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 8、《爱之链》
早读课:(20分钟)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分钟)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也要会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15分钟)
检效:小组长检查晨读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学习目标:(1分钟)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能够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4.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日日清”达标训练检测题
书写等第达成等第
【默写】
【订正】
【反馈训练】
【培辅课】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生:我是第大组的第小组的(姓名),我在
问题上存在困惑,需要培辅!
师:(1)请你于日时段来老师办公室,我将提供帮助!或(2)请你于日时段找组长寻求帮助!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1)病题诊所或精题入库
(2)今日所得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爱之链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爱之链》,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诗歌的诗意特点。
2.发现诗歌中描述的感情,并探讨爱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长度较长的诗歌,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困难。
2.诗歌中存在许多比喻,学生可能会理解不了。
3.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如何探讨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一下本课要学习的诗歌《爱之链》。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有关爱情的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真实的感人瞬间,以此将学生带入到“爱”的主题话题中来。
学习诗歌教师介绍本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并让学生跟读诗歌。
在跟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音、调和韵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学生可以阅读《爱之链》的诗歌内容,并自己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全诗的意义,然后从句子和词语的层面分析每个部分的意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口头表达出自己理解的句子或者词语,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此外,教师也可以板书出需要学生了解的生字或者词语,并让学生记录下来。
探讨诗歌的意义在学生全面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传递的感情以及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思考,然后再开展小组或者全班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1.诗歌表达的是哪种感情?2.诗歌中有哪些情感描写?3.诗歌中的比喻、意象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4.你如何理解诗歌中对于爱的描述?5.爱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朗读诗歌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读诗歌的评选。
评选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 学生自行投票选出初步的入围名单,教师再对入围名单进行更细致的听、评、教。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学习,回顾探讨的诗歌意义和感情。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询问学生,此次学习对于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并指导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加深对于爱的认识。
爱之链教学案例(通用4篇)爱之链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并出示歌词。
2、课件出示: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二、概括复述故事,体会情节之“意外”。
1.读课题:爱之链。
在这根“爱的链条”上,有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2.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
(1)乔依帮助一个风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妇人,给她换好了车胎;老妇人帮助一个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给她留了些钱。
(2)教师点明故事的意外结局:读完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那个女店主的丈夫竟然就是乔依。
)(3)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的结局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3.总结。
故事吸引人的正是这样的“意外”结局,“意外”才使得故事变得曲折、生动。
他们都是爱的链条上的一环,板书——画环二、品读人物细节,体会形象之“典型”。
1.请你用心读1—8自然段,品味描写乔依言行的细节,体会一下,是什么感动了老妇人,也感动了你?(画出句子,并写出感想。
)2.指名交流:先读一读打动你的细节,再谈一谈你被感动的原因。
(1)“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语言描写)师评价总结:细致入微的体谅,真诚温暖的关切,足以让人信任,足以让人感动。
爱之链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之链”的概念,认识到爱的传递和分享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之链”的内涵,学会在生活中传递爱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爱之链”的思考。
2. 讲授新课:介绍“爱之链”的定义、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爱的传递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爱之链”现象,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爱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之链”,将爱心传递给他人。
5.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爱之链”的感悟和经验。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的传递和分享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之链”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爱之链”的情况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地介绍了“爱之链”的内涵和意义。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践行了“爱之链”的理念。
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的接力:设计一个校园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爱之链”在校园生活中的实践。
2. 爱心志愿者: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传递爱的过程。
3. 爱心传递日记: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爱之链”的点滴,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校园情景剧剧本。
2. 志愿者服务活动安排。
3. 爱心传递日记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爱之链”的概念和意义。
课文《爱之链》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课文《爱之链》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爱之链》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爱之链》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导入1、师:爱,更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2、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二、导学课文第一部分。
1、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请大家看一看哪一小节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2、投影出示一段话(与课文进行比较)乔依很卖力地为老妇人修车,他不顾一切地修着,手冻僵了,脚磨破了,满脸满手都是油污引导学生比较:同学们,我们平时在作文中,读到的经常是一些概括性强的语言,可是这段话用事实来说话通过乔依的动作、来神态表现乔依的卖力,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说说文章中的这段话有什么特点)3、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同学们会读书的同学能将一段话读成一幅画,甚至是一组画面,在这段话中,隐藏着许多画面,请大家再读读,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等会请你向大家描述一下。
(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4、交流:5、小结,指导朗读。
师:是啊,乔依的行为就是一幅幅图画定格在我们心中。
这么多画面连在一起,能读出你的感动吗?(学生练习)6、读了这一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7、乔依是贫穷的,前文也有几处交代了他的贫穷,你能找到吗?8、师: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心里非常凄凉,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就是乔依,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中十分凄凉。
《爱之链》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1.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1.2 教学内容1.2.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介绍。
1.2.2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1.2.3 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掌握。
2.1.2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
2.1.3 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2 教学难点2.2.1 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的理解。
2.2.2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的解读。
2.2.3 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文学分析: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1.3 道德探讨:通过讨论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教材:《爱之链》原著或相关教学辅导书。
3.2.2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3.2.3 在线讨论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进度4.1 教学安排4.1.1 第一周:介绍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1.2 第二周: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4.1.3 第三周:讨论作品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4.2 教学进度4.2.1 第一周:阅读原著或相关教学辅导书,进行课堂讨论。
4.2.2 第二周: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进行小组讨论。
第五章:评估与反馈5.1 评估方式5.1.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
5.1.2 作业与测验:学生完成作业和参与测验的成绩。
5.2 反馈机制5.2.1 课堂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爱之链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7篇《爱之链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爱之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并学会运用方法理解文中几句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当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教师说: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一个个爱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你还记得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吗——学生回答。
板书:乔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明确目标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你真的读懂了吗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理解了吗请你细细地读文章,找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学生仔细读文。
交流不理解的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1)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2)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
(3)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
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
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4)一切都会好的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这4句话,从而来理解文章。
新授方法1、出示句子: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2、仔细读句子,想想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2层)你是这么知道的(通过关联词语如果……就/并且)找出每层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答谢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想起我)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答谢——(1)给这个词语提问:谁答谢谁为什么答谢他这个词表达了什么情感)(2)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这个词语。
《爱之链》教案(必备7篇)《爱之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爱的故事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爱之链》,还记得课文中由哪些人组成了爱之链吗?(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2.他们分别都有哪些困难?(板书贫困无助疲劳)这是我们上节课所了解的内容。
二、走进场景,感悟爱的真谛(一)、走近乔依这个人1.过渡:今天我们将继续品味这个故事。
自由读1&8自然段,关注乔依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细品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拿起笔来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记录下来。
(生自读,写感受)2.交流:(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段落)指导生抓住以下三点交流:▲热情、体贴、细心(善解人意)联系课文二、三、五自然段中的脸上带着微笑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让她坐进车里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和人物的语言感受乔依对老妇人真诚的关心。
1.你很了不起,从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就能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2.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让老妇人放心,不要害怕)所以乔依是赶紧安慰。
3.你能安慰一下老妇人吗?自由读,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妇人还是有点害怕,谁再来安慰一下老妇人?小结:体贴、细心、善解人意的乔依让老妇人害怕的心安定下来了。
(板书善解人意)▲热心助人(或不怕脏,不怕累,真心帮老人)(出示第4小节,相机红显动词)1.找出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
2.通过这些动词体会出什么?(1)喘看出修车工作辛苦;(2)蹭破手,脚腕,补充手脚蹭出血都顾不上擦,为了是赶紧修好车;读(3)摘、呼不怕冷,补充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句看出乔依不怕冷。
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教案优秀3篇《爱之链》教案篇一课文《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及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人间的友爱互助,值得称颂——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
爱之链一:乔依帮助老妇人修汽车。
乔依心情“很是凄凉”,但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老妇人依然“微笑”着!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啊?把内心的苦吞咽,把满心的爱洒向别人!乔依的手冻僵了,蹭破了,可面对老夫人的付款要求,他却“愣”住了。
生活告诉乔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乔依用自己真诚的言行给老妇人了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里,作者借助丰富的表情、真诚的动作,微妙的心情,向我们诉说这什么是爱,要怎样去爱。
我们首先思考乔依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联系第一自然段了解乔依是在天气恶劣、因失业而心境凄凉的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
这里环境描写作用不可小视。
其次是思考从哪里看出老妇人也身陷困境、急需帮助?“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体会到老妇人的紧张、害怕、绝望。
然后考虑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修车的?重点品读第四自然段,从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想象乔依修车的情景,修车活的脏、累,而乔依修车的认真、卖力。
较后想一想乔依为什么不要老妇人的钱,他对老妇人说了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我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
案例如下:师: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生读、找)师:找到了吗?哪一段?(出示第四自然段)静心默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
(生静心默读,圈画。
师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