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县委书记方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适时而至,彻底化解了我市农业的旱情。
与此同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正在信阳大地掀起,“何平九论你学了吗”成为人们见面热议的话题。
继去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理论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后,年前《河南日报》围绕卢书记的理论文章又连续刊发了署名何平的九篇评论文章,对卢书记的文章进行了阐释、解读和生发。
文章一出,好评如潮,犹如丝丝春雨滋润了全省上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田。
妙文不厌看还读。
对于系列文章,我进行了反复学习、诵读和揣摩,随着学习的深入、理解的加深,心领神会处,感悟良多,击节叹赏处有之,惕然警醒处有之,豁然开朗处有之,荡气回肠处有之。
赏析系列文章,犹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一,评论不同。
就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美”。
有感性之美,文笔生动,辞采华丽;又有理性之美,充满思辨色彩,闪耀哲性光芒,散发思想芬芳。
有热烈之美,积极昂扬,催人奋发;又有冷峻之美,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有形式之美,卢书记文章是纲,九篇评论是目,一线串珠,形散神聚,既独立成文,又水乳交融;又有内容之美,驾驭语言纯熟,引用诗词、名句、俗语90多处,信手拈来,自然贴切,了无痕迹,既注重运用排比,联翩而出,汪洋恣肆,也注意语句长短变化,错落有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卢书记的理论文章和九篇评论如一江春水,灌溉心田,荡涤思想。
但一切好文章都是顺应时代的产物,系列文章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就是因为契合了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时代命题,顺应了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宏大背景,响应了全省1亿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一大众呼声,这些即是“一江春水”的“源”。
正是应天时而出,承地利而生,顺人和而降,系列文章才会引发共鸣,形成热烈反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8、郑州上街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3——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9、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主导产业:铝电联营及铝的精深加工业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铝加工11、河南省新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8——主导产业:电子工业和粮油储运与加工12、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曲梁服装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6 ——主导产业:服装13、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7——主导产业:铝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14、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 ——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15、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3.88 ——主导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含光伏产业)为主导,以物流业为补充16、林州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33.68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17、安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19.53 ——主导产业:钢铁和焦化产业为主导,以焦化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为支撑18、滑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 ——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服装加工为主,辅助产业为光伏高科、机械制造、物流商贸19、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2 ——主导产业:现代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和城市服务业20、内黄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21、安阳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4 ——主导产业:钢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现代物流业为辅助22、安阳市新东区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 ——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2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2 ——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及纺织轻型装备制造业24、汴西新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 ——主导产业:食品、机械、汽车零部件25、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3 ——主导产业:光伏、精细化工26、开封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所在市:开封市 14.23 ——主导产业:食品27、兰考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4.5 ——主导产业:机械、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棉纺织服装业29、通许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4 ——主导产业:机电和纺织业30、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5、18.8(省规划面积) ——主导产业: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31、洛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5.3 ——主导产业:硅电子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32、洛阳工业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工业园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0.8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33、洛阳经济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9 ——主导产业:商贸和物流业34、洛阳市伊洛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50.1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35、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1.9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硅光电光伏,新材料36、洛阳市洛新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9.7 ——主导产业: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37、洛阳市石化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13.3 ——主导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化纤纺织产业、精细化工以及新能源和化学新材料产业38、洛阳市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4.9 ——主导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重型机械及装配加工)、新兴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39、洛宁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5 ——主导产业:轻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40、宜阳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主导产业:铸造和机械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配套产业、硅材料生产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相应的配套产业41、新安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7.8 ——主导产业:能源铝产业、铝精深加工产业和以镁合金、钛合金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钼钨深加工产业为主导43、孟津县华阳产业聚集——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5 ——主导产业: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制造44、汝阳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9 ——主导产业: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45、嵩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7 ——主导产业:饭坡产业园规划以黄金、萤石等本地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二部分城市发展目标及战略 (2)第三部分县域城乡统筹规划 (2)第一章人口及城镇化 (2)第二章产业统筹布局规划 (3)第三章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第四章农村地区发展指引 (4)第五章城乡用地协调规划 (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4)第七章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第九章旅游发展规划 (8)第十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8)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9)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9)第十三章空间管制规划 (10)第十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11第四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3)第十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3)第十六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 (13)第十七章居住用地与住房保障规划 (14)第十八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14)第十九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16)第二十章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16)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规划 (17)第二十二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9)第二十三章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22)第二十四章绿地水系布局规划 (23)第二十五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24)第二十六章城市更新规划 (25)第二十七章文物保护规划 (25)第二十八章建设用地控制 (26)第二十九章建设时序 (27)第三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29)第五部分附则 (30)附表 (31)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指导固始县城乡建设和发展,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要求,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倡导生态文明,传承优秀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产城融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特制定《固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称本规划)。
年了我们再来看看固始县城乡总体规划(-)————————————————————————————————作者:————————————————————————————————日期:2018年了,我们再来看看固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1、县域:即固始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3个街道办事处和30个乡镇,总面积为2946平方公里。
在县域范围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包括蓼城街道办事处、番城街道办事处、秀水街道办事处、沙河铺乡、柳树店乡和洪埠乡的全域,汪棚镇白水堰以东区域,南大桥乡夏集村以北区域,总面积约490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3、中心城区:划定东至史河—沙河路沿线,西至固淮高速公路,南至铁路客运专线,北至灌河的275平方公里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84平方公里。
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第1条撤乡建镇及撤乡镇设街道办事处设想规划至2030年,观堂乡、徐集乡、祖师庙乡、李店乡等乡镇结合未来发展实际,适时实现撤乡建镇目标。
远景规划中心城区周边的汪棚镇、南大桥乡、沙河铺乡、柳树店乡和洪埠乡等乡镇实现撤乡镇设力街道办事处。
把固始中心城区建设成为豫皖鄂交界区域以商贸物流、职业教育、特色医疗服务为主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东南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根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第1条城市发展战略1、发挥边缘效应,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依托豫鄂皖交界地区的桥头堡优势,发挥边缘效应,承接豫南连接鄂皖,加强产业协作和人才技术交流,实现区域联动,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2、固始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产城互动、劳务经济、存量优化、传承文化、生态优先、多元差异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强化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加强住房和教育两轮牵动,以中心城区、副中心和中心镇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中原(固始)根亲文化一、固始根亲文化的由来固始“根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移民文化”,被誉为中国移民史上的“活化石”。
固始自古就是江淮地区的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生产条件优势,这与楚相孙叔敖治水是分不开的。
加之,固始特殊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三省交界处,又比较偏僻,易躲避战乱),历史上成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
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
其间有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影响至为深远。
事实上,在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史上(从河洛地区迁至江淮流域),固始就是重要的集聚地。
在移民南迁历史上,固始有四次大的移民过程:第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以固始及周边地区为主的衣冠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乡勇近万人进入福建,开发建设漳州地区,陈元光被尊封为“开漳圣王”;第三次是唐朝末年,王审知兄弟三人率义军及吏民数万入闽带动的移民潮,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第四次是在北宋末年,乡民为避战乱,纷纷南徙福建寻亲投友。
其中,尤以唐初陈元光父子率84姓近万名大唐将士与唐末王审知兄弟率5000余众义军入闽这两次移民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仅此两次为东南沿海带去了百余姓氏、近两万先民,开疆拓土,传播文明,繁衍后代。
千百年来,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内外各地。
他们不仅承传了先人的奋斗精神,也把“固始”这个祖根地的符号刻在了庙堂上,记入家谱中,溶入血脉里。
据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规模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
光州固始数次移民南迁在中原移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与客家先民的播迁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数次南迁先民定居和繁衍的闽南人中,有部分因扩散到客家人聚集区而成为客家先民。
相关研究表明,至少有60个姓氏客家族谱记有“秦汉以降,聚族于河南光州”的字样,客家姓氏绝大多数根在中原,光州固始郡望姓氏陈、林、王、郑等位列其中。
2018年了,我们再来看看固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1、县域:即固始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3个街道办事处和30个乡镇,总面积为2946平方公里。
在县域范围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包括蓼城街道办事处、番城街道办事处、秀水街道办事处、沙河铺乡、柳树店乡和洪埠乡的全域,汪棚镇白水堰以东区域,南大桥乡夏集村以北区域,总面积约490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3、中心城区:划定东至史河—沙河路沿线,西至固淮高速公路,南至铁路客运专线,北至灌河的275平方公里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84平方公里。
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第1条撤乡建镇及撤乡镇设街道办事处设想规划至2030年,观堂乡、徐集乡、祖师庙乡、李店乡等乡镇结合未来发展实际,适时实现撤乡建镇目标。
远景规划中心城区周边的汪棚镇、南大桥乡、沙河铺乡、柳树店乡和洪埠乡等乡镇实现撤乡镇设力街道办事处。
把固始中心城区建设成为豫皖鄂交界区域以商贸物流、职业教育、特色医疗服务为主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东南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根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第1条城市发展战略1、发挥边缘效应,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依托豫鄂皖交界地区的桥头堡优势,发挥边缘效应,承接豫南连接鄂皖,加强产业协作和人才技术交流,实现区域联动,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2、固始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产城互动、劳务经济、存量优化、传承文化、生态优先、多元差异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强化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加强住房和教育两轮牵动,以中心城区、副中心和中心镇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3、传承根亲文化,文化铸城打造华夏谒祖圣地积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寻根为脉,文化为媒,吸引闽资和台资,承接闽台地区产业转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华夏谒祖圣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17•【字号】豫政办[2008]63号•【施行日期】2008.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的通知(豫政办〔2008〕63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固始县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该试验区辖陈淋子镇、黎集镇和祖师庙乡,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史河湾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隔界毗邻的安徽省叶集试验区差距逐步拉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对试验区采取扶持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明确发展定位。
试验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自然禀赋、区域布局、内生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和实力;坚持把试验区纳入固始县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发展小城镇为方向,完善镇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充分发挥试点小城镇的体制优势,加快改革创新,加快开放开发,尽快把试验区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沿边地区中心镇。
二、促进工业集聚发展。
支持试验区建设工业集聚区,促进两镇一乡优势产业和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
史河湾工业集聚区享受黄淮四市工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列入黄淮四市发展资金支持范围;集聚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用电执行黄淮四市优惠电价政策。
固始县在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修编中要充分考虑发展需要,为试验区留足发展空间。
三、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
河南省固始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河南省固始县是中国东部内陆地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地处豫东平原腹地,属长江中游地区。
固始县地处中国东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 产业结构单一固始县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传统农业占据了固始县绝大部分经济收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和农业产业的单一化。
2. 城市化进程缓慢固始县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建设规模小,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城市规模不大,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城市功能发挥不足。
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固始县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够。
4. 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业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固始县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威胁了固始县乃至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针对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固始县应当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 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固始县应当加大对城市化进程的扶持力度,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推动城市功能提升,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
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固始县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增加自主研发的比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固始县应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大对农田水利、生态修复、水土保护等领域的投入,强化环保督察和执法力度,促进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优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5.23•【字号】皖发改皖西〔2024〕272号•【施行日期】2024.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5月23日安徽省落实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协同推动新时代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优势,以加快融圈进群联动发展为主抓手,聚焦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两大关键产业,着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才智力三大关键制约因素,探索新型帮扶合作机制,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到2027年,落地一批跨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基础设施,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与全省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合六经济走廊,支持六安市建设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合肥中心城市功能配套和产业协作主要承载地。
推进安庆池州枞阳拥江发展,支持桐城市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鼓励六安市、安庆市主动对接武汉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