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中位数和众数 (1)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3
23.2 中位数和众数学习目标:1.学习和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2.会根据中位数和众数分析数据,并且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学习难点:一、知识链接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所在小组9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6、40、83、87、91、 93 、94、98、100 .小明考了83分,他所在学习小组的平均分是______分.小明说自己的成绩在小组内是中上水平,小明的说法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二、新知预习2.小琴的英语听力成绩一直很好,在六次测试中,前五次的的得分(满分:30分)分别为:28分,25分,27分,28分,30分.在第六次测试时,因耳机出现故障只得6分.如何评价小琴英语听力的实际水平呢?(1)用6个分数的平均数评价小琴英语听力的实际水平合理吗?答:_________.(2)如果不合理,那么应该用哪个数作为评价结果呢?像某些体育比赛评分规则一样,去掉一个最高分_____分和一个最低分_____分,取其余4个成绩的平均数作为评价结果.也可以将这6个数按照由小到大的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__________,也比较合理.【自主归纳】一般地,将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n为奇数,那么把处于中间位置的的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某班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班长,5名候选人分别编为1号,2号,3号,4号,5号.投票结果如下表:最终成为班长的是______号,因为在投票过程中,他的名字出现的次数_______.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最关注是_________.【自主归纳】一般地,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众数.三、自学自测1.数据9,10,10,8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______.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4,5,7,7,8,15.则组数据( )A.众数是5 B.众数是7 C.众数是5和7 D.没有众数3.已知一组数据-5,4,-3,2,-5,求此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中位数问题1:甲、乙两小组各1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甲组:76 81 82 83 84 85 86 86 87 90 乙组:75 78 79 80 82 84 85 89 89 91 (1)分别求出两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解: 甲组的平均数:1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甲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的中位数:______. 乙组的平均数:1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甲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的中位数:______.(2)分别就平均数和中位数指出哪组成绩较好?解:从平均数看:_____组较好;从中位数看:_____组较好.探究点2:众数问题2:某公司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1)求销售额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2)如果想让大部分销售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所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针对训练】1.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某校九年级每个班合作学习小组的个数分别是:8,7,7,8,9,7,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7 B.7.5 C.8 D.92.某公司10名职工月份工资统计如下,该公司10名职工5月份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400元、2400元B.2400元、2300元C.2200元、2200元D.2200元、2300元探究点: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家家福超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1)如果你是鞋厂经理,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你最关心哪个数据?最不关心的是哪个数据?答:最关心的是________,最不关心的是________.(2)如果你是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数据,【针对训练】1.已知一组数据:20 , 40 , 50 , 50 , 50 , 60 , 70 , 80,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为(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某市中小学生“人人会乐器”演奏比赛中,某班10名学生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则这1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分,众数是________分.中位数1.某组7名同学在一学期里阅读课外书籍的册数分别是:14,12,13,12,17,18,16.求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和中位是_________2..若n 个数据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n 个新数据5x 1,5x 2,5x 3,…,5x n 的平均数为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众数为________. 3.一组数据:2,3,4,x 中,若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数x 不可能是( )A .1B .2C .3D .54某电脑公司的王经理对2015年4月份电脑的销售情况做了调查,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2015年4月份该电脑公司销售电脑价格的众数是________,本月平均每天销售电脑________台;(2)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经理,根据以上信息,应该如何组织货源?5.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0 (1)求这15名营销人员该月的销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当堂检测参考答案:1.12 142.5a5b5c3.B4.(1)3800 5(2)根据各种价位的电脑销售量的比重,在组织货源时将6000元,4500元,3800元,3000元的电脑的比例分别设置为215,415,25,15.5.(1)平均数为1800×1+510×1+250×3+210×5+150×3+120×21+1+3+5+3+2=320,即平均数为320件.中位数为210件,众数为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月销售额达不到320件,这说明320虽然是所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些,因为21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且是大部分销售员能达到的定额.。
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在统计学中,中位数和众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实际应用案例。
1.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的中间值,即将数据分为两部分,左半部分的数据都小于等于中位数,右半部分的数据都大于等于中位数。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1)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值。
例如,给定一组数据:3, 5, 2, 7, 1,首先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得到:1, 2, 3, 5, 7,中位数为3。
(2)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例如,给定一组数据:4, 6, 9, 1,排序后得到:1, 4, 6, 9,中位数为(4 + 6)/2 = 5。
2. 众数的计算方法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具有最高频次的数值。
众数的计算方法如下:(1)若数据中只有一个众数,则众数即为该数值。
例如,给定一组数据:2, 4, 2, 6, 3,出现最多的数值为2,故众数为2。
(2)若数据中存在多个众数,则将所有众数列出来。
例如,给定一组数据:1, 2, 3, 2, 4, 5, 4,出现最多的数值为2和4,故众数为2, 4。
3. 中位数与众数的实际应用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为两个实际案例:(1)中位数的应用:收入水平分析在调查一组人的收入水平时,如果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所有人的收入,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收入即为中位数。
中位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们的平均收入水平,避免了个别极高或极低值的干扰。
(2)众数的应用:商品需求分析在分析商品的需求情况时,如果某一价格对应的销量最高,那么该价格即为众数。
众数可以帮助生产商确定最合适的商品定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达到利润最大化。
总结:中位数和众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分布情况的指标。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而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3.2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九级上册第二十三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抽样调查的概念,平均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能力,这位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中位数与众数》在统计与概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与不同,为今后数据分析打下结实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练习本。
一、导入新课阿Q回忆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经历,开始想找一份月薪在1700以上的工作,那天他看见三毛公司门口的招聘广告,上面写着:现因业务需要招员工一名,有意者欢迎前来应聘,当时阿Q走了进去……那时阿Q问了三毛公司的所有员工的月薪,列出如下统计表:问题1经理说平均工资有2000元对不对?问题2你觉得用平均数代表三毛公司的员工工资合适吗?问题3你认为阿Q如果在该公司应聘,工资能达到阿Q预想的要求吗?他的工资很可能是哪个数?试说明理由,与同伴交流。
二、新课学习中位数的概念问题1 将9人的工资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处在什么位置的数是中位数?问题2 如三毛公司只有8个员工,用上面那种方法你能求出它们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22吗?归纳: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
23.2《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的后续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可以有不同的量度,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地位和作用在信息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复杂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b.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c.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利用数据的代表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目标:培养学生统计数据应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从而避免机械地、片面的解释。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a. 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
b. 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评判。
四、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和8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现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概念,逐步完善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设计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寻找差异——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为引入主题做好准备。
《23.2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九级上册第二十三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抽样调查的概念,平均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能力,这位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中位数与众数》在统计与概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与不同,为今后数据分析打下结实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练习本。
一、导入新课阿Q回忆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经历,开始想找一份月薪在1700以上的工作,那天他看见三毛公司门口的招聘广告,上面写着:现因业务需要招员工一名,有意者欢迎前来应聘,当时阿Q走了进去……那时阿Q问了三毛公司的所有员工的月薪,列出如下统计表:问题1经理说平均工资有2000元对不对?问题2你觉得用平均数代表三毛公司的员工工资合适吗?问题3你认为阿Q如果在该公司应聘,工资能达到阿Q预想的要求吗?他的工资很可能是哪个数?试说明理由,与同伴交流。
二、新课学习中位数的概念问题1 将9人的工资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处在什么位置的数是中位数?问题2 如三毛公司只有8个员工,用上面那种方法你能求出它们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吗?归纳: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大,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