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3000系统的功能运用及电力调度的优化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TECHNOLOGY WIND集中监控,分设操作队是目前江苏电网运行的主要模式。
淮安供电公司市区所辖220kV 及以下变电所共65座,全部为无人值班变电所,归属220kV 监控班统一监控管理。
监控班目前使用的监控平台是国电南瑞生产的OPEN3000系统。
变电所产生的信号,由光纤传入系统后台服务器处理,实时显示至监控平台。
随着“大运行”试点建设不断推进,监控业务量相应增加,加强电网应急处理能力,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对监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希望通过对OPEN3000系统部分功能的完善来提高监控人员分析事故的能力缩短事故分析时间。
1OPEN3000系统的使用要求1.1上级规定《调度规程》规定,系统发生事故及异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准确地向调度值班员报告发生的时间、现象、设备名称和编号、跳闸断路器、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及频率、电压、潮流的变化等。
公司要求,在电网发生事故后要立即查找原因,尽快回复用户供电。
1.2使用现状OPEN3000系统中要便于值班员迅速、准确地发现变电所的事故及异常情况,不发生遗漏,并使之能得到正确处理,以保证系统及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
对于告警信息应分出类别,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对于重要的信息应重点监控,对于那些对系统形成干扰的信息则利用系统的某些功能进行适当处理,既不能使其危害监控系统,又不能使其失去监控。
事故信号应包括:断路器分合闸信号、事故总信号、保护动作信号等,不应遗漏。
OPEN3000系统使用中存在问题如下:1)事故发生时,几个变电站同时产生告警信号,较短时间内无法完整的判断事故情况。
2)事故信息被夹杂在大量的非事故信息中(如城南变装置告警、城中变消弧线圈动作、钦工变接地变电压异常等等),需要值班员将其甄别,然后进行分析,从而增加了事故分析时间。
3)变电站现场装置产生故障时,若无法迅速处理,则会频发告警信号,若此时发生事故,事故信息会被此类信息冲散,从而给分析事故带来不便。
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OPEN-3000系统的逻辑结构作了简要分析,对SCADA 子系统的遥信误码识别处理以及OPEN-3000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了阐述,研究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们以后了解掌握新系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OPEN-3000系统;SCADA子系统;数据处理;改进措施OPEN-3000系统符合国际IEC61970标准,具有较多的优点,能够收集实时数据,也能实现实时数据的监视以及自动闭环控制;除此之外能够较为清晰的对电网进行分析与仿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实现了我国电网的安全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为我国电网的稳定、经济、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现在的状况根本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所以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进而来促进电网的快速发展。
1EMS系统OPEN-3000系统是按照国际标准IEC61970来进行设计的,它可以实现调度中心的各种应用功能,较为独特的是它可以构造出各种不同的应用系统,其构造的过程主要是在支撑平台上来实现的。
我们平时所提到的“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即为一个呈现信息的平台,主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构架出诸多的应用,从而产生四个应用系统。
例如,通过在系统平台上构架出SCADA、DTS、PAS等系统就可以最终组成一个EMS系统;如果构架SCADA、GIS、DA等系统最终就可以产生一个DMS系统,能够实现广域的测量。
OPEN-3000系统的支撑平台为子系统的顺利管理奠定了基础,它可以为子系统提供数据访问、图形、报表工具、模块间通信、管理权限、警告处理以及统一运行管理等服务功能,这样就使子系统的目标单一,只需要实现各个业务的逻辑。
2系统结构通常OPEN-3000EMS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SCADA、DTS、FES、PAS。
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以及FES等主要用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功能,SCADA 接受到FES传递来的实时数据后,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处理,最终使数据具备高性能完整性的特点,这也为EMS等应用奠定了数据的基础。
调度自动化OPEN—3000系统显示异常的分析处理作者:徐珊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第02期摘要:OPEN-3000系统是电网监控及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主要技术手段。
文章深入分析了一次因OPEN-3000系统显示异常而导致监控员无法监视电网运行状态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为更全面掌握OPEN-3000系统,更好地维护系统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OPEN-3000系统;显示异常;Qt控件;字体文件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供电,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调度日益复杂,变电站全面实现无人值班,稳定可靠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电网监控及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主要技术手段。
特别是“调控一体化”实施后,监控和调度共用一套自动化系统,对系统画面的正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新的调度自动化OPEN-3000系统上线运行之后,系统涵盖地区调度和地区监控部分,“地县一体化实施后”,南京地调所辖变电站近200座。
调度和监控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进行大量图形调阅,长时间运行后机器反应慢,图形迟滞,出现文字显示混乱的现象。
本文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次系统显示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剖析问题根源,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1 故障现象2012年1月31日,监控值班人员反映OPEN-3000系统客户端主控台及告警窗中文字体无法正确显示,被矩形框所代替,导致监控人员不能正常监视画面和查看告警信息,如图1所示。
故障发生后,自动化运维员在值班室工作站上远程登陆到有问题的机器上后重启了OPEN-3000系统客户端,且系统启动一切正常,但监控人员反映此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远程登录无法开启图形化界面,因此需要在当地计算机上查找问题。
2 故障分析与处理运维人员立即到监控室,经初步判断,问题可能与OPEN-3000系统客户端图形化控件Qt 有关。
OPEN3000系统在无锡电网中的应用高红娟(无锡供电公司,江苏无锡214061)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无锡地区能量管理系统open3000系统的建设情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基于城域网的分布式SCADA系统用于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系统在调试及试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EMS能量管理系统;IEC61970;责任区;程序化控制0 引言无锡地区原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SD6000于1997年投运,因为运行时间较长在系统功能扩展与技术支持上存在严重瓶颈。
2006年底开始筹建3000系统,于2008年2月正式取代老系统和省调通讯进入试运行。
1 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建设目标的要求和无锡公司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模式,该系统将建设成集500kV、220kV两个无人值班监控系统及调度自动化EMS 系统功能为一体系统:在调度中心远动机房设置该系统的主站(服务器、前置机及其主网等),依靠SDH光纤通信网络,根据需要在两个不同的监控中心设置工作站;不同电压等级的监控中心通过对相应责任区的设定,依靠软件实现互相隔离。
1.1 硬件配置整个系统遵循IEC61970最新国际标准,采用CORBA组件技术构建系统的集成框架,胖服务器/瘦客户机的C/S结构。
主站端设在调度中心远动机房,主要包括前置处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SCADA子系统、EMS子系统、DTS子系统和WEB 子系统。
监控站目前有两个,一个设在500kV梅里变(500kV监控中心),另一个设在公司蠡园检修基地(220kV锡申监控中心)。
前置通信处理配置128路串行接入通道接口,并配置了网络通信接口用于104规约的接入,以达到对于任一变电站都有串性通道和网络通道的互为备用,任意通道可自动切换,且切换时间小于30s。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两台HP Integrity rc6600和磁盘阵列构成主备双机集群服器系统,另有一台相同型号的镜像服务器也可作为它们的备份。
通过OPEN3000系统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摘要:在我国电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系统失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高需求。
作为电力系统预测、分析、决策的重要依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潮流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OPEN3000系统的实践,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理论以及相关的算法,分析了OPEN3000系统及其调度员潮流功能,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通过OPEN3000系统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OPEN3000;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随着我国电网向着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方向发展,电力网络的结构也日益复杂,推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日益复杂的网架结构使得电网失稳风险变大,需要通过调度自动化预测与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趋势,潮流计算是电网规划、设计、运行分析的重要工具,下文将结合OPEN3000系统的使用,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展开分析和研究。
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理论和相关算法1.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理论电力系统将内部的电压、功率在各支路间的稳态分布称为潮流,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进行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通过潮流计算来分析整个系统内部运行状态,包括电压量值、功率分布、功率损耗等,随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的不断成熟,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EMS中也集成了调度员潮流(Dispatcher Power Flow)。
1.2 相关算法潮流的最常用模型为根据各母线的注入功率来计算其电压和相角,在潮流计算的算法中,牛顿—拉夫逊法潮流法和快速分解法潮流是最常用的。
1.2.1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法牛顿—拉夫逊法潮流法将潮流方程修改为残差形式并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出相应的线性修正方程组,并通过雅克比矩阵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不断缩小系统的残差以提升收敛特性,直至满足收敛标准,求得非线性方程的解。
1.2.2 快速分解法潮流法快速分解法潮流是对潮流方程提出分解因子,将雅克比矩阵常数化与P、Q 修正相结合,收敛性稍差,但能够较大地降低计算量。
OPEN—3000系统的功能运用及电力调度的优化设置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研发的OPEN-3000系统具备先进的功能技术,更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并对调度系统进行了有效的优化,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电力调度及电网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OPEN-3000;功能运用;电力调度;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将会导致大多数电网处于高负荷工作,而相关的调度模式不完善,人员素质比较低下,这需要相关人员或部门对相关问题给予解决。
OPEN-3000系统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技术支持,并对电力的调度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保证了电力调度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OPEN-3000系统功能的应用及相关改进对策
1、OPEN-3000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及改进措施
OPEN-3000系统不仅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和截取,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以保证各项监控工作高效、便捷、准确的运行。
例如对相关事故进行推理画面时,以某变电站1号主变低压侧主要断路器的跳闸现象为例,现场将其划分为动作信号和保护信号,如果两类信号同时进行上传,则会跳出相应的警示窗口。
随后则可以根据分信号中动作信号的信息来判断所要推测的画面,而保护信号则不参与画面的推测过程,这时我们得到的画面是A站点的图像,且对该图像只进行一侧推测。
这样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事故的判断时间,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
该类情况下,从对事故进行分析开始到信息传输到调度值班员那里大概需要1min左右,而以前大概需要6~7min,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而且对110kV跳闸事故进行分析时,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原来的8~10min,降到了现在的3min左右。
如果进入雷雨、大风季节时,电力系统更容易出现故障,这时OPEN-3000技术就发挥作用了,其可以有效的缩短故障分析时间,为技术人员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有效的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对电力系统中遥信误码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当前,大型的变电站一般都采用了光纤通道和远动设备,以保证所测得的遥信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到电力系统的主站端,然后经过相应的数据处理在传输到相应的调度端。
通常情况下来源于变电站本身的设备异常数据就已经很多了,如果再接收来自于现场的故障数据,将会导致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出现相应的数据信息拥堵现象,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导致调度室的值班人员不能及时、有效的判别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地点,大大降低了事故维修的效率,而且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灾难。
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将事故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
主要的应对措施如下所示。
(1)对调度室的值班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升其对各类故障的评判水平,缩短事故的分析和判断时间,并对相关的工序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运转,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输电效率。
(2)提高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并根据实际情况研发与之对应的先进技术,保证其能够容量较大的数据,而且还要对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以保证调度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并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障电力系统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进行运转。
(3)对变电站的输电线路进行区域划分,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调度机构和维修机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区域范围内的数据不会影响到其它的区域范围,降低了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收集量,保证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故障的检修效率。
(4)相关人员要对日常存在的各种故障信息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将经常发生的事故原因及维修办法铭记于心,在故障发生时才能够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大大缩短了故障的诊断时间。
(5)对于那些突发的大型故障,要设置与之适应的报警系统,并尽可能与其它数据的传输通道分离开来,保证重大事故的数据能够及时的传输到计算机系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大灾难的发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3、SCADA子系统对信息进行重新的分层
先前的OPEN-2000系统并没有对其中的SCADA子系统进行有效的分层处理,并且将所有的信息在监视窗口进行同时监测,由于信息数据比较庞大导致大量的信息被掩盖,而且也会增加调度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分析效率,同时还会对相关故障的分析产生影响。
然而OPEN-3000系统的出现,实现了对SCADA子系统中信息数据的分层处理,主要包括事故信息、操作信息、实时信息、SOE、系统的运行信息以及普通信息等。
在变电站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调度人员只需对事故信息界面进行监测,需要查阅其余信息时才会调出其它的界面,尤其是事故信息和检修信息给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提高了他们之间的工作效率。
二、OPEN-3000系统电力调度的优化措施
1、OPEN-3000系统推画面的告警措施
OPEN-3000系统对推画面的告警主要是将变电站中各个环节的接线图推放在大屏幕的最前端。
OPEN-3000系统推画面的告警功能不仅可以将相关故障及时传输到监测截面,并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变电站发生故障,但未进行及时的处理时,将会导致故障不断蔓延,进而导致其它变电站也发生故障告警,如果故障的发生画面图进行逐一调出将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严长了故障的诊断时间。
因此,在OPEN-3000系统中设置画面推测的告警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故障的诊断效率,大大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2、同种信号进行集中处理
为了保证对故障信息的有效的监测和查询,可以将同类型的信号进行集中处理,主要的汇总信号有主变集中、母线电压集中、信号集中以及交直流电压集中等,同时对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查询管理。
3、电力调度过程中信号的分类处理
一般根据故障的信号特点及危急程度,将信号类型划分为五类,并且有效的显示在监控系统中。
A类事故信号:主要包括了变电站中断路器的分闸信号、单元事故信号、保护信号以及断路器的弹簧未储能信号。
该类信号是最为关键的事故信号,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B类告警信号:是对设备发生异常、失电、告警等信号,这些信号是监控人员收到最多的信号,并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C类变位信号:一般情况下为刀闸的变位信号,因此在对刀闸操作过程中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D类提示信号:主要是对告知信号进行提醒,其中包括了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投切、A VC的在动调节以及主变档位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信号等,这些信号通常情况下是不进行处理的。
E类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状态信号:其对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反映,并且将各类数据通过设备报文的形式进行信号上传。
通过对各类信号进行分类处理,调度人员在遇到故障时可以及时调出故障的数据,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准确定位故障的发生原因和位置。
该功能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调度的故障查询效率,而且有效的避免了信号过多所导致的信号丢失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以提高电力在生产、运输、分配过程中的运行效率。
OPEN-3000系统的研发,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先进的功能技术,而且对电力的调度系统进行有效的优化,保证各类故障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冬雪.OPEN一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安阳地调的应用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4):215-219.
[2]祝宇翔,李俊.OPEN3000系统在深圳电网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2011.06(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