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的细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352.00 KB
- 文档页数:3
用线纱测长仪测纱线的细度操作流程【中英文版】Title: Using a Yarn Threader to Measure Yarn Fineness: A Step-by-Step GuideTitle: 使用线纱测长仪测量纱线细度操作流程Firstly, ensure that the yarn threader is set up correctly.It is important that all parts are in proper functioning order before starting the test.首先,确保线纱测长仪已正确设置。
在开始测试之前,所有部件都必须正常工作。
ext, measure the sample length of yarn that you wish to test.The standard length is usually 100mm, but this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yar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st.接下来,测量要测试的纱线样本长度。
标准长度通常是100毫米,但这可能因纱线类型和测试要求而异。
ow load the yarn sample onto the yarn threader.Make sure that the yarn is threaded correctly and is not twisted or tangled.现在,将纱线样本装入线纱测长仪。
确保纱线正确穿线,且没有扭曲或打结。
Once the sample is loaded, the next step is to measure the fineness of the yarn.This is done by adjusting the settings on the yarn threader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yarn being tested.样本装载后,下一步是测量纱线的细度。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缕纱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纱线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用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和间接指标(长度与质量的关系)来表示。
由于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沿长度方向粗细不匀,并且表面有毛羽,要精确测量直径和截面积很困难,故纱线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表示,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指标间可互相换算。
股线是由多根单纱合股而成的,股线的细度用“单纱特数×合股数”或“单纱支数/合股线”表示。
如18tex×2,表示由2根18tex的单纱组成的双股线。
42支/3表示由3根42支的单纱合股而成的三股线。
长丝复丝的细度用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表示,如150D/f96,表示复丝为150D,由96根单丝组成。
三、方法标准GBT 4743-2009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本法适用于各类纱线(线密度≤2000tex),包括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
本法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YG086缕纱测长机五、实验步骤1. 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将样品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预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于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标准大气中,连续间隔至少30min称重时,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参数的选择(1)绞纱长度:200m,线密度<12.5tex;100m,12.5tex≤线密度≤100tex;10m,线密度>100tex。
(2)摇纱张力:0.5±0.1cN/tex,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0.25±0.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1.0±0.2cN/tex,其它变形纱;(3)纱框转速:一般选择200 r/min;(4)试验数量: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或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实验日期: 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纱线的结构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2. 探究不同纱线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3. 学习纱线测试方法,提高对纱线性能的评估能力。
实验材料:1. 纱线样品:棉纱、涤纶纱、氨纶纱、羊毛纱各50米。
2. 纱线测试仪器:纱线强力仪、纱线细度仪、纱线捻度仪。
3. 织物样品:棉布、涤纶布、氨纶布、羊毛布各50平方米。
4. 织造设备:织布机、缝纫机。
实验方法:1. 纱线强力测试:使用纱线强力仪对棉纱、涤纶纱、氨纶纱、羊毛纱进行强力测试,记录数据。
2. 纱线细度测试:使用纱线细度仪对棉纱、涤纶纱、氨纶纱、羊毛纱进行细度测试,记录数据。
3. 纱线捻度测试:使用纱线捻度仪对棉纱、涤纶纱、氨纶纱、羊毛纱进行捻度测试,记录数据。
4. 织物性能测试:将纱线样品分别织成棉布、涤纶布、氨纶布、羊毛布,使用相关设备测试其性能,包括强力、透气性、保暖性等。
实验结果:1. 纱线强力测试结果:- 棉纱强力:平均为3.2 cN/dtex- 涤纶纱强力:平均为5.5 cN/dtex- 氨纶纱强力:平均为7.0 cN/dtex- 羊毛纱强力:平均为2.8 cN/dtex2. 纱线细度测试结果:- 棉纱细度:平均为18.2 dtex- 涤纶纱细度:平均为16.5 dtex- 氨纶纱细度:平均为20.0 dtex- 羊毛纱细度:平均为28.0 dtex3. 纱线捻度测试结果:- 棉纱捻度:平均为180捻/10cm- 涤纶纱捻度:平均为200捻/10cm- 氨纶纱捻度:平均为150捻/10cm- 羊毛纱捻度:平均为220捻/10cm4. 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棉布强力:平均为300 N- 涤纶布强力:平均为400 N- 氨纶布强力:平均为500 N- 羊毛布强力:平均为250 N- 棉布透气性:平均为10.5 m³/(m²·h) - 涤纶布透气性:平均为8.0 m³/(m²·h) - 氨纶布透气性:平均为6.5 m³/(m²·h) - 羊毛布透气性:平均为9.0 m³/(m²·h) - 棉布保暖性:平均为1.2 W/(m²·K)- 涤纶布保暖性:平均为0.8 W/(m²·K) - 氨纶布保暖性:平均为1.0 W/(m²·K)- 羊毛布保暖性:平均为1.5 W/(m²·K)实验结论:1. 不同纱线材料对织物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纱线的细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参阅GB/T 4743,GB/T 14343,GB 6838。
二、实验仪器、工具及试样YG086型缕纱测长器(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烘箱,管纱若干。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1―纱锭杆 2―导纱钩 3―张力调整器 4―计数器 5―张力秤6―张力检测棒 7―横动导纱钩 8―指针 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三、实验方法 (一)试样准备1.按规定的方法取样。
2.将试验纱线放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 ,进行调湿处理(有条件则做)。
(二)仪器调节1.检查张力秤的法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刻线。
2.接通电源,检查空车运转是否正常。
3.确定张力秤上的摇纱张力。
摇纱张力=61× 同时摇纱根数׃0 其中ƒ0按表1选择。
表1 摇纱张力参数ƒ0(三)实验步骤1.将纱管插在纱锭上。
2.将纱管上的纱线引入导纱钩,经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头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纱框应处在起始位置),注意将活动叶片拉起。
3.将计数器定长拨盘拨至100圈数上。
4.将调速旋钮调在200r/min 上,使纱框转速为200r/min 。
5.计数器电子显示清零。
6.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纱框旋转到100圈自停。
7.在纱框卷绕缕纱时特别要注意张力秤上的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刻线处,即卷绕时张力秤处于平衡状态。
如不对,先调整张力调整器,使指针指在刻线处附近,少量的调整可通过改变纱框转速来达到。
卷绕过程中,指针在刻线处上下少量波动是正常的。
张力秤不处在平衡状态下摇的缕纱要作废。
8.将绕好的各缕纱头尾打结接好,接头长度不超过1cm 。
9.将纱框上活动叶片向内档落下,逐一取下各缕纱后将其回复原位。
10. 重复上述动作,摇取第二批缕纱。
11. 操作完毕,切断电源。
12.用天平逐缕称取缕纱质量(g ),然后将全部缕纱在规定条件下用烘箱烘至恒定质量(即干燥质量)。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 W ⨯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第三章纱线质量检验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
间接指标:线密度、旦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等。
纱线的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来表示
生产中纱线细度间接指标的测试通常采用缕纱称重法。
参照GB/T 4743-2009,结合缕纱测长仪操作视频进行细度指标检验讲解
二、纱线细度均匀度测试
1、切断称重法
2、目光检验法
3、电容式纱线条干均匀度仪试验法
结合视频图片讲解并对比三种检测方法。
三、纱线加捻和捻向
1、纱线加捻程度指标
捻度、捻系数等。
(观察纱线并进行讲解)
2、纱线捻向(观察纱线并讲解)
3、纱线捻度测试
参照GB/T2543.1-2001、GB/T2543.2-2001标准并结合视频讲解
四、纱线强力
纱线强力指标:
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长度、强力不匀率
参照GB/T 3916-1997,结合视屏进行纱线强力测试讲解。
五、纱线质量检验
纱线质量检验评定依据:产品标准,参照纱线相关产品标准如FZ/T 12001-2006、FZ/T 12002-2006等讲解产品标准的阅读方法及纱线质量检验相关指标。
实验15 纱线细度均匀度测定一、目的要求使用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对纱线细度均匀度进行测定,当纱线以一定速度通过仪器平板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容量将随介质,即纱线的线密度变化而变化,最后测定得纱线细度均匀度。
通过试验掌握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纱线细度均匀度的原理和试验结果的分析,并了解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的试验方法和操作。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试验仪器为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或称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其中包括监测仪、控制仪纱疵仪、频谱仪和记录仪。
试样为棉、毛型纱线一种或两种。
三、基本知识纱线细度均匀度用纱线细度不匀或纱线线密度不匀表示。
纱线细度不匀是指沿纱线长度方向各个截面面积或直径粗细不匀,它与单位长度纱线内的纤维数量和纤维粗细不匀有关。
纱线细度不匀不仅对纱线本身质量有影响,而且对后道工艺加工和织物质量也有影响。
当纱线细度不匀增加时,纱线的断裂强力下降,在织造过程中容易断头,劳动生产率下降。
当用细度不匀的纱线制造织物时,织物会产生各种疵点,如横路、云织、粗细节等,严重影响织物外观质量,尤其对薄形织物更为突出。
所以,纱线细度均匀度是评定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纱线细度不匀的原因主要是纱线线密度不匀而引起的,纱线密度不匀主要是纱线截面中纤维跟数不匀以及纤维的细度、截面面积不匀造成的。
造成纱线细度不匀的原因,一方面是纤维本身在纱线中随机分布产生的不匀。
另一方面是纺纱过程中工艺及机械因素附加的不匀。
为了获得均匀的纱线,除了对纤维原料要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外,纺纱工艺参数的正确选择和纺纱机械无缺陷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
测定纱线细度均匀度的方法有片段长度称重法,即将纱线按规定长度(短片段长度为1-100cm;长片段长度为20-450m),切割成许多片段,称出各片段的重量,求出各片段长度间重量不匀率。
黑板条干对比法是将纱线均匀地绕在一定尺寸的黑板上,在一定光线照度和距离下,与标准样照(或实物)进行对比评定。
仪器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乌斯特条干均匀度仪(USTER tester)。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缕纱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纱线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用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和间接指标(长度与质量的关系)来表示。
由于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沿长度方向粗细不匀,并且表面有毛羽,要精确测量直径和截面积很困难,故纱线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表示,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指标间可互相换算。
股线是由多根单纱合股而成的,股线的细度用“单纱特数×合股数”或“单纱支数/合股线”表示。
如18tex×2,表示由2根18tex的单纱组成的双股线。
42支/3表示由3根42支的单纱合股而成的三股线。
长丝复丝的细度用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表示,如150D/f96,表示复丝为150D,由96根单丝组成。
三、方法标准GBT 4743-2009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本法适用于各类纱线(线密度≤2000tex),包括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
本法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YG086缕纱测长机五、实验步骤1. 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将样品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预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于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标准大气中,连续间隔至少30min称重时,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参数的选择(1)绞纱长度:200m,线密度<12.5tex;100m,12.5tex≤线密度≤100tex;10m,线密度>100tex。
(2)摇纱张力:0.5±0.1cN/tex,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0.25±0.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1.0±0.2cN/tex,其它变形纱;(3)纱框转速:一般选择200 r/min;(4)试验数量: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或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细纱工艺与质量检测实习手册专业: 现代纺织技术(棉纺织设备)班级设备1101组别: 第*组组长:小组成员: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目录(一)粗纱定量实验报告(二)细纱工艺单及工艺计算过程(三)纱线线密度实验报告(四)纱线捻度实验报告(五)纱线回潮率实验报告(六)纱线强力实验报告(七)一克内棉结杂质粒数实验报告(八)纱线毛羽实验报告(九)纱线评等(一)粗纱定量实验报告1、实验仪器条粗测长机Y301,电子称FA20042、试样说明因没有粗纱支持器支撑粗纱,所以组员手工退纱,引出的粗纱避免不了抽长拉细。
引出粗纱喂入滚筒,对准起点记号,摘去起点前不完整的一段,摇取10米。
3、实验原始数据4、实验结果整理与分析粗纱平均定量=(5.2796 +5.2605 +5.2159 +5.0679 +5.2297 +5.2511 +5.2550 +5.2842 +5.2527 +5.2185)/10=5.23125(g/10m)粗纱特数=5.23125*100=523.125(tex)(二)细纱工艺单及工艺计算过程工艺计算过程:21tex纯棉机织纱的工艺1、牵伸倍数的计算细纱干定量=21/(1+8.5%)=19.44g/1000m=1.944g/100m粗纱特数=523.151tex(1)实际牵伸倍数Ep=523.151/21=24.912机械牵伸倍数Em=Ep*k=24.912*1.04=25.9根据设备传动图,E总=r前/r后=(Z7*Z22*Z24*Z26*Z32*Z34)/(Z9*Z21*Z23*Z25*Z31*Z33)=(108*71*79*Z26*57*35)/(63*25* 29*Z25*25*50)=21.1672*Z26/Z25根据设备说明书选择Em’=26.090,E25=43,E26=53,Ep’=26.090/k=26.090/1.04=25.087(2)后牵伸倍数拟定后区牵伸倍数E后=1.29根据设备传动图E后=r中/r后=(Z29*Z27*Z32*Z34)/(Z30*Z28*Z31*Z33)=(Z29*51*57*35)/(30*61*25*50) =0.044479Z29根据设备说明书选择E后’=1.29,Z29=292、锭速21tex纱的折合单产实际Qd=38/(折合率*影响系数)=38/(1.574*0.96)=25.148kg/千锭*hQd=QL*时间效率QL—机械产量QL=Qd/时间效率=25.148/96%=24.142kg/千锭*hQL=(Nt*Vf*60*1000)/(1000*1000)得Vf=(1000*QL)/(Nt*60)=19.161m/minNt—纱线特数(tex); Vf—前罗拉线速度(m/min)3、设计捻系数为360因为at机实=at设计/时间效率=375又因Tt=at机实/Nt^(1/2)=81.832捻回/10cm因为Tt=(ns*1000)/(nf*3.14*d2)=(ns*1000)/(nf*3.14*25) Tt—捻度(捻回/10cm);Nt—细纱特数(tex)ns—锭速(r/min);nf—前罗拉转速(r/min)d2—前罗拉直径(25mm)前罗拉转一圈的时间为1/nfNf=(Vf*1000)/(3.14*d2)=(19.161*1000)/(3.14*25)=244.084r/minTt=(ns*100*3.14*d2)/(Vf*1000*3.14*d2)=ns/(Vf*10)ns=Tt*Vf*10=15679.419r/minns=n电动机*(D1/D2)*(D3+$)/(d1+$)=1480*(D1/D2)*(250+0.6)/(22+0.6)=16410.973*(D1/D2)D3—滚盘直径(250mm);d1—锭盘直径(22mm)$--锭带厚度(0.6mm);D1—马达盘,即电动机皮带轮节径(mm)D2—车头盘节径(mm);n电动机=1080r/min查设备说明书得:ns’=15630r/min;D1=200mm;D2=210mm由于机器上的马头盘与车头盘无法更换,所以D1=136mm,D2=210mm,ns=12575r/min3、捻度由设备传动图得:Tt=(ns*100)/(nf*3.14*d2)=[n电*(D1/D2)*(D3+$)/(d1+$)*100]/[n电*(D1/D2)*(Z1/Z2)*(Z3/Z4)*(Z5/Z6)*(Z7/Z9)*3.14*d2]=93.63*Z4/Z3(捻回/10cm)查设备说明书得Z3=68,Z4=59,Tt’=81.23捻回/10cm,at’=357.353,at实’=372.24262因为Tt=(ns*100)/(nf*3.14*d2),nf’=(ns’*100)/(Tt’*3.14*d2)=(15630*100)/(81.23*3.14*25)=245.1168r/min因为实际ns为11566r/min,所以nf=181.38320771r/min4、卷绕密度(本机选定卷绕圈距为纱线直径的4倍)圈距=4*0.03568(Ttex/p)^1/2=0.16Ttex^1/2,P=0.8由设备传动得,钢领板一次升降时前罗拉输出纱条长度应等于同一时间管纱卷绕长度,即有1/n成形凸轮*nf*3.14*d2=纱圈平均长度*卷绕纱层圈距*(1+凸轮升降比)(1)N成形凸轮=n电动机*D1/D2*(Z1*Z3*Z5*Z10*Z12*Z14*Z16)/(Z2*Z4*Z6*Z11*Z13*Z1 5*Z17)(2)Nf=n电动机*D1/D2*)(Z1*Z3*Z5*Z7)/(Z2*Z4*Z6*Z9)(3)线圈平均长度=3.14*(D+d/2)(4)D—管纱的最大直径;d—管纱的最小直径卷绕层的纱圈数=一个卷绕圈层斜面长度/圈距=[(H^2+((D-d)/2)^2)^1/2]/[0.16*(Ttex^1/2)](5)凸轮升降比=1/3(6)由于Sin(Y/2)=[(D-d)/2]/[(H^2+((D-d)/2)^2)^1/2]故(H^2+((D-d)/2)^2)^1/2=(D-d)/(2*Sin(Y/2))把(2)到(6)式代入(1)得Z12/Z13=(3*0.16*(Ttex^(1/2))*d2*Sin(Y/2)*Z11*Z15*Z17*Z7)/(Z10*Z14 *Z16*Z9*(D^2-d^2))本机d2=25mm,D=39mm,d=19mm,h=57mm,Y/2=9.95度Z12/Z13=0.2*Ttex^(1/2)查设备说明书得:21tex对应Z12,Z13为44齿,50齿。
实验2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W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纱线的细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参阅GB/T 4743,GB/T 14343,GB 6838。
二、实验仪器、工具及试样
YG086型缕纱测长器(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烘箱,管纱若干。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
1―纱锭杆 2―导纱钩 3―张力调整器 4―计数器 5―张力秤
6―张力检测棒 7―横动导纱钩 8―指针 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
三、实验方法 (一)试样准备
1.按规定的方法取样。
2.将试验纱线放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 ,进行调湿处理(有条件则做)。
(二)仪器调节
1.检查张力秤的法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刻线。
2.接通电源,检查空车运转是否正常。
3.确定张力秤上的摇纱张力。
摇纱张力=
6
1
× 同时摇纱根数׃0 其中ƒ0按表1选择。
表1 摇纱张力参数ƒ0
(三)实验步骤
1.将纱管插在纱锭上。
2.将纱管上的纱线引入导纱钩,经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头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纱框应处在起始位置),注意将活动叶片拉起。
3.将计数器定长拨盘拨至100圈数上。
4.将调速旋钮调在200r/min 上,使纱框转速为200r/min 。
5.计数器电子显示清零。
6.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纱框旋转到100圈自停。
7.在纱框卷绕缕纱时特别要注意张力秤上的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刻线处,即卷绕时张力秤处于平衡状态。
如不对,先调整张力调整器,使指针指在刻线处附近,少量的调整可通过改变纱框转速来达到。
卷绕过程中,指针在刻线处上下少量波动是正常的。
张力秤不处在平衡状态下摇的缕纱要作废。
8.将绕好的各缕纱头尾打结接好,接头长度不超过1cm 。
9.将纱框上活动叶片向内档落下,逐一取下各缕纱后将其回复原位。
10. 重复上述动作,摇取第二批缕纱。
11. 操作完毕,切断电源。
12.
用天平逐缕称取缕纱质量(g ),然后将全部缕纱在规定条件下用烘箱烘至恒定质
量(即干燥质量)。
若已知回潮率,可不用烘燥。
四、指标计算
1.烘干纱线的线密度/tex=
绞纱的长度
烘干绞纱的质量1000
⨯,
2.公定回潮率时纱线的实际线密度/tex=烘干纱线的线密度×(1+W K ),式中:W K —被试验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3.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即百米质量变异系数) CV=
1
)(1
2
2
--
∑∑n n
x x
x
×100%
式中:x —个体试样绞纱的质量;
x —x 的平均数; n —试验绞纱数。
4.纱线百米质量偏差=%100- 纱线公称线密度
纱线公称线密度
纱线实际线密度
五、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温湿度,试样名称与规格,仪器型号,仪器工作参数,原始数据。
2.计算:在公定回潮率时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纱线百米质量偏差。
六、思考题
影响纱线线密度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