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机械能【知识点拓展】机械能考点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能和内能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是初中物理中必考的知识点。
1.机械能。
机械能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即机械能=动能+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计算公式为:动能=1/2×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²。
势能是物体在重力场或弹性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势能计算公式为:势能=物体的重量×高度或0.5×弹性系数×形变量²。
2.内能。
内能指物体的分子、原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是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性质。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有关,内能的变化可以表现为热效应。
在初中物理中,主要讲解了机械能的计算和转化、内能的产生和转移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同时还需要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动能和机械能1. 动能的定义:物体具有由于其运动而产生的能力。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
3. 机械能的定义: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能量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
4.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5. 势能的计算公式: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二、能量转化1. 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2. 动能转化:动能可以通过运动传递、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声能等。
3. 功的定义: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所做的工作。
4.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
5.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6.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功 ÷时间。
三、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用于提高力量的作用效果。
2. 力矩的定义:力矩是衡量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力矩 = 力 ×力臂。
3. 弹力原理: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4. 滑轮原理:滑轮是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架子上的轮子组成的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四、光学1. 光传播的基本规律:光在直线上传播,直线传播路径称为光线。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镜子的反射:平面镜和弯曲镜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能够形成真实或虚拟的像。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5. 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形成实际或虚拟的像。
五、电学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体所带的属性,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电荷相互排斥;电流是电荷随时间的流动。
2.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 = 电量 ÷时间。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的做功与机械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在每一年级中都会进行深入学习和考察。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的必考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1.做功的定义:做功是指力在物体上的作用引起了物体的位移,并且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或者成一定夹角时,力对物体做功。
做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做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的夹角。
2.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它的运动状态决定的能力,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E. = 1/2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具有的能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 = mgh,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3.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是指人或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的大小,t表示所用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做功的公式可以得出:P=F×v,即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
4.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指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变化等于力所做的功,即K.E.=W。
根据动能定理可以得出:①当一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它的动能会增加;②当一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它的动能会减小;③动能的增加或减小等于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5.势能转化:在地球表面上,物体的势能主要是重力势能。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到低处时,它的势能会减小,动能会增加,也就是说势能转化为动能。
反之,当物体由低处上升到高处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即动能转化为势能。
在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势能转化为动能。
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这意味着如果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并且没有其他非保守力做功,那么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一、动能1.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通常用K表示,动能的大小可用以下公式表示:K = 1/2 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的性质(1)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从动能的公式可以看出,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当速度增加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增加;当速度减小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减小。
(2)动能与质量的倍数成正比动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增加。
(3)动能与高度无关动能与物体的高度无关,即动能只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3. 动能的转化在机械运动中,动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转化:(1)机械能的转化:例如自由下落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
(2)摩擦力的作用:在物体运动中,摩擦力的作用会使动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3)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也会发生转化,一部分动能被传递给其他物体。
二、势能1.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通常用Ep表示。
在重力场中,物体的势能与其高度有关,一般可用以下公式表示:Ep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2. 势能的类型(1)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高度时,它会具有重力势能。
(2)弹簧势能:当物体被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它会具有弹簧势能。
3. 势能的性质(1)势能与高度成正比从势能的公式可知,势能与高度成正比,即当高度增加时,势能的大小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2)势能与质量无关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即在相同高度下,质量不同的物体具有相同大小的势能。
4. 势能的转化在机械运动中,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转化:(1)机械能的转化:例如上升物体的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动能也可以转化为势能。
(2)弹簧的作用:在弹簧系统中,物体具有弹簧势能,当弹簧释放时,弹簧势能会转化为动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超详细家长同学都收藏了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功和机械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下面是对功和机械能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同学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功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功。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θ。
1.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当一个力F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发生位移s,同时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或者成夹角θ时,力所做的功W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W = F × s × cosθ2.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
1焦耳等于1牛顿(N)的力作用在1米(m)的位移上。
3.功的特点:(1)正功和负功:当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值;当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值。
正功使物体增加能量,负功使物体减少能量。
(2)功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改变率,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在中学物理中,机械能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动能和势能。
1.动能(KE):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动能=1/2×m×v²。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势能(PE):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簧势能。
(1)重力势能(GPE):重力势能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移到低处时所具有的能量。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重力势能=m×g×h。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2)弹簧势能(SE):弹簧势能是指弹簧由于被拉伸或压缩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弹簧势能=1/2×k×x²。
其中,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能
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能
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多。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3、重力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4、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同一弹性物体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6、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模块一动能和势能【一、知识点】1.能量(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领越强,能量就越大)注意: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而是指能够、可以做功或者正在对外做功。
如:运动的子弹、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风);高山上的石头、头顶的吊扇;被压缩的弹簧、被拉开的弓箭都具有能量。
(2)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山上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2)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弹性大小。
物体弯曲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大,物体所具有的的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大小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形变量、物体的弹性计算式 21=2E mv 动=E mgh 重21=2E kx 弹【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 B . 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 C . 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 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 A 、物体只要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A 错误;【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拓展题】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C.运动物体只具有动能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3】★★老鹰和麻雀都在空中飞行,如果他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A.老鹰比麻雀飞得快B.麻雀比老鹰飞得快C.老鹰比麻雀飞得高D.麻雀比老鹰飞得高【测试题】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汽车、摩托车、列车B.列车、汽车、摩托车C.摩托车、汽车、列车D.汽车、列车、摩托车解析: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列车、汽车、摩托车.答案:B【拓展题】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答案:D【测试题】小丽从学校回家过程中如图示是她的s﹣t图象,则小丽动能最大的时间段是()A.在0﹣t1时间内B.在t1﹣t2时间内C.在t2﹣t3时间内D.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当运动物体确定了,就是物体的质量是确定的.影响因素就只有速度了.在题中S-t图像曲线中,0- t1曲线最陡,动能最大答案:A【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考点:能;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重力势能除了与高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势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B、动能除了与速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动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它不一定做功.答案:C【例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相同.(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答案:(1)甲、乙;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纸盒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测试题】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C【拓展题】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4)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1)不同;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3)不能;(4)不正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模块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或摩擦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二、内能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常见对物体做功的四种方法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摩擦做功(如钻木取火)、锻打物体,弯折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1、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cm(t-t);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2、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0=cm(t-t)Q放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放=mq效率;η=Q有效/Q完放= Q吸/Q完放(Q吸表示被有效利用的即被水吸收的,Q完放指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t为初温,t为末温,q为热值。
公式:c为比热容,m为质量,3、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四、热值1、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的符号:q,单位:/J kg。
2、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3、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1、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曲轴转两圈,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1次。
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述的力对物体有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用力拉绳匀速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用力提着水桶沿
提升重物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2. 如图所示,AB=3AE ,AC=2AE ,AD=1.5AE ,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
AB 、AC 、AD 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 时,(不计摩擦)则:()
A 、沿着A
B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 、沿着A
C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 、沿着A
D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小;
D 、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3. 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 .机械效率总小于1
C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4. 一位中学生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 m ,该学生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A.1500 J
B.150 J
C.15 J
D.1.5 J
5.质量是10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2的装置使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 )
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3.6N
B.水平桌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为10.8N
C.在1s 内拉力f 做功5.4J
D.拉力f 的功率为10.8W
6. 根据能的概念,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一个弹簧的质量越大,它的势能就越多
B.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C.因为子弹的速度大于火车的速度,所以子弹的动能大于火车的动能
D.因为天空中一滴雨的高度比被举高的夯要高,所以这滴雨的势能大于夯的势能
7.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质量相等的物体,举得越高的动能越大
D .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
8.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在a 处的大
B.落在b
C.两个一样大
D.无法比较大小
9. 如图所示,图中速度υ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
对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下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
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A.球出手时动能最大B.球出手时势能最大
C.球落地时机械能最大D.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利用如图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 40%
B. 50%
C. 80%
D. 100%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如图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
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要动。
铁
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铁锁摆回时__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碰到自己的鼻子。
在摆动过程中,铁锁的_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_____能在不断转化。
12.举重运动员在5 s内将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功率是.
13. 发条拧的越紧的钟表,走的时间越_______,这是因为发条越紧_______能越大.
14. 起重机在匀速向上提升货物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不变,势能_______,物体的机械能
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_______转化为箭的_______.
15.两个体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是跑步上楼,乙是慢步上楼.甲、乙两
人所做的功W甲W乙,他们的功率P甲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一架飞机在同一高度上匀速飞行,喷洒农药。
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重力势能。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17.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认为其机械能守恒.它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有时离地
面较远,有时离地面较近.离地球中心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这里卫星的势能,动能;
离地球中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这里卫星的势能,动能.
18.如上右图所示,工人用小车沿斜面把质量m=100kg的物品运送到高处,已知斜面长L=3m,
斜面高h=1.5m,工人沿斜面的推力F=600N,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了斜面的工作原理的实例还有。
(只举一例)
19. 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
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图7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