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修补术致双侧输精管梗阻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59 KB
- 文档页数:3
腹腔镜疝修补术病例讨论引言: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突出物。
传统的开放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术后恢复慢、疼痛感强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
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出现则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选择。
病例讨论:最近,我参与了一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病例的经过和治疗效果。
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右侧腹股沟区域的突出物,伴有轻度疼痛。
体格检查显示在右侧腹股沟区域可见一个可触及的肿块,咳嗽时肿块明显突出。
通过超声检查,确诊为右侧腹股沟疝。
在手术前,我们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和手术相关情况。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的疾病,且血液检查无异常。
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清洁肠道等。
手术过程中,我们首先给患者局部麻醉,并进行腹腔镜探查。
通过腹腔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腹股沟区域的疝囊和疝环。
然后,我们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疝囊与腹腔壁固定,以防止再次脱垂。
最后,我们检查了其他可能存在的疝囊,并确保修补完全。
手术进行顺利,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疼痛感较轻,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术后随访两个月,患者未出现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1.微创性: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2.可视性好:腹腔镜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野,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疝囊和疝环,有利于手术的精确进行。
3.修补效果好:通过腹腔镜,可以精确地将疝囊与腹腔壁固定,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4.并发症少: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当然,腹腔镜疝修补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手术时间较长等。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病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腹股沟疝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摘要】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其中,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法(TEP),是目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两种常用术式。
本文主要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现状及进展;综述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使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先后出现了多种术式。
本文对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做一简要综述,以期增加临床医生对此手术技术及发展状况的了解。
1.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是继腹腔镜胆道、结肠、胃疾病的微创手术之后又一成功术式,具有划时代意义,并被喻为新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1991年,F itzgibbons首先在猪身体上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实验,将网片放入腹腔,覆盖疝环口及周围区域,加强腹股区后壁。
动物实验成功后,很快运用于临床。
起初,由于该术式操作简单而受到欢迎,但很快发现许多缺点,如未结扎疝囊颈,补片没有妥善固定、容易移位,从而导致较高的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等。
1993年,Toy和snooty将补片植入腹腔内腹膜缺损处后,利用钉合器将其钉合固定在腹膜、耻骨结节及Cooper韧带上,由于补片固定无移位,使病复发率降低至1.8%,但补片、钉子与腹腔内的肠管直接接触,仍是导致术后肠粘连、肠穿孔及感染、脓肿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2 改良的IPOM联合透明质酸钠法手术方法是利用腹壁缝合针行疝环口高位结扎后,将防粘连阻隔剂透明质酸钠涂抹于补片表面,置入、固定补片在疝环口的中心,钉合枪固定补片周边,防止补片移位。
DOI:10.16662/ki.1674-0742.2022.33.092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郑赟,陈科杰,李翰城,廖乘龙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普外一科,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应用于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分析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就诊的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将进行常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TAPP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72 h的NRS评分以及术后1 d的CRP、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7.89%、5.2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5.208,P<0.05)。
结论在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TAPP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且预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2)11(c)-0092-05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 for Inguinal Incarcerated Hernia and the Impact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ZHENG Yun, CHEN Kejie, LI Hancheng, LIAO Chenglo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Ⅰ, Ningd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ingde Normal College, Ningde, Fujian Province, 352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anterior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 (TAPP) ap‐plied in inguinal incarcerated hernia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inguinal incarcerated hernias who were referred to Ningde City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Ningde normal college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December 2021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the grouping was standardized by computerized random grouping method, and 3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nventional open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3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APP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activity time, and the time to get out of bed after operat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RS scores at 6 h, 12 h, 24 h and 72 h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CRP and PCT at 1 d postoperative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at 6 months postopera‐[作者简介] 郑赟(1986-),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临床。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一、高龄腹股沟疝的特点高龄腹股沟疝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出现腹股沟区域的膈下腹腔内脏器脱出腹部的临床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失去组织弹性和生理功能,老年患者肌腱的松弛和组织的脆弱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疝病。
老年患者通常有慢性病史和合并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康复也成为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治疗原理与技术优势腹腔镜疝修补术是通过腹腔镜手术仪器将医生的手术操作放大到显示器上,使医生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晰地看到疝部位和周围组织,从而有效进行手术操作。
该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势。
对于高龄腹股沟疝患者来说,腹腔镜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康复速度快,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和康复周期的要求。
1. 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疝修补术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手术创伤小、创面闭合紧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尤其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更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康复。
2. 术后恢复传统手术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恢复周期较长。
而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创伤小,患者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能够迅速减轻术后痛苦,减少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符合高龄患者对手术康复周期的要求。
3. 长期效果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长期效果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后疝的复发率更低,并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腹腔镜疝修补术在高龄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腹腔镜疝修补术将在高龄腹股沟疝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微创手术的优势使得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时间缩短,符合高龄患者对手术安全和康复快的要求。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面愈合快,降低了手术的创伤性,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更加友好。
腹腔镜手术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也更符合高龄患者对手术长期疗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