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自主学习调研语文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70.15 KB
- 文档页数:11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5-12-29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疑心,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那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假设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创造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
资料概述与简介 语文试卷 第I 卷阅读题(75分)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历史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
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
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
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临沂市2016届高三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2016。
3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着.凉/着.陆给.予/供给.侧衡量./量.体裁衣B.绰.号/龌龊.打擂./擂.战鼓包扎./安营扎.寨C.宿.命/星宿.湖泊./舶.来品拾.遗/拾.级而上D.连累./累.赘节.约/节.骨眼纤.细/纤.尘不染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凑和端倪棚户区异曲同工B.褪色谛造出洋相察言观色C.辖制戈壁座谈会攻城略地D.机率遏止老皇历礼尚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基层栉风沐雨、摸爬滚打,与群众——的10个春秋,给我的身心深深地烙上了“来自老百姓”的印记,乡亲们还馈赠我“农民书记”的绰号。
(2)“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3)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多的老干部,继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前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A.水乳交融耳濡目染老骥伏枥B.如胶似漆耳濡目染老骥伏枥C。
水乳交融耳熟能详老当益壮D.如胶似漆耳熟能详老当益壮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B.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
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的窗前的时光上?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习近平新春谈家风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今日推出《学习有方.“家风”系列报道》oD.-位手持鲜花的民众告诉记者,自己一家三代人都是阎肃先生的粉丝,“从我老父亲开始,还有我,我的孩子,都非常喜欢阎肃老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高一语文考试 2016.5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探索新的光源陶诗秀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白炽灯,标志着电光源应用的开始。
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电光源存在着温度高、光效低的缺点(只有10%的电能转变为光能)。
20世纪40年代,人们由萤火虫发光得到启示,发明了日光灯,它的温度较低,光线柔和,光效较高(比白炽灯高4倍),使用寿命长(为白炽灯的7-10倍),此为第二代光源。
第三代光源是高压钠灯,它光效高,透雾性强,光色较好,其亮度是日光灯的2-2.5倍,较日光灯节电60%,但是,无论是日光灯还是高压钠灯,与萤火虫发的光相比,都相形见绌。
萤火虫的光有下列优点:一是发光过程不产生辐射,为冷光;二是发光效率高,能直接将100%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三是光线柔和,适宜于人的眼睛。
因此,对于这种光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在晋朝,即有‚囊萤读书‛的故事。
《古今秘苑》一书中也记载着我国渔民利用萦光捕鱼的事例。
渔民把光细菌涂在钓饵上,诱鱼上钩。
另一方法是将羊的膀胱吹胀,装入百余只萤火虫,放入深水中,引诱鱼虾,而捕取之。
1900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的‚光学之宫‛里,没有一盏电灯,却格外明亮。
原来人们用一个容积为25升的玻璃瓶,培养从死的乌贼身上取下来的发光细菌,这些发光细菌发出的光像皎洁的月光一样,照亮了整个展览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从一种发光的海生甲壳动物体内提取发光物质的干粉末。
这种粉末只要与水接触,便可产生瞬息的生物光。
当时就用这种光源作为闪光灯。
近几年,对生物光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方面从萤火虫等生物体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萦光素和萦光素酶等,另一方面又用化学方法合成了萦光素等物质。
如今由萦光素、萦光素酶和腺苷三磷酸等混合而制成的冷光源,已开始在含有易爆性瓦斯的矿井中充作照明灯,在弹药库中用作指示灯,或为‚蛙人‛提供水下发光灯。
2015级高一年级寒假自主学习调研测试历史学科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2.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4. 在北宋的中枢机构中,宰辅系宰相、参知政事及枢密正、副使的统称。
其家庭出身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
这说明()A.出现了官宦之家对宰辅位置的垄断局面B.北宋宰辅对皇权造成了巨大威胁C.导致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应是宰辅入仕途径的不同D.北宋时期只有通过科举才能担任宰辅5.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其“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此时刺史是地方()A.行政长官 B.监察长官C.军政长官 D.司法长官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7.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一社会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A.汉朝 B.魏晋南北朝C.隋唐 D.明清8.(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9.“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一、1 . C (A.fàn/guī,jìng/jìng,yōng/yîng,nìng/níng;B.nào/dào,huán/yuán,qiǎng/qiǎng,lù/lù;C.fěi/fēi,màn/wàn,mïu/miù,bi é/piē;D.sù/shuî,yīng/yīng,pì/pǐ,gōng/gōng)2 . A(B项“长年累月”,C项“笑眯眯”,D项“出奇制胜”)3.C(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映射:照射。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
曲从:违背本心地服从;委曲顺从。
屈从: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勉强服从。
)4.D(A.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不仅在口头上主张、赞同或接受;而且也努力去做。
B.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C.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可改为“杯水车薪”。
D.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5.B.(A项,“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指代不明。
C项,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
D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
“奠定”宜与“基础”搭配)二、(9分)6.D(解析:混淆了时段,原文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
)7.A(解析:B项,这里指出了丹培拉的不足,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
C项,将一种猜想说成了现实,也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
D项,是作者的一种希望,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
)8.C(解析:A项,推理不合逻辑,原文是“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一下学期寒假自主学习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 .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 .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
试卷第2页,共10页B .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着的荷叶漂浮在浩如烟海的千岛湖上,岛上又有30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
C .以前的CBA 赛场上,八一队一直与广东队平分秋色,如今由于自身的原因,只能让广东队独霸国内篮坛。
D .2008年1月,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雪灾,雪灾过后,不少抗雪救灾的动人场面变成了人们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高一教学质量抽测试题语文2016、7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对于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对于填空题、简答题、双选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怂Ⅲ涂改液、忖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67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人的环保刘绍义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了。
《释名》说:“宅,择也。
择吉处而营之也。
”《博物志》上也说:“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
”古人在建造房屋以前,都要看看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符不符合卫生条件。
其次,古人对水源非常重视,自古中国就有句老话,叫“千里不唾井”。
《周易》上说,为了防止地下污物渗入井内,就用瓦甓修井,叫做“井甃”;《说文解字》上说,为了防止地面污物流入井内,人们便在井口安装木阑,叫做“井榦”。
不仅如此,古人食用的井水中还不能有淤泥,《周易》卦象辞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注云:“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
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
”所以井要一年一淘洗,一年一清理。
《后汉书》中则有夏至日“浚井改水”的记载,也说明古人对水源要求的严格。
对影响人类健康、传染疾病的老鼠和苍蝇、蚊子、虱子等害虫,古人也是不遗余力地设法消除之。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不分版本临沂一中2015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Ⅱ卷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共48分〕一、〔24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晕.车〔yūn〕漫溯.〔sù〕一刹.那〔chà〕忸怩.〔ní〕不安B.自诩.〔xǔ〕炽.热〔chì〕白皑.皑〔ái〕载歌载.舞〔zài〕C.遒劲.〔jìng〕百舸.〔gě〕发横.财〔hâng〕养尊处.优chù〕D.给.予〔jǐ〕殷.红〔yān〕汗涔涔.〔cãn〕卒.起不意〔zú〕2.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悍裨.〔pí〕将潜〔qiǎn〕意识不着.〔zhuó〕边际B.谂.〔shěn〕知漩.〔xuàn〕涡供〔gōng〕销社泾.〔jīng〕渭清楚C.字帖.〔tiâ〕沏.〔qī〕茶配给.〔jǐ〕制铩〔shā〕羽而归D.说.〔shuō〕服强劲.〔jìng〕文绉.绉〔zōu〕装模.〔mú〕作样3.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翱翔国粹一柱香层峦叠嶂B.暮霭荒谬爆发户绿草如荫C.脉搏肇始杀风景勾心斗角D.廖廓宣泄电线杆呕心沥血4. 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凑合震撼心无旁骛攻城掠地B. 幅员惦量指手画脚甘拜下风C. 影碟膨胀胸无城府锐不可挡D. 喋血文身披沙拣金形迹可疑5.依次填人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1)“南海l号〞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入船内开掘和船载文物提取阶段,此后,将有更多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文物。
临沂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检测题第一卷:客观题(4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伯仲.(zhòng)神妪.(yù)修葺.(qì)巨擘.(bò)颀.(qí)长B、云栈.(zhàn) 逶迤.(yí)铁砧.(zhān)栖.隐(qī)踯躅.(chú)C、凝脂.(zhī)江皋.(gāo)蹿.(cuān)红应.(yīng)届纤.(xiān)尘D、霰.雪(xiàn)吴戈.(gē) 后裔.(yì)祠.堂(cí)处.(chǔ)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竣工缜密水蒸气寸草春晖漫山遍野B、沧桑销蚀势利眼卑恭屈膝瑕不掩瑜C、犒赏装帧水龙头纷至沓来民生凋蔽D、毕竟旋律侯车室摩拳擦掌天崩地坼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卸八块”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B、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会收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C、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的风生水起,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达到上万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曾对茅盾的《子夜》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今年,山东农村信用社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高一年级寒假自主学习调研测试语文第Ⅰ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9分)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
先秦时代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
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
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
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日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陈子昂、萧颖士等一批有识之士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成效。
“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中唐古文运动。
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
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
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其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享誉士林。
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
但是古文兴盛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
到了晚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
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方才得以完成。
宋代朝廷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
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
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
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
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
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
由于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
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
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
正因为欧阳修等人实际上完成了中唐那一场古文运动没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被有的学者称为“新古文运动”。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是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而从散文史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因此将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应该说是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故而得到公众认可。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从散文史角度看,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具有连续性,唐宋八大家是其领导者和核心人物,可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B.尽管韩愈、柳宗元在中唐倡导了古文运动,但真正完成了古文运动任务的却是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
C.同中国古代诗歌一样,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史漫长,从先秦、两汉,至唐宋经历两次古文运动后,达到高峰。
D.作为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唐宋八大家对扭转不良文风、健康发展“古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下列对“古文运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唐古文运动伴随着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而兴起,它反对形式主义严重、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
B.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唯一领袖,欧阳修发现并培养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人才,完成了古文运动的任务。
C.北宋古文运动中,欧阳修扭转了“太学体”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不良创作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D.所谓“古文”,是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因其时代较古被称为“古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的史书和诸子著作、两汉的政论史论、司马迁的《史记》、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这些著作中均有不少佳作。
B.宋代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柳开、王禹偁等提倡的“西昆体”时文,但因矫枉过正,反而使文坛兴起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
C.由于韩愈、柳宗元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导致第一次古文运动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D.欧阳修继承了韩愈文章平易的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古文写作技巧;同时,他还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
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
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
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
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
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
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
若虚名棪。
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容:容纳C.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D.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
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
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
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饮酒乐甚,借歌表达内心悠远怅惘的情怀的句子是, 。
(2)曹操《短歌行》中,表达内心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愿望的一句是,。
(3)《归园田居》中,表达对官场的憎恶和返回田园的畅快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酒婆[注]冯骥才酒馆也分三六九等。
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
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
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
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
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
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