断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5.超声诊断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房莉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盆腔炎块如何超声诊断盆腔炎块主要指盆腔炎性包块,主要指盆腔内组织出现炎性病变而形成的包块,是由于病患盆腔内脏器或者组织出现炎性改变,具体为卵巢、子宫、输卵管、盆腔内结缔组织等,都容易出现该病,且有较高的发病概率。
对于盆腔炎块的诊断,主要运用超声技术,而盆腔炎块如何进行超声诊断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吧。
1.超声检查的归类分析盆腔炎块超声诊断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不同的诊断方式,其效果各有不同,其中,(1)经腹部超声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利用超声探头仪器,探查病患腹壁部位,不会对病患的体位、衣物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足之处体现在:经腹部超声诊断前,病患要保证膀胱充盈,对部分急症病患的诊治时机有较高要求,而少数病患肠气较为严重、腹壁脂肪比较厚,容易使诊断有效性降低。
(2)经阴道超声可使探头和器官之间的距离缩短,进入阴道深处的超声探头,可获得较为直观的图像,不会受腹壁脂肪的影响,其图像清晰度比较高。
不足之处体现在:经阴道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病患积极配合,且应用避孕套、卫生垫等一次性材料,容易影响病患的身心健康,病患接受程度不同。
除此之外,对于阴道出血、生殖道畸形、无性经历病患施以经阴道诊断难度比较大。
1.盆腔炎块超声诊断表现盆腔脓肿作为盆腔炎块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主要指病患输卵管、卵巢出现积脓,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均有发生,一旦盆腔炎病患输卵管受累,会出现输卵管充血、肿胀情况,说明输卵管腔出现积脓、积液肿胀,该炎块主要以腊肠状为主。
然而,盆腔炎病患卵巢受到影响,卵巢附近组织会发生炎性改变,少数病患经超声诊断可见卵巢实质多发性脓肿,其脓肿部位比较高,渗出液往往沉积于病患子宫直肠窝部位,如若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可见盆腔充血,许多脓性渗出物集聚在盆腔底部,且脓肿量比较大,位置比较低。
针对内生殖器结核病症的病患,超声诊断可见盆腔脓肿症状,此患者还伴有表面粟粒状结节,其积液性质呈浆液状,草绿色,少数病患可见盆腔内粘连,其积液包裹在粘连组织中,出现干酪状瘘管。
盆腔炎性肿块超声诊断陈克华
发表时间:2019-09-19T14:49:09.3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陈克华
[导读] 针对患有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人民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66例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对其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确诊,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均为盆腔炎性肿块,均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妇科;盆腔炎性肿性;超声;诊断
女性盆腔炎性肿块是妇科的常见病,形成肿块的基础是盆腔炎。
炎性肿块常与子宫粘连易误诊为子宫肌瘤,但炎性肿块多呈双侧性或位于后盆腔部,多为实质不均质性,有时可见到无回声区,肿块无包膜,外形不规则,可与肠道等周围组织粘连,且常可找到正常子宫图像。
现就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8年6月~2018年12月之间,患者均出现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且伴有低热情况,据数据归纳统计发现,患者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
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性肿块,其部位不同,声像图的特点亦有差异。
分别描述如下。
1.2 超声图像检查表现
1.2.1 急性子宫内膜炎时,表现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回声低。
宫腔内大量积脓时,可出现无回声暗区伴大量密集细小回声点,急性宫体炎症时,肌壁间形成脓肿,回声不均,甚至形成弱回声小暗区,内有细小回声点。
1.2.2 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卵巢炎性积脓时,在盆腔一侧或双侧可见不规则条索状低回声区,边界模糊,是输卵管状肿大,肿胀增粗的表现。
输卵管积脓时,呈现条索状或节段形低回声区或液性回声区。
如有输卵管合并卵巢积脓时,可见不规则囊实混合性杂乱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
1.2.3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或急性盆腔腹膜炎脓肿形成时,位置多半在子宫直肠窝,边界不清,内有点、条状中高回声,伴盆腔大量游离液体,内有密集细小点、片状回声漂动为盆腔脓性积液及含组织碎屑之表现。
1.2.4 慢性盆腔炎常表现输卵管积水,多为双侧性,呈现条索状或腊肠形或曲颈瓶样,如输卵管合并卵巢慢性炎症,盆腔可见多房性无回声暗区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容易形成包裹性积液,内部呈杂乱混合性回声。
1.2.5 结核性盆腔炎较严重时常形成包裹性积液,呈多个不规则液腔,间隔增厚,有时可见点、块状强回声钙化灶。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表现为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者,均应怀疑为脓肿破裂,应立即剖腹探查。
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条件全面考虑。
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可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
若为盆腔肿块或盆腔结缔组织脓肿(腹膜外脓肿),可根据肿块位置经阴道或下腹部切开排脓引流,肿块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若肿块位置较高且较表浅,如盆腔腹膜外肿块向上延伸超出盆腔者,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行腹膜外切开引流排脓。
2.2 结果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
手术结果:确诊为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66例;在超声诊断中,确诊有66例为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性肿块主要应与宫外孕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宫外孕破裂时,常表现有急腹症情况,声像图检查除附件部肿块回声外,则子宫有轻度增大,宫腔中心部有蜕膜反应所形成的光团回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则肿块大小可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且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总之,结合临床所见可资鉴别。
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卵巢囊肿应与囊性的卵巢新生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破裂的移位妊娠、功能性卵巢囊肿等鉴别,而且功能性卵巢囊肿往往与慢性盆腔炎同时存在。
正常充液的肠袢亦可误认为盆腔积液,根据各自的图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常可作出鉴别。
后腹腔肿块与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往往很困难,直肠内水囊充液检查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活检,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盆腔炎性病变的诊断,虽无明显的特征性图像,但结合病史的询问和体征,超声检查可估计炎症的范围,了解有无脓肿形成。
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或腹壁穿刺更为准确,从而对病原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检查方法。
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主要包括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腹膜炎。
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浆液纤维性渗出,形成盆腔脏器之间的粘连,当有大量的脓性渗出液积聚于粘连的间隙内,可形成散在的小脓肿,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形成盆腔脓肿,较多见。
脓肿的前面为子宫,后面为直肠,顶部为肠管及大网膜。
慢性输卵管炎大都为双侧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等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当输卵管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时,可导致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发炎及卵巢可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形成。
总之,盆腔炎时随着病程的进展,可以形成炎性浸润、水肿、粘连、包裹性积液、坏死性积脓等病理表现。
超声显像检查可观察包块来源的部位、范围大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判断有否完全液化,为临床提供处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蔡新宇,肖蕾,梁晓平.超声及多层螺旋CT鉴别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2):106-108.
[2]李欣欣,张明宇,周杨.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6):120-121.
[4]吕明杰.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01-1502.
[5]王学清.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