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最基本的是:TEX ,可以将所有的纤维细度都用TEX 表示。(定义:在标准状态下:1000米长的纤维束的重量)

长纤用:DENIER ,D 表示

短纤用:Ne=支=英支=S 表示

麻,毛类用:Nm=公支表示。

其换算:1TEX=0.111D=590.6/英支=1000/公支

一般没有特殊说明,当毛,麻类原料,S=N 表示的都是公支。短纤类原料S=N表示的是英支。

斜杠后的数字表示的是原料的股数。

纱支:40S/2+40D*40S/2+40D+100D 表示什么意思

经向纱线是40s双纱和40D的氨纶纬向纱线是40s双纱和40D的氨纶和100D的涤纶低弹丝这个应该是四面弹面料

T/R面料中的纱支40S/2+200D是什么意思,其中40S/2 是什么,200D又是什么

40S单纱2合股,包200D氨纶丝

40s/2的普通涤能线一公斤大概有多少米长?有公式计算吗?线卡上的线号和长度对应吗?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称为特数。公式:TEX=(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常用涤棉纱线:20TEX(30XS),15TEX (40S),13TEX(4/S)

服装纺织里“40s + 40s*21s/2”的纱线规格是什么意思

这个规格可以稍微改一下成“(40S+40S)X21S/2”,意思上面各位大侠已经说过了,即经纱为两根40S的纱,纬纱为21S/2的纱。再细分:就是经纱为40S(S是英支,指纱线的细度)两根合并在一起做为一根经纱。纬纱21S/2是由21S/2合股加捻而成的一根纱。注意:经纱是两根纱合并,实际上还是两个纱,纬纱是一根股线,只能算一根纱。

缝制线40S/2是什么意思

20#针板意思是针板孔的大小型号。20#针板是缝纫一般面料用的,机针适合范围14-16号。线和针板没什么直接关系。线和机针有关系。线粗机针得用粗点的,针板也得换大号的。线没有20#的。缝纫机用线一般全是涤纶线,涤纶线的型号全是3位数的。例如202# 203# 402# 603#。。。。。前面两位数越大线就越细,第3位数代表线的线是几股纱捻起来的

纯棉面料的成分是21S/1 x 40/2,请问具体是什么含义?

纯棉面料的成分应该是:100%棉(COTTON)。21S/1 x 40S/2的意思是:100%棉的面料是21S(支数)/1(单股)x 40S(支数)/2(双股).21S.40S通俗的讲就是这条纱线的粗细,数字越大沙线就越细,反之则越粗。1(单股).2(双股)就是说这条纱线捻好后是1条单股沙线或者是2条双股纱线。

40S/2的纱线和80S/3的纱是不是一样粗的

40S/2就是两个40支的合成的股线相当于是20支(40/2=20)了,80S/3就是三股80支的和在一块就相当于是80/3=26.7支

毛纱线有单股及双股什么意思

单纱

单纱是指只有一股纤维束捻合的纱。可以由一种原料纺成纯纺纱,由此构成纯纺织物,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构成混纺纱,由此构成混纺织物。

股线

股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线。其强力、耐磨好于单纱。同时,股线还可按一定方式进行合股并合加捻,得到复捻股线,如双股线、三股线和多股线。主要用于缝纫线、编织线或中厚结实织物。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纤维的细度有四种表达方式: 最基本的是:TEX ,可以将所有的纤维细度都用TEX 表示。(定义:在标准状态下:1000米长的纤维束的重量) 长纤用:DENIER ,D 表示 短纤用:Ne=支=英支=S 表示 麻,毛类用:Nm=公支表示。 其换算:1TEX=0.111D=590.6/英支=1000/公支 一般没有特殊说明,当毛,麻类原料,S=N 表示的都是公支。短纤类原料S=N表示的是英支。 斜杠后的数字表示的是原料的股数。 纱支:40S/2+40D*40S/2+40D+100D 表示什么意思 经向纱线是40s双纱和40D的氨纶纬向纱线是40s双纱和40D的氨纶和100D的涤纶低弹丝这个应该是四面弹面料 T/R面料中的纱支40S/2+200D是什么意思,其中40S/2 是什么,200D又是什么 40S单纱2合股,包200D氨纶丝 40s/2的普通涤能线一公斤大概有多少米长?有公式计算吗?线卡上的线号和长度对应吗?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称为特数。公式:TEX=(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常用涤棉纱线:20TEX(30XS),15TEX (40S),13TEX(4/S) 服装纺织里“40s + 40s*21s/2”的纱线规格是什么意思 这个规格可以稍微改一下成“(40S+40S)X21S/2”,意思上面各位大侠已经说过了,即经纱为两根40S的纱,纬纱为21S/2的纱。再细分:就是经纱为40S(S是英支,指纱线的细度)两根合并在一起做为一根经纱。纬纱21S/2是由21S/2合股加捻而成的一根纱。注意:经纱是两根纱合并,实际上还是两个纱,纬纱是一根股线,只能算一根纱。 缝制线40S/2是什么意思 20#针板意思是针板孔的大小型号。20#针板是缝纫一般面料用的,机针适合范围14-16号。线和针板没什么直接关系。线和机针有关系。线粗机针得用粗点的,针板也得换大号的。线没有20#的。缝纫机用线一般全是涤纶线,涤纶线的型号全是3位数的。例如202# 203# 402# 603#。。。。。前面两位数越大线就越细,第3位数代表线的线是几股纱捻起来的 纯棉面料的成分是21S/1 x 40/2,请问具体是什么含义? 纯棉面料的成分应该是:100%棉(COTTON)。21S/1 x 40S/2的意思是:100%棉的面料是21S(支数)/1(单股)x 40S(支数)/2(双股).21S.40S通俗的讲就是这条纱线的粗细,数字越大沙线就越细,反之则越粗。1(单股).2(双股)就是说这条纱线捻好后是1条单股沙线或者是2条双股纱线。 40S/2的纱线和80S/3的纱是不是一样粗的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

句子赏析的方法

句子赏析的方法 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 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 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 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一、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 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 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 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 (一)写作手法的判定 16种写作手法 七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 四“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四“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一“聚焦”:以小见大。 16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 (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常见的形式有: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

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 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运用对比的好处】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B、以事物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先×” 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运用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容是和所叙述的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容是对所叙述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容、丰富故事情节.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 ,有助于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

CU6纤维细度分析仪操作规程

CU6纤维细度分析仪操作规程 分发号: QC 0126-2010 受控状态: 综合检验科作业文件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13) ——CU6纤维细度分析仪 (第四版第0次修订) 编制:肖玫批准: 日期: 日期: 生效日期: 年月日 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CU6纤维细度分析仪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用于羊绒与羊毛、棉纤维与麻纤维成分含量物理检测方法的检测。 2 技术参 数 —— 3 操作步骤 3.1标尺的设置和选择

3.1.1标定系统标尺: 此功能目的在于使系统得到这样的比例系数:在某种放大倍率下采集到的图像 中的每一点相当于实际尺寸的长度。有了比例系数就可以在几何形态测量中精确得出被测对象物的实际尺寸和形状。对连接光学显微镜的图像系统而言~应分别对每一种放大倍率进行标定。 1,打开软件后~点击“采集”—“预览”—“开始预览”,或点击“开始预 览”按钮,。 2,此时将标准刻线尺放在显微镜上~并调节显微镜~在采集图像窗口中得到清晰的标尺图像~点击“采集”—“预览”—“暂停”,或点击“暂停”按钮,。 3,点击“设臵”—“标定系统标尺”~此时出现“标定标尺”对话框~点击“是”按钮。 4,将光标移至采集窗口左上角~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可画出一个矩形区域~将尽量多的标尺信息圈入该矩形区域中~松开鼠标左键后~出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现“另存为”对话框。

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五种表达方式。 2了解几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描写方法及作用。 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一)知识储备: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等各方面。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 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 真传神、生动形象。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作用:表达抒发作者情感,渲染气氛,服务于文章主旨,深化主题。 (4)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议论是 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可出现在开头,总领全段、全文,可出现在中间,丰富内涵,也可出现在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主题。记叙中的议论要建立在事实即记叙的基础上,要做到少而精,言简意赅,忌泛泛而谈,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 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作用: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补充:(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如《一双手》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助于更好地深刻了解。 (二)、练习: 1、自选表达方式说话 2、阅读下边语段,然后答题。 文段一: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这一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文段二:阅读下边语段,然后答题。 一进入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燎起几个水泡。 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文段三: ①爸爸出差归来,给我带回了两盒别致的小火柴。 ②火柴盒的商标引人注目。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长长的金发上扎着一根粉红的发带,两只明亮传神的眼睛真叫人喜爱。她右手举着一簇鲜花,两只蝴蝶像是闻到芬芳的香味,在上面翩翩起舞。我打开盒子,只见戴着红帽子的火柴梗一根根静静地躺在里面,头都朝着同一方向,别看它们现在这么“老实”,只要你抽出一根火柴,把它的头在火柴盒边上一擦,立即会“嗤”地一声,爆出火苗儿来,很快地从头燃烧到尾。 ③火柴燃烧的时间虽然短,甚至可以说转瞬即逝,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少不了它。要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特殊的场合里,火柴的作用可就更大啦。在茫茫黑夜里摸索的路人要是有一根火柴点亮一支火把,不就可以避开许多危险,少走许多弯路?在荒山野岭中的勘探队员,要是有一根火柴燃起一堆篝火,不就可以驱严寒,得温饱? ④啊!火柴,谁说你生命短暂?那熊熊燃起的大火,是你的青春在闪耀! ⑤啊,火柴!我要大声赞美你,赞美你把光和热留在人间,哪怕自己化为灰烬! ⑥这是何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啊!我们每一个青年,难道不应该像火柴那样,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光和热吗? 1、从表达方式来看,材料中第①段是,第②段是,第④、⑤两段是,第⑥段是。 2、把第⑤段删去好不好?试简要分析后三段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二、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一)、知识储备: 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从描写的对象看,它包括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着、对话、行动、内心独白,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方法看,有概括介绍或细致描绘。从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有五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关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渲染环境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叙 倒叙插用典照应;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说明顺序有哪几种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①从主到次②从简单到复杂③从概括到具体④从整体到局部⑤从现象到本质⑥从结果到原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 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角度、味觉角度、听觉角度、触觉角度、感觉角度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视觉),光滑的石井栏(触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听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感觉),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听觉)。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觉)。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2、总分式3、对照式4、递进式一些表示各种情感的词语一、激动悲喜交集悲愤填膺百感交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情不自禁心潮澎湃激昂慷慨慷慨激昂二、感激感激涕零感恩戴德谢天谢地没齿不忘感同身受三、懊丧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心灰意懒万念俱灰自暴自弃黯然销魂大失所望四、悲痛、哀悼心如刀割切肤之痛哀毁骨立悲天悯人五、愤怒怒不可遏怒形于色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六、欢喜欢天喜地欢欣鼓舞喜从天降大喜过望兴高采烈兴致勃勃乐不可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拍手称快皆大欢喜七、忧愁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眉紧缩忧心忡忡忧心如焚心急如火郁郁寡欢八、烦乱坐立不安局促不安忐忑不安方寸大乱心烦意乱六神无主七上八下神魂颠倒心神不定心乱如麻若有所失惘然若失长吁短叹度日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知识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词句含义和作用答题技巧 考察三点1、理解词句的含义;2、分析句子的作用;3、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先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语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答题表述:“╳╳”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例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011年《路,在没路的地方》) 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答:“风景”原指供人观赏的自然景物,这里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理解句子本质上是一种“替换”,说穿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刻含蓄的语言。 技法一,抓关键词:通过抓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语境中的意思,从而推知句子的深刻含义。 例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2011年《幸福》)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解析:关键词“宫殿”在文中指“富人”,“茅屋”指“穷人”。这句话的含义:富人也有烦恼,穷人也可快乐,幸福不为财富左右。 技法二,结合语境: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答案也往往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例2,理解下面画线句子的含义。(2011年《幸福》) 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壮丽的日出和春天”指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为什么“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忙于追求财富,无暇观赏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结构、位置入手分析。 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2、结构上的作用: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照应。 ①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纤维表征

纤维表征 一、纤维的细度 1、 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粗细的程度。 2、 纤维的细度指标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1) 直接指标是纤维粗细的指标,一般用纤维的直径和截面积表示,适于圆形纤维。 2) 间接指标是以纤维质量或长度确定,即所具有的质量(定长制)或长度(定重制)表示,无截面形态限制。定长制有纤度或称旦数(Den)和线密度或称特数(tex)、分特数(dtex);定重制有公制支数。 3、 细度表征 1) 分特数Ndt (dtex) 我国法定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简称特,表示一千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而为规范应用于纤维,采用更细的分特(dtex )表达,即一万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为1/10特。特的计算为: 2) 旦数ND 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 ),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又称纤度。是指9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即: 公制支数简称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 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即:

4) 直径与截面积 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直径d 和截面积A ,常用于羊毛及其他动物毛,圆形化学纤维的细度表达。由于纤维很细,以微米为单位,近似圆形的计算为纤维直径d 可用于长丝线密度的计算。设纤维的密度为(g/cm 3),则 5) 1旦ASPI TM 聚酰亚胺纤维单丝的直径为 10.01 微米 2旦ASPI TM 聚酰亚胺纤维单丝的直径为 14.16 微米 3旦ASPI TM 聚酰亚胺纤维单丝的直径为 17.34 微米 二、纤维的断裂强度 1、 指纤维拉伸到断裂时产生在纤维单位截面积上的破坏力。 2、 单位转化 1) g 与厘牛的转化: F=mg=0.001×9.8=0.0098N=0.98cN ,即1g=0.98cN 2) D 与tex 、dtex 的转化 1tex=10dtex=9D 3) g/D 与cN/dtex 之间的转化

句子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别傻傻的分不清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词性 一、表达方式 、描写 2 3 、记叙 1 、抒情 5 、说明 、议论 4 (1) : 记叙 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 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记叙顺序:顺叙,插叙,倒叙。以及补叙,分叙。 (2) : 描写 ( 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 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 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 (3) : 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 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 (4) : 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 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纤维细度分析仪实验操作方法

纤维细度分析仪实验操作方法 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细度是纤维重要的形态尺寸和质量指标之一。纤维细度与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关系密切,而且直接影响织物风格。 一.纤维细度指标及其换算 1.直接指标:直接用纤维的几何形态指标表示直径(d)、投影宽度、截面积、截面周长、比表面积等。其中直径通常用于表示羊毛或圆形截面纤维的细度。 2.间接指标:用纤维长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间接表示 (1)线密度:特克斯(Ntex)、分特(Ndtex) 特克斯: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分特: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Ntex =GK/L×1000 Ndtex =GK/L×10000 (2)旦数(ND):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ND= GK/L×9000 (3)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质量(mg或g)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m 或m)。

Nm= L/ GK (4)马克隆值(M):作为无量纲,是由马克隆气流仪上测定出来,反映棉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分为3级,即A、B、C级。 中B级为标准级。分级方法见P126。 各指标之间的换算 Ntex×Nm= 1000 Nm×ND= 9000 ND=9 Ntex d=35.68 =11.3 =11.9 =1129 (d为纤维直径μm,r为纤维密度g/cm3) 二.纺织纤维细度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显微镜法、纤维投影测量法、激光细度测试法、微机图像自动测量法等 2、间接测定法:中段切断称重法、气流法、振动法等 三.显微镜法测定纤维细度 1、试验仪器: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 2、试验原理:将纤维切成短片断,制片后经显微镜放大,用目镜测微尺逐根测量纤维直径,经计算可求出平均直径和直径变异系数。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是再现的过程, 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过程 描写:再现的是细节 对人物、环境(包含景和物)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给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感受。 说明: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原理、性质、规律等进行解说,给人以知识 议论:对所写的人、事等发表作者的主张和见解 抒情:抒发作者(喜欢、赞颂、批评、憎恶)的主观感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议论的方式:(1)提炼式:作者在记叙人物的言行和事情后,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概括写出 所记叙内容的本质特点或思想意义(议论不能太长,不能太空泛)(2)发掘式:在记叙的基础上,发现开掘出事物中和自己的某种认识和感情相 吻合的方面,或以小见大,或托物言志。 (3)延伸式:作者从记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生发开去扩大范围(从点到面) (4)比较式:运用别的事物进行类比,表明自己的看法,比较具体形象,意义 双关。 阅读记叙文的过程是什么 一.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感知文章写的是什么?叙述、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1写人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谁或什么人?描写人物的那几个方面?(外貌、语言、行动等)。以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因素(时间、地点、场景、背景、事件),初步知道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人物的方法 (1)明确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角度 (2)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注意把握好他生活的社会背景 (3)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分析 (4)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分析 (5)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分析 如问: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读某句来说说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法:(1)要联系上文或下文 (2)从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方面去分析作答 2写事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找准文章的六要素,大体感知事件的社会意义(由小到 大)。 3写景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什么景?或什么物?景物特征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二。体味文章的预言:能感受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喜、怒、哀、乐之情,或褒、贬 的思想倾向。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着眼于全篇,分析文章各段的叙述重点,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了解 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意思接近的内容、联系紧密的段落归纳为个 部分。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以及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具体写作中的运用。 重点:对五种表达方式的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难点: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的运用。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 文章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就是介绍人/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表达方法。 人/事/物+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如: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蝉断续的蝉声了。 请大家仿写一句: 描写 描写是指用生动详细的语言对小细节进行描绘。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如: 我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并且踩到了它。 暮色苍茫,天上繁星点点,像夜空中的精灵。 记叙与描写的区别: 记叙:交代一个大概的过程。 描写:刻画一个细小的形态。 判断记叙/描写: 1、早上,我买了个面包,然后去学校。( ) 2、去学校的路铺满了厚厚的白雪,像棉被盖在了路上。( ) 3、我一看表,发现还有两分钟就迟到了。( ) 4、我挽起衣袖,迈开步子,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如断线的珍珠大颗大颗地从脑门上滚落。( ) 5、7点59分,我顺利抵达教室。( ) 抒情 指抒发人对人、人对事的各种感情。 如: 1、哦!那是蝉生命的意义! 2、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 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 议论 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例: 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加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表达方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2)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3)为什么要改名呢?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记录吧,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3)做工好苦呀!() 三、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1)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 (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A.描写;议论、抒情;叙述;描写

B.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C.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 D.描写;议论、抒情;叙述;叙述 四、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五、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2)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3)那只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4)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六、说说下面各段话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那是春天的一个早晨,我独自坐在凉亭里看书,一股淡淡的香气迎面扑来,仿佛“春之神”穿亭而过。我分得出那是含羞树的花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

表达方式.赏析句子

表达方式 有五种 1、叙述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赏析句子 1、分析句式特点和修辞的作用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文学的三大文体。今天,语文网小编通过以下的分享——五种常见表达方式,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有哪些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