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
- 格式:pdf
- 大小:287.4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便秘中的应用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
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
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
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
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1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不同职业患便秘情况也不同,于普林等[1]调查了北京等6个城市的老年人便秘流行情况,发现从事家务、行政管理、科教文卫等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6%、13.4%、12.7%,工人和商企业人员患病较低,仅为10.1%。
李增金和刘世信等[21在北京、天津的调查研究显示军人、警察、无业者发病率较高。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易发生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过度忧郁都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易怒、喜愁无常、焦虑、抑郁的老年人患便秘的多。
睡眠差、早醒、失眠多梦的老年人患便秘的也较多。
健康状况及运动情况:运动量少的老年人易发生便秘,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于生活完全能自理者。
生活习惯影响:有的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易引起便秘。
这也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
经常抑制便意不能及时排便者便秘的发生率高于不抑制便意及时排便者。
不定时排便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高于定时排便者。
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者,缺乏食物纤维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药物的影响:便秘的老年人也可由长期滥用泻剂而引起加重便秘的情况。
年龄增长的因素:老年人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而便秘。
doi:10.3969/j.isn.16744616.2020.03.021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李瑞丹1张曼2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450000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A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于老年人群,病因复杂,可能与老年体弱、进食减少、精神干扰、药物依赖、结肠运动功能紊乱等有关,具体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便量减少、粪便干结等,极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西医治疗便秘以泻剂、促动力剂等药物为主,易产生依赖性。
中医治疗便秘历史悠久,不仅可内服中药,还可配合穴位敷贴、按摩、针灸等护理方法调理机体,达到治疗效果[2]。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一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中医治疗的7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以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
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9.45+4.42)岁,年龄范围为61~77岁;病程(8.88+1.51)年,病程范围为5~13年;慢传输型便秘12例,排便障碍型便秘11例,混合型便秘16例。
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69.50+4.31)岁,年龄范围为62~80岁;病程(8.94+1.53)年,病程范围为5~15年;慢传输型便秘10例,排便障碍型便秘11例,混合型便秘16例。
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年,武汉)》[3],有长期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硬等情况,经球囊逼出试验、压力测定、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功能性便秘。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4],辨证分型为气滞证、气虚证或阳虚证;气滞证主症为大便干结难解、便而不爽,次症为肠鸣矢气、纳食减少、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腻,脉弦;气虚证主症为排便困难,次症为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阳虚证主症为大便干、排出困难,次症为腹中冷痛、遇热痛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
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腹痛、排便不尽感、腹胀、排便费力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态度、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护理操作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满意度功能性便秘主要是指肠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改变,以及由于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异常引起的排便障碍。
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时间长、排便次数减少及排便不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2]。
因此本研究以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年2月-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
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60-84)岁,平均(72.49±1.73)岁;病程(1-4)年,平均(2.35±0.42)年。
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1-83)岁,平均(71.81±1.58)岁;病程(1-5)年,平均(2.69±0.23)年。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每天适当增加饮水量,尽量吃易消化、粗纤维的食物;进行腹部按摩技巧,促进胃肠蠕动。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1]。
予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辅助的护理,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广。
标签:中医护理功能性便秘老年人【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068-01目前,国内外对便秘的治疗护理多为服用果导片等泻剂,或应用开塞露等润肠剂以及灌肠等,这些方法虽能缓解但是不能长期应用,不能解决患者长期便秘问题,还容易使肠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肠蠕动功能难以恢复,使胃肠蠕动紊乱,以致诱发更严重的便秘。
在全球范围内每一年有新近便秘患者有300万,其中老年人有30%~70%。
在采用西医手段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医方法被推广。
我科对58例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老年患者,均排出器质性病变。
其中男38例、女20例。
年龄60~85岁,平均68岁,病程2~30年。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仁胶囊、果导口服、开塞露纳肛、洁达灌肠等缓泻药物预防便秘,同时合理膳食,以清淡为主。
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患者的饮食采用辨证饮食。
1.2.1实证便秘具有热秘症状。
表现为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纳食减少,口干口臭。
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其次,气秘症状[2]。
1.2.2虚证便秘具有气虚、血虚、冷秘症状。
大便并不干硬,面色青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甲色淡,舌淡,脉细涩。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背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2]。
中医护理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服务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于2015.12月-2016.10月间收治7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8例与干预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及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疾病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疾病恢复有效率为81.58%,干预组有效率为94.74%,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经干预后,出院后机体健康状态、排便习惯、饮食要点及心理情绪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
结论科室为功能型便秘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均表示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护理;疗效;生活质量功能性便秘此种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多伴随多年便秘习惯,疾病特点为日常排便用时久、大便干结、不易排出,且大部分患者服用缓泻剂效果不明显,诱发因素可能与老年机体消化道功能减退、机体各器官功能均处于下降状态、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运动量较少等有关;一旦出现功能性便秘,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患者生活状态下降。
而中医学理论提出老年人机体衰弱、肝肾两亏、气血虚弱等导致排便困难[1-2]。
本文研究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服务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5.12月-2016.10月间收治7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8例与干预组38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56-75岁间,平均为(68.2±3.4)岁,病程时间在3-7年间,平均为(5.0±1.2)年;干预组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16例,年龄在55-74岁间,平均为(67.9±3.3)岁,病程在2-8年间,平均为(5.1±1.3)年。
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摘要:目的:分析揿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共3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揿针进行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效果、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大便情况和其他伴随症状的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大便症状总积分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大便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伴随症状总积分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伴随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
结论:采用揿针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便秘症状,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揿针;老年性便秘;疗效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便秘的发生率在3%-11%,而老年群体的便秘发生率则更高,在15%以上,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便秘一般是由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且老年便秘患者的脏腑功能较差,对常规西药治疗的耐受性不高,疗效一般且易出现耐药情况,长期存在便秘症状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内经》认为便秘的发生同胃肠功能有关;《诸病源候论》认为便秘的冷热虚实同五脏、三焦相关。
现代医家认为老年便秘的病因病机在于先天精亏、后天气血不足、气血两虚、肠道失濡养、阴液不足、肠胃积热,导致肠燥津枯。
老年便秘的病位主要在肠,会累及五脏。
老年便秘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根据病因病机的区别会有不同的辨证分型。
如以五脏理论为基础划分,可分为胃弱脾虚型、肝肾津血不足型、肺胃阴虚液涸型、肾阳不足型、心肝心虚火旺型。
临床最为常见的分型为热秘、气秘、气虚、阴血虚、阳虚,故需要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老年便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照试验,探讨揿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共30例,其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9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为69.32±2.36岁,症状表现如下几点: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量少于35g。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运用。
方法:对本科老年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
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法,不仅能解除便秘,而且使肠胃功能紊乱得到调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体质,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标签:中医护理;老年;便秘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性病症,长期便秘会导致大肠癌、大肠息肉、痔疮、肛裂、肠梗阻、急性脑血管疾病等。
我科自2012年以来,对老年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从情志、饮食及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干预,并结合正确的健康教育,对42例便秘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治疗中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性便秘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7岁。
临床表现:大便质干秘结不通3天以上者33例,大便秘结不通3天以下者以排便时间延长、大便艰涩不畅者9例。
1、2方法遵医嘱应用至少三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治疗。
1、2、1耳穴埋籽:用王不流行籽取穴胃、大肠、小肠、直肠、交感、皮质下、三焦,一次埋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日1次,2耳交替进行,每天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
夏天留籽时间为1~3天,冬天为7~10天。
1、2、2穴位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松弛腹部肌肉,首先取穴天枢、中脘、大横穴,各1~2min,再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腹部按摩10min,使热量深透腹部,最后按压长强穴2min。
按摩力量均匀、柔和、有力、缓慢、持久,力量由轻至重,取穴准确,强度以患者局部有发热或酸胀感为度。
1、2、3穴位贴敷:取穴神阙,实证多用大黄粉、甘遂末、芒硝,虚寒证多用附子、丁香、胡椒,或水臌丹外敷神阙,妥善固定。
为加强疗效可用红外线照射患者脐部,距离30—40cm为宜,温度以患者舒适为限,每次30分,穴位敷贴4—6小时后取下,每天治疗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1、2、4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合谷等穴位,用无菌2毫升注射器直刺人穴0.5一1.5寸,轻提插至有针感(即出现酸、麻、沉、胀)后,回抽无血,即注人黄芪注射液各2毫升,每天一次。
中医护理对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症状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护理对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症状的影响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与观察组(中医护理),每组为34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后的排便时间。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077-01功能性便秘又可以称作单纯性便秘或者习惯性便秘,主要是因为肠功能紊乱所引发,指的是非肠道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所引发的一种原发性持续性便秘症状。
现阶段,功能性便秘仍然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案,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方案主要是以缓解症状、恢复排便生理功能以及恢复正常胃肠动力,尤其是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因为老年患者本身机体功能的衰退,功能性便秘症状的治疗更为困难,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医理念“三分治七分养”,针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不仅仅需要重视临床治疗,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全面改善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改善患者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与观察组(中医护理),每组为34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2~75岁,中位年龄(67.3±4.5)岁。
观察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1~74岁,中位年龄(67.2±4.3)岁。
1.2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不给予任何护理措施。
社区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护理干预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性便秘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我中心就诊的老年性便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针灸、饮食调节等中医护理技术,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复发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总满意度为38%,复发率为86%;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总满意度为96%,复发率为12%。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且远期疗效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elderly constipation. Methods 10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treated in our center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ursingtechnology liked acupressure,acupuncture and diet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Nursing effect,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lapse status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ontrol group was 52%,total satisfaction was 38%,and relapse rate was 86%.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total satisfaction was 96%,and relapse rate was 12%.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r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enhance therapy satisfaction and has better late result.[Key words] Elderly constip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ursing;Routine nursing便秘是指由于大腸传导失常,导致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与周期延长、排便不畅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15T09:16:39.3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作者:崔玲[导读]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益阳市中医医院湖南益阳 413001
【摘要】目的:评判中医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只是知晓率、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28例、参照组28例。
实验组实行中医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便秘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
结论: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便秘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
慢性功能性便秘,属于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以排便次数和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为主要特征[1]。
发病原因与较多因素有关,如:饮食、药物、大肠病变、精神等因素。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撷取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为主,以中医护理干预为基础,以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参照,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以及在便秘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循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各28例。
实验组中男、女各占57.14%(16/28)、42.86%(12/28);病例年龄区间为67~80岁,平均年龄(73.5±4.2)岁。
参照组中男、女各占60.71%(17/28)、39.29%(11/28);病例年龄区间为68~80岁,平均年龄(74.1±4.3)岁。
所有病例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及处理,结果显示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
入选标准:每周排便次数<3次者、存在不同程度排便费力及粪便干结表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并发严重消化道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2方法
1.2.1 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按医嘱合理搭配饮食,加强机体锻炼。
1.2.2 实验组实行中医护理,中医健康宣教,为患者、患者家属普及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使其对该病有基本的认识。
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认真、耐心解答,以便解除患者的心中郁结,提高治疗依从性。
中医腹部按摩指导,每晚临睡前、清晨,可对腹部进行按摩,每次取平卧位,双腿为屈曲状态,手掌着力按摩下腹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反复推揉,力度轻——重过度,每次按摩30次。
中医组与护理,建议在每日晚餐后1h实行温水足浴,足浴时可相互揉搓双足,从而对足底穴位、经脉构成刺激,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
中医穴位按摩,在排便前按摩足三里穴、迎香穴,按压天枢穴、上巨虚穴,时间为5min。
排便时,建议按压中脘穴,旨在促进排便。
1.3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便秘知识知晓率。
1.3.2 通过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率量表,遵循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几个等级,对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情况加以评判,非常满意、满意的总和/100%=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全部数据均列入SPSS20.0。
计数资料、两组护理满意率、便秘知识知晓率的对比,均按照%表示,行X2予以检验。
对比结果为P<0.05,则可代表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意义存在。
2.结果
2.1实验组及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状况研究
实验组、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性存在,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及参照组便秘知识知晓率比较状况研究
两组便秘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性突出,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容易使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减少、排便费力、腹痛、食欲减退等表现,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2]。
中医方面表示,该病的发生和气虚有关,如果大肠功能失司导致多脏器失调,则会发生气虚、肠道无力、血虚等情况,这时无疑会加重患者便秘的症状[3]。
因此,需合理调节情志、宜达气机。
本次研究进行了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看待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疾病,纠正其不正确认识。
实行穴位按摩、足浴、腹部按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4—5]。
选择足三里穴、迎香穴,以及天枢穴、上巨虚穴,能很好的调节脏腑功能,实现通畅气机、消除积滞的效果。
总而言之,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应用,护理效果较好,操作安全,且能提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林鹏瑛,陈燕.中医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4):49-50.
[2]沙琳娜.功能性便秘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6):2414-2415.
[3]鲁婕.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7,19(5):465-467.
[4]戴红,马小琴,傅根莲.中医护理技术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热点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046.
[5]佚名.中医特色护理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5):130-132.。