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健康宣教
- 格式:ppt
- 大小:10.84 MB
- 文档页数:59
PICC带管病人护理健康教育
(一)PICC简介
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最佳的尖端位置是在上腔静脉下1/3 右心房入口处。
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可保留一年时间)及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
(二)健康指导
1.穿刺侧上肢禁止提重物,不要做手臂高举过头的运动,防止管道移位。
2.带管期间如果穿刺侧手臂有疼痛或肿胀,要及时与护土联系以便处理。
3.保持PICC贴膜处的清洁与于燥。
不要随意在贴膜上粘贴胶布。
淋浴时应避免贴膜打湿,可用保鲜膜将其包裹,范围要超过贴膜的面积。
4.穿脱衣物时避免将管道带出。
5.定时维护。
PICC应7天护理一次,以避免穿刺点感染,保证导管安全正常使用。
6.若管道脱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可自行处理。
若管道未完全脱出,病人应将导管脱出部分妥善固定于皮肤上再到医院就诊。
7.带管期间睡觉时应尽量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
8.若贴膜处皮肤出现皮疹并伴有痒感,不要抓挠,可用指尖轻
轻叩击,并找护士为您处理。
9.检查时如需使用高压泵推注造影剂,请告知工作人员不可使用PICC导管,以免损伤导管。
10.PICC的带管有效期为1年,置管时间满1年应告知护士将导管拔出。
11.学会自我观察。
每天轻叩穿刺点上方血管,看有无叩痛,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功能锻炼
(1)置管侧手臂做抓握运动,每天至少40~50次。
(2)下肢置管的病人每日做足背上抬运动40~50次以避免血栓的形成。
在入厕时,应选择坐式马桶,不可选择蹲式便器。
PICC健康教育一、PICC概述PICC的全称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中文名称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由导管和配件组成的医疗器械。
PICC主要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特殊是需要输入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
PICC适合于外周静脉条件差、需要长期或者反复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
二、PICC的优缺点PICC优点: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
导管留置时间长,可长达数月至一年,减少了频繁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PICC能提供稳定、可靠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的准确输入。
对于需要长期或者反复接受治疗的患者,PICC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带来的血管损伤。
PICC缺点:导管留置期间需要定期维护,增加了护理成本。
长期留置可能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增加。
PICC不适合短期静脉输液治疗,如仅需数天或者数周的治疗。
三、PICC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需要长期或者反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
外周静脉条件差,难以找到合适穿刺部位的患者。
需要接受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输入的患者。
禁忌症:穿刺部位存在感染、损伤或者炎症的患者。
患有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等不能平卧的患者。
估计置管时间较短,如仅需数天或者数周的患者。
四、PICC的置管步骤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血管条件、治疗需求等信息。
确定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肘部或者上臂的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
准备器材:消毒用品、手套、导管、穿刺针等。
穿刺:局部消毒后,进行静脉穿刺,将导管逐渐送入血管。
固定:导管放置到位后,固定导管并包扎穿刺部位。
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一、什么是PICC置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上腔静脉或右心房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给药及抽血等治疗操作。
它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通路的患者。
二、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1. 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静脉炎史、出血倾向等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
2.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定期清洗、消毒手臂,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3. 对于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医生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适应性和准备工作。
三、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项1. 患者需要保持PICC导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2. 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以免导致PICC导管脱落或移位。
3. 患者在洗澡时应覆盖好PICC导管,避免水进入导管内部,以防感染。
4. 患者在PICC导管使用期间应避免浸泡在水中,如温泉、游泳池等,以免导管受损或感染。
5. 注意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被弯曲或扭曲,影响输液效果。
6. 定期进行导管护理,如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通畅。
7. 如发现PICC导管有异常情况,如脱落、感染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四、PICC置管后的饮食注意事项1. 患者在PICC导管使用期间,应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增加免疫力。
2.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胃肠道。
3. 避免食用过硬食物,如坚果、骨头等,以免导致PICC导管受损或堵塞。
4. 避免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防刺激胃肠道或损伤口腔黏膜。
五、PICC导管拔除后的注意事项1. 拔除PICC导管后,患者应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以免导致出血或伤口张开。
3. 如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PICC的健康宣教
PICC置管的健康宣教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
贴膜由卷曲、松动、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2、可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应避免术侧肢体提过重的物体或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训练。
3、是否可以洗澡取决于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但注意不要将敷料弄湿。
沐浴前用保鲜膜将导管包裹严密,上下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潮湿,如有潮湿应立即更换敷料。
4、治疗期间每7天由专业护理人员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正压接头等维护。
5、患者如果感冒,换药时应戴上口罩避免增加感染。
6、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护士处理。
7、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及时联系护士。
PICC的健康宣教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皮静脉引流导管,通过插入肢体外周静脉至上腔静脉入口,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和药物输注等临床操作。
然而,PICC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健康宣教事项,以确保安全使用。
以下是关于PICC的健康宣教内容:1.插入援引:PICC插入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洁净。
同时,需要充分理解插管的原因和过程,遵循医生的指导,尽量保持镇静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2.插管部位护理:要定期清洗插入部位,并保持干燥。
要避免在插管区域使用粉末状物质,以防感染。
定期更换透明敷料,观察插管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3.饮食调整:PICC患者在插管期间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适当调整饮食。
一般来说,要避免高盐、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血管负担和引起消化不良。
4.用药事项:PICC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药。
特别是液体药物的输入,要逐渐输入,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以防止药物过敏或药物反应。
5.日常护理:PICC患者平时要避免运动剧烈、过度用力,以免引起插管脱位或胸部不适。
不可随意撕咬导管,以免导致破裂或导管脱落。
避免纤维细绳或带有撕破物品的衣物擦拭导管区域。
6.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液期间,要确保导管通畅,避免增加输液速度过快或停滞。
如果感觉管路堵塞,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定期更换输液管,并注意维护导管的清洁度。
7.注意感染预防:PICC插管后要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避免经手直接触碰插管口。
每次操作前要彻底洗手,并保持手部干燥。
避免患者亲友的频繁探视,以免交叉感染。
经常清洁皮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8.术后注意事项:PICC拔管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注意插管部位的护理,观察是否出现感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PICC的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插入援引、插管部位护理、饮食调整、用药事项、日常护理、保持导管通畅、注意感染预防和术后注意事项等。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
1、多做握拳、松拳及轻微家务,如擦桌扫地、洗碗,洗菜等,置管侧手臂不宜做肩关节大幅度甩手运动,不宜游泳、打乒乓、打网球、引体向上和托举哑铃等锻炼,置管手臂提重物以不超过一热水瓶的重量为准。
2、敷料至少每周维护一次,纱布敷料每2天维护一次。
3、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防止穿脱衣服时把导管带出,建议购买PICC 保护套,这样可以巧妙的起到保护导管的作用。
4、如发现以下情况请及时来医院就诊:
(1)透明敷料污染、卷边、潮湿等导致不完全脱落时;
(2)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瘙痒、皮疹、红肿、肿胀、疼痛、分泌物活动障碍等异常情况时;
(3)导管内有血液返流,外露导管打折、脱落、漏水等异常情况时;
5、沐浴宣教:最好选择淋浴,洗浴前先把一块干毛巾包裹在穿刺部位,再用家用保鲜膜在置管穿刺上下10cm处缠绕3—4圈,然后用胶带或橡皮筋封闭好保鲜膜的上缘和下缘,密封好再进行沐浴。
沐浴后应检查敷料有无浸水松动,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更换。
PICC导管的健康宣教为了安全有效的保留PICC导管,保证治疗的需要,对PICC管道长期而细致的日常维护的健康宣教至关重要。
PICC置管后的健康宣教包括院内健康宣教和院外健康宣教。
如下:一、院内健康宣教:穿刺24h为防止穿刺点出血,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告知患者穿刺24h内穿刺手臂减少活动,穿刺后第二天鼓励病员活动(握拳松拳),也可手握小球,做抓、松球动作,也可帮助建立侧肢循环,以后适当活动手腕关节,避免穿刺侧肢长时间下垂,避免出现上臂肿胀。
睡眠时可将置管手臂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输液及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流缓慢而发生静脉血栓。
皮肤过敏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现象,维护时请告知护士,更换抗过敏敷贴,因为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或纱布时,应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敷贴松脱敷贴松脱要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遵照标准程序更换。
二、院外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出院在家可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如扫地、洗碗;手臂一般活动,如弯曲、伸展、吃饭、写字;但穿刺手臂不要过度负重,如打球、游泳。
指导患者在带管期间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可用保鲜膜在肘弯部包裹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尽快用干毛巾擦干局部水渍,检查局部贴膜处,若有潮湿及时到医院更换。
告知患者平时穿衣不宜过紧,穿脱衣服动作轻柔,穿衣时先穿穿刺侧,脱衣时后脱穿刺侧,防止贴膜掀起,可用丝袜剪20cm长一段套在置管手肘部以保护导管。
告知患者如穿刺点、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说明穿刺点有感染或静脉炎发生,因立即返院处理。
当静脉治疗周期结束时,就可以拔管,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要拔管,严禁擅自拔管,拔管后,用食指和中指按压10分钟,24h后方可撕除敷贴,正常活动。
PICC健康教育一、引言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用于长期静脉内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医疗器械。
为了确保患者使用PI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健康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PICC健康教育,以匡助患者和护理人员了解PICC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二、PICC的使用方法1. PICC的选择和插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PICC型号和长度。
- 插入PICC前,患者需进行必要的准备,如清洁皮肤、取下手表和饰品等。
- 医生会在适当的位置插入PICC,通常是上臂的静脉。
2. PICC的使用步骤- 患者需要保持PICC通畅,定期进行冲洗和注射药物。
- 在使用PICC前,需要进行手卫生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PICC的使用,包括输液、输血、给药等。
- 使用完毕后,及时拔除注射器,保持PICC通畅。
三、PICC的注意事项1. 保持PICC通畅- 定期冲洗PICC,避免血液凝结。
- 避免使用过小的注射器或者针头,以免阻塞PICC。
2. 防止感染- 在使用PICC前,务必进行手卫生,佩戴手套和口罩。
- 定期更换PICC周围的敷料,并保持插入口干燥清洁。
- 避免触碰PICC插入口,以免引起感染。
3. 避免意外拉拔- 患者在使用PICC期间需注意避免意外拉拔,避免造成PICC脱落或者移位。
4. 注意饮食和活动- 避免暴力活动或者过度用力,以免影响PICC的稳定性。
- 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脂肪。
四、常见问题解答1. 如何清洗PICC?- 使用医生建议的冲洗液,按照指示进行冲洗,保持PICC通畅。
2. 如何防止PICC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入口干燥清洁。
- 注意手卫生,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如果PICC脱落或者移位怎么办?- 如果发现PICC脱落或者移位,应即将通知医生或者护理人员。
PICC患者健康教育1.什么是PICC(外周静脉导管)?PICC是外周静脉导管的缩写,是一种用于静脉内输液和药物输注的长期导管。
它通过插入导管到针对临床的患者的上臂静脉或前臂静脉,使得输液和其他治疗更为方便和舒适。
2.PICC的使用目的●提供长期静脉通路,方便输液和药物输注。
●降低频繁穿刺静脉的疼痛和不适。
●减少静脉炎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为化疗、输血、输液等治疗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
3.PICC插管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以减少恶心和呕吐的风险。
●确保患者没有对插管材料或麻醉药物过敏。
●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完整血细胞计数和凝血功能等。
●适当的对患者进行洗净和消毒。
4.PICC插管操作步骤●选择适当的导管尺寸和插管位置。
●给患者解释插管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局部麻醉。
●在适当的位置插入导管,确保导管通过了正确的静脉位置。
●确保固定好导管,在胸部贴上透明敷料。
●进行X光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5.PICC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每日检查导管插入部位,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导管干燥,避免水浸湿导管。
●遵守严格的导管清洁和消毒步骤。
●避免使用导管插入侧的针扎活动,以免导致感染和局部血肿。
●定期测量导管长度,确保导管仍处于安全位置。
6.PICC的拔管过程●在确认不再需要PICC的治疗时才拔出导管。
●插入导管前检查患者的凝血指标,确保凝血功能正常。
●术前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导管插入点。
●拔管时,让患者做深呼吸,医护人员快速而稳定地拔除导管。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疼痛或不适。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PICC患者健康教育一、PICC置管病人需要做些什么1.仔细阅读PICC导管的《长期护理手册》,了解个人导管的使用期限、导管的置入长度、PICC基本知识。
告知如有疑问,可随时咨询专业护士。
2.置管后有时局部可能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感觉绷带松紧合适即可。
如果感到肢体发胀,要告知护士略松开一些。
弹力绷带一般加压4~6h后可以拆除,如果血小板低、凝血机制差可适当延长时间。
3.如果置管后穿刺点处有少量出血,不要紧张,可以局部按压止血、冰袋冷敷止血。
置管后24h首次更换贴膜。
4.置管后可做握拳松拳的动作,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二、PICC置管后的3行5不准3行:淋浴;一般家务,如扫地、洗碗;手臂一般活动,如弯曲、伸展、吃饭、写字。
5不准:盆浴、泡澡;衣服袖口不要过紧,以免穿脱衣服时把导管带出;大范围的手臂旋转活动,如游泳、打球等;牵拉导管或随意推送导管;带管的手臂过度用力,提重物(小于5KG)。
淋浴指导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
沐浴时,举高置管侧手臂或用置管侧手拿花洒。
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如有进水请护士按操作规程更换贴膜。
穿衣指导平时衣袖不可过紧穿衣时先穿穿刺侧,脱衣时应后脱穿刺侧。
可取洗净的丝袜减去头部套在穿刺侧肢体,利用其光滑性以利于穿脱衣服。
留置期间,应注意观察:1. 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渗出等。
2. 注意置管手臂有无肿胀、疼痛。
3. 导管是否有漏液或异常。
4. 导管体外长度有无变化5. 敷料的干湿程度,有无渗血、出血等。
如出现以上各种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会帮您做出相应的处理。
维护、治疗时请携带PICC管长期护理手册及健康资料,并交给相关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