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5 金卫强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8
开题报告(任务书)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高等教育领域,开题报告是一种必要的工作,它有助于规划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将围绕着开题报告的重要性和编写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开题报告的核心之一是明确研究目的。
通过开题报告,研究者可以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意图,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建立自己的研究框架。
2. 研究内容在开题报告中,研究者要详细阐述自己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综述:研究者需要对当前领域内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2) 研究问题:研究者要明确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3) 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详细介绍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4) 预期结果:研究者可以对自己的预期结果进行初步讨论,展示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研究者需要详细规划研究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介绍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并明确数据处理的步骤。
(2) 数据分析:阐述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
(3) 结果验证:明确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和步骤,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 论文撰写:规划论文的章节安排和写作时间,并制定详细的稿件提交计划。
2. 进度安排在研究计划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为此,可以将整个研究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研究预期成果在开题报告中,研究者可以对自己的研究预期成果进行初步描述。
这些成果可以是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者是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开题报告的研究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1. 研究背景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开题报告的研究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2. 研究目标开题报告的研究目标是明确研究的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应首先明确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新能源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可以是探索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途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以及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3. 研究方法开题报告还需要确定研究方法,即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研究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的要求,可包括实验研究、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学建模等不同的方法。
以“新能源开发”为例,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仿真模型,模拟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从而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 研究预期成果开题报告还需要明确研究的预期成果,即通过本次研究所希望获得的新知识或发现。
这些预期成果可以是对已有理论或假设的验证,也可以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新能源开发的研究中,预期成果可以是发现一种高效的新能源利用方式,或者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等。
5. 应用价值开题报告还要评估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即研究结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应用价值评估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
以新能源开发为例,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能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6. 结论开题报告的研究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预期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将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研究者能够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预期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贡献。
开题报告论文提纲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环节,它是研究课题的起点,也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指导方针和蓝图。
在开题报告中,学生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和研究计划等。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等几个方面介绍开题报告的提纲。
一、研究背景开题报告的第一项内容是研究背景的介绍。
在这一部分,研究生需要详细说明选择该研究课题的原因和意义,以及该课题在学术和实践中的研究现状。
例如,如果研究课题是关于教育领域的,可以从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政策的指导和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研究对象在开题报告中,研究对象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需要明确指出研究课题所涉及的范围和观察对象是谁或是什么。
例如,如果研究课题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可以具体说明研究的对象是哪些人群,他们的特征、数量和来源等等。
三、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的核心。
在开题报告中,学生应该清晰明了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并给出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理论支持。
例如,如果研究课题是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学生可以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车辆拥有量的增加和交通规划的不足等方面提出问题。
四、研究方法在开题报告的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设计。
可以是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也可以是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说明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和解释等方面的计划。
五、论文结构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结构的规划。
在开题报告中,学生需要提前构思论文的大致框架和结构,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有机地组织起来。
例如,论文可以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几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中详细说明所需包含的内容和安排。
总之,开题报告的提纲可以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安排,但在实际撰写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
重要的是要清晰地传达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预期成果,确保报告准确地反映出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
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内容、文本格式及样本一、开题报告的内容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毕业生的开题报告应包含至少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1)选题意义2)文献综述及本人对文献的评价3)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4)论文结构、研究内容及预期的结果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
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二、开题报告的文本格式要求1、开题报告文档要求:开题报告或A thesis proposal 距中宋体或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开题报告整篇文档的行距均为固定值24磅,页边距均为2.8cm, A4纸打印。
2. 开题报告内容分以下几项(除小标题用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外,其余均用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论文题目(Thesis title)(2)选题目的(Research purpose)(3)研究意义(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4)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5)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es)(6)论文大纲(Thesis outline)(7)参考文献(Bibliography)(8)关键词(Key words)3. 论文写作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与开题报告的语言一致,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
4. 开题报告表格填写均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
开题报告大纲怎么写开题报告大纲怎么写一、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环节,它是对研究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和规划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开题报告大纲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研究生们更好地完成开题报告。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介绍该课题所属的学科领域,并说明该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接着,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包括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最后,明确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即研究结果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在开题报告的第二部分,我们需要明确研究课题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首先,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即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接着,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与研究目标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难度。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在开题报告的第三部分,我们需要阐述研究课题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首先,列举研究内容的主要方面,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
接着,介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例如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等。
同时,需要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在开题报告的第四部分,我们需要制定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首先,明确研究的时间框架,即整个研究过程的时间安排。
接着,具体规划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和工作内容。
同时,考虑到可能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备选计划。
六、预期结果与创新点在开题报告的第五部分,我们需要预测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首先,明确研究的预期结果,即研究所能得出的结论和发现。
接着,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即与已有研究相比的新颖之处和独特贡献。
七、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开题报告的第六部分,我们需要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明确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接着,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调整研究方法、加强数据采集等。
八、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的最后,我们需要列举参考文献。
这些文献应该是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以支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选择。
开题报告的五个组成内容
哎呀呀,开题报告啊,它一般有五个组成内容呢!
第一个就是课题名称啦,这可太重要了!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得先知道目的地叫啥呀。
比如说你想研究“大学生熬夜现象为啥这么严重”,这就是个很清晰的课题名称嘛!
第二个呢,是研究背景。
这就像是给你要盖的房子打地基呀!你得知道为啥要研究这个,现在的情况是咋样的。
好比说现在大家都发现大学生好多都在熬夜,那为啥会这样呢,这就是研究背景啦!
然后就是研究目的啦,那不就是你搞这个研究想达到啥效果嘛。
比如说你就是想搞清楚怎么能让大学生减少熬夜,早点睡觉,精神棒棒哒,这就是明确的目的呀!
还有研究方法呢,这就像是你去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呀!是问卷调查呢,还是实地观察呢,或者是进行实验呀。
比如你要搞明白大学生熬夜的原因,那可能就得发问卷去问问大家呀!
最后就是预期成果啦,就好像你踏上旅程,总期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一样。
你研究完了,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比如说你希望通过研究让大学生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就是值得期待的成果呀!
总之呢,开题报告的这五个组成内容,就像是一道美味菜肴的各种调料,缺了谁都不行呀!。
开题报告的写作基本思路
写作开题报告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 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题目:明确研究领域,确定感兴趣的主题,思考该领域是否有研究空白或可探索的问题。
2. 提出研究问题和目的:根据研究领域和选定的主题,提出研究问题,并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问题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而研究目的应该明确指出想要达到的结果或解决的问题。
3.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目前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引入一些有关理论、模型或方法,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4. 设计研究方法和方案:根据研究问题,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说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详细描述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方式。
5. 确定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列出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研究的进度和完成。
6. 预期结果和创新性:说明预期的研究结果,并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阐述研究结果对领域的贡献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7. 风险和挑战: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指出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限制和不确定性,并说明如何克服或减
轻这些问题。
8. 结论:总结整篇开题报告的内容,重申研究问题和目的,并强调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清晰、逻辑严谨地表达每个部分的内容,使整篇报告具备学术合规性和可读性。
任务书开题报告格式任务书开题报告格式一、引言任务书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对研究课题进行初步探讨和规划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任务书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大家完成这一任务。
二、任务书开题报告的格式1. 报告的标题任务书开题报告的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同时,标题应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2. 研究背景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应包括研究课题所属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以及研究该课题的重要性和价值。
同时,还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任务书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研究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能够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
研究问题则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们应该与研究目标相一致。
4. 研究方法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这部分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同时,还可以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任务书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的计划和时间安排。
这部分内容应包括研究的各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研究的进度和质量。
6. 预期结果和创新点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预期结果是指研究完成后所能得到的具体成果,它们应该与研究目标和问题相一致。
创新点则是指研究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它们应该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
三、任务书开题报告的重要性任务书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通过任务书开题报告,研究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2. 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通过任务书开题报告,研究生能够合理规划研究工作,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开题报告:研究大纲、任务书示例文档开题报告: 研究大纲、任务书示例文档1. 研究背景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XX领域的潜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XX领域存在许多挑战和难题,如XXX。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第一项内容- 第二项内容- 第三项内容-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将进行文献综述,从已有研究中收集相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其次,我们将设计并实施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 然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 最后,我们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和评估。
3. 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第一阶段:研究背景调研和问题分析(预计耗时两周)2. 第二阶段:数据收集和分析(预计耗时一个月)3. 第三阶段: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预计耗时两周)4. 第四阶段:方案验证和评估(预计耗时一个月)5.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预计耗时两周)4. 预期成果和影响本研究预计会取得以下成果和影响:- 针对XX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促进相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和推广。
-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相关学科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5. 参考文献[这里输入参考文献1][这里输入参考文献2][这里输入参考文献3]...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开题报告任务书开题报告任务书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研究项目的开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开题报告任务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撰写一份完整、清晰的任务书。
二、任务书的定义与作用任务书是研究项目中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进度和预期结果等。
它不仅是研究者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工具,也是对研究者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规范。
任务书的撰写不仅有助于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还能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三、任务书的撰写要点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任务书的开头,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可以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入手,说明为什么这个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阐述研究的意义,即该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2. 研究目标与内容接下来,任务书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可以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改进等方面入手。
研究内容应该是全面、系统、可行的,可以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数据收集等方面进行阐述。
3. 研究方法与步骤任务书中还需要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方法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来选择,可以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等。
研究步骤应该是合理、可行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描述。
4. 研究进度与预期结果任务书中需要规定研究的进度和预期结果。
研究进度可以按照周、月或阶段进行划分,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预期结果可以是理论的推导、数据的分析、模型的构建等,以期望达到研究目标并产生有意义的成果。
四、任务书的撰写技巧1. 清晰简明任务书应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撰写,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段落的划分和逻辑的连贯,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 具体可行任务书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应该是具体、可行的。
同时,研究方法和步骤也需要具备可行性,以确保研究能够按计划进行。
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泡沫分离技术的应用系(院)化学与化工系年级 2008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班级 5 学生姓名金卫强学号 2008100407 指导教师张红红职称滨州学院教务处二〇一〇年十月开题报告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溶质间表面活性的差异, 以泡沫形式提供气液界面, 分离浓缩表面活性溶质的分离方法。
由于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已在选矿、污水处理、生化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泡沫分离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之一。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
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但它们必须具备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络合或鳌合的能力。
人们通常把凡是利用气体在溶液中鼓泡,以达到分离或浓缩目的的这类方法总称为泡沫吸附分离技术,简称泡沫分离技术。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一发展历程早在1915年就开始应用于矿物浮选,但是对离子、分子、胶体及沉淀的泡沫吸附分离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并逐渐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加以研究,首先是从溶液中回收金属离子的课题开始,前期研究了泡沫分离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然后建立了金属离子与表面活性剂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扩散-双电层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采用泡沫分离法脱除洗涤剂工厂排放的一级污水和二级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磺酸盐和苯磺酸盐获得成功。
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染料等有机物与废水泡沫分离的实验研究,1977年开始有报道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泡沫分离DNA、蛋白质及液体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
到目前为止,用泡沫分离法获得的蛋白质及酶有溶菌酶、白蛋白、促性腺激素、胃蛋白酶、凝乳酶、血红蛋白、过氧化氢酶、卵磷脂、β-淀粉酶、纤维素酶、D-氨基酸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等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环境保护的普通重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泡沫分离的研究工作将不断扩大范围,其工业应用将越来越多。
二泡沫分离的机理1. 泡沫分离技术是通过向溶液中鼓泡并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泡沫层内,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或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结合的任何物质吸附作用使气泡表面的溶质浓缩,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缩的物质。
2.泡沫分离法分类组织分离法,精子分离法,平板分离法。
三应用现状1.分离细胞泡沫分离法可以从待分离基质中分离出全细胞。
用月桂酸、硬脂酰胺或辛胺作为表而活性剂,对初始细胞浓度为7.2×108 cfu·cm-3的大肠杆菌进行细胞分离,结果lmin内能除去90%的细胞,用10min的时间能除去99%的细胞。
此外,泡沫分离还可用于酵母细胞、小球藻、衣藻等的分离。
2.分离富集蛋白质体系2.1 分离糖—蛋白质混合体系糖通常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糖的提取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也往往随之被提取出来,因此去除提取混合物中的蛋白质成为一些糖类提纯的关键步骤。
蛋白质和糖类表面活性具有较大差异,可以利用泡沫分离技术来实现蛋白质和糖的初级分离,与geveg溶剂萃取方法相比,该法操作简单,处理量大,不需外加任何有机溶剂。
冈而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糖时,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可以满足初步去除蛋白质的需要,大大降低后续纯化工作的负荷。
2.2 分离蛋白质二元及多元体系在分离蛋白质体系中,蛋白质的活性在吸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但对于表面活性相近的蛋白质,存气液界面的吸附结松又决定了蛋白质的吸附优势,因此蛋白质表面活性强弱的判定是断定泡沫分离效果的首要前提。
2.3 蛋白---酶体系的分离泡沫分离可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分离,其最初是用于胆酸和胆酸钠混合物中分离胆酸,泡沫中胆酸的浓度为料液的3-6倍,活度增加65%。
泡沫分离还可用于从非纯制剂中分离磷酸酶,从链球菌培养液中分离链激酶,从粗的人体胚胎均浆中分离蛋白酶。
同前能够利用泡沫分离技术成功分离出的蛋白质有:磷酸酶、链激酶、蛋白酶、血清白蛋白、溶菌酶、胃蛋白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明胶、大豆蛋、酪蛋白、抗菌肽类等一系列蛋白质。
3.分离皂苷有效成分皂苷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成分,具有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皂苷,并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因此可用泡沫分离技术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皂苷。
日前,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等中药皂苷类有效组分的富集分离都使用泡沫分离技术。
4.其他方面的应用泡沫分离法在污水处理,矿物浮选,金属特别是稀有金属的回收检测等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欧洲国家用它来处理溶解于水的各种表面活性物质。
20世纪初泡沫浮选广泛应用于矿冶工业,但针对离子、分子、胶体及沉淀的泡沫吸附分离技术则是近30年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四优缺点1.优点:(1)泡沫分离设备简单,易于放大;(2)操作简单,能耗低:(3)可连续和间歇操作;(4)在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初期使用,处理体积庞大的稀料液;(5)可直接用于处理含有细胞或细胞碎片的料液;(6).只要操作条件设计合理,可获得很高的分离效率。
2.缺点:影响因素多,如溶液的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气流速度,离子强度。
此外,泡沫的性质、层高、排沫方式、搅拌等也是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
五泡沫分离技术展望泡沫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在化工生化医药污水处理等领域,它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因此,对泡沫分离技术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提高泡沫分离的效率,改善泡沫分离设备的性能,有关各种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处发生分离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特性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尤其是吸附动力学以及表面活性物质混合物的竞争吸附有关吸附动力学和流体力学行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学模型此外,由于吸附而引起的溶液粘度等物性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泡沫排液和泡沫稳定性聚并对分离效率有显著的作用,所有会影响聚并的因素也应加以研究单级半间歇及连续操作的泡沫塔的分离能力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而多级逆流或错流模型还需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1]邓修.泡沫吸附分离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84,13(9):627-635.[2]董红星裴健刘剑.化工的基本应用《化工时刊》2004年第5期20-22[3]郑瑞东刘鹰.泡沫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现代渔业信息》2005年第9期18-25[4]董红星李占双.科技的前沿应用《应用科技》2003年第3期120~140[5]修志龙张代佳.泡沫分离的过程《过程工程学报》2001年第3期84~90[6]修志龙张代佳等.泡沫分离法分离人参皂苷[J].过程工程学报.2003,15(6):85~87.[7]周长春.泡沫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3,14(1):85~87.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1. 研究内容:泡沫分离发展历程,泡沫分离的机理,应用现状,泡沫分离的优缺点,泡沫分离技术的展望。
2. 方法:网络查询资料,查看课本有关资料,向有关专业老师咨询。
3. 预期目标:对泡沫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是如何进行分离的,了解现在此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和应用。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电脑、网络,书籍,期刊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序号起止日期工作内容阶段成果1 2010.10.20—10.22 学生选题2 2010.10.23—10.25 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书3 2010.10.26—11.3 查阅相关文献,准备开题4 2010.11.3—11.7 开题指导教师意见(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系主任意见签字(公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