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个文言文词语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9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③安逸:而死于安乐也2、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3、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都:并怡然自乐③一齐:并杀两尉6、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③驾(坐):乘坐御风9、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10、殆①有害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11、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12、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13、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文言文必背词汇(学习相关词汇)
工:擅长。
工擅文。
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劝:勉励,奖励;劝告。
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文言文词语138个(包括解释和出处)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词语更是丰富多样,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下面将为您介绍138个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包括词语的解释和出处。
一、动词类1. 骐骥:喻指官员品行高尚、能力出众。
出自《周易·系辞》。
2. 温恭:指温和有礼貌。
出自《论语·学而》。
3. 寄托:妥善地寄存、安置。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4. 溘然:突然。
出自《南史·刘道真传》。
5. 谦虚:虚心、谦逊。
出自《周易·系辞》。
6. 俯仰:低头看和抬头看。
出自《庄子·天道》。
二、名词类1. 行思:考虑、思索。
出自《孟子·告子》。
2. 笑傲风月:形容人心情豪放不羁。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3. 莫逆之交:指最亲密的朋友。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4. 舍己为人:为他人着想,不顾自己的利益。
出自《左传·桓公十年》。
5. 君子之交淡如水:指交往不求回报,心平气和。
出自《庄子·天道》。
6. 风尘仆仆:形容在外奔波劳碌。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三、形容词类1. 苍凉:形容荒凉、寒冷。
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
2. 慷慨激昂:形容激动而豪情万丈。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3. 断肠:形容痛苦、伤心欲绝。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4. 彷徨:迷茫、犹豫不决。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5. 苦心孤诣:形容极其努力和用心。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6. 憔悴:形容身体虚弱、面容憔悴。
出自《红楼梦·第十九回》。
四、副词类1. 不解之缘:指两人感情深厚,彼此心有灵犀。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2.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地。
出自《庄子·德充符》。
3. 万分:非常、极其。
出自《红楼梦·第十九回》。
文言文常用词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它有着许多常用词语,其中部分词语仍被广泛运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2000个常用的文言文词语。
一、名词类1. 人:衣冠、士、夫、子、儒、世、民、绅、庶、众等。
2. 家族:宗、族、门、派、支、戚、世、姓、氏、社等。
3. 地点:国、都、郡、县、乡、村、庄、城等。
4. 时节:春、夏、秋、冬、旦、昏、永、时、节、令等。
5. 动物:虎、狼、熊、鹿、兔、鸟、鱼、蛇、马、豕等。
6. 植物:梓、松、竹、桃、梅、花、草、树、果等。
7. 食品:酒、肉、饭、茶、蔬、果、饼、饵、羹等。
8. 家具:床、榻、椅、几、桌、灯、镜、屏、帷等。
9. 服饰:衫、裙、袍、帽、鞋、袜、绸、缎、锦、橐等。
10. 工艺品:玉、瓷、铜、铁、锡、花、车、舟、箫等。
二、动词类1. 吃、喝、食、饮、啜、咀、净、病、增、吸等。
2. 行、行走、移、迁、驾、趋、御、逐、阻等。
3. 求、索、访、问、拜、借、假、遗、赠等。
4. 打、折、切、割、砍、斩、震、撼、摇等。
5. 歌、舞、乐、吟、唱、奏、弹、章、念等。
6. 语、言、说、道、论、叙、提、称、述等。
7. 手、取、握、抓、拿、挽、抱、搏、袭等。
8. 看、望、瞻、观、视、察、窥、旁、瞧等。
9. 静、安、宁、定、息、寂、默、静、止等。
10. 睡、寤、梦、忆、想、思、怀、思、念等。
三、形容词类1. 美、丽、媚、妍、艳、嫣、姣、良、秀等。
2. 瘦、瘠、皮、寡、痩、瘤、瘦、瘦、炯等。
3. 苍、青、碧、翠、綦、紫、洁、红、白等。
4. 高、峻、俊、秀、壮、伟、端、严、良等。
5. 长、宽、深、浅、高、矮、短、窄、阔等。
6. 众、多、盛、广、众、万、亿、满、大等。
7. 转、回、圆、透、滑、润、柔、细、软等。
8. 快、易、好、慢、难、坏、可、乃、甚等。
9. 良、好、美、宏、大、壮、臧、协、奇等。
10. 苦、甜、酸、辣、香、淡、咸、涩、味等。
四、副词类1. 微、细、极、甚、最、全、散、闲、清等。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1、安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11、道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③安逸:而死于安乐也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2、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12、堵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3、鄙13、而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记》)4、兵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 语〉十则》)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5、并亭记》)①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②都:并怡然自乐常有。
(《马说》)③一齐:并杀两尉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久而.乃和:(《送6、策东阳马生序》)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 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14、凡③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①凡是凡.所应有。
(《口技》)7、诚②总共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 15、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①当,,时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②指面积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8、乘(《公输》)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③正:方出神百乘.。
(《陈涉世家》)16、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72、穷①【走完】欲穷其林。
②【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穷尽】子子孙孙无穷匮。
④【深】穷冬烈74、去①【离开】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距离】西140个文言文常用词语及完整释义(下)67、戚①【忧愁,悲伤】不戚戚于贫贱②【亲,亲属】亲戚畔之68、其①【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苦其心志② 【指示代词那、那些】其人视端容寂③【指示代词这、这片】欲穷其林④【表揣测、反问等语气】其如土石何?69、期①【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期望】期在必醉。
③【期限】度已失期。
④【满一年】期年之后70、启【开,打开】启窗而观。
71、且①【况且、尚且】且焉置土石。
②【将近】年且九十。
③【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
73、趋【快步走】尝趋百里外蜀之去南海③【除掉】去死肌,杀三虫75、入①【进入】出入之迂也。
元方入门不顾。
②【在国内】入则无法家拂士善哉,吾请无攻宋矣③ 【好的、善良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咨诹善道77、少① 【稍微】宾客意少舒。
②【不多】饮少辄醉③【年轻】陈涉少时78、胜①【能承担,能忍受】高处不胜寒②【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
③【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79、市①【买】愿为市鞍马。
②【集市】东市买骏马。
百里奚举于市80、食①【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吃】食不饱,力不足。
③【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81、使①【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派遣】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③【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让】不使学82、适①【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②【到、往】抱而适市83、书①【书写】乃丹书帛曰。
②【书信】家书抵万金。
③【字条】得鱼腹中书84、舒①【展开】柳条将舒未舒。
②【放松,松弛】宾客意少舒。
85、孰①【谁,哪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②【仔细】孰视之。
86、属①【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连接】属引凄异。
③【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④【下属】召令徒属曰。
文言文字词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汇:
1. 万 - 许多,非常,大量
2. 亦 - 也,同样
3. 所 - 某个/某种/所
4. 如 - 如同,像
5. 故 - 因此,所以
6. 然 - 但是,却
7. 且 - 而且,还
8. 者 - 表示人或者事物的角色或身份
9. 其 - 他的,它的,它们的
10. 即 - 就是,恰恰是
11. 而 - 表示转折关系
12. 乃 - 表示开始、便、果然等意思
13. 或 - 或者,表示选择或不确定
14. 何 - 什么,多么
15. 以 - 用,以至于,以便
16. 之 - 的,之前的
17. 子 - 表示年龄或后代
18. 已 - 已经,早已
19. 无 - 没有,无法
20. 行 - 做,进行
21. 若 - 如果,似乎
22. 心 - 心思,内心
23. 得 - 获得,得到
24. 又 - 再次,并且
25. 是 - 是,的确
26. 在 - 在,于,在于
27. 非 - 不是,非常
28. 自 - 自己,自然
29. 以 - 以,用来
30. 见 - 见到,看到,觉察到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常见的文言文字词汇,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汇。
要全面了解文言文字词,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阅读文言文。
文言文常用词语汇总文言文常见词语汇总:一、家居生活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
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初中文言文140个一词多义1.【安】(1)尔安敢轻吾射(表反问,怎么)(2)安能辨我是雄雌(表反问,怎么)(3)安求其能千里也(表反问,怎么)(4)今安在(哪里)(5)安得广厦千万间(哪里)(6)汝安知鱼之乐(哪里)(7)衣食所安(安身)(8)死于安乐也(安逸,安适)(9)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定,安稳)2.【比】(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2)天涯若比邻(靠近,挨着)(3)鳞次栉比(靠近,挨着)(4)欲与天公试比高(比较)3.【鄙】(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目光短浅)(2)肉食者鄙(见识短浅,目光短浅)(3)卑鄙无耻 /卑鄙龌龊(品质低劣)4.【兵】(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兵器,武器)(2)兵甲已足(兵器,武器)(3)一老河兵闻之(士兵)(4)可汗大点兵(军队)5.【并】(1)二石兽并沉焉(一并,一起)(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并,一起)(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4)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和,同)6.【策】(1)策勋十二转(记录,登记)(2)执策而临之(马鞭)(3)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4)束手无策(方法,计谋)7.【诚】(1)帝感其诚(诚心)(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确实,实在)(4)诚宜开张圣听(确实,实在)(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8.【乘】(1)虽乘奔御风(驾,骑)(2)公与之乘(乘坐,坐)(3)李白乘舟将欲行(乘坐,坐)(4)乘虚而入(凭借,利用,趁着)(5)万乘之主(辆。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9.【从】(1)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依从)(2)一狼仍从(跟从,跟随)(3)当余之从师也(跟从,跟随)。
(4)七十而从心所欲(听从,依从)(5)民弗从也(听从,依从)(7)便舍船,从口入(自,由)(8)客从外来(自,由)(9)从此替爷征(自,由)(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跟随)(11)从不认输(一向,向来)10.【旦】(1)旦辞爷娘去(早晨)(2)生旦净末丑(旦角,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11.【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3)丧失殆尽(近于,几乎)12.【道】(1)虽有至道(道理)(2)国人道之(讲述,说)(3)不足为外人道也(讲述,说)(4)大道之行也(好的政治局面,政治理想)(5)策之不以其道(方法)(6)以咨诹善道(方法)(7)益慕圣贤之道(政治主张或思想学说)(8)伐竹取道(道路)(9)行道之人弗受(道路)(10)道阻且跻(道路)13.【堵】(1)观者如堵(墙)(2)堵不如疏(封堵)(1)关山度若飞(越过)(2)春风不度玉门关(越过)(3)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估计,揣测)(4)先自度其足(量长短)(5)崔九堂前几度闻(次,回)15.【而】(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并列)(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3)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承接)(5)七十而从心所欲/默而识之(表修饰)(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7)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16.【凡】(1)凡河中失石/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是,表示概括)(2)不知凡几(总共,总计,总和)(3)凡夫俗子(平凡,普通)17.【方】(1)方欲行(正在,刚刚,当……时)(2)方七百里(方圆,表面积)(3)今齐地方千里(方圆,表面积)(4)有朋自远方来(方位,方向,地方)(5)经营有方(方法)18.【芳】(1)野芳发而幽香(花)(2)流芳百世(香气,比喻美好的(声名、德行))(1)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承担)(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给)(3)妻妾之奉(侍奉)(4)奉公守法(遵奉,遵照)(5)阿谀奉承(恭维,讨好)(6)奉若神明(信奉)20.【负】(1)负势竞上(依靠,凭借)(2)负箧曳屣(背,背着)(3)至于负者歌于途(背,背着)(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背着)21.【更】(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3)更有痴似相公者(还)(4)万象更新(变更,改换)(5)是日更定矣(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初中144个文言文词语整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下面是一份初中阶段常见的144个文言文词语整理,供学生参考。
一、人物词语1.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2. 贤人:指有才德、有智慧的人。
3. 忠臣:指对国家和君主忠诚的臣子。
4. 贵人:指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
5. 贱人:指地位低、身份卑贱的人。
6. 仆人:指为他人服务的人。
7. 士人: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8. 老者:指年长的人。
9. 少者:指年幼的人。
10. 神仙:指传说中具有神奇力量的人。
二、动作词语1. 行走:指走路。
2. 前进:指向前移动。
3. 后退:指向后移动。
4. 进入:指进入某个地方。
5. 离开:指离开某个地方。
6. 坐下:指坐下来。
7. 起立:指站起来。
8. 站立:指站着不动。
9. 休息:指放松身体。
10. 工作:指进行劳动。
三、时间词语1. 早晨:指一天的开始。
2. 黄昏:指太阳下山后的时刻。
3. 夜晚:指夜间。
4. 明天:指今天之后的一天。
5. 昨天:指今天之前的一天。
6. 时辰:指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
7. 月末:指一个月的最后几天。
8. 年初:指一年的开始。
9. 时日:指一段时间。
10. 今日:指今天。
四、地点词语1. 家乡:指个人的出生地或成长地。
2. 山川:指山和河流。
3. 江湖:指江河和湖泊。
4. 田野:指农田。
5. 乡村:指农村地区。
6. 郊外:指城市周围的地区。
7. 城市:指人口较多、发展较快的地区。
8. 宫殿:指君主居住的地方。
9. 庙宇:指供奉神灵的地方。
10. 学堂:指学习的场所。
五、感情词语1. 喜悦:指高兴、快乐的情绪。
2. 愤怒:指生气、愤慨的情绪。
3. 忧愁:指忧伤、烦恼的情绪。
4. 惊讶:指吃惊、惊奇的情绪。
5. 恐惧:指害怕、畏惧的情绪。
6. 感动:指受到感动、触动的情绪。
140个常用文言词语【安】(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哪里、怎么)(《陈涉世家》)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曹刿论战》)(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疑问代词,哪里、何处)【比】(1)比.至陈(等到)(《陈涉世家》) (2)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核舟记》)(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类比)(《隆中对》)【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出师表》);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曹刿论战》)【兵】(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士兵)(《陈涉世家》)(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军备)(《出师表》)【并】(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一齐)(《狼》) ;(2)黄发垂髫并.怡然之乐(全、都)(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并且)(《观潮》)【策】(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马说》) (2)执策.而临之(马鞭)(《马说》)(3)策.勋十二转(记录)(《木兰诗》)【诚】(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陈涉世家》)(3)帝感其诚.(诚心)(《愚公移山》)【乘】(1)车六七百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陈涉世家》)(2)公与之乘.(乘坐)(《曹刿论战》)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观潮》)【从】(1)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跟随)(《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跟随)(《〈论语〉十二章》)(2)从.流飘荡(随着、顺着)(《〈论语〉十二章》);七十而从.心所欲(凭、任凭,随着)(《〈论语〉十二章》)(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顺从,听从) (《曹刿论战》)(4)客从.外来(自、由)(《邹忌讽齐王纳谏》)(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在)(《公输》)【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天亮时)(《木兰诗》);旦.日,卒中往往语(早晨、天亮时)(《陈涉世家》)【殆】(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隆中对》) (2)思而不学则殆.(疑惑,有害)(《〈论语〉十二章》) 【道】(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小石潭记》)(2)未至,道.渴而死(在路上) (《夸父逐日》)(3)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马说》)(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学说) (《送东阳马生序》)(5)以咨诹善道.(道理)(《出师表》)(6)伐无道.,诛暴秦(道义)(《陈涉世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桃花源记》)【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墙)(《五柳先生传》)【度】(1)关山度.若飞(渡过,越过)(《木兰诗》)(2)度.已失期(估计)(《陈涉世家》)【而】(1)连词: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满分文言文144个词语满分文言文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共计144个词语:1. 轻而易举2. 显而易见3. 思虑周密4. 立竿见影5. 熟能生巧6. 沉痛不已7. 自鸣得意8. 不言而喻9. 酿成大错10. 错综复杂11. 行之有效12. 不可小觑13. 乐此不疲14. 不容忽视15. 深思熟虑16. 点石成金17. 严阵以待18. 真假莫辨19. 迫在眉睫20. 只争朝夕21. 善策良图22. 因循守旧23. 锐不可当24. 名列前茅25. 四面楚歌26. 快人快语27. 立竿见影28. 若有所思29. 面面俱到30. 一蹴而就31. 心照不宣32. 各有千秋33. 讳疾忌医34. 神通广大35. 拔地而起36. 言者无心,闻者有意37. 超群绝伦38. 自始至终39. 标新立异40. 触类旁通41. 时光荏苒42. 得心应手43. 唯唯诺诺44. 名列前茅45. 趋之若骛46. 事出有因47. 百思不得其解48. 异曲同工49. 众人拾柴火焰高50. 悬梁刺股51. 寸步难行52. 不可多得53. 朝思暮想54. 罪该万死55. 天壤之别56. 擢发难数57. 人山人海58. 勃然大怒59. 九牛二虎之力60. 天衣无缝61. 言简意赅62. 神出鬼没63. 安之若命64. 连篇累牍65. 精心策划66. 忍无可忍67. 肆无忌惮68. 一丝不苟69. 兼收并蓄70. 万无一失71. 强词夺理72. 滔滔不绝73. 洞若观火74. 融会贯通75. 循循善诱76. 微乎其微77. 切实可行78. 全力以赴79. 悉心呵护80. 养精蓄锐81. 意欲称王82. 创痛新意83. 豪言壮语84. 杀气腾腾85. 悲不忍言86. 隐忍不发87. 极力反对88. 笑容可掬89. 打家劫舍90. 乐在其中91. 事出有因92. 心急如焚93. 触目惊心94. 团结一心95. 心怀叵测96. 光彩照人97. 真知灼见98. 同心协力99. 五体投地100. 日理万机101. 怀疑重重102. 忍受不住103. 彻头彻尾104. 高谈阔论105. 心狠手辣106. 心悦诚服107. 言过其实108. 德高望重109. 闪烁其词110. 应有尽有111. 易如反掌112. 一鸣惊人113. 独善其身114. 志同道合115. 光明正大116. 充满激情117. 心如刀割118. 宏伟壮丽119. 虚与委蛇120. 喜不自胜121. 长吁短叹122. 真心实意123. 一筹莫展124. 物华天宝125. 势如破竹126. 焦头烂额127. 心平气和128. 名垂青史129. 忍辱负重130. 一触即溃131. 窥豹一斑132. 听而不闻133. 心甘情愿134. 心猿意马135. 言辞激烈136. 鸦雀无声137. 目食耳染138. 心有余悸139. 一帆风顺140. 思维敏捷141. 水滴石穿142. 以退为进143. 心急火燎144. 师心自用。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③安逸:而死于安乐也2、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3、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①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②都:并怡然自乐③一齐:并杀两尉6、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③驾(坐):乘坐御风9、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10、殆①有害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11、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12、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13、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40字)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乘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旦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凡①凡是凡.所应有。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整理(140字)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2、比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3、鄙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4、兵士兵行收兵。
(《陈涉世家》)兵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河中石兽》)6、策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8、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9、从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10、旦早晨每日霜旦(《三峡》)第二天旦日(《邹忌讽齐王纳谏》)11、殆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大概磁带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12、道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13、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14、度估计、估量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15、而作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也可以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表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然后”,也可不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也可不译)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着”,也可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16、凡凡是凡所应有。
(《口技》)总共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17、方当……的时候方其远出海门。
(《观潮》)方圆,面积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18、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19、奉通“俸”,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0、负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21、更重新即更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22、孤幼时无父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23、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
(《狼》)24、故旧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原因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25、固顽固、固执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坚决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7、观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28、国国都去国还乡。
(《岳阳楼记》)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29、躬亲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30、苟如果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31、规计划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32、归一道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归宿男有分,女有归。
(《大道之行也》)回,回来归来见天子。
(《木兰诗》)33、过过于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到,经过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34、好美丽,容貌美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友好外结好孙权。
(《隆中对》)喜欢,喜爱好为《梁父吟》。
(《隆中对》)35、号别号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取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36、河黄河饮于河、渭(《夸父逐日》)37、恨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38、患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忧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9、会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
(《口技》)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体会、领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40、惠恩惠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41、或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或许或以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42、及到了及郡下。
(《桃花源记》)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3、极尽头,极点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非常初极狭。
(《桃花源记》)44、集鸟停息在树上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45、计计算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盘算、谋划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46、加增加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虚夸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给予大王加惠。
(《曹刿论战》)47、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48、间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参与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偶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49、简挑选盖简桃核修狭长者为之。
(《核舟记》)选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50、见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召见,接见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通“现”,表现才美不外见。
(《马说》)了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拜见子墨子见王。
(《公输》)51、将将军;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隆中对》)将要公将战。
(《曹刿论战》)52、津渡口遂无人问津。
(《桃花源记》)53、尽完,没有了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隆中对》)54、景日光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55、就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从事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隆中对》)56、居经过居数月。
(《塞翁失马》)居住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57、举发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推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58、具详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工具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59、绝极点以为妙绝。
(《口技》)消失群响妙绝。
(《口技》)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极,很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60、可大约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可以刿曰:“未可。
”(《曹刿论战》)61、怜爱戴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爱恋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62、寇入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输》)63、类像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64、临面对执策而临之。
(《马说》)到临溪而鱼。
(《醉翁亭记》)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65、名命名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出名,有名气有仙则名。
(《陋室铭》)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名气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66、乃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于是,就陈涉乃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才羽飞乃止。
(《隆中对》)你,你的,你们,你们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67、戚忧愁、悲伤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亲,亲属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8、其做代词第三人称代词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相当于“他(们)”“它(们)”,不能加“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2、用在名词之前,带有领属意思,相当于“他(们)的”“它(们)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悬泉瀑布,飞溯其间(《三峡》)指示代词1、表远指。
相当于“那”“那个”“那些”“那里”。
其必曰:“先天下…而乐乎(《岳阳楼记》2、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狼》)做副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问、期望等语气,相当于“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不译。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69、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期望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期限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70、启开,打开启窗而观。
(《核舟记》)71、且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将近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72、穷生活困难,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穷尽子子孙孙无穷匮。
(《愚公移山》)走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73、趋快走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74、去离开一狼径去。
(《狼》)距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莽焉。
(《五人墓碑记》)除去,去掉去死肌杀之虫。
(《捕蛇者说》)75、入进入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76、善善于,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77、少稍微宾客意少舒。
(《口技》)78、胜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尽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胜利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承担,能忍受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9、市集市,市场东市买骏马。
(《木兰诗》)买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80、食吃食不饱,力不足。
(《马说》)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隆中对》)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81、使命令,派遣,让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唐雎不辱使命》)派遣,让;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82、适适合,适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83、书书信家书抵万金。
(《春望》)字条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书写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84、舒展开柳条将舒未舒。
(《满井游记》)85、孰仔细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谁,哪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86、属动词,连接属引凄异。
(《三峡》)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下属号令徒属曰。
(《陈涉世家》)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通“嘱”,叮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87、损除去,减少至于斟酌损益。
(《出师表》)使……削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88、说文体的一种爱莲说;马说通“悦”,愉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